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幸福的因果》第20课丨我们都活在自我的幻象之中

2017-10-11 佛学经典共读 那一座庙




丨今日共读内容丨

《幸福的因果》 第20课


丨注意事项丨

■请在文章末尾点击“阅读原文”打卡,并留言分享今日学习感悟

■您也可将留言分享到共读群中,与师兄们交流

■还未加入共读群的师兄,可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加入共读群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5581he6vg&width=500&height=375&auto=0

▲ 看视频,学习更有效


《幸福的因果》第20课

昌乐法师·讲述


 - 我们都活在自我的幻象之中 - 


第六意识(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是我们的判断意识。判断意识当中分相分(认识的对象)和见分(认识的主体)。就是当你看眼前的人的时候,其实你永远看不到眼前这个人,你只是看到眼前这个人在识上面所变现出来的影像。影像等于相分的“相”,所以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从而对“相”产生判断。相分的源头是来源于前五识所产生的受,而见分则判断相分。


为什么不直接判断受呢?因为受(这里的受相当于“现量”)实际上我们是判断不了的,它中间隔了一个我们心理的微妙的活动,就是我们会把眼前自己所感知到的世界进行分别,用我们的思维逻辑(例如,名、句、文)和习气在分别。名就是名相,我是谁?昌乐。句,这个人好不好?这个人不是个东西。文,就是一句话传达一个观念。而实际上在进行这样的逻辑判断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对法与法之间的认知,我们被自己既有的观念所束缚住了以后,一切的判断都沉溺在自己既有的观念当中,根据自己既有的观念来判断。


而这个判断的来源尽管是来源于最初的感受,但最初这个感受,由于参杂了既有观念的有色眼镜,我们自己已经很难很难准确判断。因为我们的见分(认识主体)去判断相分(认识对象),这里有个识变,第一层变。在所缘境上识变见分和相分,然后见分再判断相分,得出来这个受。就是这个受是什么?是经过判断的感受。哎,你感觉怎么样?感觉很好;今天感觉很差;哎,别提了……这个时候你已经能感知到了。这个是个非常纠结的心理。当我们在根境识产生的最初的感受时,我们会立刻下意识的对这个受进行判断,而产生我们感受到的感受。


我们做个很简单的试验。(拍桌)我拍桌子这一刹那,我们意识到这个声音存在的时候——这什么声音?——这和尚脑子坏掉了,拍桌子。当你产生这样的判断的时候,各位,当时那个情景已经过去了,你所判断的(见分),只是当时那个“啪”的一声留在你心间的影像(相分)。因为这一刹那的事件已经过去了,但是你要认识它的时候,你的识有一种记忆功能,你所判断的只是你心间留存的那个记忆的影像。你对影像的认识来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感受的结果。


各位,也就是说,当时当地的那一刹那已经过去了,因为法是迁流变化的——在声音上特别容易了解什么叫迁流变化——当你去判断你能感知的对象的时候,这个感知的对象已经是客体,不是主体。此法是过去法,已生已灭。各位,这个可能有点绕,但如果把这个理解好了以后,你对身边的什么事情都不会去执着,你都会去努力,而不执著。因为你的这个最终的感受实在有点像你认为的真实,事实上不真实。


但现在的人们感受的源头不是以根、境、识为前提的,特别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他已经忽略了根的觉知,也忽略了境的觉知,他只有自我意识当中所产生的感受的觉知,他只有判断力的觉知。那如果能够在这个基础之上有一个判断力的觉知,那也好。为啥呢?因为毕竟“啪”,刚才拍桌子那一刹那是刚刚过去,它还没有太多地远离事实,还是近于事实、相似于事实。但如果我们接下来再去了解我们内心世界的感受的话,可能有些差强人意了。


拍桌子所产生的直接感受是A(现量),我们下意识判A从而得出的感受是B(比量)。我们要了解,A是怎么产生的;然后再了解,B是在A的基础之上如何产生的,如何变化的。那接下来在B的基础之上,这个C受(参杂了我们价值判断的感受、非量)它是如何产生的?这是第六意识,在唯识学当中,还有一层意识,叫第七识。第七识是末那识,是我执。


