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藏经45:我们若执着,福报就会尽,我们若舍出去,无所着,福用不完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7.01)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7.07)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地藏经讲记45

台湾高雄文殊讲堂(1995年2月18日)

地藏经讲记 45

慧律法师主讲

你知道本性是什么东西,如果说没有见性,至少也得到见性的因,成佛的因。【华严经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但是这是比喻,不要把法身当作虚空(否则)就完蛋了,佛真法身,真法身就是有觉性的,因为觉性是没有分别跟执着,所以没有范围,没有范围他就像虚空,犹如虚空,但是若是将这个法身当作虚空那就完蛋了,【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此一首偈,证明无边身是法身佛。】

【又于过去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性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弹指顷。】这样,一弹指,(师父做弹指状)【发心归依。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讲到这些佛号的名功德这么大,我们今天可以听到这个真的是无量无边的功德。

【地藏菩萨又说:世尊,过去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性如来。此佛我曾经亲近过,我知此佛功德,其名宝性者,佛性也。一切众生,在生死海中浮沉,受种种苦,】浮就是三善道,沉就是三恶道,这是一个比喻,像人在游泳这样,游泳有这个水平线,爬起来能够呼吸,到水面就沉下去了,要爬起来才可以呼吸,所以三恶道那种苦是很痛苦,【而其佛性,随缘不变,犹如金宝,随缘而作种种形象。但其宝性是一,始终不变,佛性亦如是。虽轮回六道,受种种形,受种种苦,而其成佛之性,永远不变。】成佛的性永远不变,这样我们就要找永远不变的地方,要记住!什么叫做永远不变?要注意听!永远不变就是无所住,你若将永远不变当作一潭死水,就像水没有受到风的吹动,那就完蛋了,永远不变就是说变中当下无所住,随着因缘而不起心,不动念,保持如如不动,这叫做永远不变,因为无常法里面没有那个永远不变的,这是形容本性的妙用现前,虽有所用,六根接触六尘,产生六识的分别,只要当下六识的分别放下就是本来的面目,叫做永远不变,不然无常法的东西哪有什么永远不变,无常法的世间哪里有永远不变,你说呢!不可能,一定会变的,就是变中有不变,无常它本身在刹那、刹那间在生灭,我们不要随着它刹那、刹那间在变化,我们不要随它变化,就是这样子,就是本来的面目。

【既有成佛之性,不见则已,若见时,就能从性起修,】性就是平等心,你若要修行要用平等心,【一直修到成佛,故名宝性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弹指顷,返迷成悟,悟了本有佛性。但见性是一念见,不是慢慢见,】我告诉过诸位了,豁然大悟这一句话你一定要记住,释迦牟尼佛见到东方的一颗星,豁然大悟,结果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你要注意那四个字:豁然大悟,什么叫做豁然大悟?空它本身就没有阶段,不是渐次性,渐次性只是增上缘,我说悟只有最后那一刹那叫做悟,但是讲最后是方便说,渐渐悟是外行人的话,悟哪里有什么渐渐悟,水果渐渐成长,水果掉下来,掉下来就是已经培养很久了,还没有掉下来,你不能说水果已经成熟了,是不是?掉下来,水果成熟了,自自然然成熟就是那一刹那,那一刹那,悟到,悟道的人他不可能再迷,他见平等的法性,他要如何又迷,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下自性就是空,他要迷什么呢?对不对?简单讲天地万物没有一样他放不下的,他有什么放不下,明心见性的人他早就很清楚了,他放不下,无常一到放不下能怎么样呢?当然就要无所住了,包括结束我们生命的时候,我们也一个无所住的心,自自然然的感得清净的果报,净土(佛国的净土)就现前了,但是见性是一念见,不是慢慢的见,【一念悟即见,故名一弹指顷,即见佛性,是自己安身立命处。】

