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岫 | 文字书写正误的判断必须史实有据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编者按

书画的判断必须史实有据,

特别是书写,

还须先判断诗文内容的正误,

任何说道和结论都不能依附地位、时望和功利所需。




林 岫,字苹中、如意,书室名紫竹斋。现任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委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兰亭书会顾问,北京文联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北京文史馆馆员。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文刊载于《书法》杂志2018年第8期

林岫行书扇面


据《桐阴旧话》言,北宋庄缜向欧阳修“字”(乞赐表字),欧阳公“以小合幅纸(笺纸)书‘玉女’二字”送去,庄公不悦,以为称“女”有嘲弄意,翌日相见,责问之。欧阳公道“出处无点水,君何怪耶”,说二字出自《诗经·大雅·民劳》的“王欲玉女”(王欲帮助你),出处就是“女”(音汝),等同加写“三点水”的“汝”。古汉语中“女”可同“汝”,所以欧阳公说“如以为笔误,加‘三点水’即可”。


当然,大多数书画的“救场”,没有欧阳公提笔加点那么轻松,而且究竟确否笔误,仍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助明辨。


现在颇招议论的名胜古迹错字,真假是非混杂,莫衷一是。所谓“风流宛在”的“流”字右上缺一点和“在”字右侧多一点等,未必是错,而杜撰不少故事的“名人名联名匾”,大都似是而非。书画的判断必须史实有据,特别是书写,还须先判断诗文内容的正误,任何说道和结论都不能依附地位、时望和功利所需。退一步说,即使判断确有漏误的,是否需要(值不值得)救治,也待再议。


如果并未写错,荒率救治,应属妄为。例如十数年前参加北京年展的书法评选,曾见一幅行草作品书宋朱熹的《读书有感》,次句有“天光云影共徘徊”,数位评委见“徘徊”二字行笔牵带草草,偏旁似“三点水”,释作“俳佪”,以为书误,坚持拿下。柳倩先生一旁说情,“不妨让他添笔改成‘徘徊’算了”,未获同意。


其实,偏旁“彳”或草书为“三点水”,在历代名帖中并不少见,例如王羲之、孙过庭等书“彼”“往”,皆似“波”“注”。况且“俳佪”本可以释作“徘徊”。《汉书·高后纪》有“(吕产)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内,俳佪往来”,形画吕产犹豫不进时就用了“俳佪”,即“徘徊”。《说文》作“裴(音培)回”,亦是行伫彷徨之意。《平都相蒋君碑》的“循墓俳佪”,又《张公神碑》的“鸢鹄巢兮乳俳佪”等,皆可证之。虽然笔者当时言之有据,但那幅作品终以“少数服从多数”遭致淘汰,留下遗憾。




可救可不救者,手下留情,权且放过,不妨视作谨慎和高明。天下憾事太多,何况书画?笔耕疏忽,未作补救,留下点悬念,或可让人惦记。《石渠宝笈》载董其昌一段跋语,说“沈启南先生题右丞(王维)《江山雪霁图》,有曰‘平生止见沙溪孙氏所藏《雪渡图》,盈尺而已’,正此图也,或笔误以‘溪’为‘渡’耳”。因为《珊瑚网》等称作《雪溪图》,所以董其昌跋语就“哪壶不开提了哪壶”,对大画家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的画跋将王维的《雪溪图》的“溪”误写成了“渡”,颇不以为然。其实,诸如“溪”“渡”等词意无碍表达的,即使未作救治,明眼识之,止于知,也不必擒拿问过。


笔者强调笔误的判断,缘于落笔千斤,本有是非,故而至关重要。当救者救,不当救者权且放过,有时不救即是救,则属“救场”之奇。




不当救者权且放过,无妨以乾隆没有放过元代朱德润《松溪放艇图》题诗,引为反举。画幅右上原有朱德润题诗曰:“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试君眼力知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画中舟上三人指着远方云峰渺茫处好像正在议论什么,诗意与画中情境发挥恰得,虚实相生,引发联想,堪称题画妙品。没想到,四百年后遭遇乾隆,其横空出世的御题完全不顾朱德润的诗情画意,落笔占据画中上方,部分遮挡了画中人所指的云峰渺茫,以实代虚,令“试君眼力知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的美意失趣,画意相戾。


乾隆不同意朱德润的题诗,故而题诗补意救之。其诗曰:“畸人闲泛绿溪,相榷微言不可闻。便使下风闻一二,赫胥前事那区分?”畸人,即奇士,非寻常之人。相榷,商讨议论。“赫”字,因乾隆草写,注释者多不认识,某出版物释作“恭”字,实误。赫胥,即远古赫胥氏。那时先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见《庄子·马蹄》),非常自由自在。在乾隆看来,奇士脱俗出尘,泛舟纵有议论,俗人岂得闻之?即便处于下风位置偶尔听到一二,又能怎样?奇士有赫胥先民那样的所思所想,俗人焉能理解?乾隆没能细心体味原题所营构的美好诗趣,觉得“试眼力”“数云峰”之类的文人小情趣没多大意思,故而反过来质疑朱德润不懂“畸人泛舟”的真正野趣。


