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永不褪色的兵团人,一位女知青回城后勤俭持家的平凡生活

蓟县的秋天,作者与妻子在于穿芳峪村合影

永不褪色的兵团人,
一位女知青回城后
勤俭持家的平凡生活

作者:付晓峰

在内蒙古西部边疆风雨中摸爬滚打的老知青宋桂芬,是我的妻子,她也是我的兵团老战友。我们有战友之情,也有夫妻之爱。十年的边疆火热生活将她磨炼的更坚强和勇敢,回城后,她继续保持发扬当年兵团吃困耐劳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天津女知青宋桂芬摄于1971年3月(在兵团连队)

妻子是我家的理财能手

妻子从兵团回城后,上电视大学过财会专业,曾在单位从事过一段财会工作,以致退休后,仍在一家公司做兼职会计。


我们结婚后,妻子一直在家里掌管财权,是我们家的大管家,我开玩笑地称她为我家的“财政部长”。正因为有妻子这样善于理财的能手,我才能在家啥事也不用操心,清清闲闲地过日子。妻子在家施实一套理财方法,被我和儿子奉为家庭建设的指南。妻子在家有一本记账本,每日购物及出外办事的消费都有祥细的记载。开头,我对她说:“天天记账多麻烦。”她却笑着说:“过日子,就得要精打细算。”


我和妻子从不炒股,或许因此失去很多致富的良机。十几年前,我们居住于红桥区的老邻居许宝明三哥家的女婿在一家股票公司当管理人员,曾善意地劝我们在他工作的股票公司炒股,被我妻子婉言谢绝。所以,我们的心情坦然,股市的风暴起落,与我们无关系。我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和写作,从事我的音乐活动。但妻子也定时定期地储蓄,什么工行和农行,都储蓄部分。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获小利求大稳定。至今,我们家虽无大富,至少衣食无忧。当我的文学作品经常在各地报刊上刊登时,当我安心快乐地在舞台上演出的时候,我不能不想到妻子在家里辛苦地操持着,我有个稳定的大“后方!”

妻子理财用的笔记本和计算器

妻子在家理财,她手紧,从不乱花钱。有时候她逛商场,看到自己所喜爱的衣服,她却舍不的买。我常开玩笑称她为“财迷”。但妻子不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同事同学来往,亲戚朋友走动,她都是出手大方。甚至是过去多年的老邻居,她也买些水果抽空前去看望。遇到曾在内蒙古兵团一同下过乡的战友来我家,妻子总是在饭店宴请战友。她说正当的消费,不是挥霍,而是愉悦人生的体现。几年前,妻子二次随我参加天津部分老知青去蓟县乡村旅游活动。(现在蓟县称蓟州区)我看到妻子在登爬盘山的兴致,及她在农家小院的喜悦,我对她说:“在家里勤俭过日子是对的,但是我们适当地出去旅游,寄情于山水,是我们老年人健康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汶川地震的时候,妻子在通过单位组织,为灾区捐衣捐钱。她说:“钱花在刀刃上,让钱财与需要帮助的人来分享,才能有真正的幸福感。”妻子的话很在理,她有一个老知青的赤诚。她的理财观念,她的理财方式,她的勤俭持家的精神,得到了我们全家的信赖和认可。至今,我们的家无内债,又无外债。所以说,妻子乃是我们家的好管家。

妻子是我的专职“理发师”

妻子手巧,在家做衣裁剪及编织刺绣,但她没有正式学过理发手艺。只不过是下乡回城后也摸过理发推子,曾给上小学的儿子理发。可说到理发这方面,她却有一双挑剔的眼睛。我每次到街上理发店去理发回到家,她总是打量着我的头,品头论足,唠叨了几句。

