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引奭 | 家山诗话见犹亲 ——王士性述写临海七律二首释读

关注并转发 小楼听雨诗刊 2023-04-0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陈引奭,现供职临海市博物馆。少好艺文,入台州金石名宿冯质彬先生门墙。近年出版个人文集《簏中的散叶》《问边集》,编撰出版《钱王铁券摹册》,主编《冰清玉润》画册,策划并主持编辑《笔底湖山——临海》《笔底湖山——临海(诗歌卷)》《阿拉尔丛书》(5卷本),参编《临海揽要》与《临海丛书》之《临海概览》《诗文撷英》《府城史话》,策划编辑《中华经典诗文读本》,参纂《历代台州知府传略》等。



临海东湖


家山诗话见犹亲

——王士性述写临海七律二首释读

陈引奭


王士性是著名的旅行家,他曾宦游于河南、四川、广西、云南等地,足迹踏遍五岳,旁及峨眉、太和、白岳、点苍、鸡足诸名山。并著有《五岳游草》《广志绎》《广游志》等。因其诗文所记述的,多为当地山水人文特征,如其《广志绎》自序中所提到的:“足版所到,奚囊所余,星野山川之较,昆虫草木之微,皇宬国策、里语方言之赜,意得则书,懒则止,榻前杖底,每每追维故实,索笔而随之。非无类、非无非类;无深言,无非深言……”他对每一地的地理风貌、地方特产、地方管理和百姓生活都进行过实地的考察和深刻的思索,并作记录,故当代学者谭其骧等人尊其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第一人”,并说其在地理学上的成就要高于徐霞客。


王士性是临海人水洋人(今沿江镇),王宗沐的侄儿。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临海王氏家族出了一门五进士、父子三巡抚,这不但在临海,在全国也是少见的。当时在浙东,王阳明学派影响很大,王宗沐父子与金贲亨父子都是阳明理学的传人。青少年时期,王士性即在当时的台州郡城——临海受学于他们。临海城池在山水之间,自东晋凿堑、唐初置州筑城,吴越国以为后方经略,社会经济文化逐步繁荣。而宋室南渡之后,大批中原士族迁居于此,使其地人文大兴,故而有“小邹鲁”之誉。


在王士性的诗文中,不乏记述家乡的内容,如《五岳游草》中的《台中山水可游者记》。《广志绎》之《江南诸省》记:“十一郡城池唯吾台最据险。西、南二面临大江,西北巉岩篸箾插天,虽鸟道亦无……”等。


在其《五岳游草》卷九之“越游下”中,则有两首七言律诗,状写家乡临海湖山之间景物,颇值得一读,故而赘述其下,以为探讨学习。



其一《过樵夫亭》

鼎湖龙去未应还,敢谓乌号尚可攀。

抱石有心甘楚泽,采薇无路觅商山。

一言大义明霄汉,万死余生直草菅。

姓字不传尘迹在,至今俎豆出人间。


樵夫亭是临海东湖里面的一座小亭,其得名是因为纪念明代初年“靖难之变”时,于忧愤中投水而死的东湖樵夫而作,所以在诗题旁注有“樵夫死革除难”。《明史·东湖樵夫传》记载:台州有樵夫,日负薪入市,口不二价。闻燕王即帝位,恸哭投东湖死。而温州乐清亦有樵夫,闻京师陷,其乡人卓侍郎敬死,号恸投于水。二樵皆逸其名。《东湖志》载《台郡文献补》记有:东湖樵夫,洪佥事若皋《南沙集》断为牛主事景先,然牛自号东湖樵夫,未必预知为死所也。近樵夫降乩于郡东之开石,自称高太常逊志。考太常死处,《革除遗事》《吾学编》并云无考……。