例如,在超市买东西,你看上去是在选美不美、好不好。无论是美不美还是好不好,都是骗人的观念,最终的决定是你要不要占有它。如果这个感受是美的,是好的,你想占有它,你生起贪染之心。因为在这边已经有了结果了,你吃了第一颗瓜子,你吃第二颗瓜子的动力是来源于第一颗瓜子好吃。就是你吃的每一颗瓜子都不是(现在这颗)瓜子的味道,而是前一颗瓜子的味道,你懂吗?因为这是一个惯性,于是吃瓜子的人停不下来。因为他觉得瓜子实在好吃,其实他没有吃到真正瓜子的味道,只是吃了前一颗瓜子给他留下来的这个影像,他想复制。凡夫的喜乐,他要重复和复制,他从来没有吃过现在这颗瓜子的味道,因为他都是吃的前一颗瓜子的味道。他想复制心中的感受。


也就是说,当我们进入超市去购物的时候,尽管我们的判断力的标准是好与不好,美与不美,但事实上都是是否符合我们的观念、我们的标准。符合我们标准的,那我们就占有它,如果不符合我们标准的,我们就放弃它。所以很多人在超市买东西,有两个最纠结的事情。第一个,好东西太多,肯定纠结。还有一个,找了半天都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也很纠结的。但是无论怎么纠结,那都是在自我的观念当中在处理这个感受。实际上,不仅仅在超市当中,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这是我们的价值观。


也就是说,我们内心生起的种种感受,全被我们这个自己的价值观所困扰。这里的价值观是生起来这受,这个受是C,我们已经知道ABC怎么产生的了,那接下来见证奇迹的时刻发生了。最初的感受是A,对A的判断形成B。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A+B=C。也就是说,从原始最初的受(A)变成了主观判断(B),变成了我执习气(C)。C是我执,B是价值判断。


那我们的修行是什么?修行就是剥洋葱,先要剥掉C,包裹在这个C上面的这个我执习气,要净化我执当中那些错误的观念,然后在主观判断(B)的时候,要能够了解法的事实,再还原到A上面来。也就是说,虽然C是源于B,B是源于A,当中都有A的成分,都有最初原始的比如说我刚才拍桌子的那个体验。这个事情在历史上,在曾经过往的时空当中是已经发生过,但是,随着时过境迁,我们对它的认识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话如果反过来说的话,那我们要了解到,修行是不断进化的过程,最终C是非量;B是比量,还要接近一分事实,这完全是主观的;A是现量。


要让自己,所谓人性当中的这些功能变得有效,而不是有害。我们现在的主观意愿,我们内心当中的自我意识,我们的执着、我爱、我慢、我痴、我见,这些障眼法让我们看不见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也让我们看不见这个世界、眼前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只是生活在自我沉迷的世界当中,从来没有走出去,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越来越远离基本的事实。


预告丨不学佛,你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第1课丨你的幸福,不过是一种侥幸

第2课丨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提升你的幸福指数

第3课丨你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没弄懂这几个问题

第4课丨幸福,是等不来的

第5课丨今生,不是从出生开始,而是从当下开始

第6课丨业力,是一种生命的惯性

第7课丨真正的修行,是在“舍”上做文章

第8课丨用觉知力,让生命的80%都充满喜乐

第9课丨为饥饿的母亲偷馒头,是行善还是作恶?

第10课丨为什么种下善因,却收获恶果?

第11课丨要想收获善果,就别被情绪摆布!

第12课丨为什么有的人修行之后依然痛苦?

第13课丨懂得了因果的规律,才能主宰人生

第14课丨因果是一种比喻,而不是僵化的教条

第15课丨听说你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佛,却在学佛后遇到更多问题

第16课丨因果之间,实际的修行是缘

第17课丨六道轮回,其实是印度古已有之的观念

第18课丨你是否也过着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第19课丨外境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