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1—芒硝(上)


编者按

经常与大黄一起用的攻下药是芒硝。这是一味矿物药,主要成分是硫酸钠。芒硝失掉了结晶水,从晶体状变为粉末状,就是玄明粉(风化硝)。

 

把芒硝放在瓜里,使它溶解,再失掉结晶水,它就会附着在瓜的表皮,称为霜。在西瓜表皮外面收集的粉末就是西瓜霜,在苦瓜里的就是苦瓜霜,在黄瓜里的就是黄瓜霜。

 

芒硝的功效是软坚、泻下、清热。中医“五味”的“咸能下”就是为芒硝归纳的,实用面非常狭窄,很特殊。

 

当大黄用来泻下通便或者泻下攻积时,只要有燥热,都可以配伍芒硝相须为用。如果没有燥结或燥热,就可以不配伍芒硝。注意:如果急腹症肠腔积液多的时候不能用芒硝,用了会加重病情。

 上一篇:【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0—胡黄连


芒硝碎大便

 

成无己曰,气坚者以咸软之,热盛者以寒消之,故张仲景大陷胸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皆用芒硝软坚去实热,结不至坚者,不可用也。

 

有个病人习惯性便秘多年,最让他苦恼的不是便秘,而是大便后经常肛门被硬结的大便撑裂出血。他虽然吃了不少润肠丸,但每次大便仍然避免不了肛裂出血。于是他找来竹篱茅舍。

 

小指月看了后说,爷爷,治疗便秘为什么没有固定的汤药呢?老先生说,五脏六腑都跟大肠相关,魄门亦为五脏使,五脏六腑都要使用肛门来排浊,你想想哪些五脏常见的原因会导致便秘的?

 

小指月说,肠燥津枯,大肠失润,最容易导致便秘,所以常用麻子仁丸、当归润肠丸等各类滋润之品去滑通大便。

 

老先生说,治便秘之道,非独润肠通便,通宣理肺、疏肝利气、强心养血、温肾助阳以及健脾运化,都可以加强大肠动力,增加肠道流畅,所以要因人因病而异,不可偏执润肠通便一法。

 

这病人说,大夫,你说的麻子仁丸,当归润肠丸,我通通吃过,大便还是坚硬难下,最苦恼的便是便后肛门出血。

 

老先生说,指月,你看该怎么办?小指月说,用大黄这将军,应该可以推陈出新?这病人摇摇头说,大黄苏打片,我不知道吃了多少,吃到肚子痛,大便都是干结难拉。

 

有这么顽固的便秘,顽固的耐药,这回指月倒真的想不出什么招了。老先生笑笑说,不是顽固耐药,而是没有用好药。

 

小指月说,怎么没有用好药呢?老先生说,你有没有听他说,大便是坚硬如石块,撑裂肛门啊。你能不能想到先把大便软化打碎?这样不用去润肠攻下,这些碎便就纷纷掉下来了。

 

小指月一拍脑袋说,爷爷,我明白了,要选用咸寒之品,只用苦寒降火,不能碎大便,只用滋润,大便一样坚硬如块,难以出来,必须先用味咸之品。

 

爷爷说,为什么呢?小指月说,咸能软坚散结,我把大便看成坚结,要先把它软化碎裂。

 

爷爷说,那你想到哪味药没有?小指月说,就大黄的好搭档芒硝了。

 

爷爷说,你怎么想到芒硝的?小指月说,大承气汤不是治疗痞满燥实的四大阳明秘结之症吗?痞满有枳、朴降气,燥有芒硝去碎裂,实有大黄去攻下,这样如果是纯燥结坚硬的,便可纯用芒硝去软件散结。

 

老先生笑笑说,没错,芒硝的通便功用,主要体现在大便燥结,特别是干燥得像羊屎那样最为适宜,在临床之中用芒硝通秘结,要抓住大便是一个燥字的主症,如果大便是一般干结,并不坚硬燥结,可以不用芒硝或者少用。