所以我说这个老和尚写得太好了,这个老和尚一定对悟有所了解,为什么?因为悟的人他一定很清楚这句话才叫做正确,所以我们讲悟有小悟,有中悟,有大悟,当然是方便说,但是悟只有一个,为什么?平等的佛性哪里有那么多悟呢?【所以归依自性佛宝,归依是归投依止,永不再迷之谓也。】你在拜什么佛?菩萨!你在拜什么,你的心有迷吗?我们的心若迷,我们不够资格说我们在拜佛,我们的心若清净,不迷,才够资格说我们是佛教徒,我们自性,我们自己本来那个觉性有产生吗?不然你拜佛,拜什么佛?一个菩萨,他拿水果来,我问他:你来拜什么?他说:我来拜佛。我说:佛在哪里?他想一想:佛在心中。我说:心在哪里?不知道。他也想要打一个禅机,他想跟师父打一个禅机,机锋相对,想:我问,他回答,我问,他回答。他心想回答:佛在心中,师父可能会赞叹我。他没想到我问他:心在哪里?在里面或是在外面,或是在中间,愣住,不晓得,我说:这样拜佛是结缘,不是真的拜佛,这样没有觉悟。没有觉悟,对不对?拜佛就是拜我们自己心中那尊佛

所以说自性佛宝,归依是归投依止,永不再迷,在座诸位!我们若有迷,我们就不能称皈依法宝,法宝是真理,是心中拥有真理的人,才称为皈依法,心中没有拥有真理的人要如何称为皈依法,法在哪里?法在经典,这是文字,这不是法,这是文字,法是什么?法是日常用中的觉性叫做法,真理的运用叫做法,对不对?我们有真理就不会迷了,看到种种的相,这都是虚妄的东西,这样觉性就提醒自己,世间种种的无常,我们看到马上就依止去观照,这样你是皈依法。

【是人既不迷佛性,凡有所作,不离自性,】注意听!凡有所作,不离自性,注意听!那个自性旁边写一个:平等心,自性就是不生不灭,就是涅槃,凡所有作当下你就要了解空性的思想,凡所有作就是缘起,因缘生,因缘灭,不离自性,不可以离开空性的思想,不可以离开那颗清净心,不可以离开那颗平等心,若离开你就不能成就无上道,你若能凡所有作,不离这颗清净空性的自性,【则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矣!】

我才告诉你,诸位!开悟是一切法最重要,禅宗在谈的,若不见性,一切都是戏论,若不见性,如丧考妣,若得见性,如丧考妣。再讲一遍,若不见性,如丧考妣,就是说我们若还没有明心见性,就像死父亲、死母亲那么伤心,生死没有把握,若不见性,如丧考妣,唉呀!没有把握,没有见到如如不动本来的面目的时候,我们会烦恼,生死没有把握,念佛会散乱,对不对?情绪好坏随着运转,不能明心见性就是这样,若不见性,如丧考妣,若得见性,如丧考妣,见性的时候如丧考妣,如丧考妣就是说,唉呀!佛性实在是真善美,众生要悟到这个实在是不容易,若得见性也是如丧考妣,发悲天悯人,哭得很厉害,这不容易的,众生要了生死就在一念之间,但是他转不过来,我们修行已经成就的人怜愍他,所以说未见性者,如丧考妣,见性大彻大悟者,也是如丧考妣,是怜愍众生,你还没见性就是怜愍你,要记住!若不见性,戒一定持得不好,为什么?执着嘛!戒相庄严而已,不是戒体无生,戒行,戒相,戒体,戒用种种,如果没有见性,你不懂律法,律学最后我们要无生的戒体,你不了解,再来天台宗你也不了解三止三观,你不明心见性你怎么懂得实相是什么,再来,你不明心见性你也不晓得一真法界是什么东西,华严的事事无碍是什么,不可能,你也不能了解,对不对?若不得见性,你禅宗的心法根本不懂。

