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镁血症
低镁血症(hypomagnesemia)是一种由于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丢失过多以及多种临床疾病导致血清镁的浓度<0.75mmol/L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肌肉震颤、手足抽搐、焦虑、易激动、心律失常等。本病一般不能自愈,应积极就医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
1、长期禁食、饥饿、厌食或长期静脉营养未补镁者。
2、严重腹泻或长期胃肠减压引流的人群。
3、孕妇及婴儿可因生理需要增加导致镁相对不足。
病因
临床上引起低镁血症的原因很多,主要与镁摄入不足、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等多种系统的疾病、医源性操作等有关,见于长期摄入不足,失镁过多如恶心、呕吐、引流过多,以及肾脏因素如肾小管病变和长期应用利尿剂等。
基本病因:
1、镁摄入不足
一般饮食含镁也比较丰富,故只要能正常进食,机体就不致缺镁。营养不良、长期禁食、厌食、长期经静脉营养未注意镁的补充均可导致镁摄入不足,而少量的镁仍继续随尿排出,故可发生低镁血症。
2、消化系统疾病
广泛肠切除、肠痿或胆瘘、腹泻和长期胃肠减压均可引起低镁血症。
3、内分泌疾病
导致低镁血症可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醛固酮增多症及糖尿病酸中毒等。
4、医源性
长期应用胃肠外营养时未补充镁,血液透析时使用无镁透析液可发生镁缺乏。
5、其他
镁,钙和钠都经肾脏再吸收。任何使尿钙,钠排出增多的措施,也可促使镁经肾脏排出增多,导致低镁血症。
症状
低镁血症的临床表现有厌食、恶心、呕吐、嗜睡、乏力、性格改变、手足搐搦,以及震颤和肌束震颤。神经系统体征,特别是手足搐搦,与伴随发生的低血钙及(或)低血钾有关。严重的低镁血症可导致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特别是在儿童。
典型症状
1、神经肌肉方面
缺镁早期表现常有厌食、恶心、呕吐、衰弱及淡漠。缺镁加重则发生神经肌肉失常及行为异常,这些症状可单独或同时存在,易受声、光和机械刺激而被诱发。偶尔伴发热、大汗、惊厥或昏迷。还可有抑郁、妄想、淡漠、不安、焦躁、激动、幻觉、神志乱及定向力消失。
2、心脏症状
镁是钙的抑制剂,缺镁可增加钙离子内流而促进心律失常的发生,如频发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心脏猝死。低镁血症时,对有心脏病曾发生过心力衰竭患者,容易诱发心衰或加重洋地黄中毒。此外,缺镁可加剧缺钾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3、其他症状
缺镁可引起贫血。其特征为红细胞寿命缩短、网织红细胞及球形红细胞增多及骨髓红细胞增生。
并发症
1、高血压
低镁血症时易伴发高血压,主要原因是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含量增高,使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所致。此外,低镁还可增强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的收缩血管作用,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2、冠心病
低镁血症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其主要机制是心肌细胞代谢障碍及冠状动脉痉挛。
3、低钾血症
髓袢升支对钾的重吸收依赖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一种酶,此酶需镁离子的激活,镁缺乏使酶活性降低,导致肾保钾功能减退。
4、低钙血症
镁缺乏使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下降,导致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减少,同时靶器官对PTH的反应性减弱,肠道吸收钙、肾小管重吸收钙和骨钙动员均发生障碍,导致血钙浓度降低。
检查
患者出现肌肉震颤、手足抽搐、焦虑、易激动、心律失常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会先询问病史,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健康状态。如果怀疑患有低镁血症,会建议患者进行血清镁测定、尿镁排泄量测定,静脉内镁负荷试验等以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估病情。
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会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低镁血症患者可出现腕足痉挛,有时可见共济失调(如行走时步态不稳)、手足徐动症、肌震颤、肌自发收缩、肌无力和肌萎缩等。
实验室检查
1、血清镁测定
血清镁测定为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患者血清镁的浓度一般小于0.75mmol/L,有时血清镁虽在0.75mmol/L以上,仍不能否定低镁血症。
2、尿镁排泄量测定
有助于判断低镁血症的病因,若排泄量增加,说明是肾性、内分泌等因素造成。
3、静脉内镁负荷试验