其实,那画中三人的身份雅俗,可以任由读画者去想,应该不由皇上说了算。公平论之,朱的原题未必需要补救,乾隆新题另外落想也未必不可,只是那横空出世的御题碍眼,加上御诗的臆断妄救,让观赏者隐约领略了几许皇权的霸气,这肯定是赫胥时代所无法领教的。


林岫自作诗书画蟹菊图扇面


不救即是救,当属奇异,可举黄筌不改画吴道子《锺馗图》例。据北宋耿焕《野人闲话》云,“昔吴道子所画一锺馗,衣蓝衫,鞹一足(一脚登皮靴),眇一目(一眼虚眯),腰一笏(腰插官笏),巾裹而蓬发垂鬓。左手捉一鬼,以右手第二指剜鬼眼睛。笔迹遒劲,实有唐之神妙”,收藏者将此精品献与后蜀主孟昶,蜀主极其珍爱,常悬于寝宫辟邪。一日,召画家黄筌进宫,令黄一同观赏。黄筌一见,赞其绝妙,蜀主随即道出欲请黄筌观画的原因。原来蜀主觉得锺馗以右手第二指剜鬼的眼睛,不太顺眼,认为“锺馗若拇指掐鬼眼睛,则更较有力,试为我改之”。黄筌无奈,乞准带回私第,考虑再三,最后用绢素另外画一锺馗。数日后,黄筌将锺馗以拇指掐鬼眼睛的新画,与吴道子原画一同进上。蜀主疑惑不解,愠然而问“令卿改之,何以别画?”黄筌回答得好:“吴道子所画锺馗,一身之力,气色眼貌,俱在第二指,不在拇指,所以不敢辄改。筌今所画,虽不及古人,一身之力,意思并在拇指。”蜀主闻之,甚悦服,遂以彩缎银器赏其画艺,并“旌其别识”(表彰黄筌的卓有见识)。


面对不通艺术又自以为是的蜀主,黄筌恭敬却不敢从命。事情非常清楚,唯恕不改画,方能救得盛唐大家吴道子原画。这固然因为黄筌服膺吴道子,还应该本自黄筌作为画人的艺术识见和良知。天下事有可为有不可为者,识见良知或可透彻公理,这是权钱左右不来的。所以,持傲清骨的黄筌最后提着脑袋别画一幅,也不敢昧其良知胡乱改画毁画,救画实则在救自己。




还是那句老话,“当救者救,不当救者放过”,纵当今书法评选也堪适用。丙子(一九九六)七月“赛克勒杯”国际书法大赛评选,有些作品引起过评委争议。其中一件山西作者书杜甫诗《望岳》,走文徵明行书清劲一路,整体气势充盈。稍有遗憾的是,作者将“盪胸生層雲,决眦入歸鳥”写成了“盪胸生曾雲,决眦入歸鳥”,评委以为错字,意欲添笔救之。熊伯齐先生和笔者坚持认为,“曾”本有重叠意,可以通“層”,“曾云”即“層雲”,应该没问题。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有“落日长沙渚,曾隂萬里生”,“曾隂”等同“層隂”,可以参比。后来,又发现此幅还有其他问题,只得放弃。




无独有偶。壬辰(二〇一二)电视书法大赛初选,有件福建作者的“断碑幅式”的小行草作品,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此幅书写“古贤论书诗十首”,清雅可观。其中书清代赵执信论诗书诗,“宋唐门户久难齐,颇怪康庄俗自迷。要识神明奂然处,非缘野鹜胜家鸡”,数名评委认为应该“焕然”而非“奂然”,“如此低级笔误,不可原谅”,坚持拿下;另有评委认为加个“火”字偏旁即可,当时急欲添笔救之。笔者当时虽以《礼记·檀弓》的“美哉奂焉”证明“奂”“焕”可通,无奈人微言轻,力争无效。后因争议较大,举手表决,那幅作品也就“流水落花春去也”了。


其实,“奂然”可通“焕然”,如果加“火”救之,应属多此一举。“奂”,本“焕”的古字。不但《礼记·檀弓》有“美哉奂焉”,《论语·泰伯》也有“奂乎其有文章”。元钱选《题雪霁望弁山图》有“奂然仙宫隐其下,众山所仰青复青”;元吴澄《通州文庙重修碑》有“四周奂然一新”;又明李时勉《博罗县重修儒学记》有“殿堂廊庑斋厨奂然一新”等,皆可佐证。书法评委不能只看笔墨点线,文字文学亦不应放过,如果动辄妄断参赛者书写错误,胡乱救去,也会有失公平。

作者兼书画 | 林岫  编辑 | 章雪芳  审核 | 独孤食肉兽

戳它会是什么样.......