所以我们学佛只是在佛的皮毛里面下手而已,我们只能够在皮毛,念念经,念念佛,那是佛的皮跟毛而已,如果稍微精进一点,有一点瑞相,你只入到佛的肉而已,如果你研究禅宗的心性可以保持一段时间如如不动,你只达到骨而已,但是如果你大彻大悟,那就达到精髓,就真的达到精髓,所以我才告诉诸位,禅法你不得不懂,你不懂,你净土就不懂,你不懂禅宗的这个见性法,你根本就不懂得净土生即是无生,说生决定生,说去实不去,这个体相用一如的道理,性相一如的道理,十法界,十如是,四悉檀你完全不懂,简单讲见性才是一切的根本,没有见性就免谈,师父,那不能见性怎么办呢?那就慢慢来,你需要时间一步、一步来,不能让你急,急也没有用,你见性就不会落入文字,如果你见性你就把所有的文字念念消归自性,全部都是你清净心,全部都是你本性的作用,只要你明心见性,所有的统统是本性妙用现前,统统是本来具足,统统是当下这一念决定,当下就是,慢慢体会,好了!所以说凡所有作,不离自性,则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华严经云“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此偈证明,皈依自性佛宝啊!】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波头摩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历于耳根。是人当得千返生于六欲天中。何况志心称念。】

【波头摩,是红莲花。印度四莲,青】色的莲华,【黄】色的莲华,【赤】色的莲华,跟【白,】色的莲华,【以红莲为胜。】我们台湾比较少见。我们台湾也是四种花,圆仔花,韭菜花,豆花,差不多接近四种花,台湾的花跟印度的花比较不同,【央掘尊者云】就是央掘摩罗,本来是一个杀人的恶魔,后来本佛所感化,证阿罗汉果,走在路上的时候被人打得流血,他已经证果的才能称为尊者,他杀死九百九十九人,最后要杀死他的父母亲,被佛阻止,要凑一千个,本来他是外道的,他师父叫他去杀人,杀一千个人才要传法给他,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最后一个要杀他母亲,佛就摇头,为什么?碰上邪知邪见的上师你就该死了,我告诉过诸位,你若亲近到善知识,可以送你到天堂,送你到西方极乐世界,若遇到恶知识,一下子就推你到地狱,做错你都不晓得,所以这个央掘摩罗尊者不简单,【“第一钵昙摩,清净柔软足,】钵昙摩是红莲华,【尘水所不污,是故稽首礼”。】感谢世尊的恩。

【人间莲花数十瓣、天莲百瓣,佛莲千瓣,梵网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花上,】这个千花就是花瓣的意思,不是花朵。我今卢舍那,卢舍那就是报身,他坐在报身佛的莲花台,哇!那个太大了,这个莲花台有多大呢?它四周围是一千个花瓣所构成的,每一个花瓣就是一个世界,【复现千释迦。】一个花瓣一个释迦,千个花瓣就是一千个释迦,分身千百亿。【一花百亿国,】一朵花可以说遍百亿的国土,【一国一释迦。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

【地藏菩萨又白佛言:世尊,过去有佛出世,号波头摩胜如来,此如来,我曾经亲近过的。波头摩,就是红莲花。红莲花者,一切众生之本心也。众生本来心,虽造一切物,而不染一切物;因又不染一切物,故能造一切物。如大地不着万物,而生万物。众生的本心,非常灵,能生万物、能知万物。因能知故,所以不着一切,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众生若能不染一切物,则能明自本心,若染一法,则自心迷了。】染就是执着不放叫做染,死执不放。所以我告诉诸位,我们要念佛,我们要修行,今天信徒这么问:师父!哪一种情形绝对可以了生死,往生极乐世界?咦!四个字:万缘放下,一念提起,就这样子而已,没有再好的办法,你万缘放不下你也无奈,无常嘛!唉呀!师父!我放不下。师父!我放不下怎么办?我说:不用办,就让他痛苦。他说:师父!你怎么讲这样。对啊!放不下就要痛苦,这一定的道理,放不下你怎么会快活?一定要痛苦的,要痛苦自己,对不对?是不是这样子?