明代临海人何宽所撰《东湖樵夫祠碑记》记载,隆庆六年壬申(1572)二月,巡按谢廷杰、知府张廷臣、县令周侯等于东湖亭以为祭祀。至四月,樵夫祠落成。


据这些史料推测,王士性这首《过樵夫亭》的创作时间应在樵夫祠落成之前。此时王士性年纪在25岁,尚未进士及第。但品味其诗,却磊落老成、慨然痛快,幽深沉着处,不象是出自这个年纪人之手。《三台诗录》记“太初以诗自负,尝语王元美,吾于前辈所推挹三四公未尝不高,信阳之才与迪功之调而惜其短;北地之莽莽,历下之矫矫,其犹超乘乎。惜生也晚,不获从事于櫜鞬鞭弥之末也。邢子愿论太初诗,如甄城、平原、李白、王维,大抵其诗以气为主而奇拔灵矫,亦有得于山水之助”。在这段记载中,信阳、迪功、北地是明代文坛“前七子”中的重要诗人何景明、徐祯卿、李梦阳,而历下李攀龙则是“后七子”之首。在这里,王士性虽然尊重前辈文人的成就,但对其短长仍然有清晰的判断,这也反过来说明了王士性自身诗作出众的境界。所以他的朋友,能诗善书且有“晚明四大书法家”之称的邢子愿邢侗就曾将王士性的诗比之曹植(以曾封甄城王故名)、颜真卿、李白、王维,说其诗以气为主。在这首诗中,其诗理起伏、气脉流动,跌宕自然,虽多处用典,却毫无晦涩之感,读之胸中气机纵横,淋漓痛快。

诗中,首联“鼎湖龙去未应还,敢谓乌号尚可攀”典出《史记》。据载;轩辕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垂其胡髯来迎,黄帝与其群臣后宫等七十余人驾之上天。其他子臣百姓上之不得,故紧握龙髯以致拔脱而坠地,黄帝的宝弓也因之落地。百姓仰望着黄帝上天,只能抱着这弓与龙髯跪地哀号。后人因此将这地方名为鼎湖,而将黄帝之弓名为乌号。这里以黄帝升天作了神话式的隐喻,大概也借指了上古时期的殉葬制度。王士性在诗中用此典故也是将“鼎湖龙去”暗喻为“靖难之变”时建文皇帝朱允文于宫中自焚身死的传说。然而,其“未应还”这一疑问,虽说为诗家之语,为诗中留下空白与想像。但也是应合了某种传言,说是建文皇帝当时在宫中自焚身死的是他的替身,他本人循地道而远走。这是明代初年的一桩疑案。朱棣后来派郑和七下西洋,也有说是为了寻访建文帝的踪迹。这桩疑案后来为许多野史所记录。王士性诗中这般说道,或许就是因为这传言。而其下句“敢谓乌号尚可攀”则暗喻了樵夫殉难这段故事。


颔联承接首联,“抱石有心甘楚泽,采薇无路觅商山”,连续用了屈原自沉汨罗江与叔齐、伯夷宁死不食周粟,于商山采薇以食直至饿死的两个典故,将东湖樵夫之死比之这些历史上忠节死难的仁人志士,且毫无逊色处。颈联“一言大义明霄汉,万死余生直草菅”。则为作者感动与感慨之辞,正所谓大道之行,垂之宇宙,大义之生,烛之天地。台州人重节义,轻生死,如靖难之变中的正学先生方孝儒,既便朱棣篡位为帝,以灭其九族威胁,命其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儒大义凛然,谓“便十族奈我何”拒绝草诏,慷慨赴死。其家人及其门下学生873人皆从其死难。所以作者此联既是对颔联内容深入一步的思考,也是对东湖樵夫,或者还包括无惧灭了十族的方孝儒等这样一些视死如归的忠节烈士之行为作出肯定的判断。


尾联“姓字不传尘迹在,至今俎豆出人间”又写回到樵夫亭。俎与豆都是古代祭祀时的用具,在这里代指祭祀。作者在此感叹东湖樵夫连姓名都未留传的同时,也为历代台郡官绅百姓保存遗迹,且以俎豆相祀而感到欣慰。

