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特别正经的酒厂观光日记 | Auchentoshan
伦敦之行游览了酒吧和酒铺子,但此行毕竟不是来游玩消费的,要深入了解威士忌,还是得追本溯源。
于是,我更进一步来到了苏格兰,深入到威士忌酒厂。第一站格拉斯哥,直奔离这里最近的Auchentoshan酒厂而去。至于我为什么来到这里,仍然是那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厂区一景。给人一种萧索,又带着一点点温存的感觉(没错我就是说路边的“野花”)。
苏格兰低地(Lowland)的酒厂非常之少。整个九十年代只有两家,现在略有增加,也只有六家。而其中有的酒厂还要到2018年才能第一次装瓶。为什么低地酒厂如此至少呢,那只能怪苏格兰政府的税收官了。
想当年,税收大员们摇摇晃晃,骑着小毛驴儿(误)跑到穷乡僻壤里挨个敲门收“租子”,为了逃避建设国家的义务,绝大多数酒厂老板们都跑路去了高地更远、更偏僻的地区。
▲看着高地的地形,我联想到了一个成语:犬牙交错
欧肯特轩的老板不知为啥没有走(也许只找了个接盘侠),而是乖乖留在了离格拉斯哥市中心只有20公里的市郊,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作“Glasgow's Malt Whisky”。应该颁发一枚荣誉市民勋章!
历史上Auchentoshan酒厂几经易手,尽管历史悠久,一直到Suntory收购了它的上家Morrison Bowmore,Auchentoshan才开始在国际上流行起来(还是日本人会玩),是很晚近的事了。
▲作为离格拉斯哥最近的酒厂,这货很长时间以来都不接待游客。游客中心于2004年建成开放。日式策略也好,赶威士忌旅游的时髦也罢,过去那种闭门造车的习惯也许越来越不适合当下了。
而作为整个苏格兰地区现存唯一一家三次蒸馏的威士忌酒厂,Auchentoshan欧肯特轩也算引人注目。
▲三次蒸馏的时间分别为8小时、8小时和7小时。
据酒厂工作人员介绍,Auchentoshan欧肯特轩的三次蒸馏工艺要比爱尔兰的三次蒸馏来得早,因为苏格兰西南部地区与爱尔兰人同宗同族,传承有序(从足球队的传统色就能看出端倪,格拉斯哥的凯尔特人俱乐部完全就是绿色的代名词,而爱尔兰嘛,那满天飞舞的绿帽子,简直了……)
▲言下之意,哪有什么“Irish Whisky”,还不是学老子的?快来谢恩!
▲Auchentoshan欧肯特轩生产的每一批次使用7吨麦芽,不使用泥煤。
▲每个发酵桶深7米,全部使用美国松木,大家可以看出有一个颜色特别浅,那个是刚刚使用18个月的新发酵桶,替换它花了80,000英镑(我很怀疑,有这么贵么?),每16年换一个。
▲Auchentoshan欧肯特轩的三次蒸馏,可以说造就了他家独特的柔顺口感,导览非常自豪地说他每天早上用Auchentoshan欧肯特轩替代早餐茶,能让他口腔里保持一早上的清香……
▲然后,又黑了一把岛酒的泥煤风味,你们也是够了。
要说三次蒸馏口感更为柔顺,那么反过来相比于二次蒸馏,也会显得更为寡淡。更为纯净的酒体意味着更少的风味,这可能也是不少威士忌爱好者对三次蒸馏不感冒的原因。但这也给不同酒桶陈化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波本桶、红酒桶、两种雪莉桶的示意,做成了可爱的小灯箱。
▲波本桶切下来的橡木块,切身体会橡木桶的味道。让我想起某次打开一盒俗称酒窖蛙的烟斗丝,发现里面有块木头。
作为最受欢迎的酒厂游客中心之一,你能买到种类丰富的纪念品。
▲可以定制小标签,撩妹神器。旁边那瓶上面写着:Clear Alcohols are for rich women on diets –Ron Swanson. 记住先搞清楚她信不信摩门教。
▲你要戴印着大Logo的领带出门我也不拦你。反正我是买了这个搪瓷缸子。
Auchentoshan年产酒精100万公升,明年准备扩产到150万公升,真是野心勃勃。而全酒厂负责生产的人只有8个,平均年龄不到40岁。人少,年轻,我相信这两点能让这个历史悠久的酒厂依然保持冲劲。
▲我对你的爱是逆光的忧伤。走你。
阅读更多:
或者跟我们一起探店:
PeKinG | BBC | D&M | The Mixing House | Maltail | 奕美淳 | 庵 | Chaplin | Winetail | FANNOU | Janes&Hooch | 隐舍 | Infusion Room | Maiden Voyage·沁 | Revolution | Ala House | Mokihi | Bar.AVI | Long Jing | Mason | The Black Moth | 泗酒城
带着《享威2016酒吧探店地图》去喝酒,更快找到你的归属,别在外面挨冻了~
↓ 点击图片查看地图电子版
About us
我们少说几句废话
只希望你能对酒多一些好奇。
Contact us
如有任何问题,或有合作意向请直接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