那还是九十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我随局里组织的单位文艺宣传队参加全市职工文艺会演的前夕。那天歇班日,妻子特地嘱咐我到北大关的“南京理发店”(七八十年代,南京理发店是天津最佳的理发店)去南京理发店理发,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登台演出。回到家后,她两眼盯着我的头,便大声地数落我:“你在哪儿理发,怎么理了个“锅盖头”,这成了农村的二小和四圈,(四圈乃是电影《咱们村里的牛百岁》里的丑角演员陈裕德扮演的乡村懒汉)你弄成这样的头怎么上舞台?”其实那天我去了“南京理发店”,一进门看到人多棑队,我就干脆到了大丰桥旁边的露天理发小摊上理发,在这儿,又清静又便宜。等妻子冲我一发火,我才照镜子看到我的摸样,我也很窝火。当时,家里还留着一套老岳父留下的一套老掉牙的理发工具。妻子拿起推子就把我的“锅盖头”消灭了,修改成”高平头,”(寸寸头)这是老伴头一次给我理发。

蓟县的秋天,作者与妻子在于穿芳峪村合影

第二天我到了我们文艺队棑练的单位礼堂,乐队的伙伴们直誇我的头的发型属于“新潮流”。当时我心里偷偷地乐,歪打正着,妻子的“补救”倒使我这个长号手成了单位乐队发型“新潮”带头人,不几天有两个“乐队哥们”去掉了长发,留成了“高平头”。回到家,我将此事对妻子叙述了一番,妻子哈哈大笑……通过这件事,妻子对学习理发增长了信心,我也重新认识到了妻子的理发能力和潜力,达到了我对她的理发手艺的认可和信赖。从此,我的头都是妻子给理发。(我心里清楚,我在家里理发,也是妻子节约过日子的一种体现)


也许是妻子对自己的理发手艺过于自信,不满足只给我一人理发。她发现上高中的儿子头发长了,那天晚饭后,她拿出理发工具想给儿子理发。儿子见状抱着头直央求地说:“妈妈,您饶了我吧!您平日说嘛我都听,可您给我理发我不能同意,您可以拿我爸爸的头去练,我就不麻烦您了。”儿子的拒绝,让妻子的心里有些失落感。我对妻子看玩笑地说:“儿子是80后,追求美,赶时尚,花些钱到正规的理发店去理发,你这个业余理发者,只能在家拿我的头做“实验田…….”打那以后,好强的妻子对理发的手艺着迷了,她到东北角书店买了几本有关理发的书籍,还隔三差五地到一位有理发手艺的同事孙宝华家讨教和取经。这些年来,理发店的行情价格随着商品一样地涨价,一个普通的中年男子进理发店箭头推头都已涨到15元。妻子每月在家里给我剪头,就省去15元钱。近几年,我怕妻子疲累,我想出去到理发店剪头,可是看到到我头发长了的时候,妻子却主动说让我在家剪头,她说:“到外面理发店,又排队,又耽误时间。”面对妻子的热情服务,我不好意思拒绝了。

妻子剪头用的旧剪刀和塑料梳子

妻子的理发的技术在逐渐地地提高,但她从来没有想靠理发赚钱的想法,我被妻子这种刻苦学艺的精神所感动。我也常琢磨,妻子对理发手艺的执着,也许是想得到儿子的认可?但是已大学毕业并成家立业的儿子至今不愿意让有理发手艺的妈妈为他理发,我已观察到妻子的心态变化,但我没有再安慰她,我相信她会理解儿子的选择,毕竟儿子与父母是两代人,思想观念不同。就这样,我一直是妻子的忠实的“顾客。”她在家专门为我一人服务,成为我的“专职”的“理发师”。


每到月末,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胸前围着着一块白布,听头上的剪子嚓嚓地作响,仿佛一串串悦耳动听的音符,我便感受到妻子的手指穿过岁月的隧道,象一把闪光的犁铧,永远地在我的头顶上辛勤地耕耘…….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家中逐步完成了电气化,尽管大商店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现代电动理发推子,新式样电动剪刀。但是妻子却还依旧用的是已过时老推子,旧剪刀,因为它们时常提醒我们,勤俭的生活会同纯朴的真情而变得更美好…….