就此诗写作以观,王士性的这首七律是首句平起平收式,用十五珊韵。全诗起承转合,借古比今,毫无挂碍。颔联与颈联则对仗极为工整。而其用典似为信手拈来,却又畅快妥贴,如自然生发而成一般。古人自小谙熟格律音韵,对读书人而言,诗词往往是他们的基本能力,用以写心记事,抒发情怀,以及交往交流。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古人写诗就象现在的哼哼小调一样,看似可为可不为,但又是未可或缺。当然这也是士夫一族体现风雅的一种基本方式,所以历来为人所重。因此,在诗词写作技艺上,如王士性这般的名手,他们所考虑的,往往更多的是其内心的表达与气格的高下。他们所写的一定是心有所动,有所欲言的,而并非为了作诗而强为且言之无物。


读王士性《过樵夫亭》,我想许多人会如我一般,胸臆间一定会生发起一股凛然之气,沛沛乎,浩浩乎!



雨中巾山


其二《两登巾山雨憩景高亭》

梦里怀人若有神,断碑荒草一时新。

孤亭地拥双峰起,绝壑天开万井春。

棹倚浪花来曲岸,槛迴烟树落平津。

江风江雨应无限,为洒徐卿壁上尘。


《巾子山志》记载,景高亭在玉辉堂之侧,为郡守周公所建。与王士性同时期的金立敬有《景高亭》诗:“汉治称良牧,藉藉传青史。吾郡有周侯,锄强民所恃。岁远泽不磨,名留后人企。梦寐作高亭,双帻连云起。明月摇澄波,清波来素里。岂谓谐同声,所重景行止。


《慈园笔记》记载:“巾子山三元宫其西有楼五楹,初名玉辉堂。”

就以上记载分析,景高亭位于今三元宫边上,是当时的台州郡守周公所建。查台州府志,嘉靖十七年(1537)台州知府为周志伟,《名宦传》记其“大兴学校,上疏建闸、平息大姓杨某之累岁争讼”,所以景高亭有可能就是此周志伟所建。而金立敬为其同时人,故作《景高亭》诗为记周公之德治。


王士性生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这也可推知在王士性当年,景高亭是为巾山上一处著名的景点。


从此诗分析,其诗题“两登巾山雨憩景高亭”,可知王士性当时有过数次登临巾山的经过,并且几次都遇到下雨,而到景高亭休息的经过。但其诗却是从景高亭的故事入手,首联“梦里怀人若有神,断碑荒草一时新。”大概与前面金立敬所写的有契合点,一是梦里有高亭,一是梦里怀念到某人,而巾山上却因为雨过之后,断碑荒草因为雨水冲刷而清爽有加,所以他用了一个“新”字,把雨后青山的那种干干净净的感觉展现出来。


而之后这两联主要是写山中所见之景,颔联“孤亭地拥双峰起,绝壑天开万井春。”描述的巾山之上,孤亭兀立,双峰高耸,且山崖峭壁有如天开,其下一片苍翠葱茏中千家万户沐浴于春雨中的景象。这一联,是把春雨之中巾山那种耸立于市廛之侧,崖高山绿,雨滋山润的那种泼墨泼彩的画面感绘写得似在眼前一般。颈联“棹倚浪花来曲岸,槛迴烟树落平津。”描绘了山外灵江江上,曲岸连绵,船帆片片,浪拍棹舷。而倚栏杆处,历历烟树,渺渺绵绵,远接天涯,一望而收。这样的山川雨景,当然可以让诗人生出许多思绪。


所以在此诗结句中,王士性感慨到“江风江雨应无限”,而后笔锋一转,那无限的江风江雨吹打过来,这是否是吹散了徐卿的壁上之尘。


这里所说的徐卿,大约是用了后汉书中徐稚的典故,这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徐孺下陈蕃之榻”说的是同一个典故。说是南昌徐稚(字孺子)虽然家贫,但自力耕稼,恭俭义让,具有良好的品德与操行,所以当时的太守陈蕃很看重他,要徐稚担任功曹之职,徐稚推却不掉,只好就任,但不久就谢辞了,之后陈蕃便在衙署中专为徐稚设了一张椅榻,徐稚不在便将这榻悬挂在壁上,别人不得使用。徐孺后来多次被举荐,皆辞而不就。王士性在此诗的结尾用这典故,期望着无限的江风江雨,能够时时吹洒积垢已久的壁上尘土,应有其深意所在。他的内心中,或许有着许多期许,这期许既包括对他自己,也包括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才环境。



