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唯识简介 23:出家人是最无情,也是最有感情的人,是最慈悲的人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3.09)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3.16)

慧律法师楞严经(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全)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唯识简介 23

唯识简介 23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

不加分别那一念。可是我们再加上了爱、恨、欲、情、执著,这个就落入了第二念,第二念就是劣。所以这个[]就是所谓的心所,要把它隐,剩下就是[],就是第一念。唯识学就是叫我们不要有任何的执著。最后一个叫做遣相证性识,遣相,这个[]字就是依他起,八识心王都是依他起的识或是相。证性,[]字,就是我们所讲的圆融,就是我们所讲的实性。我们再来看第一重,慢慢慢慢的渐入渐深来解释,遣虚存实,是我们唯识观的第一重。所谓第一层就是你修行要一层一层来入道。第一个层次,你应该怎么做呢?就是遣虚,先遣掉遍计所执。

为什么要遣掉遍计所执?因为遍计所执的体跟用,都是幻化出来的,不是实在的,是以凡夫见的知见,安排在一切的事相当中,所起的妄情的执著。这个叫做体用皆无。而以依他,而以依他跟圆成为万有的事理,并观这二性不过是唯识所现。意思就是依他起性或者是圆成实性的事跟理,也是唯识所现。[]就是遍计所执的妄法,我们有情的众生,都迷惑在外在的事相当中,情有理无。所谓情有,就众生来讲是有的,而真正的道理来讲它是虚妄的。而这个[],就是依他和圆成二性,这是诸法的体相跟实性,是真实不虚,是理有情无,道理是有的,但是众生看不到,就认为没有所谓的实性。你若告诉他:人人可以成佛,他因为无始劫以来,用第六意识分别习惯、第七意为执著习惯了,他就会说:我可以成佛吗?他就会怀疑。

所以这个叫做理有情无,理,道理是存在的,但是就众生来讲,他不悟,他就认为这是没有。所以舍滥留纯识,这个叫做第二重的唯识观。第一重,叫你放下遍计所执,保留依他和圆成,在初重观的时候,就是第一重观的时候,依他的事跟圆成的理,虽然不离识,但是内识中所有的一切,还是存在有心跟境的对立。也就是说,相分跟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等。现在第二重,恐怕你把心跟境搞混了,无法得到正观,所以必须要舍掉境界,只剩下心法。意思就是说舍掉相分,相分就是境界,只留下这个心,也就是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因为怕你把心跟境混杂,所以进一步的,我们要舍滥留纯。

第三叫做摄末归本,这是第三重的唯识观。在第二重唯识观的时候,虽然已经舍、遣了心跟境相对的相分,但是心内的见相二分跟自证分,是有着所变跟能变的本末,也就是体用的关系,自证分是体,见分跟相分是用。也就是说色尘跟心法,统统是由自体发的这种业力有存在所发生的,离了这个自体分,那就没有所谓的能缘、所缘。因为我们必须要摄末归本,就是我们要修习第三重唯识观。所以相分的本末在第二重已经舍弃了,那么在第三重被摄的,就是只有见分了。但是由广义的本末,相对来说还是应该包括相分在内。意思就是说见分跟相分同时要放下,只注意你的自体分。这种意思就是,假设一个修行人,能够放下这种外在的物质,放下内在的这种相,见分的这种烦恼的话,那么他要入道并不困难。所谓放下相分,就是告诉你,万法是唯心所造,你特别要注意你心智成熟的发展,而不要注意外表的名、相、利、享受、分别、执著,因为这个都是由自体所影现出来的对立的能所。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一个人,能够每天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那也就是摄末归本。而且要放下那个能观的见分,那么就会入于平等的本性。

