清明节和寒食节 ▎清明,是节日也是节气 ▎刘邦清明扫墓 ▎清明祭祖的演化
位于山西绵山(又称介山)的介子推母子雕像
清明节和寒食节 ▎清明,是节日也是节气 ▎刘邦清明扫墓 ▎清明祭祖的演化
清明节和寒食节
清明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可你知道吗,清明节的前一天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叫寒食节。寒食节这天人们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冷 食。关于这两个节日的由来,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国君晋献公有一个恶毒的妃子叫骊姬,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未来的国君,就设下毒计陷害太子申生,最后太子被逼自杀。骊姬又向晋献公进谗言,说太子的弟弟重耳也是同谋。无奈之下,重耳只好出走逃亡。流亡的日子无比艰苦,很多部下都离开了他自找出路去了。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一直陪伴着他,其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有一次,因为找不到吃的,重耳饿昏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公子,就忍痛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给重耳吃。重耳感动得流下热泪。
十九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国君,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他重赏了那些跟他一起流亡的臣子们,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独独把介子推给忘了。淡泊名利的介子推也不生气,他收拾好行李,和自己的母亲一道回家乡去了。
后来有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就上书晋文公。晋文公想起以前的事来,心中万分愧疚,就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全都委婉谢绝了。于是晋文公就亲自去请介子推出山。可是当他来到介子推家的时候,只见大门紧闭,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母亲躲到绵山去了。晋文公就下令上山搜查,可是找了好久还是找不到介子推。这时有人给晋文公出了个主意:从三面放火烧山,起火时介子推肯定会从没放火的那个方向走出来的。晋文公没有多想,就照办了。
可是大火连续烧了三天三夜,连一个人影都没看到。晋文公非常不安,等大火熄灭了,立刻派人上山去找。原来,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被烧死了。晋文公十分悲痛,他对着介子推的遗体祭拜了一阵,然后命人好好安葬。这时,他发现介子推的胸口堵着柳树的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他仔细一看,是一片衣襟,上面题着一首用血写成的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读罢又羞又愧,他这才知道介子推是一名多么忠诚的臣子。他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他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并规定这一天全国都不能生火,只吃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一群大臣,穿着素服徒步登上山祭奠介子推。介子推墓旁的那棵老柳树又绿枝飘舞,生机焕发了。晋文公望着复活过来的老柳树,就像看到介子推一样。他走到柳树前,郑重地折下一根柳枝,编了一个柳圈戴在头上。祭扫过后,晋文公把那棵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此后,晋文公随身携带着那封血书,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他不负介子推的期望,清明执政,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国泰民安。
安居乐业的晋国百姓,非常感激和怀念忠诚耿直、不图富贵的介子推。每年到他的忌日那天,人们都不生火做饭,以此来纪念他。他们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用来召唤介子推的灵魂。这种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的燕子就叫做“之推燕”。后来,寒食节和清明节都成了全国性的重大节日。
❁
清明,是节日也是节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这首《清明》写的就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清明节在公历4月5日前后,也叫扫坟节、鬼节、冥节。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有清明节了,不过那时候它可没有寒食节那么重要。后来,因为这两个节日日期非常接近,它们的习俗也慢慢融合在一起了。到了隋唐年间,清明节“兼并”了寒食节,两个节日便合二为一了。而寒食节就成为清明节的别称,不许生火,只吃冷食也变成清明节的一个习俗。
古人过清明节有很多习俗,就拿食俗来说,就有吃清明螺、清明团、蒸大馍、清明果、乌稔(rěn)饭、馓(sǎn)子、欢喜团、画卵等。除了食俗之外,扫墓祭祖、送百虫、水嬉、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cù jū)、射柳、植树、拔河、斗鸡、蚕丝会等都是清明节的习俗。因为清明节时,人们纷纷挖坑植树和出游踏青,所以古人也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和“踏青节”。此外,因为清明和“聪明”谐音,故清明节也称“聪明节”,在江南民间,有在“聪明节”这天生孩子最佳的说法。