所以说人要有智慧,要有智慧,是不是?你常常想:我今天起贪、嗔、痴的念头,苦的是谁?苦的是自己,谁会让你痛苦?没有,我们自己自心被迷了,我们自己在痛苦,对不对?我们今天生气,谁痛苦?我们痛苦,我今天恨你,谁痛苦?我痛苦,我今天贪心,谁痛苦?贪不到,谁痛苦?我痛苦,你冷静稍微用智慧观照一下,我今天跟他过意不去,谁痛苦?我痛苦,今天我贪心捡到一颗钻石不还给人家,有一天人家要来讨,不还给人家,就跟人家吵,这样谁痛苦?我痛苦,他就慢慢冷静,放不下,痛苦的是谁?我问你,你对这世间的事情你放不下痛苦的是谁,我们自己,(watakuxi日语,我的谦称),这样念不晓得对不对,(watakuxi我谦称, wataxi我, anata你——女子对丈夫的尊称)这都是自己听日文的,( korewa这是, sorewa那是,arewa那是)每天都听这个没有意义,真遇上日本人讲快一点,听不懂,我到日本,日本人讲很快,听不懂,这样比较直接,不要说日语听不懂,学英文十多年,初中、高中、大学、研究院,英文照理讲程度不错,结果二十年没读,遇到美国人,有时候几句能对谈,美国人来这里,讲很快,问问题,有的人带美国人来问师父非常流利,到后来我就回答:听不懂。(笑)你讲什么听不懂,那么快怎么听得懂,哪有速度讲那么快,我二十年没读英文,你讲那个……,我说:以后要带美国人来,你带翻译来,我不骗你,不然我不回答你,真的,若不是美国人来,就比较有办法沟通,比如说印度的比丘来,印度或是新加坡的英文,这个有办法,尤其是日本人在讲英文特别听得懂。【所以一切不染、一切不着,方能明自本心啊!】

【世尊啊!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历耳根,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在正定中,不见一法,】记得!不见一法就是一法都不能执着,在座诸位!每天洗澡你就要懂得明心见性的道理,懂吗?我讲这句你听得懂吗?每天洗澡,你不可能穿裤子在洗澡,洗澡的时候一丝不挂,那就是明心见性,洗澡洗完了,一尘不染,对不对?明心见性,我们洗澡洗了好几十年不能明心见性,说起来也是很枉然,一丝不挂、一尘不染,就明心见性了,所以每天洗澡,你可要记得开悟。不见一法,【明自本心,是人当能千返,生于六欲天中。虽生六欲天而不着欲,所以天福永远不减,生而又生,乃至千生。】我们若着福就会尽,你可要记得这句话,我们若执着,福报就会尽,我们若舍出去,无所着,福用不完。

很简单我现在告诉你,像过去小学生的时候都会互相借东西,过去都有什么男女合班,我一辈子不曾读过男女合班,女生长什么样子,我一辈子从小读书读到长大,我们班上还没有一个女的,都是男的,男的都会吵架,吵架就拿一支粉笔,画一条线,你若把铅笔盒越线,我就把它丢掉,有一次他真的超越,我真的把它丢掉,他说:你怎么把它丢掉了。我说:你越线了。小孩都这样画一条线,不晓得你曾画过吗?不可以超过,若和好时,不然这条再擦掉,小孩都是这样,我若铅笔借他,觉得我们自己很伟大,他若没有铅笔,我借他一支,今天讨回,明天就像他讨回了,后天就向他讨回,讨回的时候,我们会很执着,执着我对你这么好,他说:你对我这么好,每天都向我讨回。

现在研究佛法,这样真的不对,借人家又每天向人家讨,这样怎么有福,借得让他感恩,现在:你拿去用。无所着,拿去用。小孩不懂,借一支铅笔,心想:一支铅笔五毛,老是向人家讨,每天都向人家讨,对不对?就是这样,我们二个坐在隔壁,跟我的感情都不好,当班长,每天都管他,他不让我管,偷拿我的橡皮擦,他也很调皮,擦完就把它丢掉,丢到角落,害我那天找了老半天,班长也难当你知道吗?班长难当,今天对他凶一点,铅笔盒打开没半支铅笔,被人家偷拿光了,很糟糕,我小时候读书算还不错,当班长不会领众,心想:大家都要听我的。我是面据一方,讲:不要讲话。后面高个子就说:听不到。个子小当班长很糟糕,老是在那里喊:不要讲话。听不到,再大声一点。没有办法,你知道吗?我后面都多一句,我若说:不要讲话。听不到。我就喊×,他就听得到,老师正好从外面走进来,老师说:不要讲话那一句是可以讲,后面那一字不可以讲。