所以一个人重视外表是礼貌,但是太过于重视外表,连相分都放不下,那怎么可能进入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呢?所谓的不要执著相分,譬如说不要太重视享受,不为物所牵。所谓物,就是你一切生命所需的存在,如果一个人,他可以淡泊自己的欲望,无所求,相分对他来讲已经不重要了。那么这只是物质,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放得下。这个相分还包括什么?包括面子的问题,面子,这个就很难!你受得了很贫穷的日子,但是你受不了一个记者给你刊一篇无中生有的攻击跟伤害,你受不了的!这个也是在物质、相分方面,外表,你经不起境界的攻击。但是,如果说你是一个圣者,你就会像释迦牟尼佛一样,释迦牟尼佛他不会在意人家的攻击、伤害、毁谤,因为他的相分跟见分都回归到自体分,他已经摆平了自己。

所以,佛在世时,一个外道的女孩子,挺个大肚子来,说:乔答摩!这是你的,你怎么这么不负责任!毁谤佛陀。佛陀也是沉默,内在充满着慈悲跟安详,他也从来不生气。哇!这要是现在的人还得了!怎么会受得了呢?所以要听师父的劝告,要注意你心智成熟的发展,不要老是为别人而困扰。生命的主宰,是来自于深处的智慧,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这是我们无量财富的泉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就是我们内在深处的智慧。内在深处的智慧从哪里寻找呢?从放下,放下的背后,还是要放下,放下再放下的背后,存在着什么?就是放下。这样子可以把我们的相分摆平,可以把我们心智不成熟的见分摆平,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自体,就是我们的本来的面目。

所以修唯识观,最大的、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你要放下虚妄的,保留那个清净心。上唯识,从头到尾就是这一句话:放下虚妄的、不是实在的境界,你的意识形态,统统是分别心,统统不是实在的,要放下这一些。这个叫做摄末归本,找到了自体。

隐劣显胜识是第四重的唯识观。隐劣显胜,心王和心所的自体分,虽然同样的变现见相二分,为能缘跟所缘。因为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每个识都具足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相二分为能缘跟所缘的对立,这个都从哪里来?都是从心王、心所的自体分所影现出来的。但是心所只是附带在心王的一个伴,陪伴在它旁边的,就像大臣是衬托出国王的存在性。八识就像心的王,心所就像大臣一样的,附在这个王的旁边。我们现在要显出这个王,[]就是第一念,[]就是所谓的第二念,所附带出来的贪嗔痴这些念头。所以心王跟心所,我们要放下这个心所。所以隐劣,[]就是心所为臣,心王为君,所以心所要隐。意思就是说,当你看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麻烦你不要再动第二个念头,不要再动第二个念头,很清楚的了了见,但是不落入分别意识状态,这就是能够隐劣显胜,以显出心王。意思就是把它归结在一心,以修习第四重的唯识观。

最后一个叫做遣相证性识,遣相证性识是第五重的唯识观。也是最后一个。因为第四重已经显出心王,心所相对的心王。但心王是有事理之分别,事就是相用,理就是性体,我们必须舍掉相用的心识,而圆成性体,所以必须加以观察这个唯识的道理。既然归于一心,隐劣显胜就是归于一心,就是说一切如梦如幻,哪里还有所取跟能现呢?或者说,哪有一个无所有的东西?因为显胜只有剩下心王,那么他就会认为一切无所有,连这个无所有的观念,也不可以存在,到最后,就是理性跟智慧和合,就是不二的境界,这个是唯识观的极致。

