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华大学李静超/史向阳《Nano Lett.》:可激活半导体聚合物纳米诱导剂通过声-铁死亡协同治疗骨转移瘤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4-09-08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骨转移是肺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铁死亡疗法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然而,受限于铁死亡诱导剂不可控的全身分布以及骨组织独特的生理环境,铁死亡诱导剂往往难以实现向骨转移瘤部位的有效递送。另外,肿瘤微环境中丰富的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以及不充足的过氧化氢(H2O2),进一步限制了铁死亡治疗的效率。因此开发可激活纳米体系,通过外源信号控制药物的按需释放以及对肿瘤微环境的重编程,以实现精确且增强的铁死亡疗效至关重要。



基于以上背景,东华大学李静超研究员等设计了一种超声(US)可激活的半导体聚合物纳米诱导剂(ASPNFP),通过声-铁死亡放大氧化损伤协同治疗骨转移瘤。静脉注射后,ASPNFP可以富集到肿瘤部位,在局部US照射下产生单线态氧(1O2),从而实现声动力治疗(SDT)(图1)。SDT过程中产生的1O2可以破坏ASPNFP的结构,使氧化铁纳米粒和血胺氧化酶(PAO)可以接触到肿瘤微环境中的H2O2和过量的聚胺。因此,氧化铁纳米粒利用瘤内H2O2以及PAO分解聚胺生成的H2O2介导强效的铁死亡。另外,SDT过程中产生的1O2、PAO代谢聚胺产生的丙烯醛以及铁死亡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联合放大肿瘤氧化损伤。该研究通过可激活的声-铁死亡策略,实现了对骨转移瘤的特异性治疗并进一步抑制了肿瘤向肝脏和肺部的转移。

 

图1. ASPNFP的合成路线及抗肿瘤机制示意图


该团队首先通过纳米共沉淀技术利用PAO稳定有机半导体聚合物纳米颗粒(SPNP)。随后,用1O2响应的外壳包封SPNP和氧化铁纳米纳米颗粒得到ASPNFP,对照材料ASPNF用相同的方法合成。研究结果表明,ASPNFP和ASPNF均表现出良好的粒子分散性和稳定均匀的球状形态并且都有着相似的水合粒径、表面电势、光学性质和1O2产生能力(图2)。此外,ASPNFP可实现US响应的氧化铁纳米粒和PAO的释放,且具有US激活的·OH产生性质。这些结果证实了US可以破坏ASPNFP的结构,实现US响应的药物释放。

 

图2. ASPNFP及其对照组的体外表征


该团队接着评价了ASPNFP及其对照材料的治疗效果、细胞吞噬、活性氧(ROS)产生能力、LPO水平和谷胱甘肽水平以及铁死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图3)。这些结果表明,ASPNFP仅在US照射后才会显著诱导肿瘤细胞的死亡。

 

图3. 体外ASPNFP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的评价


随后,该团队对ASPNFP及其对照材料在荷瘤小鼠肿瘤部位的药物富集情况和体内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图4)。实验结果表明ASPNFP和ASPNF在肿瘤部位均表现出有效的富集效果。该团队对ASPNFP及其对照材料在体内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以及肿瘤向肝脏和肺部的转移进行了评价。这些结果表明,在US照射下ASPNFP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及肿瘤向肝脏和肺的转移。

 

图4. 体内肿瘤富集、治疗效果及抗转移效果的评价


该团队研究了ASPNFP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并评估了ASPNFP对骨转移相关骨损伤的缓解(图5)。作者评估了荷瘤小鼠在单次治疗后肿瘤部位的活性氧的生成、LPO的水平和谷胱甘肽的水平以及铁死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这些实验结果表明,ASPNFP只有在US的照射下才会在肿瘤部位诱导氧化损伤并介导增强型铁死亡。该团队对治疗后的荷瘤胫骨进行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评价骨参数以及骨转移部位破骨细胞水平。这些实验结果表明,ASPNFP加US介导的治疗可以最大程度缓解骨转移相关的骨破坏。

 

图5. 体内治疗机制以及骨转移相关骨损伤的评价


总之,该纳米诱导剂在骨转移瘤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i)ASPNFP可以聚集在骨转移瘤部位,在局部US照射下产生1O2,从而实现SDT效应并破坏纳米系统的结构来释放PAO和氧化铁纳米颗粒;(ii)肿瘤微环境中的聚胺被PAO分解产生丙烯醛和H2O2,后者可以与瘤内H2O2一起被氧化铁纳米颗粒利用,来介导Fenton反应以实现增强型铁死亡;(iii)SDT、Fenton反应以及聚胺被分解的过程中产生的1O2、·OH和丙烯醛联合放大了肿瘤的氧化损伤。