妻子有一双灵巧的手

妻子今年六十有二,(本文2011年在报刊上发表的)精神气十足,手脚还很利索。七十年代末,她从兵团回津后,曾拜本家二爷为师,学过一年的逢纫。经过她勤学苦练,基本地掌握了裁剪服装的手艺。后耒进了一家线缆企业,逢纫的手艺只能当作一门特长。为此,我俩结婚时,特地购买了一台“牡丹”牌的逢纫机。那些年,我和儿子的衣服都是妻子给做的。特别是妻子知道我在内蒙曾患过坐骨神经痛病症,怕寒凉,为我用羊绒和丝棉做了一条双层棉裤,这条特制的棉裤又轻便又保暖。为此,我很感激妻子有一双勤快灵巧的手。逢年过节,一些亲戚.朋友及老邻居也耒请老伴做衣服,妻子没有推辞,她对我说:“这是给我的才艺展示的机会。”

妻子的针线盒(盒里有粘贴膏,织毛衣钩针等)

退休后,妻子在一家公司做兼职会计,回到家也不闲着。她从大胡同商场买耒许多彩色的丝线,回到家开始编织各种带有花鸟鱼虫图案的窗帘,沙发座套。几乎用了半年时光,她为儿子新婚新房精心地编织了一块大幅艺术床罩,得到了儿媳妇和亲家的赞扬。妻子还编织了许多双不同款式彩色的拖鞋,以纪念品赠送一些亲戚和兵团战友。为此,他们也都夸赞我妻子手灵巧。其实我最清楚,妻子的才艺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辛苦。

全家在参加表侄婚礼饭店合影。作者(左一)妻子(左二)儿子(右一)儿媳(右二)在饭店合影

前些日子,妻子开始了没完没了的唠叨。业余酷爱体育运动并以是白领的儿子买了一双名牌的皮鞋,仅仅穿了三个月,鞋帮虽完好,鞋底却麽损的很薄了,儿子将鞋丢弃在家里,老伴也舍不的扔。更让妻子生气的是,二年前她给我买的一双牛皮鞋,让我在去年秋到蓟县农村爬山旅游回耒时,这双鞋底也麽透了,鞋帮也完好。听到妻子的唠叨,我满不在乎地说:“别烦人了,旧的不去,新的不耒。”这句话刚落地,妻子火气耒了:“你现在倒大方了,在兵团,我们都经历过苦日子,难道你都忘了。”我不吱声了,妻子说的在理。刚到兵团,每月五六元津贴,一元钱也要节约地花。当天下午,妻子去南开区靶场道市场购买了一块黑胶皮和四袋胶粘剂。回到家就摆出滩子,拿出了小榔头.剪刀.粗针.锥子等工具。妻子的手真巧!她先给儿子修了二双皮鞋,又修了一双旅游鞋,接着给我修了一双皮鞋。经过妻子的辛勤劳动,四双鞋都换了新底子,三双鞋帮.鞋面重新打上鞋油后,和新皮鞋一样。难怪儿子回到家看到修好的鞋,以为是新买的鞋。妻子对我和儿子说:“仅仅才花了二十元钱买了一块胶皮,却修了四双鞋,这一笔账,应该算一算。”我知道妻子说的是大实话,我心里有些惭愧。在妻子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平凡而又闪光的东西:她依旧是永不褪色的兵团的老知青!

传承兵团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孙女小原原和奶奶学习织毛衣(2023年3月18日摄影)

传承兵团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5岁的的孙女在练习给妈妈织手套(摄于2023年3月18日)

妻子修鞋之事,深深地教育了我和儿子及儿媳妇。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兵团生活优良传统,即使在物质生活逐步提高的今天,我们夫妇作为兵团老知青更不能丢弃勤俭节约当年优良传统。当我穿上了妻子为我修的鞋,我应该与妻子携手同行,走一条勤俭持家的道路。

(原载2011年2月25日《中老年时报》“生活.家庭”版)