现在我们来看五十七页,我们一个字一个字来念,那么就更清楚。

【(寅二)五重唯识观】【五重唯识——】【遣虚存实识——】【舍滥留纯识——】【摄末归本识——】【隐劣显胜识——】【遣相证性识——】

遣虚存实,底下说,【心外诸境,体用非有——】简单讲,我们今天是活在错觉的生命当中,连锁的错觉、连锁的错误,我们冤枉受轮回。我们喜欢听是非,我们喜欢伤害众生,我们喜欢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困惑。这个叫做【遍计所执(遣)】。讲实在话,如果你第一重能够做到,那就不得了了!人我快乐只有四个字:恢复自然,恢复自然就会得到快乐。上苍给我们食物,我们恰到好处的吃会得到身心快乐。我们不是,上苍给我们食物,我们大鱼大肉的吃,拼命的吃,吃得肚子胀得不得了!上苍给我们食物,我们制造了酒,XO、拿破仑、茅台酒,拼命的喝,喝得烂醉如泥,然后开车子撞死人,要负刑事责任。这一连串的痛苦,都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我们自己制造痛苦,自己制造麻烦,自己制造烦恼,就是因为超过了自然。本来就没有这一些东西,你的本性本来是一个很知足的体性,可是我们认为这样叫做享受,我们本来一个身体好好的,我们却拼命的喝酒……,然后呕吐、呕吐,过量的吃、过量的喝。像那个满汉全席,要吃三天三夜才吃得完,然后一次是十万台币,一个人哦!一个人叫十万台币,然后吃三天三夜。怎么个吃法呢?什么又熊掌啦……这谁创造出来的?慈禧太后。

满汉全席是我们老佛爷创造出来的,现在变成很有名的,浪费公帑、财物。我们这个胃,可惜就只有一点点,因为满汉全席吃……,吃太多了胀,然后就拖到后面去,拖到后面的厕所去。怎么样?拿一根毛,伸进你的喉咙里催吐,吃下去再呕吐出来,再拖进来吃。吃了没办法,饱了,装不下,再拖出去催吐,又吐出来,再拖进来吃。你看这有没有精神不正常?吃饭本来是一种enioy,吃饭本来是一种享受,但是他over,他过量。我告诉你:同学们!过分的苛求一个人,他会叛逆的,过分的吃东西会胀坏的,过分的懒惰没有办法修行的。做人苛刻,没有良心没有道德,他的灾难就会到了!这个over过量的东西,不是一个修行人所应该拥有的。

谁让我们痛苦?我们自己,是不是?一个女孩子本来很自然的,长得很漂亮,也就可以了,随随便便简单擦个口红,那已经不得了了!她不是,她一定要挂项链,胸前戴着长长一大串,她一定要戴五、六颗戒指。对不对?她一定要脚镣手铐,啊,不是,是璎珞挂满全身,衣服一定要穿低胸的,隐隐约约的,让那些坏蛋遐想。这个都是谁制造的啊?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嘛!是不是?所以我们说,我们拥有肉体,但是我们并不真正的拥有生命,希望你同意我的看法。我们拥有肉体,但是我们并不能真正的拥有智慧,智慧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我们不是,我们创造了无量无边的烦恼、困扰,然后说上苍对不起他。谈到遍计所执,哪一个人不是这样子?活在无知的状态,所以说我们宁可死上千百次,也不可以在无知的状态当中苟且偷生。没有智慧的人生,他的灵魂、神识多么的肤浅。

我们活著要有气质跟内涵。气质跟内涵怎么来的呢?就是智慧。智慧怎么来的呢?就是觉悟。觉悟怎么来的?就是放下。放下怎么来的?没有任何的执著。为什么没有任何的执著?因为体相皆无,根本就是虚妄的东西嘛!我们已经活得很痛苦了,同学们,不要制造是非,不要狂妄口出恶言的伤害众生。世间已经很苦了,不要再制造这个痛苦的根本,是非不要听,根本就不要讲,也不要去理会你的敌人,远离那一些恶友,远离那一些不善的人,遍计所执,第一个观念一定要存在。

底下【心内诸法  体用非无——】以内的诸法就是我们的思想,是有的,还保留,所以【依他圆成(存)】暂时保留。缘起法是有的,虽然它的体用都是不存在的,但是就我们修行人的角度来讲,姑且让它暂时保留。第二重,舍滥留纯,相分为所缘的境界,相分是我们所攀缘的境界,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相、物质是假的,是唯心所造的业感,因些我们淡泊名利,淡泊我们的三餐,把我们的物质降到最低点,把我们的精神领域慢慢的升华到最高点,我们就会变成圣人。所以唯识学就是要叫你重视心智的发展,让你的心智更加的成熟。所谓的成熟不是世间的成熟,世间是累积学问、累积经验,来说所谓的成熟。而出世间的成熟,是叫你放下经验,放下不正当的心思,放下这一些学问,而恢复到自然本有的东西,这个叫做成熟。

