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的“旋转门”:城市青年躺平,衡水青年“奋起”

燕志华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2022-04-04

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

在今天,我们会发现高考出现了一个意外的效应:不少像衡水中学那样打了鸡血的青年,在考取大学并进入城市后,会成为一大批躺平的青年。
就如同无数个颗粒饱满、生机勃勃的大豆,在经过硕大笨拙的磨盘碾磨后,被摊平,成了豆饼。
我们不能说高考造就了躺平的现象,躺平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学家应该进行解读,但是这一切和高考制度肯定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而且,用磨盘来比喻高考制度是不公平的。它依然是中国最为公平的社会选拔制度。其实更为残酷的情形发生在磨盘大豆的输入系统上。那些被认为是劣豆的半成品,早已经事先被筛选掉了,剩下的种子选手,中间还要历经多重的挑选、压平、去皮,才最终倾倒入这个磨盘。一切都如同昨天开始的2021年度的高考的情形。
在高考之前的一周内,国内舆论场爆发了三个围绕关键词的强烈舆论潮汐:躺平、三胎和“土猪拱白菜”。他们都和高考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在三胎政策出台的那一天,关于躺平的网络讨论达到了高潮。两者形成了意味深长的网络舆论对冲。躺平的讨论让人口政策显得尴尬,并形成了对于人口政策的狙击。
接着,又爆发了衡水中学的学生热血演讲视频,演讲者一句“我就是农村的土猪,来拱城里的白菜”引爆了舆论场。本来是个挺励志的演讲,但是加了这一句,评价就出现了负面分化,这也告诉我们,人们是用情绪来听话的,理性不过是大脑的补丁机制。
这个事件的讨论,实际是中国城市-农村二元社会的一个周期性发作的暗伤。一个农民的怒吼,似乎必然对应着一个城里人的社会性压迫。农村人对于城市的想象,在向往之外,也充满了不平感。无论是工业化的最初资本的积累,还是今天城市化的最初资本积累,都是通过降低农民所得的“剪刀差”来实现的,所以今天的乡村振兴是一种应该进行的反哺。此外,整个事件或许就是一个阳谋,因为如果没有过激的语言,该学生参加的演说节目很难出圈,学校也不能形成新的热点。不少节目引发热议的背后,其实是节目的导演的刻意而为的后果。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在泛娱乐时代,一个节目组的导演对于社会议题的设置能力和操纵能力,可以达到多么强大的地步。
人们对于“土猪拱白菜”的热议的背后,还凸显了这样的一个现实,那就是中国城市-农村二元社会里,各自呈现出不同的青年人生景观。一方面是城市里面的不少青年要躺平,但是来自农村和县城的青年,尤其是高考前后的青年,却有很多“鸡娃”,像极了打鸡血的状态。有关统计说,衡水中学里面大多数的考生来自农村。他们的热血和鸡血,预示了中国依然有澎湃的底层发展动力。中国二元社会天然存在的级差,撬动了向上流动的人性潜力,构成了独特的动力机制,也是中国一直存在的发展红利。进入城市、过上好日子,是他们无数个体的最朴实的理想,汇成了一股时代的潮流。他们希望通过高考这扇农转非的身份“旋转门”,开启人生的神奇密码。这是中国另一种“淘金热”。
我们今天社会里很多选择了在城市里躺平的青年,在高考之前肯定是如同这位衡水中学演讲者一样的鸡血青年,但是进城后又为什么躺平了呢?这中间肯定存在着某种躺平现象的生产机制。
我们在讨论躺平现象的时候,有人说这是无声的抗争。但其实躺平的本质是放弃抗争,是一种精神意义的日本式自杀。很多人研究者认为日本人因为社会规训过于沉重,少数人即便已经失去继续生活的勇气,但是在社会秩序要求和沉重道德的重压下,会选择去深山密林里了结生命,最大程度地不打扰社会。中国社会里那些选择躺平的年轻人,内心自然有各种委屈和理由,比如房价过高、无力结婚生子,疫情相对缓和后的突然空虚,同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抗疫成功,又让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凸显,他们也为此自豪。这就导致这样的一个状态——
一方面,他们内心是苦闷的,但是另一方面,强大的制度性成功和情感的自豪,又形成了外在的强大的社会规训,成为新的社会道德标杆,让他们无力也不可能进行抗争。这样在内外冲突之下,他们只能选择躺平,如同悄悄自杀,让社会忽视掉自己。
我们虽然如此分析,但是也需要继续深入探讨,衡水青年那样的鸡血状态,是如何消失的?
可以预料的是,在三天高考完之后,无数的学生会将他们的书包和课本都扔得远远的,撕书将成为一种抛弃苦难的仪式。这说明经过多年苦读的青年对于参与大豆的“输入系统”是极端厌恶的,他们在渴望逃离这个输入系统。但是现实却是不可能的。学校是一座知识输入的监狱,家庭也不过是一个空气紧张的临时审问室,父母的情感系于监狱表现。家校之间还有培训机构,需要面对缺乏温情的做题机器的轰炸。年轻人的生活是无处安放的,家校之间形成了坚硬的人生壁垒,很多人每天都在无望地奔波。
今天所谓的躺平,不过是近年来青年人特有的颓废状态的延续:佛系、宅、肥宅、丧……唯一的区别,就是以前的状态是可能是坐着的,但是如今干脆躺下了。问题在于,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殊难题。活跃于今天社会舞台的几代人,60后、70后、80后,他们都历经过自己黄金时代的独特的时代困难,但是为何此前没有出现过这样大面积躺平的社会现象,而今天却出现了?
这个秘密就隐藏在高考的“大豆输入系统”里面。从初中到高中,这6年是每个中国年轻人难以跨越的最紧张的一段人生苦旅,强节奏、高密度的学习生活,无数的鸡血,和分数挂钩的父母之爱的功利主义,已经彻底将他们身心掏空。无数个早中晚三班倒、十多个小时的填鸭式学习,灵魂已经窒息,已经没有任何空间给理想、兴趣、情怀、快乐、灵感和生活。也就是说,在本该快乐成长的青春时代,他们的人生已经丧失了动力机制,应该为今后数十年的人生提供至关重要动力的“加油系统”,提前枯竭了。多少青春的热血,也经不起这样涸泽而渔!
所以,无数的年轻人在进入大学之后,就开始进入佛系状态了。如同古代的男人完成了传宗接代的大事就可以如释重负一样,今天的年轻人,已经完成了父母和各类师长的心愿,他们的人生已经没有奔头了。社会责任已经完成。曾经严酷的学习压力下,他们从未有过理想、有过情怀、有过兴趣,如今对于人生已经失能,变得无欲无求。
进入社会后,工资不高不低,房价高高在上。他们只想找回被6年的苦读打断的孩童时代,重新来过,希望自己重新活得像个孩子,所以极端抗拒生儿育女;他们有富足的70后、80后的父母,完全不需要自己重新打拼……因此躺平的社会现象就发生了。
佛系、宅、丧、躺平,本质上是一代人的精神危机,某种程度上年青一代丧失了精神动力。对于社会来说,意味着一种不大不小的社会危机。
我们在讨论中国面临的人口危机、老龄化危机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专属于上述年轻人的危机,在大面积的出现。
如何重新发动这些年轻人的人生引擎,启动他们的精神的动力机制,在眼下也算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或许,让他们过几年“修生养息”的生活,父母虚伪的关心、国家的权力的暂时远离他们,更不要逼迫他们娶妻生子、甚至鼓励他们为人口做出贡献,在眼下是相对更好的办法。