 

然后老先生便叫病人多吃青菜,少吃煎炸之物,并且每天晚上用6克的芒硝调点蜂蜜来送服。

 

这样吃了十多天,大便天天通畅,肛门没有再被撑裂过,而且又不会剧烈腹泻,这病人笑着说,治了这么多年病,费了这么多代价,想不到就用这么点东西,解除了我多年的苦闷。

 

小指月说,看来不是便秘者耐药,而是没有真正用对药啊!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稀释结粪

《临证用药经验》记载,临床常用甜杏仁、柏子仁、郁李仁、瓜蒌仁、火麻仁(五仁汤)治津枯肠燥,大便艰难,以及年老及产后血虚便秘,安全有效。若大便硬如羊屎而又搏结成块,虽近肛门,亦难排出者,我每用玄明粉3~5g,分2次化入五仁汤内,结硬大便即变软变稀,易于排出,虽多次用之,亦未见泻下及损正之弊。

 

《黄河医话》记载,麻子仁丸治疗阴亏肠燥,久久不愈之便秘,老幼咸宜。但亦有部分患者服之乏效,或用时便通,停药又秘结。笔者对于此类病人,常在麻子仁方原方中加玄明粉一味,或为丸剂,或改丸为汤,其通便之效益彰,且往往可使便秘患者愈后不易复发。玄明粉咸苦润下,通便效卓而不伤正,助麻子仁丸之力而无留弊之虞,加入麻子仁丸,自可获预期效果。

 


用化痰药也能治肩周痹痛

 

《神农本草经》曰,芒硝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

 

小指月说,一般人只认为芒硝是泻药,所以不是便秘都很少用。

 

老爷爷说,泻法并不局限于肠道,你如果善用泻法,那十二经之痰浊,周身血脉之瘀血,皆可以导归大海,顺泻而去。

 

小指月说,难道芒硝不单治疗肠道的秘结腹痛,还可以治疗经络血脉壅塞导致的痹痛?

 

这时来了一个肩周炎的患者,手部活动不利,稍微往后展一点,都痛得哇哇叫。

 

老先生说,你这痛多久了?病人说,都三天了,还没好,晚上把手缩在被子里怕热,伸到外面又怕凉。小指月说,怕冷怕热乃血脉不通也。

 

老先生又问,晚上睡觉打呼噜吗?病人点点头。

 

小指月知道,肥头厚脑,脖子短粗的人晚上睡觉容易打呼噜,因为痰浊重,容易阻塞呼吸道,特别是吸烟喝酒又比较厉害的人,再稍不注重清淡饮食,身上的痰浊多得怎么吐也吐不干净。但小指月并不知道为何爷爷要问他打不打呼噜。

 

只见爷爷说,舌苔黄腻,脉弦数,用含有芒硝的茯苓丸。

 

小指月便把茯苓、半夏、枳壳、芒硝四味药写了出来。奇怪这四味药没有一味药活血化瘀,也没有一味药疏通经络,更没有一味藤类药去止痹痛,这样怎么能够治疗肩周炎痹痛呢?

 

这病人也没管那么多,就把三付药带回去。喝完两付药,肩周痹痛就好了,第三付药下去,手臂挥洒自如,没有那种活动受限之感。只是这几天排出大量粘糊糊的大便,排完后觉得挺轻快的。

 

小指月终于忍不住内心的疑惑,便问,爷爷,这茯苓丸怎么能治肩周炎,我怎么想也想不通呀?

 

爷爷说,那你看它能治什么呢?小指月说,茯苓丸就像半个二陈汤即半夏、茯苓,半个承气汤即芒硝、枳壳组成,如果用一句话来说这茯苓丸的作用,那就是用半个二陈汤来化胃里的痰,再用半个承气汤来把这些痰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爷爷说,那病人服了后有没有达到这个效果呢?小指月说,他服完药后确实拉了不少粘液痰浊。

 

爷爷说,你想想,这些粘液痰浊从哪里下来的呢?小指月又说,还不是胃肠里头下来的。老爷爷又说,胃主什么?小指月说,胃主肌肉啊!