佛法讲的成熟是绝对性的东西,不是累积的经验叫做成熟。世间人所谓的成熟,学习的经验、读更多的书,然后执著这些文字相的东西,他叫做成熟。在佛法里面讲这叫做幼稚的执著,执著这些学问,执著自己的经验,来傲视别人,其实他也是落入幼稚的观念。所谓成熟就是没有我见,放下一切你所有的长处,而一样这么慈悲、这么平等,来对待每一个众生。所以我常常讲,出家人是最无情,没有错,但是却是最慈悲。慈悲换世间人的话来讲,就是最有感情的,才是真正的出家修行人。世间人就是利害关系嘛!世间人所谓的跟你的感情,不是夫妻,就是你利用他,他利用你。是不是?夫妻两个人吵架以后,感情就不存在了!而佛陀这种出世间的感情,是多纯真,它是建立在理性和智慧的上面,他永远如此。我们能吗?我们没有办法。真正有感情,在这个世间上,最有感情的人,那就是出家人、修行人

底下【相分为所缘之境(舍)】【后三分能缘之心(留)】就是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摄末归本,【见相二分从识分起(摄)】意识的形态、分别,我们要摄,摄回来。所以见相二分是末。[]就是【识自体】【有能所二取(归)】有能取跟所取。所以这个[]就是识的自体。隐劣显胜【八识心王各有心所为臣(隐)】我们要隐藏起来。心所因为是落入第二念的观念,如果你要用一句比较贴切的来形容,八识心王就是接近本性,不起心,不动念,但是还留有微细的生灭。心所为臣,心所简单讲,就是第六意识、第七意识强烈的作用。如果你要套一句现代的话,比较容易了解的,八识心王就接近本性,接近,还有最后的生灭的生相无明还没有办法,但是接近本性了,因为第一念了!是不是?本性是连念头都没有。所谓心所,就是第六意识、第七意识所产生的强烈的分别、强烈的执著,一切贪嗔痴、爱、嫉妒,一切傲慢,统统是所谓心所的作用,要隐【八识自体各称心王为君(显)】,什么叫做八识自体各称心王?眼识就是眼识心王,耳识就是耳识的心王,鼻识就是鼻识的心王…..这个心王是指八个王,而不是指一个王。而因为八个识,统统有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八个识统统有心王跟心所。因此八个识统统是心王,八个识统统有它相应的心所。所以这个要显,[]就是保留着,所以禅宗告诉你,只要你学习如如不动,那就不须要什么遣虚存实、舍滥留纯、摄末归本、隐劣显胜。为什么?因为你保持如如不动,就已经接近本性了,接近本性,但是你要如如不动,第一个,你要学习所做的事情不能违背因果,这个才能让你如如不动。如果你违背了因果,你杀人放火、你抢劫国库,你要保持如如不动,那不可能!你是草木皆兵,你一生一世做违背因果的事情,那这个心不可能会有平静的一天。起先要做对得起你的良心的事情,否则的话,你内在的良心的苛责,会足以叫你没有办法开悟。虽然你知道它是虚妄的,但是因为你违背了因果,违背了良心,你伤害了众生,内心里面就充满罪恶、充满着动念、充满着不安,那就无人建立所谓的解脱、本性上的东西。不能伤害任何一个众生,别人讲什么这已经不重要了!所以我们讲佛法就是问自己的良心,问自己,是不是?

