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曹哲静:从清华到世界,跨学科探索的学术之路
编者按
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我从2014年研究生入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园子里度过了硕士和博士时光。从踏入清华园至今,大概可以用以下三个阶段来形容。
第一个阶段:体验中探索
虽然清华主流的培养目标是治国之才、兴业之士、学术大师,但是却未对个体发展设限,给予了每一位学生充分探寻自我成长的机会。记得硕士早期,我除了修完专业课程和参与导师项目之外,觉得最有趣的是加入了研究生会国际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举办了iTalk, Friday Talk,诺奖巅峰对话等一系列活动,虽然我们中的许多人在毕业后没有从事公共服务,但我们所感受到的挑战权威、勇于交流、朋辈激励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每一次活动的策划和嘉宾邀请,会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去积极地影响他人,合作中的共担与陪伴让我们收获了繁琐工作之外的温暖。
我对于学术研究的兴趣也是从那时开启,虽然研究生早期没有论文发表,甚至不了解科研的基本范式,但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我对学科发展动态有了基本的体悟。硕士论文在导师已有的规划制度体系研究下进行了选题和延伸,形成了一次完整学术训练的初步尝试。学术初体验的过程让我感受到建筑规划是一门融合了科学、技术、艺术的综合实践学科,并不像其他经典理工科那样大量依赖公式和实验,而是需要通过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深入挖掘,提出空间塑造的理论、方法与策略,又需要通过对人类共同命题的思索,形成普世价值观的创造。
在硕士阶段中期,我和许多人一样面临着未来是就业还是深造的选择与焦虑。我也参加了学校职业发展中心举办的宣讲,了解了地产、设计院、政府、高校的就业情况。但综合思考下来,发掘自己对于理论的思考更有热情,对于未知的探索更有期待,于是决定继续申读导师谭纵波老师的博士。
第二个阶段:品尝一次学术自助餐
在博士选题期间,我希望能有一些和其他学科结合的城市研究探索。这个想法在与导师谭纵波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得到了支持。记得在一次组会结束后,谭老师鼓励我说研究方向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兴趣,这样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内驱力,同时也提醒我,虽然可以有跨学科的交叉内容,但是仍然需要立足于本专业的研究意义。在导师的鼓励下,我希望能找到一个感兴趣、擅长又能长期坚持的研究方向,既能有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构建,又能定量化地去描述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在纯粹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之上,形成哲学、伦理、行为、政治、经济视角的讨论。我最终将研究方向定为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及其与新型交通出行服务融合的城市规划响应机制研究。
由于涉及到城市规划和交通的跨学科研究内容,我开始了又一次的探索,而这次探索就仿佛品尝一次丰盛的学术自助餐,不断学习新知识、挖掘有价值的点、想象未来的发展、融合不同领域、定义研究问题和内容。我围绕着研究方向选修了土木系交通方向的跨专业课程和学校大数据相关课程,参与了北京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的实习实践项目,通过参加TRB、ACSP、ISOCARP等国际学术会议了解交叉领域的前沿动态。
博士期间我也有幸申请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联合培养,以及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金泽大学的短期访学,丰富了从不同国家的学术领域看待同一研究问题的视角。博士开题前,我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金泽大学的访学期间完成了东京轨道交通的调研和数据搜集。东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社会理工学院交通研究小组的朝仓康夫教授给了我从交通工程视角看待城市规划研究问题的启示。博士开题后,我前往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研究与规划系JTL实验室,学习了城市交通和定量分析的相关课程,并基于博士论文选题,开展了学术合作与论文发表,进一步了解了中美城市规划研究领域不同的科学研究范式。
博士期间的科研经历和海外交流也让我对科研本质有了进一步的体悟。在城市研究和规划研究领域,我们正面临着大数据的兴起和新技术的涌现,以及越来越频繁的学科交叉,这既带来了传统学科转型的机遇,也引起了传统学科的迷茫与焦虑。我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仍然需要寻找一种自信,即面对不断发展的技术工具,去夯实不可替代的专业领域知识,形成理论的持久创新,这样才不致于迷失在技术更迭的浪潮中。如何定义一个问题可能比如何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什么做可能比怎么做更需要思考。一篇博士论文不仅是研究生学习的终点,更是另一个起点,是寻找一个未来若干年可以持续深入研究方向的起点,也是成长为独立科研工作者的起点。
第三个阶段:从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
在清华的时光,我有幸拥有了人生两次深入探索的机会:第一次是从学术、实践、公共服务的体验中明确了学术道路;第二次是通过品尝学术自助餐的过程找到科研的兴趣点和想要坚持的方向。从清华毕业后,我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有幸从一名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来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为一名助理教授,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这也让我不禁时时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不仅仅在于培养专业帅才,更在于启迪人的心智,促进人格的全面成长。它在于通过对人自我渴望的深度挖掘唤醒意识的觉醒,通过满足认知规律的专业培养形成人的自信建构,通过通识教育和人文关怀形成人与社会的积极链接。
正如清华所赋予我的那样:先让你找到你的热爱,再帮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正因为拥有了探索的机会,才可以不断地去尝试、体验、试错,从而找到自己热爱、擅长又能坚持的事情,再一步一步去实现这份热爱与梦想。我也想把我在清华学生时代所感受到的这种“善”传递给我现在的学生,希望在标准化教学和个性化培养中寻求平衡,帮助学生找到有价值和有热情的部分,再引导学生去实现它。我知道,这种理想的背后仍是一条需要不断探索和修炼的道路,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更需要对认知和教育规律的了解,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关键环节的针对性指导,更需要对学习环境的积极营造。我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不断地去思考,去实践。
曹哲静,硕士和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博士期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并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金泽大学访学。
更多精彩
徐佳倩:从麦肯锡到bilibili,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的文娱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