所以说小孩子要施舍没有三轮体空的思想,都会执着,所以说执着,福就会灭,我们对人家好无所着,人家要感恩也好,不要感恩也好,这样这个福报享受不尽,师父今天上台讲经,我不求众生给我什么,我做我该做的工作,我没有很伟大,你不用一直夸奖我,你不用一直赞叹我,我做我该做的工作,我的责任就是这样子,对不对?你若要私下赞叹我,当然我也没有什么意见,(笑)这样也是执着。【假如明心之后,再立志称名,即见本心,具恒河沙称性功德,故云何况志心称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又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阿僧只劫。有佛出世。号师子吼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念归依。是人得遇无量诸佛。摩顶授记。】你只听到师子吼如来就可以遇到无量诸佛为我们授记,就是一定可以成就佛道。

【地藏菩萨,又白佛言:世尊,过去不可说不可说,阿僧只劫,有佛出世,号师子吼如来。此佛我曾亲近过的,我知道此佛功德。师子吼者一乘法也,】一乘法,一乘就是佛乘,二乘就是大、小乘,三乘就是小乘、中乘、大乘,所以说一乘就是无二亦无三,【佛为众生故,从实施权,】从这个实智,施就是方便的安排这个权智,从实智施舍,化作权智,为什么呢?因为实智生无上的究竟涅槃实相,太深奥,所以要方便,要用权巧,但是所有的权巧当下就是实相,所有的方便权巧就是实相,是看我们心的运用而已,开悟的圣者哪有分这是权,这是实,对不对?他举手投足都是见性法,对不对?乃至呵骂全都是教育,所有的教育无非就是要让你契入明心见性,所以从实施权,权就是渐次的,方便的叫做权,实就是所谓的一乘,实相,没有二或者是没有三,直接入于佛乘,【说三乘法,】方便法才有说三乘法,【度众生脱离生死苦海,】度脱众生,脱离生死的苦海,【离生死而得涅槃。是假名涅槃,】涅槃也是一个名词,【非真涅槃。】为什么呢?因为涅槃是真正的境界,而不是假名的,我们所有的都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会化作观念,我们对涅槃体会不出来。

所以我们说涅槃也是假名,意思就是叫你不要执着涅槃的这个名词,以为你懂得涅槃,所以在《般若经》里面讲,众生说空就着空,说有就着有,说般若执着般若,每天迷惑颠倒,说般若不知般若,说空也不了解空,说有也不了解有,说涅槃根本不懂得涅槃是什么东西,所以我们就要由相似境里面自内证进入真实境,这一定要这样,由相似境,我们从种种的摸索,慢慢教化,一天、一天的教化,有一天才会契入真正涅槃,最大的享受就是涅槃,所以开悟(证果的圣者)他就是这样,每天都安住在涅槃里面,【所以三乘,非究竟道,而众生执之以为实,不能成佛。所以如来最后说法华经,】在法华经旁边写:《方便品第二》,为什么?

底下那一句是在《方便品》讲的,【大师子吼】,这个师子吼一般来讲只知道无畏说法,就像狮子在森林里面咆哮,吼叫一声,百兽之王,佛也是人中的至尊,所以佛在说法的时候菩萨就会起勇猛心求菩提,这些外道恶魔就怖畏,像狮子吼一般,小狮子也能增加威德,师子吼它有三种的意义,这个你们要写一下,师子吼的三种意义,因为这个名词我们常常听到,但是我们并不了解师子吼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三种,第一个叫做如说修行,第二个,师子吼叫做无畏说,第三个,师子吼叫做决定说。如说修行,第一个,无畏说,第二个,决定说,第三个。

