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盖世汽车研究院:中国汽车及零部件海外市场研究与成功实践

陈玮玮 盖世汽车新能源 2023-10-15

更多报告资源,请加微信(gasgoo2019)咨询

随着疫情环境下中国产业链韧性优势凸显和中国汽车产品力的全面提升,近两年出口市场呈现快速增长,2022年中国乘用车出口销量253万辆,同比增长57%。产品类型方面,中国车企积极布局燃油车+新能源双赛道,覆盖地区方面,不仅在东南亚、南美、中东、俄罗斯等传统市场持续渗透,更打开了欧洲、澳新发达市场,实现量价齐升的优质增长。考虑到当前海外经济下行,国际局势复杂,地缘冲突持续,产业竞争加剧,中国汽车与零部件出海也迎来诸多挑战。


为更好地看清海外市场现状、产业政策、供应链布局,为企业出海提供方向建议,盖世汽车研究院完成《中国汽车及零部件海外市场研究与成功实践》分析报告,重点围绕海外宏观环境及政策分析、主要市场现状与产业布局、出海展望与机会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本报告核心观点如下:






1、宏观环境及政策分析



• 俄乌冲突、疫情流行、货币流动性收缩给全球经济带来挑战。欧美连续加息造成经济减速,疲软需求向外传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各国增长同步放慢;


• 中国、欧洲将逐渐步入老龄化,美国通过移民补充保持人口,印度、东南亚、拉美基数庞大,生育率高,未来30年持续增长,支撑长期市场潜力释放;


• 根据各国千人保有量发展路径,东盟、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升和道路交通条件改善,汽车有望加速普及,成为重要增量市场。欧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已近饱和,碳减排推动新能源取代燃油车,存量替代空间广阔。






2、主要市场现状与产业布局



• 欧洲市场高度成熟,德英法占到一半体量。消费者偏好本地品牌,级别以A0/A级为主。新能源车市场在碳排放政策引导与前期补贴培育下,已逐渐向产品驱动转型。中国车企在欧洲新能源市场取得突破,份额达到5%,其中上汽名爵在品牌、研发、渠道、供应链协同发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 东南亚市场为日系深度占据,泰国、印尼制定电气化汽车规划,争取打造新一代产业链。由于当地整车关税普遍较高,多家中国车企均已建立或规划本地生产能力,零部件企业则主要集中在泰国建厂;


• 拉美市场由多国车系激烈竞争,中系份额7%,市场偏好小型车,同时巴西普及“灵活燃料汽车”,相应发动机开发为潜在壁垒。《通胀削减法案》利好墨西哥电动汽车制造,锂矿资源国家中以阿根廷矿端政策最为开放,智利和玻利维亚则实行收归国有和特许开采;


• 俄罗斯市场在2022年因零部件供应中断、跨国车企退出,销量下滑60%,目前由中系与俄本土品牌填补市场空白。俄政府计划提高汽车产量与国产化水平,到2025年将零部件产量增加两倍,2030年本国车企份额达到80%;


• 中东市场,伊朗主要依靠国产但受制裁影响,产销尚未恢复正常,目前以本国品牌为主。其余国家完全依赖进口,关税与认证壁垒低,日系占据半壁江山。伊朗市场小微型车占比高,沙特从追求大排量大尺寸向实用性转变,以色列偏好紧凑级车;


• 印度市场基本为日系、韩系、印度品牌瓜分,由于当地收入水平较低和购车消费税抑制,主流偏好为小微型车。印度政府设立高关税以促进本国汽车生产,并通过补贴等政策吸引电池企业前往建厂;


• 澳大利亚长期依赖进口,偏好皮卡和大尺寸SUV,日系占据半壁江山。政府对锂矿资源开发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当地产出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锂矿生产国。






3、出海展望与机会方向



• 2030年中国乘用车出口销量预计超800万辆(整车+散件出口),出口占到总销量30%;