 

爷爷又问,肌肉有痰,你是治肌肉,还是治胃肠?小指月说,当然要治胃肠了,胃肠为生痰之源,肌肉里的痰也是胃肠痰浊上泛啊。

 

老爷爷又问,手阳明大肠经怎么走啊?小指月说,从食指的商阳穴沿着二间三间到合谷虎口,一直循着手臂绕道肩部,再走上口鼻。

 

老爷爷笑笑说,胃肠这大管子痰浊都清下来后,那胃主的肌肉跟阳明大肠经络所过之处的痰浊,不就纷纷都收下来了吗?

 

小指月一拍脑袋说,爷爷,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通降胃肠里的痰浊,就是通降肌肉里的痰浊,所以治疗各类脂肪瘤、肌肉包块,或者经络血脉被痰浊堵塞,都要先通大管子胃肠。

 

爷爷点点头说,十二经为江,胃肠为海,这是《黄帝内经》的宝贵经验。

 

小指月说,我这下算彻底明白了,爷爷是把十二经的痰浊通过茯苓丸导归肠胃大海。这样百川归海,浊降清升,血脉经络通畅,所以痹痛消除。

 

老爷爷笑笑说,所以为何我们看他舌苔黄腻,知道他有痰湿,再问他容不容易打呼噜,就知道他浊阴不降。这些痰浊降不下来,肩周的经络血脉,就被堵得严严实实,怎么能够灵活运动呢?

 

所以一旦确定他痰浊挡道,只需迅速让浊阴出下窍,不管你是打呼噜,还是肩周炎,或者是鼻炎头痛,这些症状都会随着浊阴下降而减轻。

 

小指月说,所以《神农本草经》说芒硝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我知道是什么道理了。它通过味咸软化一切痰浊,再通过性寒降归六腑,这样浊阴不阻塞在肩周,那么手臂怕冷怕热的现象就消除了,也不会放在被子里就热,伸出来就怕冷。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中记道:

 

茯苓丸能够软化肩部顽痰,从胃肠排泄而去。

 

芒硝 

【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性味】咸、苦,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6~12g,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得后,溶入汤剂中服用。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三棱同用。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往期内容: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麻黄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桂枝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紫苏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香薷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生姜(上)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生姜(下)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荆芥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防风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羌活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0——白芷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1——细辛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2——藁本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3——苍耳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4——辛夷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5——葱白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6——鹅不食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8——薄荷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9——牛蒡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0——蝉蜕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1——桑叶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2——菊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3——蔓荆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4——柴胡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5——升麻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6——葛根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7——淡豆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8——浮萍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9——木贼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0——石膏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1——寒水石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2——知母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3——黄芩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4——黄连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5——黄柏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6——龙胆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7——秦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8——苦参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9——白鲜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0——金银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1——连翘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2——穿心莲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3——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4——蒲公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5——重楼(七叶一枝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6——土茯苓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7——鱼腥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8——金荞麦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9——败酱草、大血藤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0——射干、山豆根、马勃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1——青果(橄榄)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2——木蝴蝶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3——白头翁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4——马齿苋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5——鸦胆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6——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7—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8—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9—熊胆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0—绿豆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1—生地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2—玄参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3—丹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4—赤芍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5—紫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7—青蒿、白薇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8—地骨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9—银柴胡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0—胡黄连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倪海厦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小编是一名中医粉,苦于无人交流,所以建了中医群,已汇集了1000多位中医爱好者,欢迎爱好中医的朋友进群交流。


1群、2群已满500人,还可以进3群.

也可以加群主微信:slyjbjly,群主拉你进群。验证时请注明中医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