简单解释一下,第一个如说修行,意思就是说所说如所行,言行一致,无有虚说,佛就是说得到就一定做得到,这叫做如说修行,他说,他修行到那种境界,讲出来就是按照那种法去做;第二叫做无畏说,没有恐惧的说法,意思就是说佛对大众辩才无碍,弘扬这种妙法,而无所畏,不畏他,而且令他畏,不畏一切外道,而且令一切外道惊魂丧胆,所以说无畏说;第三叫做决定说,决定说就是依照究竟理说,究竟的教,究竟义理,可以上弘大道,下利群生,邪无不摧,正无不显,就是说对上来讲可以弘扬这个佛道,大道就是佛道,下利群生,可以利益群生,邪无不摧,所有的邪见统统把它除掉,正无不显,正就是正知正见,全部都显现出来。

所以我们一般对师子吼更进一步的认识,【“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唯有一乘法就是说佛他的说法,他最究竟就是要叫你成佛作祖,他不希望你成为二乘人,他也不希望你成为三乘人,佛的最大希望就是叫你成佛,这是佛在《法华经》里面也同样如此,佛的降生为一大事因缘而降生人间,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这在《法华经》就讲得很清楚,他为何要来到这个世间,他就是为你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对你开示悟入,叫每一个人都要成佛,这是佛出世,在这个世间最大的用意,就是要叫你成佛,我们在经典谈到【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弟子闻法,开三乘之权,】小乘、中乘跟大乘,【悟一乘之实,】佛祖最大的用心是要叫我们成佛作祖,【个个受记作佛。】这是佛来到世间最大的用心。

【世尊啊!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闻得深,一念悟诸法之实相,皈依诸法实相,成就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叫做萨婆若海,我们说一切进入佛的萨婆若海,就是进入一切种智。【是人生生世世,得遇无量诸佛,为其摩顶,授当来成佛之记。】这很重要,我们这辈子若没成就,我们也希望下辈子能再遇到佛,我们念师子吼如来,就可以生生世世遇到无量的诸佛摩顶授记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拘留孙佛。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志心瞻礼。或复赞叹。是人于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得授上记。】过去我们叫做庄严劫,未来叫做星宿劫,我们要稍微背一下,现在叫做贤劫,三千佛每年都在拜,你叫他讲这个三劫,说不定讲不出来,他拜完就赠给师父了,拜一劫赠送一劫。拜一劫贤劫佛,庄严佛就忘了,拜到未来星宿劫,贤劫也忘记了,这稍微背一下,我们也知道有这样的劫,不然我们都还给……因为现在没有考试,以前有考试,现在没有,听一听,课本合起来,明天又打开,有的干脆放进抽屉,带回去很麻烦,怕丢掉。

什么叫贤劫呢?在《悲华经》卷五,对这个贤劫有所解释,就是说这个佛世界叫做娑婆世界,什么因缘,劫名叫做贤劫?本来不是叫做贤劫,叫做善贤劫,人家说先生贤,主人福,但是读久了变成先生缘,注人福,是读作先生,先生就是医生,听开示是这么说:先生贤,注定人福,医生的行,这是个人福报,现在读作先生的缘,看个人的因缘,这是善贤就是善贤劫,简称贤劫,大劫中众生,就是我们现在这一劫的众生,众生贪欲、嗔恚心、愚痴、我慢、嫉妒、伤害的众生,千佛世尊为了要成就众生的佛道,所以发大慈悲心,在这一劫要出世在世间。

所有在《贤劫经》里面,《贤劫千佛名经》,千佛的因缘经等等,第一个就是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再来就弥勒佛,贤劫的第一尊佛,拘留孙佛,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我们现在买楼都不敢买第四层楼,医院也都不敢用四楼,释迦牟尼佛就排第四尊佛,不见得,若卖房子都四楼卖得比较便宜,四楼读作死,但是他不了解四楼才是好,四四方方,端端正正,对不对?四代表四谛,四,说实在的,以佛门而言都是很好,四果阿罗汉,最究竟的果位四果阿罗汉,所以四对我们而言也很吉利,有的佛教徒还在忌讳买楼房哪一楼层才可以买,哪一楼层不可以买,所以医院没有四楼,一二三五六七八九,没有四楼,跳过去,对不对?众生很忌讳这种东西,所以众生有众生的迷茫,迷茫,迷信,若这样我们都把四楼打掉,编号编五楼,事实上也是四楼,悲哀,众生很可怜,四楼谐音就是死,世间人就是这样。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得授上记。