通过解读王士性这两首叙写故乡风物的七律,如果从作诗的技巧上看,王士性在诗的语言运用上确实是非常高明,比如“一言大义明霄汉”,一句话七个字,就从时空两个方面,把中国几千年的“忠义”二字的分量感与崇高感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即便在一些过度的诗句中,他也有许多出彩之处,比如“江风江雨应无限”则用了两个连续的词语,一步步到达无限的境界,在诗句中营造了逐步推进的空间感。


而在内容上,可以读出王士性作诗,他并不仅仅就诗而诗、就景而景,而是要纳景入诗,纳物入诗,同时在诗中表达他的情怀与思考,体现他的气质与格调。在有关记载中,称王士性端亮有雅度、立朝矜尚名节,为士类所称,这在他的诗中,是有所体现的。他的诗,可以让人感受到有种力量在鼓动,同时有股气息在流转。他的这两首七律诗应该是有杜工部沉郁独拔的遗韵所在。所以对于我们现在学诗之人,这些,可能也是一种启示。当然,作诗还是应该多读古人诗,多领会古人之意味,然后才可以酒瓶装新酒,但酒好不好,还是要看质量、纯度、香味。


当然从这两首诗中,我个人觉得应是作于其前期。而这描绘家山风物的诗句,对于生于此长于此的临海人而言,可能会有更多的亲切感。

作者| 陈引奭   编辑 | 章雪芳    审核 | 小楼听雨

使劲戳......

小楼周刊(111)

每周试玉(105):嘉宾【段维 李梦痴 楼立剑 】

【小楼听雨】2018年(7-9)月专辑目录

【小楼头条】 人间要好诗 || 首届诗词有奖征稿公告

【小楼诗词】陈引奭《西域诗稿》

三台诗话 之一 :谢灵运与台州临海

三台诗话之二:骆宾王被贬临海丞

【三台诗话之三】 家在双峰兰若边



一楼看天下:

中华诗词研究院 叶嘉莹 周退密  杨逸明  林岫   

郑欣淼  寇梦碧 曹长河 周笃文 李树喜  范诗银

赵仁珪  王蛰堪 熊东遨 叶元章 魏新河 赵京战

楼立剑 熊盛元 钟振振 刘征  吴祖刚  蔡世平

王翼奇 尚佐文 林峰 杨金亭 刘庆霖 田遨 星汉 

陈仁德 安全东 林从龙 邓世广 周啸天 梅庐

王海娜  苏小隐 郑力 蒋世鸿  陈良  李文朝

崔广礼 谭伟媛  殊同 喻蘅   刘郎  雷海基   

郭定乾  谢莹  李昊宸  杨子怡  李荣聪   刘川

方益洪 丁欣  王志伟  曼珠  苏俊卿  马星慧  

凌钺一  苏王曦  朱汝略   杨启东  高先仿  

无名  叶文范   孟云水   李海霞  三江有月  

潘乐乐   崔杏花  郭顺敏  凌大鑫  范东学   

西风钱塘   严野夫  周达  哈声礼  叶向东   

巴晓芳  李国军   张家安  李国新  冯南钟  

程皎  周戊香 席度  陈琳藩  秦绍遥  苏菲

张海鸥 吴未淳 姜玉峰 孔汝煌 杨敏 张淑萱

张家安  江合友   梦烟霏  抱朴书生  何振山   

刘利漫   由社   郑晓京 王海亮   凡无尘   

杨新跃   郭庆华   高求志   王婉丽   弄影   

韩丽阁    戴根华  王建强  曾少立   王一川   

冉长春  康福  黄旭   李恭震  徐鹏   章旭

白秀萍 孙延红 毕小板   胡逆风  杨琀  任倞   

于钟珩  陈兴  杜琳瑛   凌泽欣   李亚丹  了凡

 孙临清   石屋诗舍    麦笛儿    郁时威   

化谷金青  王跃东  肖三羊  梁鸿鹰  杨勇民 

 孙琴安  马力   林峰(香港)  林培养   梦欣  

叶良俊  胡文汉 陈继豪  风清 金水  老树画画 

苏些雩 池健 詹骁勇  邹国荣 黄祥寿  海上清音   

陈少平 大有同人  林崇增  苏俊  韩倚云 楚之氓  

陶汉清 曾少立  刘学敏  班美茜  黄浴宇  洪君默 

郭爱萍  醉龙  蔡世 曾齐禄  张柳  刘继鹏  

时间鸟 空空  皇甫国 周粟庵 沙漠海 杨光胜

郑玉伟 沈旭納  张海燕 章一菲 诗词家人 邵红霞 

郭宏伟  王震宇  陈引奭  姚海宁 徐中美   江岚

雪馨  胡迎建  王国钦 张忠梅  徐中秋  陈一凡 

毛谷风  阿袁  何其三  何鹤  汪超英  李利忠  

汪冬霖  何智勇 汪 亮  古汉新  省吾 张梅琴  

汪康哉 何春英 丁金潮  赵玉  任战白  李含江  

孔梅 张文富 程良宝 缥缈鸿影 刘南陔 邢容琦   

 张明新  时新  包德珍  如果   姚泉名  李伟亮  

独孤食肉兽 李致音 廖国华 龚霖 古求能 烛焰

武立胜 高中昌 蓝天孤鹤  李蔚斌  张栋  楚成 

孙寅   韦树定  张青云    刘能英  傅璧园  

陈衍亮  梦也无声   卢竞芳  蝴蝶庄生   楚家冲  

常永生  成德俊 王德珍   焚琴煮鹤 李明科

王跃平  王艳玲  葛勇  了了堂  吴承曙  晋风  

李育林 李梦痴  寒颤星 一粟斋 兰心 梅子卿卿 

 何革  李葆国  高昌  刘雁来  曹辉  布凤华   

莫真宝  宋彩霞  袁履庄 郑万才 李文庆  贾智德  

张立挺 张晓虹 潘朝曦 留取残荷 孙怀中  平沙

李宗健 胡社桥   沈沪林  王卓平 四知堂主人

孙全元  季军 潘泓  邱红妹 常立英 喻军 邓建军

黄旭 王传明 武阳 鲍淡如 李爱莲  段维  安燕梅

赵玉林 余一睿  秋水轩  张春义  喻石生 倪卓雅

冯晓  汤敏  祁冠忠  刘刚  许锦星    王義勝  瞿若

冬宁 沈利斌  周铭耿  甄秀荣  史济民  陈逸卿     

施提宝 那成章  王敬仁  曹世清  莫林  陈良誉  

胡树民  丁汉江  胡立宁  丁德明  卢景沛    曹森  

张祚勋  陈繁华  李忠利    落日长河 寒剑 蓝青  

北极狼獾 周向东 何湛兮  孙德生 杨厚均

王善同 赵宝海 寤堂 张比 白衣卿相 李经纶

冯仲平 杨雪窗 钟家仲 郎晓梅 周逢俊 丘成桐

高玉林 周冠钧 高凉 傅震宇 江化冰 马春

楼炳文 陈永正  钱志熙 马春

李元洛  杨叔子 王玉明 吴硕贤 刘鲁宁 章雪芳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百度】【今日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浏览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等平台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小编由于精力有限,不再一一转发。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


互动区域

没入周刊的诗友,如要参加【每周试玉】栏目,请先关注本公众号,然后在此留言处注明要参加活动,每周三晚12点截止,留言处点赞最多的作者,请小窗联系小编,选一首作品参加本期试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