作者简介

付晓峰,祖籍天镇县。1952年出生内蒙古商都县,1965年就读包头十五中学。1971年参加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十五团十七团战士,后调兵团电厂(乌拉山电厂)宣传干事。7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业报》《巴彦淖尔报》《天津日报》“满庭芳版”版《今晚报》“人物专刊”版《人民日报》“国际副刊”及“文化广角”版“《人民日报.海外版》“名流周刊”《人民政协报》“春秋,朝花夕拾”版,《民国春秋》《良友》《连云港文学》等二十五家报纸和杂志发表文学作品。

已出版《绿星照耀在东方地平线上——华夏名人与世界语风云录》一书,《小火炬手之歌》报告文学集。2014年,山东枣庄大学国际世界语博物馆收藏作者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发表的“名人与世界语”名人传记文章33张报纸,并颁发收藏证书。2000年,其生平与世界语创作经历被收录于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世界语人物志》。2017年,又被收录于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世界语人名录》。

作者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世界语协会理事,全国世界语协会会员。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公众号发布 

付晓峰文章

【文革杂记】一个老知青的苦难人生白彦花女知青自家菜窖上吊之死春天里凋谢的花——天津女知青身亡始末凋谢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花—天津女知青之死一只失群的雁—永远留在荒野上的女知青在生与死之间行走的姑娘——老知青矿工的女儿李家园胡同老知青的故事李黑子的二手时代,返城知青的风雨岁月一位回城知青交警的苦涩婚姻两位兵团知青踏上了人生不归之路大山里的牧羊人,文革中一个回乡知青的放羊生涯桑干河的女儿——我骨肉分离的妹妹三姐嫁给小山村的农民——一个回乡女知青的坎坷人生农民苦瓜娶的媳妇是一位女知青——地主的女儿我的老房东是地主回城梦——返城知青的孤苦老年嫁给农民的女知青——她在寒冬中悄然自杀留在北大荒的最后两位女知青乌拉山下的两座女知青墓老连队写黑板报的那个小伙子 ——怀念我的兵团战友任庆生一位女兵团知青回城后平凡的故事学长号的厕所清洁工,是一个回城下岗的老知青一位兵团老知青回城后平凡的故事一个老兵团知青送儿子到内蒙古农场体验吃苦的日子一对兵团老知青夫妇回城住大杂院平房的难忘岁月大山里的黑妹,一个回乡知青的难忘经历一个兵团老知青不堪回首的青春记忆
兵团知青:救一位上吊女人的苦涩往事回城后替别人相亲,—位老知青真实的回忆侦破“115”乌拉山车站铁路爆炸案的一段往事唐山知青魏建华,回城后与36位贫困学生的真实故事兵团诗人回城后的官场浮沉——从局长到看门人
一个兵团老知青历经乌拉山电厂保卫科外调和抓捕难忘的往事
火车上遇到一位“穷困无助”女知青巧设圈套,我却被蒙在鼓里
包头傻知青贾来福苦涩坎坷的人生在天津我曾采访了一位瑞典人,一个老知青难忘的回忆
一个兵团老知青陪伴妻子住医院历经病房里真实的故事
不该凋谢的一朵故乡兰花,一个老知青苦涩的记忆
内蒙兵团连队食堂的故事 (兵团生活纪实)我在天津接待了一位意大利人一个兵团女知青回城的苦涩婚姻

难忘的时光—在中国光华知青关爱基金天津站当志愿者的日子

乡村三姥姥家的往事,一个回乡老知青的回忆

老驴的眼泪,一个回乡老知青的难忘的经历

当年公社演出样板戏的风波

雁北农民毡匠李长禄风雨苍凉的人生

远去的喀秋莎,珍藏在一个老知青心里难忘的记忆

廊坊盲人作家李东辉的风雨人生

一个老知青下乡种田当农民后又当煤黑子风雨坎坷的经历

兵团岁月——恋爱的季节

思念母亲付桂兰

报社里一位临时女清洁工

记忆中的乡村小伙伴

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和老照片
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点击▲ 关注老知青家园、阅读往期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