• 随着欧洲新能源车在中长期成为主流,中国车企将凭借产品优势持续扩大份额,同时特斯拉、沃尔沃、大众、宝马等也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中国,未来欧洲将是中国汽车出口增速最快、规模最大的市场;


• 整车企业可优先考虑欧洲、以色列的新能源市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电气化车辆。印度市场通过自建或收购工厂进入,南美、俄罗斯采用整车出口与KD组装相结合,中东、澳新通过简单贸易出口即可;


• 新能源车三电与智能座舱零部件企业可考虑通过投资建厂的形式进入欧洲、墨西哥(配套北美)、泰国、印尼,并针对美国市场探索技术输出等新型合作模式。传统零部件领域,俄罗斯市场存在广泛国产化机遇,印度市场建议跟随整车出海。南美、澳大利亚、印尼矿产资源领域,建议通过入股、合资或并购方式进入。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两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除中国重新恢复较快增长以外,海外仍持续受到俄乌冲突与疫情流行的影响。欧美连续加息造成经济减速,疲软需求向外传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各国增长同步放慢。



人口结构决定长期消费能力是否得到支撑。根据联合国研究,中国、欧洲将逐渐步入老龄化,美国通过移民补充保持人口,印度、东南亚、拉美基数庞大,生育率高,未来30年持续增长,长期市场潜力将得以释放。



根据各国千人保有量发展路径,人均GDP达到2万美金之前是汽车的快速普及期。这一阶段国家中,印度、巴西、东南亚国家等新兴经济体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升和道路交通条件改善,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量市场。欧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已近饱和,出于碳减排的需要,新能源对于燃油车的存量替代具有广阔的空间。



在产业政策方面,美国近年来大力推动制造业回流,并加大产业竞争力度,设立附加关税、本地化要求等政策壁垒。欧洲致力于减少碳排放,2035年全面禁售带有发动机的车辆,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全新赛道和机遇,更值得尝试进入。



东南亚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借助关税与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海外车企建立组装工厂,现已具备发达的整车与零部件供应链,核心市场泰国、印尼希望利用供应链和矿产资源优势实现产业升级,进一步规划发展电动汽车制造。


拉美汽车工业主要依托外资建立,大而不强,准入门槛不高。其中巴西由于具有丰富的甘蔗资源生产乙醇,政府力推乙醇燃料应用,所以“灵活燃料汽车”普及,车企需要开发相应发动机。



俄罗斯汽车国产化程度低,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由于零部件供应链终端、欧美车企纷纷退出运营,销量下跌近60%。俄罗斯准入体系较完善,程序繁杂,在汽车产销受重创之后,政府发布长期规划将在2025年实现汽车总产量翻番,零部件产量翻两番。


伊朗长期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保护本国汽车工业,由于高关税和股比限制,海外车企以合资形式开拓当地市场。在2018年美国收紧对伊制裁后,伊朗经济出现严重下滑,汽车零部件供应受困,销量难以恢复。其它中东国家完全依赖进口,其中以色列由于缺乏石油,政府将从2030年起禁止燃油车进口。



澳大利亚长期依赖进口,自2018年完全停止本国汽车生产。澳大利亚与中日韩德等多国签署自贸协定,汽车进口零关税,同时认证体系与欧盟类似,中国车企可以在澳大利亚熟悉监管体系,以便后续进入欧洲市场。


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市场潜力庞大,但整车进口关税极高,外商直接投资建厂面临印度政府规则意识淡漠等诸多挑战,进入风险与受益需要仔细核量。



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分布较为集中,成本波动较为剧烈,深度影响产业发展,电池资源争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策略之一。头部资源国家适时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希望向附加值更高的下游延伸,如印尼政府目前全面禁止镍矿出口,并希望在开发项目上获得股权;智利将锂矿资源收归国有,实行特许开采制度;澳大利亚设立10亿澳元基金为矿产开采与加工企业提供支持。