该研究成果以“Activatable Semiconducting Polymer Nanoinducers Amplify Oxidative Damage via Sono-Ferroptosis for Synergistic Therapy of Bone Metastasis”为题发表在Nano Letters。东华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张伊婧和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张琴副研究员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东华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史向阳教授和李静超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基金的资助。


文章信息:Yijing Zhang, Qin Zhang, Fengshuo Wang, Meng Li, Xiangyang Shi*, Jingchao Li*, Activatable Semiconducting Polymer Nanoinducers Amplify Oxidative Damage via Sono-Ferroptosis for Synergistic Therapy of Bone Metastasis, Nano Letters, 2023.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3c02414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下载该篇论文。


相关进展

东华大学李静超课题组《Adv. Mater.》:声激活型纳米药物伴侣扩大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缓解骨髓来源抑制细胞实现免疫治疗

东华大学李静超、史向阳团队 Nano Today:近红外二区光激活型半导体聚合物纳米介质实现三合一肿瘤微环境调节用于联合免疫治疗

东华大学曹雪雁副研究员/史向阳教授团队 AHM:恢复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仿生纳米凝胶用于乳腺癌磁共振成像和化学免疫治疗

澳门大学代云路教授、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山西医科大学张瑞平教授 Adv. Sci.: 先进的金属化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 Nano Today:简单组分树状大分子纳米药物通过抑制自噬进而放大肿瘤的光热/免疫联合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 AS:氧化还原响应型树状大分子纳米凝胶通过内质网应激放大和巨噬细胞极化实现超声增强的胰腺癌化学免疫治疗

东华大学曹雪雁副研究员/史向阳教授团队 Small:智能型树状大分子纳米平台用于免疫调节介导的联合光热/血管阻断疗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微流控合成纤连蛋白包覆的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物用于自补充肿瘤微环境调节和MR成像引导下的三模态联合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J. Control. Release》:核壳结构树状大分子介导的化疗-免疫联合疗法用于治疗乳腺癌

东华大学李静超、史向阳团队 Nano Today:近红外二区光激活型半导体聚合物纳米介质实现三合一肿瘤微环境调节用于联合免疫治疗

东华大学郭睿教授/史向阳教授课题组《ACS AMI》:双响应核壳树状分子用于肿瘤细胞的基因编辑增强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团队《J. Control. Release》:基于光热诱导效应的功能树状大分子纳米疫苗用于增强全身抗肿瘤免疫治疗

东华大学沈明武研究员/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树状大分子纳米凝胶用于肿瘤增强CT/MR双模态成像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 AM: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含磷树冠大分子载药纳米胶束通过协同调节多种免疫细胞增强肿瘤化学免疫治疗

东华大学沈明武/史向阳教授团队 AM:细胞膜仿生的聚合物纳米颗粒通过放大内质网应激和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化疗增强肿瘤免疫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 Nano Today:微流控合成肿瘤微环境调控型超小氧化铁纳米团簇用于动态MR成像导引的肿瘤联合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 Biomacromolecules:在两亲性含磷树冠大分子纳米胶束用于药物递送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J. Control. Release》:可注射水凝胶用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复极化及肿瘤的饥饿/化动联合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两性离子修饰的树状大分子纳米平台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团队 ACS Nano:纤连蛋白包覆的金属-多酚网络通过铁死亡增强的ICD实现肿瘤的化学/化学动力学/免疫协同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Adv. Mater.》:包覆金属-多酚网络的树状大分子纳米药物用于肿瘤化疗/化学动力学治疗及MR成像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ACS Nano》:巨噬细胞膜仿生的多功能纳米凝胶用于MR成像引导的原位脑胶质瘤联合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树状大分子纳米平台用于急性肺损伤药物/基因联合治疗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Nano Today》:在树状大分子用于脑胶质瘤诊疗方面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Prog. Mater. Sci.》综述:基于聚乙烯亚胺的多功能纳米体系用于癌症纳米医学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核壳结构树状大分子用于肿瘤增强MR成像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Nano Today》:在多功能载药PLGA纳米纤维环用于肿瘤治疗和抑制肿瘤转移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获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沈明武教授课题组在抗氧化/抗炎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领域获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超声增敏肿瘤诊疗一体化领域获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阳离子型含磷树状大分子用于肿瘤基因治疗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树状大分子纳米探针用于T细胞监测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聚谷氨酸杂化纳米凝胶的诊疗应用上取得新进展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分子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