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星空】第38期 | 吴卫华:父亲的叮嘱
父亲的叮嘱
黟县中学 吴卫华
星空星语
古徽州大地上,有不少这样的家庭,祖孙几代人中有多人坚持在三尺讲台,承前启后,矢志育人,用满腔的教育热情,诠释“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真谛。吴卫华老师的文字,是一部家族教育简史,也是徽州教育人的风采、初心和情怀,熠熠闪光,弥足珍贵。
“不要有怨言,这是你的选择。”
父亲去世后,我会时常想起这句话。从教二十五年来,父亲给予我的最经典话语,恐怕就是这句了。一名教师,首先得业务精熟。自打我师专毕业,分配工作,父亲就对我说了这句话。
父亲一生从教二十八年,至今我年届半百,教龄还没有赶上他的。对于我的成长,父亲是看在眼中,从不多言,只是在关键时候,点上几句。
只是当我显出特别的纠结,对工作极其不满意时,他会拉我在桌边坐下,找我谈心。千言万语,抵不上这一句。
乡村十年,是我从教的磨练时期。
他,我的父亲完全可以为我疏通一切关系。从县城到西递的乡村,父亲的人脉关系完全可以让我少走弯路。可是父亲从未走进我从教的校园,他只要我自己去锻炼。
他告诉我要独立自主,艰苦奋斗。他说这是他的父亲,我的祖父当年跟他说的。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父亲在经济极端窘迫的状况,前往四川江油寻找当副校长的祖父,以期获得经济的资助。
父亲告诉我,祖父对他说的最多的,就是独立自主。那天晚上,祖父与父亲谈了很多。说起三元古井,说起泮邻街的由来,说起曾祖,说起那段从事革命教育的道路。
祖父是四川省的资深教育家,现在很多人都以为我家是四川的,不是本地人。
其实,祖父是抗战期间进入四川的,一直以教师身份从事革命。至今我的家里还保留着当年川北行政公署主任胡耀邦颁发的聘书和委任状。
《聘书》上写着:敦聘吴赓杨先生为川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教育界代表;
《委任状》上题写着:兹委吴赓杨为广元县立中学副校长,希即到职主持校务,并将到职日期具报为要。此令。
落款均是主任胡耀邦,上面加盖着“川北行政公署印”。时间分别是一九五○年四月与六月。
这是我们家的骄傲,我的姑母专门从四川省江油市档案馆里复印出来,寄给我。之前,我的父亲并没有告诉我这些事。父亲并不十分看重此事,后来才明白,父亲在祖父的教导下独立自主,不需要祖父的荣耀加持,更何况山高路远……
我的三个姑母和一个婶婶,都是教师,其中婶婶还是全国优秀教师呢。他们一方面得益于这个家庭,深受祖父的影响;另一方面祖父也期望将父亲的奋斗经历当作给下面弟妹们学习的榜样。
父亲去找祖父的时候,已经是休宁县的一所小学的校长,时年不过二十四岁。远超在抗战时期,祖父在家乡黟县宗文小学当校长时有二三十个学生。父亲当校长的这所学校里有十八名教师,学生二百余人。
乡村十年,我以父亲为荣耀。每当走到乡村家访,人们在注视我的时候,会免不了说一声:你是吴圣楷的儿子。我惭愧我没什么建树,却也为父亲而骄傲。
我从来也不会去告诉别人,我的父亲是谁,他也是当老师的。
我始终按照父亲的要求,做一名教师,要让老百姓相信你,才是成功的。
怎样才能让别人相信你,那就是你的才学,你的人格。
当一切水到渠成时,人们会去关注你。钦佩,是发自内心的。
子承父业,书香门第。既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父亲的赞许。
三代教育人,一家算起来,有九个教师。
祖父去世时是江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历任江油县第一中学副校长和校长,江油县第一、二、三届政协副主席和历届人大代表,是四川省资深的教育家。在当地更是公众人物,至今江油市政协网站上还保留着祖父的名字。
祖父一生坚定信念,年轻时就跟着共产党走,从抗战入川,按照党的指示,以教师身份从事革命,始终不渝。年轻时就立志要改变命运,让更多的人掌握知识,摆脱愚昧落后的思想。
父亲选择从教,是那个时代最热切的革命热情。
所谓桃李满天下,父亲告诉我,不是在乎你教了多少学生,更在乎你教了多少有才华的学生。这是多么朴素的思想。
父亲是一个老党员,二十岁左右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生命运坎坷,不管是事业的跌宕起伏,还是家庭的厄运挫折,他始终以一颗坚强的心来面对,从不妥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让自己会写,能写,写得好,否则就是误人子弟。
当我拿到师专的通知书时,父亲就告诉我这样一句话。
最初,我并不在意。那个时代的铁饭碗,有多少人在意这些。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父亲告诉我为师者,是为别人树立榜样。自己没有一桶水,怎么给别人一勺水?