作者:燕志华 博士  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打不开链接的文章可以发私信索要)
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之后,第一要务是做什么?
人口舆情:一个重大风险议题的低效率管理
杭州“瞒豹”事件并非舆情事件,只是一个社会新闻
从特斯拉危机看舆情时代的“公关素养”
特斯拉:意外引爆了一场中美博弈的敏感舆情
“女辅警敲诈官员”舆情案,我们总结了三个教训
茅台危机的最深启示:政企亟需完善舆情决策机制
什么样的舆情回应安全又合格?我们划分了三个等级!
这场关键之战,传统媒体让出阵地自媒体高歌猛进
学者之死和舆情“西迁”
星巴克:一个经典的公关行动案例!
从员工猝死看资本如何将法律问题转化成公关问题
复盘京东道歉:一个短视频如何踏进了三个舆情雷区?
都市媒体下沉,构成对基层的“文化入侵”
马保国、武则天她M在Q州……中国“低俗文化”小史
大选中的传播:社交时代的美国传统媒体依然强大
“于鑫慧事件”背后:反转舆情的主角常常是女性
鲍某明案拆解:“后真相”时代舆情应对的新策略
贵州公交坠湖事件的四个问题需要严格辨析
这则假新闻的爆发,是各方“共谋”的结果
教育舆情高发,校长该有何为?
粮食舆情:一场社会心理的“意外波动”
陈有西的豪赌导致社会舆情的巨大风险
许可馨事件,如何演变成了一起“次生舆情”?
山东舆情频频爆发背后的“结构困境”
这个境外输入性信息如何重建了舆情研究的新框架?
“方方现象”背后:社交软件操纵舆论的真相

欢迎关注专业舆情公众号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