遣相证性识,【八识心王是[依他起]之事相(遣)】,这个我们要遣。八识的心王,当然是缘起。为什么?我们这个色身就是缘起,我们若没有这个色身,哪里有什么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八识心王当然要籍依他起显示出来。所以依他起是事相,这个我们要遣。【事相实性为二空之[圆成实](证)】,所谓的理体,二空就是我空跟法空。所谓我空就是觉悟的人生观,法空就是觉悟的宇宙观。当你觉悟了人生观,事相的我执就没有,当你觉悟了人生观,那么我执就放下,就变成我空。觉悟了宇宙观,法执就放得下,那就会完成了佛道。叫做圆成实,这个我们要证,证性。遣相,这个[]就是事相,证性,就是我们所谓的圆成实。

最底下一个,【由浅——入深】由浅入深。好,诸位看五十八页,【五重唯识观——】:【总观——第一、遣虚存实识——】。什么叫做遣虚存实?什么叫做总观?就是以第一个观,二、三、四、五,统统是根据第一个观的观念。遣虚存实也可以用第二个:舍滥留纯;也可以用在摄末归本;也可以用在隐劣显胜;也可以用在遣相证性。因为虚跟实是对立的,所以,滥跟纯也是对立的,末跟本也是对立的,劣跟胜也是对立的,相跟性也是对立的。但是为了使它更加的明了,所以我们还立一个别观,别观。所以总观就是总原则,就是虚妄的要遣除,实在的要存下来。遣遍计,存在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所以,右边,【遣遍计】,左边【存依圆】,存在着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这个叫做【空有相对】,为什么讲空跟有呢?为什么?因为那个妄的东西是空嘛!我们要破除它。是不是?实在的我们要存,这个叫做有。

【别观——】【第二、舍滥留纯识——】,看第二舍滥留纯的右边,【舍相分】,左边就写一个【留后三分】留下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心境相对】,相分是境,后三分是心,就是心跟境相对。我觉得这一句话很重要,所有的观,这个很重要,就是叫你放下境界,一切境界都是你唯心所造。第二个可以说是修行最重要的地方,在境界上强加分别、强加执著,就会变成业障。在梦境里面,你根本连讨论都不须要讨论它。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你有感应、闻到了香气,你也不要去执着它,你只要在意、注意,你心思的发展是什么,务必要保留那个完全清净的心、无所著的心,就会连根拨起无明。但是这个须要时间,修行是点滴的功夫,是必须一点一滴的累积……。所以当你碰到逆境的时候,我要好高兴好高兴的接受说,太难得了,太难得了!为什么?因为我想要找到这种逆境来修行,都找不到。碰到徒弟或者是同参道友来侮辱我们,来攻击伤害我们,我们就觉得,这太难得了!有这个机会真是难能可贵!是不是?不过这个是指逆境,是不得已的,你不要看到一只老鼠,要杀生,看了很讨厌,要打死这只蟑螂,你就说唉哟,真是难能可贵,人家不敢做我还敢杀它,把它打死!那惨了!所以思想上有正观、有反观,有正观、有反观,就看你怎么观。心境相对。

【第三、摄末归本识——】[]就是收回来的意思。【摄相见二分】【归自体分】,相分就是境界,,见分就是分别心跟执著心,二个统统要放下,归自体,回归到自体。【体用相对】相分跟见分是用,自体分是体。对不对?