而现在,清明节习俗简化了很多,只有祭祖扫墓、祭扫烈士墓、植树、踏青和吃青团子等。
清明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而且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清明一到,天气转暖,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民间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古人还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在清明时节,白桐花先开放,接着喜欢阴凉的田鼠不见了,全钻到地洞里去了,最后是下雨后天空可以见到美丽的彩虹了。
不仅仅汉族过清明节,中国共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如满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等。虽然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太一样,但扫墓祭祖、郊游踏青是两大不变的主题。
❁
刘邦清明扫墓
清明节到来时,最隆重的活动无疑就是全家人一起去祭祖了,祈求祖先保佑、无病无灾。可是清明祭祖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这还得从汉高祖刘邦说起。
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历尽艰辛,终于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取得了天下。当了皇帝的刘邦衣锦还乡,因为常年在外征战,他已经好久没有去母亲的墓前祭拜了,所以他回乡后第一件事就是祭拜母亲。可是等他来到墓前,却发现由于连年不断的战争,所有的墓碑都变得东倒西歪,有的断落了,有的破裂了,墓碑上的字已经完全认不出来了。
刘邦和他的部下一起,翻遍了所有的墓碑,可是一直忙到黄昏,依然没有找到他母亲的坟墓。刘邦感到非常难过,无奈之下,他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撕成很多小碎片,紧紧地攥在手上。然后向上天祷告说:“娘在天有灵,我把这些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吹不走,那么那个地方就是娘的坟墓了。”说完后,刘邦将这些纸片使劲儿往空中一抛,神奇的是,有一片纸片真的落在一座坟墓上,不管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激动地跑过去一看,果然有他母亲的名字,虽然已经变得很模糊了。
刘邦兴奋得不得了,他马上请人来重修母亲的坟墓。以后每年的清明节,必定会到母亲的墓前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效仿他,每年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前祭拜,而且还不忘记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 上,好像在说: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
清明祭祖的演化
清明节虽然有各式各样的习俗和活动,可是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祭祖扫墓,祭祖扫墓也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
清代绘画《清明戴柳》,描绘了清明祭祖的场面。
在秦汉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墓,老百姓是没有墓的。秦汉时期,老百姓允许有墓地,但那时老百姓的墓地不能叫“墓”,只能叫“坟”,是一个土包。贵族的墓地才叫“墓”,是有墓碑的。那时候,去墓地祭祀只是贵族的活动,老百姓不进行墓祭,只进行家祭,在家里凭吊祖先。
汉代以后,墓祭逐渐形成风俗,并且备受重视。到唐代,清明节祭祖的习俗已经非常盛行了。墓祭分为春秋两祭,春祭一般在清明节,秋祭一般在寒衣节,有春祈秋报之说。历来老百姓都十分看重清明节祭祖扫墓,如果清明节不祭祖,就会被认为是断后。所以无论家里多么贫困,这一天都要到祖坟上去给祖先烧纸钱,表达缅怀思念之情。《汉书·严延年传》中也记载过,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仍会在清明那天“还归东海扫墓地”。
清明祭祖的主要方式就是“烧包袱”。所谓的“包袱”,也叫“包裹”, 是家属从阳间寄给阴间祖先的邮包,即祭祖扫墓时烧的纸钱冥币。祭祖那天,人们带着香火纸钱和酒食瓜果等物品来到墓地,先将坟墓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然后供上食物和酒,点上香,烧纸钱,之后行叩头跪拜之礼,祈求祖先保佑。祭祖结束后,人们会吃一些供品,讨个吉利。
而现在,提倡火葬,人们祭祖的方式自然也发生了变化,去墓园送花悼念逐渐代替了上山扫墓。
本文摘录自《中华民俗故事》 作者:黄盼盼
佛学典故:十恶五逆(十恶不赦) 附:十恶不赦 不能赦免的到底是哪十种“恶”?
┅
“人类的最大区分,还是善良和邪恶”《余秋雨 台湾大学的闪问》
时代需要重塑中国文化——余秋雨北京大学的闪问(答)(国学 传统文化 中医 汉服 民粹)
第二节 婚嫁辟邪 ▎第三节 丧葬辟邪《中国辟邪文化》第二章 人生礼俗辟邪
宗庙、祠堂概说 ▎宗庙、祠堂的象征意义《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
* ❈ *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净土 教导汇集(解脱 入内 回撤)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银线 教导汇集(回撤 入内 解脱 打坐 冥想 禅修 巴赞)
┅┅
┅┅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