小楼周刊(99)

每周试玉(93):嘉宾【沈利斌  韦散木  梦欣】

林岫自作诗词及书画(二)

林岫:难得粗心读好诗(附诗 书 画)



一楼看天下:

中华诗词研究院 叶嘉莹 周退密  杨逸明  林岫   

郑欣淼  寇梦碧 曹长河 周笃文 李树喜  范诗银

赵仁珪  王蛰堪 熊东遨 叶元章 魏新河 赵京战

楼立剑 熊盛元 钟振振 刘征  吴祖刚  蔡世平

王翼奇 尚佐文 林峰 杨金亭 刘庆霖 田遨 星汉 

陈仁德 安全东 林从龙 邓世广 周啸天 梅庐

王海娜  苏小隐 郑力 蒋世鸿  陈良  李文朝

崔广礼 谭伟媛  殊同 喻蘅   刘郎  雷海基   

郭定乾  谢莹  李昊宸  杨子怡  李荣聪   刘川

方益洪 丁欣  王志伟  曼珠  苏俊卿  马星慧  

凌钺一  苏王曦  朱汝略   杨启东  高先仿  

无名  叶文范   孟云水   李海霞  三江有月  

潘乐乐   崔杏花  郭顺敏  凌大鑫  范东学   

西风钱塘   严野夫  周达  哈声礼  叶向东   

巴晓芳  李国军   张家安  李国新     冯南钟  

程皎  周戊香   席度   陈琳藩  秦绍遥  

张海鸥 吴未淳 姜玉峰 孔汝煌 杨敏 张淑萱

张家安  江合友   梦烟霏  抱朴书生  何振山   

刘利漫   由社   郑晓京 王海亮   凡无尘   

杨新跃   郭庆华   高求志   王婉丽   弄影   

韩丽阁    戴根华  王建强  曾少立   王一川   

冉长春  康福  黄旭   李恭震  徐鹏   章旭

白秀萍 孙延红 毕小板   胡逆风  杨琀  任倞   

于钟珩  陈兴  杜琳瑛   凌泽欣   李亚丹  了凡

 孙临清   石屋诗舍    麦笛儿    郁时威   

化谷金青  王跃东  肖三羊  梁鸿鹰  杨勇民 

 孙琴安  马力   林峰(香港)  林培养   梦欣  

叶良俊  胡文汉 陈继豪  风清 金水  老树画画 

苏些雩 池健 詹骁勇  邹国荣 黄祥寿  海上清音   

陈少平 大有同人  林崇增  苏俊  韩倚云 楚之氓  

陶汉清 曾少立  刘学敏  班美茜  黄浴宇  洪君默 

郭爱萍  醉龙  蔡世 曾齐禄  张柳  刘继鹏  

时间鸟 空空  皇甫国 周粟庵 沙漠海 杨光胜

郑玉伟 沈旭納  张海燕 章一菲  诗词家人

郭宏伟  王震宇  陈引奭  姚海宁 徐中美   江岚

雪馨  胡迎建  王国钦 张忠梅  徐中秋  陈一凡 

毛谷风  阿袁  何其三  何鹤  汪超英  李利忠  

汪冬霖  何智勇 汪 亮  古汉新  省吾 张梅琴  

汪康哉 何春英 丁金潮  赵玉  任战白  李含江  

孔梅 张文富 程良宝 缥缈鸿影 刘南陔 邢容琦   

 张明新  时新  包德珍  如果   姚泉名  李伟亮  

独孤食肉兽 李致音 廖国华 龚霖 古求能 烛焰

武立胜 高中昌 蓝天孤鹤  李蔚斌  张栋  楚成 

孙寅   韦树定  张青云    刘能英  傅璧园  

陈衍亮  梦也无声   卢竞芳  蝴蝶庄生   楚家冲  

常永生  成德俊 王德珍   焚琴煮鹤 李明科

王跃平  王艳玲  葛勇  了了堂  吴承曙  晋风  

李育林 李梦痴  寒颤星 一粟斋 兰心 梅子卿卿 

 何革  李葆国  高昌  刘雁来  曹辉  布凤华   

莫真宝  宋彩霞  袁履庄 郑万才 李文庆  贾智德  

张立挺 张晓虹 潘朝曦 留取残荷 孙怀中  平沙

李宗健 胡社桥   沈沪林  王卓平 四知堂主人

孙全元  季军 潘泓  邱红妹 常立英 喻军 邓建军

黄旭 王传明 武阳 鲍淡如 李爱莲  段维  安燕梅

赵玉林 余一睿  秋水轩  张春义  喻石生 倪卓雅

冯晓  汤敏  祁冠忠  刘刚  许锦星    王義勝  瞿若

冬宁 沈利斌  周铭耿  甄秀荣  史济民  陈逸卿     

施提宝 那成章  王敬仁  曹世清  莫林  陈良誉  

胡树民  丁汉江  胡立宁  丁德明  卢景沛    曹森  

张祚勋  陈繁华  李忠利    落日长河 寒剑 蓝青  

北极狼獾 周向东 何湛兮  孙德生 杨厚均

王善同 赵宝海 寤堂 张比 白衣卿相 李经纶

冯仲平 杨雪窗 钟家仲

李元洛  杨叔子 王玉明 吴硕贤 刘鲁宁 章雪芳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今日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网】【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等平台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小编由于精力有限,不再一一转发。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