该试验有助于诊断。一般是在12小时内静脉滴注含有30mmol硫酸镁的葡萄糖液500ml,然后收集24小时尿液测定尿镁排泄量,若体内有>50%的镁保留则为缺镁,若<30%可排除缺镁。也可在1~2小时内静滴含有20mmol镁的葡萄糖液400ml,收集16小时尿液测定镁含量,如尿镁为输入量的20%左右表示有缺镁;若为输入的70%可排除缺镁。有肾功能不全、心脏传导障碍或呼吸功能不全时忌用本试验。
其他检查
心电图: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表现为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如肌肉震颤、手足抽搐)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清镁测定、尿镁排泄量测定,静脉内镁负荷试验)结果,基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还应与肌张力障碍等疑似疾病相鉴别。
鉴别诊断
1、低钾血症
血钾过低会导致肌无力、抽搐、痉挛等类似于低镁血症的症状,可通过血清离子检查进行鉴别,此外,在补钾后症状无减轻,则应考虑低镁血症。
2、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与本病症状较为类似。根据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可与低镁血症进行鉴别。
治疗
低镁血症的治疗原则为防治原发病,以去除引起低镁的原因。同时补镁,多采用硫酸镁制剂,同时还须注意血压、肾功能变化以及有无低钙血症、低钾血症并存的情况。
急性期治疗
1、对抽搐、心律紊乱等发生危象患者,应立即经静脉给镁,加人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在10~15分钟内滴注,治疗过程中应监护心电,反复测定血镁。
2、病情好转后,仍需按24小时内每千克体重一定剂量给镁,经静脉滴注,或10%硫酸镁肌注。第二天症状得到控制后,可按24小时内每千克体重一定剂量给镁,以10%硫酸镁肌注,每日3次。能口服时,则改为口服葡萄糖酸镁,每日3次。
药物治疗
补镁药物:一般可口服氧化镁或肌内注射硫酸镁,连用2~3天后减量。对于严重低镁血症或无法耐受口服镁盐者,可静脉应用或肌注硫酸镁。肾功能正常的缺镁症患者,应补充的镁量为估计缺失量的2倍左右,因为所给的镁中约有50%将随尿排出体外。可使用葡萄糖酸镁口服,一天3次持续3-4天。
相关药品
硫酸镁、氧化镁、葡萄糖酸镁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2~5天,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后
低镁血症经常伴随其他多种疾病共同出现,经积极治疗及按需补充镁后,预后良好。
危害性
低镁血症患者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均较正常高,长期危害患者身心。
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日常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防止疾病进展。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低镁血症患者可能存在抽搐、心律紊乱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可出现焦虑情绪。
2、护理措施
(1)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态度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较大,家属要多关心和体贴患者,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理解他们的痛苦。运用如安慰、鼓励等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紧张情绪。运用暗示引导患者的观念向正确的方向转变,当患者失去信心或对治疗效果产生顾虑时,给予患者适当的暗示,如暗示患者按时服药的效果等。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早日康复。
(2)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面对,积极接受和配合治疗。
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2、孕妇及婴儿应根据生理需要及时补充镁。
3、身体状况良好时,可适当进行锻炼。
饮食
科学饮食调理有加快低镁血症患者恢复的作用。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建议
1、食物应多样化,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
2、宜适量补充富含镁的食物,例如绿叶蔬菜、糙粮、坚果、水果等。也要按需摄入肉类、淀粉类食物及牛奶。
3、除了食物之外,从饮水中也可以获得少量镁。
饮食禁忌
1、不可禁食、断食、催吐等。
2、不可大量饮酒,以造成酒精中毒。
预防
以下措施可预防本病:
1、生活中应预防镁摄入不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长期禁食、饥饿、酗酒等。
2、积极治疗其他内分泌及消化系统等的疾病。
End
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 Syndrome)?
“春天到了,我却闻不到花香” —性幼稚伴有失嗅的卡尔曼综合征
抢救几个小时,没保住23岁小伙的命!一定要学点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