大学时代,我开始致力于文学创作,完全也是父亲的鼓励。囿于家庭经济拮据,父亲的竭尽全力,也没有办法让我延续诸多的爱好。我自小也是琴棋书画,样样入行。最终的投资,父亲说还是写作吧,将来当个语文老师,还是必要的。
一代教育人,就有先见之明。我的从教生涯,没有离开过父亲的谆谆教诲。
后来,我以全县第一名考到了黟县中学。我爱好写作以外,开始致力于徽州文化研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父亲给予我无声的支持,启动自己的资源,带着我穿街走巷。那些乡野的调查,给予我丰厚的文化营养,丰富我的家国情怀,坚定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决心。
我十分感激父亲的教导。今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父亲去世了,我聊以安慰自己。我没有辜负父亲的培养。翻阅《黟县志》,吴氏尊让堂曾经以乐善好施赢得好名声,而今在他们的后人身上得到新的延续,那就是献身教育事业。
“坚定信念,跟党走。”这是父亲在我从教后,告诉我的另一句话。
教师教书育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父辈的一代教育人最大的愿望。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我的根在农村。农村贫穷与落后,富裕就会很远。
父亲担任小学校长多年,深知落后带来的诸多不利方面。那时,他选择扎根乡村,做乡村教师。放弃在屯溪机关工作的机会,选择再入教师行业,无怨无悔。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只要孩子愿意读书,父亲就尽可能去帮助他们。他是这样做的,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感激他。
父亲告诉我不能轻视任何一个学生,要去关心他,爱护他。党的教育事业,就是要让更多人有知识,有文化。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共产党人需要博大的胸怀,我知道信服父亲的,不仅是村里的孩子们,还有那些三教九流。父亲的威望无与伦比。
直到今天,还有人告诉我,当年多亏父亲。不是父亲的指导,他就走弯路了。
这就是立德树人。父亲始终以一个教师眼光来为我谋划未来,敦促我要努力学习,向我的祖父学习,一生桃李满天下。
尊崇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父亲在一九八零年离开教育第一线,一九八五年离开教育部门,前往政府人事部门做事。对于自己的离开,在今天的我看来,他是迫于无奈的。
母亲去世,他不得不留点精力来抚养我们。我们长大了,对我们的教育,也关系着未来。
心有戚戚。父亲惦记着自己的从教生涯,没有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他的学生,他的同事,即使后来他去了政府部门工作,人们都还乐意称呼他:吴老师。
记得2015年,教育部门要登记乡村教师从教经历时,父亲还专门去教育局去询问。
对他这样的,从教了二十八年的教师,需要登记吗?当时教育局的一位副局长专门接待了他,告诉他目前只是登记还在岗的教师和以教师身份退休的教师。
父亲是遗憾的,不过他对我献身乡村十年,还是肯定的。像父亲这一代教育人,永远是我的榜样。
新时代,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培养一个人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提升一个人全面的素质,还是任重而道远。
父亲去世了,昔日的叮嘱不会遗失。
永远跟党走,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我手写我心,热爱教育事业的心永存。我记下这些文字,只是作为一段从教的经历记载。
未来,我们家定然还会有从事教育者。我期待着……
作者简介
吴卫华,黟县碧阳初级中学教师。热爱写作与乡野调查,学以致用,注重学生的写作空间拓展。提倡自由写作,认为写作能慰藉心灵,散文最能体现人性关怀,让人在沉思中感悟人生哲理。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散文与随笔学会会员,省写作学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黟县徽州文化联谊会会长。
摄影配图:方磊 歙县二中历史教师 随拍
编发师生、家长和全社会普遍感兴趣的教育类话题。教育杂谈、教育教学、成长规划等等与教育相关的美好元素。我们欢迎文字、书画、音视频等各类稿件,希望看到立足教育又能跳出教育来点评,既有文学色彩又有浪漫情怀的文字……
我们尊重每个为梦想奋力拼搏的人!
全国范围约稿,欢迎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家长踊跃投稿,稿件一旦采用,作者将获得保底稿酬+阅读量对应比例奖金。
文创编辑:孙洁
征稿邮箱:hssxsjwkp@163.com
END
值班编辑:胡晓苗 二审:徐海生 终审:王存之
推荐阅读
【教育星空】第34期 | 孙祁岗:教育改革需要信心,更需要耐心
【教育星空】第33期 | 王政权:办温暖的教育 做善良的教师
【教育星空】第30期 | 胡海铭:“3+1”管理模式建设乡村寄宿制学校
【教育星空】第25期 | 聂峰:放手——最简单而又最艰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