【地藏菩萨,又白佛言:世尊,过去又有佛出世,号拘留孙佛。当时我曾亲近供养,梵语拘留孙,此云所应断。】什么是所应断?【众生的烦恼,是应该断的;烦恼断尽,菩提现前。】菩提就现前。所以你不要逃避烦恼,烦恼就是所谓现实,你逃避烦恼就等于失去菩提,你若不敢面对这个现实,我们若不敢面对这个世间的现实,我们就不能得到菩提之道,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不怕纷争,怕的是我们不会处理我们心里的结,我们若会处理心里的结,当下放下,这样烦恼就断尽,修行,佛陀常常告诉我们,用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是最厉害的办法,不过我们都体会不到这点,没办法体悟到这点,因此我们东追寻,西找找,找到最后我们还没办法断烦恼,人家问:师父!你可不可以讲一句话,让我这辈子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可以,很简单,四个字而已,万缘放下。

说:师父!为什么要万缘放下?缘就是相,就是一切都是因缘,为什么要放下呢?因为它是无常,意思就是说你执着也没有用,你一定要死,到最后你无路可走,为无常所吞,我们今天活在这个世间为什么念佛无力,为什么修行不够力量,提不起精神,为什么观照的力量不够?很简单的道理,非常简单,你万缘放不下,今天面对这个境界还在希望明天,希望明天之余,还在希望后天,对不对?过去感到愤怒的事情我们到今天还耿耿于怀,你万缘没有放下,你没有放下,菩提就免谈了,哪有可能现前,所以说烦恼若现前,你就安慰自己说:菩提已近了。烦恼若现前你就告诉自己:我的佛道已经接近了。就像阴天下雨下很大,你就想:好天气的日子快到了。我们不同,我们都逃避,烦恼若来,避开,你多会避?你有多大的能力要逃避一辈子所有现前的烦恼的境界,哪有可能?只要你面对现实,有人就有影子,有阳光就有影子,你逃到哪里影子都跟随着,人若是活在这世间,业力一定跟随着,所以是非、斗争、善恶、对立难免的,因此我们烦恼来,我们要记得万缘放下,放不下你又奈无常何,你能对无常怎么样呢?一切为无常所吞,到最后都是无常吞噬我们,所以说世间赢,你又赢到什么,世间输,你又输到什么,没有,统统没有,对不对?如梦幻泡影,没有输也没有赢,赢,他也一定要输。

所以烦恼若断尽,菩提就现前,所以我们要懂得观照,其实修行就是这么简单,真的很简单,你肯,不肯,就是这样子而已,二个字,你不肯那就不用谈,免谈,你不肯放下,我偏偏要执着,好!你就一直痛苦,我偏偏要放下,这样你就OK,没事,放下,对不对?【修行最重要,断自己的烦恼,】就是降伏自己,修行最重要,这句话你要画红线,画二条线,你要知道修行最重要是在修什么,修行不是一天到晚管他好,管他对,管他不对,不是这样修,这样修要修到何时,对不对?底下,修行最重要,你看!断自己的烦恼,这样岂不是每一天都要观照自己心的起心动念?【每人的烦恼,大约有三重:】

【第一是见思烦恼。见惑五利使、思惑五钝使,】所谓身见等等,一直到邪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思惑就是贪、嗔、痴、慢、疑,五钝使,简单解释一下,利就是速度快,第一刹那,钝,第二刹那,我们念刹nuo(二声),有的人念刹na(四声),但是其实五利使跟五钝使几乎都是同时显现,只是为了解说方便,我们才分一个五利使跟五钝使,很简单的道理,比如说身见,我们拿一支针,你走过来,我无缘无故刺你,你会哀嚎一声,而且你会很愤怒,哀嚎一声就是因为我们身见重,我们执着这个色身是一个我,身见,四大本来是无我,但是我们执着这是我,所以一针刺下去,痛,第一个就是感觉我在痛,第二个就很愤怒,我跟你无冤无仇你为何刺我这一针,所以觉得会痛,执着,马上动这个愤怒的念头,马上要报复,所以说见思惑其实那个速度并没有很慢,速度是很快,同时,但是为了解释它才分五利使跟五钝使,你不要认为五钝使就是反应比较慢,打一巴掌,啪!身见先来,等很久才觉得会痛,才开始愤怒,疯子,神经系统都坏了,对不对?