【第四、隐劣显胜识——】【隐心所】毕竟不要让它起心,毕竟不要让它动念,不要让它执著,那么第七意识跟第六意识就完全没有执著了,剩下来的就是第八意识,如如不动的境界就接近了!如果用现代化的名词,简单讲就是当你内心没有妄想的时候,那也就是解脱的日子快到了!当你内心里面不充满着妄想,没有妄想的时候,那你解脱的日子就快到了!如果用一句现代话,更贴切的名词,隐心所就是你放得下,放得下。【显心王】当下就是接近本性。因为所有的烦恼都是心所在作用,就是执跟分别。执著,我们得到的,常常是一些不幸。是不是?赌博的人执著赌博,他就会死在赌博圈子里面,游泳的人好强,就会死在水里面。开汽艇的,美国举办开汽艇比赛,有个人时速开到几百公里,本来时速开到三、四百公里,已经非常非常的快了,结果他的汽艇一个小时开五百公里,将近六百公里,汽艇在水上的时速将近六百公里。在一次的比赛当中时速六百公里,一刹那之间撞到桥墩,砰!连尸体都找不到。在水上时速六百公里,飞机fly,飞机一个小时也差不多六、七、八百公里而已,飞机。所以飞机从台北到高雄,真正的飞行的时间大概是三十分钟,or三十五分钟,包括连下飞机、出机场的话,大概四、五十分钟。高雄到台北就三百多公里,三百多公里飞三十分钟,所以用假设的,台北到高雄三百五十公里,飞机才半个钟头,乘以二就是七百公里。这艘汽艇在水上竟然跑六百公里,你想想看,那个速度吓死人了!那快到什么程度,撞到连尸体都找不到,根本不晓得沉到那里了!所以我常常看那个电视表演,人实在很可怜,比赛喝啤酒,比赛吃小鱼,美国人真是无聊!那个小鱼活的呢!他没事干,就左抓右抓,活活的金鱼就这样抓着一直吃,吃。有的还不能用手,吃什么呢?吃热狗,hot dog热狗,还不能用手,整盘热狗只能用嘴巴咬起来吃,还涂上辣椒酱,吃得整个嘴上全是酱汁,好象狗一样,说那个叫做比赛。人们因为没有找到本性,也不知道我们的生老病死,也没有目的,茫茫然的追求这个人生,你不搞一些比赛,他们叫做有趣的趣味竞赛。还有一个人,比赛跳伞,跳伞,结果一跳下来,砰!结果伞没有开,当场摔死!我看到那个录影带,他当场摔死!(未完)

唯识简介 01:唯识就是一个开启《大藏经》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钥匙

唯识简介 02:有的人常想要换环境,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心换一换呢

唯识简介 03:玄奘大师因为前世做国王太坏了,他要死的时候也是很痛苦

唯识简介 04:你不要怨恨,这个因果从来不会误人;世间没有冤枉的事情

唯识简介 05:第八意识是无覆的不障碍圣道,第七意识随所生所系会障碍圣道

唯识简介 06:不思善、不思恶,断除了第六意识没有分别,要见本性那就快了

唯识简介 07:当你对自己诚实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欺骗得了你

唯识简介 08:满业就是一种定数的享受,你要享受多少,该有多少福报逃不掉的

唯识简介 09:人很容易受到感情、理性上的蒙蔽,尤其是自尊会蒙蔽理性

唯识简介 10:你不拜八十八佛,你业障现前你怎么办呢?

唯识简介 11:种子起现行的时候,它能生的种子和所生的现行必须要同时俱有

唯识简介 12:人是六道里面造业力最强的,其它五道大部分都是受果报的牵引

唯识简介 13:人的心在变化地球就永远变化,第八意识的无明不断生灭就不断

唯识简介 14:佛无相以众生心为相,你的福报多少你就看到佛的相有多少

唯识简介 15:善能够熏习,恶也能够熏习;忍受一切的委屈,慢慢地培养圣胎

唯识简介 16:当你知道人生是如梦境时,人生就是修行,现在就是在修行

唯识简介 17:人心一动那个相就会产生出来,都是你意识转变出来的东西

唯识简介 18:人的认识不管是能知、所知的没有一样不是意识的作用

唯识简介 19:我们几乎活在比量、非量里面,见不到真实性的现量

唯识简介 20:常买不需要的东西,有一天你就会买不起你所需要的东西

唯识简介 21:你能够修观透视一切法唯心所造,那很快就会完成佛道的自觉

唯识简介 22:碰到了感情这种东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男女保持一个距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