欧洲市场极度成熟,过往年销量约1500万辆,近年受疫情与供应链冲击下滑至1200万辆,德国、英国、法国占市场一半体量。欧洲作为汽车的发源地,对品牌表现出深度的本地偏好,基本以德、法系为主。由于当地城市古老,道路狭窄,同时多车家庭普遍,消费者偏好A0/A级车辆。完善成熟的监管和消费者观念也使得汽车安全性极受重视,84%新车均获得EU-NCAP四星以上安全评级。



在欧盟碳排放合规要求与前期各国补贴培育下,2022年欧洲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3%,取代燃油车已成确定趋势。2023年主要国家补贴退坡,市场将逐渐向产品驱动转型。其中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份额超越日系达到5%。后续欧洲A/A0新能源渗透率较低的局面有望被中国车型打破。



在产业规划方面,欧盟将新能源汽车和芯片产业视为引领高端制造业的重要路径。欧盟汽车油耗与排放法规严格,目标限值较中国提前跃迁,2035禁售燃油车规划激进。芯片领域欧盟推出《芯片法案》,鼓励内部整合,促进龙头企业打造,中长期汽车芯片格局或将迎来重塑。



/ 获取完整报告 /


欢迎扫码订购

盖世汽车研究院年度服务





多产业报告推荐


点击下方主题查看报告详情


智能网联 

1

飞行汽车产业报告(2023版)

2

汽车氛围灯产业报告(2023版)

3

智能汽车OTA产业报告(2022版)

4

汽车网络安全研究报告(2022版)

5

智能驾驶传感器产业报告(2022版)

6

汽车车灯产业报告(2022版)

7

车载操作系统产业报告(2022版)

8

汽车液晶仪表产业报告(2022版)

9

汽车基础软件产业报告(2022版)

10

车载语音交互产业报告(2022版)

11

车载HUD产业报告(2022版)

12

车载摄像头产业报告(2022版)

13

智能汽车域控制器产业报告 (2022版)

14

智能汽车云服务产业报告(2022版)

15

车规级芯片产业报告(2022版)

16

座舱监测产业报告(2022版)

17

ADAS产业报告(2022版)

18

车载显示技术产业报告(2022版)

19

车联网V2X产业报告(2022版)

20

智能座舱产业报告(2022版)

21

人机共驾时代HMI发展趋势(2022版)


自动驾驶

1

智能辅助驾驶趋势展望(2023版)

2

智能驾驶操作系统产业报告(2023版)

3

车载激光雷达产业报告(2022版)

4

智能泊车产业报告(2022版)

5

主流车规级芯片企业对比报告(2022版)

6

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报告(2022版)

7

智能汽车线控底盘产业报告(2022版)

8

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研究报告(2022版)

9

高精度地图产业报告(2022版)

10

车载计算平台产业报告(2022版)


新能源

1

氢燃料电池产业报告(2022版)

2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报告(2022版)

3

动力电池安全性产业报告(2022版)

4

电驱动系统技术趋势展望(2022版)

5

固态电池产业报告(2022版)

6

混合动力技术产业研究报告(2022版)

7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产业报告(2022版)

8

动力电池产业报告(2022版)

9

新能源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行业报告(2022版)

10

中国乘用车动力总成电气化研究(2022版)


市场分析

1

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2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与展望(2022版)

3

2022年国内疫情对汽车产业发展影响评估

4

俄乌局势对中国汽车产业影响分析


其他

1

汽车产业碳中和行动与思考(2022版)


盖世汽车研究院月刊/情报


盖世FM


“音频化”行业资讯及产业洞察,通过“听”解放你的双手和眼睛,持续不断的以信息流的形式,与你分享汽车产业全球快讯、行业政策、月度销量分析、产业及头部企业研究、行业尖端科技,扫码加入盖世汽车研习社即可收听800期音频/年,还有每月销量报告、行业内参、大学堂、实战营等权益供你学习~



联系咨询

电话:021-39586121

微信:gasgoo2019

如果喜欢本篇文章请给我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