所以这个烦恼第一层就是五利使、五钝使,【这十使烦恼,】就像天使一样的一直陪伴在你的旁边,这个使字就是等于随时围绕在你的旁边叫做使,我们说:天使、天使,这十使就像你的侍者都在你的旁边,【使到众生作无量业,】让你作无量业,【受无边生死苦。所以众生应先断此烦恼,此烦恼一断,便证阿罗汉果,出三界,了生死矣!】

所以说这就是烦恼,造业他不懂,有一天碰到一个……,不是信徒,他说:唉呀!师父!你不晓得钓鱼多好。船开到大海一望无际,上是天,下是海,只有他一艘船在那里钓鱼,那种乐趣,实在有说不上来的乐趣,对不对?我们众生以杀生为快乐,他觉得这样叫做快乐,这就是一切众生的相,众生一定要借着一项快乐来依靠,来依赖,有的要唱歌,像现在电视在报导的,以前的庙会活动,提灯或是演布袋戏,或是演歌仔戏,都不流行,变成没有人,以前若妈祖庙口,古时候妈祖庙或是什么关公庙前,神道庙,,庙埕都很大,结果都很多人,现在都没有人,主任委员就觉得很苦恼,庙会活动竟然……,迎神赛会都没有人,到后来就什么,去办歌唱卡拉OK比赛,结果整个庙埕都是人,大人、小孩全都是在比赛唱歌,他说:这样办得有成功。(未完)

地藏经讲记1--25

地藏经 25 : 整天偷拿人家的东西你下辈子会很穷。赌博的一定会贫穷

地藏经 26 : 我们的命随着一切的业、定数在运转,除非你赶快行善才有办法改变

地藏经 27 : 自杀的人说要往生机会等于零,除非你是一个真有功夫的人

地藏经 28 : 夫妻如果太恩爱的话不知道节欲,也很容易堕落抱柱地狱

地藏经 29 :无论受尽什么委屈我们也不要造口业,知道实在不行避开就好

地藏经 30 : 释迦族碰到战争不抵抗到最后都死掉,他们知道业报逃不掉

地藏经 31: 把你的大悲心发挥出来,将一切众生当作菩萨,当作未来佛

地藏经 32:愈单纯的人愈快乐,不要多余的感情,不要把自己弄得很复杂

地藏经 33 :阐提并不一定是不好的,藏王菩萨也是阐提,是大悲阐提

地藏经 34 :在已经临命终时诵《地藏经》这个并不正确,一定要念佛念佛号

地藏经 35 : 呼吸停止不代表死亡,要全身冰冷,这样你助念你才不会搞错

地藏经 36 :你若随顺世间的习气就是用个性在修行,永远不会成就

地藏经 37 :无漏才能显现功德,三宝是无漏的功德,做善事后大幅报导跟无漏无关

地藏经 38 : 不是有钱人叫做修福,福来自一颗喜悦的心,喜悦的心才是真正修福

地藏经 39 :我们昨天剩菜、剩饭不能装进碗里念供养佛,这点大家注意

地藏经 40:出家人有过失由僧团裁决负责到底,不关在家人的事情,你要记住

地藏经 41 : 佛门里讲独行道,我们都独来独往,我们这一条道路谁都不能取代

地藏经 42 :你不管生男还是生女孩都为他做一点善事,不要用杀害生命补身子

地藏经 43 :我们要来讨论中阴身,让我们对生死临命终更有一种认识

地藏经 44: 临命终要执持忆念那一句佛号,有念出声没有念出声都没有关系

史文章阅选读一

史文章阅选读二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