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地理位置这么好,为什么经济却没能发展起来?

林隐 山川网 2019-04-08


山川网:本文的话题,来自于昨晚一位安徽朋友,在微信上与我的交流。当然,本文的标题“安徽地理位置这么好,为什么经济却没能发展起来?”只是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之一,还有其他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分别如下:


“合肥有没有可能成为像武汉和成都那样的城市?

“芜湖有没有希望成为苏州青岛那样超越省会的城市?”

“安徽的皖江城市群未来有没有什么发展?”


其实关于安徽的问题,小川之前已经有相关的一些作品推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回顾一下。那今天我就再根据这位朋友的提问,一方面再多谈谈关于安徽的一些话题;另一方面,也是重点延伸一下思路——对于一省一市而言,究竟怎样才是“好的地理位置”。


安徽的地理位置,真的很好吗?



当我们讨论一省一市先天地理环境优越与否的时候,往往讨论的是以下几点因素:


1、与海洋的距离:其实准确说,应该是距离最近的大型港口的距离。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物流运输,海运以其高性价比占据绝对优势。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如美国、欧洲、日韩、澳洲等地区,全都没有跳脱开这一基本规律。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自东向西呈现阶梯式弱化的根本原因。


2、黄金航道:其实这一点和上一点是相通的,作为不直接沿海的内陆省份,生产的工业制品如何进行出口贸易呢?虽然公路和铁路也能够分担一部分的物流需求,但是最高性价比的依旧还是内河航运。长江的上中下游,分别诞生了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


3、地形条件:最适宜人类聚集和商业活动的,当然是平原地形。在农业文明时代,平原可以提供更多的耕地,从而养活更多的人口。到了商业文明时代,平原可以提供更多的商业和住宅用地,方便经济的发展。


单独把以上三条哪一条单独拎出来,安徽的地理条件似乎都是非常优越的:首先是与海洋的距离只隔着一个江苏省,相比其他中西部省份绝对位置更靠西;其次是长江、淮河两条重要河流穿省而过,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黄金的货运航道;最后是全省平原比例超过55%(淮河平原+沿江平原)。


“穷邻居”的日子,并不好过



中国民间有种说法,叫做再穷也要和富人混在一起。换而言之,我们可以理解成为,穷人要和富人做邻居。但是穷邻居的日子,往往过得都不是多好。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环京津的河北。其实河北放在全国范围内,并不能算是穷邻居,只是和京津一比,自然是相形见绌。若论地理位置的优越,河北只怕是丝毫不逊色于安徽。


首先是河北本身就是沿海省份,虽然区域内最好的港口划在了天津,但是河北依旧有唐山、秦皇岛、沧州三市直接沿海。经济总量上,按照2017年的全国省份排名,河北比安徽高上五个位次。论交通,由于直接环绕京津(所有京字头铁路线必经河北网状散开),所以河北无论在普铁还是高铁时代,铁路密度都位居全国省份前列。


为什么河北地理位置这么“优越”,始终没发展起来呢?其实背后的道理,和安徽的情况是非常相似的。在区域资源总量(含人口)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数量和体量,是完全可以预估的。这时就看谁跑得快,获得先发优势了,你甚至可以理解成为,这是城市和省份的经济阶层。依照华北地区的资源情况,能够供养北京这样一座超级城市已属不易,天津目前都还处于供给不足的局面。


长三角虽然情况比京津冀好上不少,但是已经同时供养着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多个一二线城市,且这些城市之间的竞争也十分白热化。按照官方统计,安徽是长三角城市的最主要人口流入来源省份。


所以与其说安徽没能够发展起来,倒不如说许多安徽人,已经通过成为新上海人、新江苏人和新浙江人的方式,完成了他们的自我实现。


我们总说江苏“大内斗省”,其实安徽有过之而无不及



城市群概念的提出,最大意义就是解决区域内城市间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甚至彼此内耗的问题。当一个城市群的各个组成城市可以良性的、有规划地进行协同发展,效率自然会出现1+1>2的情形。


什么样的区域,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会比较强呢?当然是文化相同的区域,这就和我们在公司里总是强调企业文化是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江苏省内似乎特别热衷于彼此区域攻击内斗呢?归根结底,就是在古代“隔河不下雨,十里不同风”的情况下,淮河和长江两大重要河流,将整个省份自然而然划分成了三大差异明显的文化带。彼此之间,习俗不同,思维不同,语言也有明显差异。


而全省纬度和江苏高度相似的安徽,其实情形和江苏是如出一辙。安徽同样被淮河、长江两河隔成三块文化完全不同的区域。关于这点,大家可以自己看下上面的那份安徽方言地图,其中以淮河和长江为分割线,大家可以看到方言有了明显的区别。


内耗这种事,其实无论在哪个区域发生都是很糟糕的事情。只不过江苏的地理和历史条件太过得天独厚,所以自古至今高度发达的经济,很大程度上掩饰了江苏省内因区域文化差异造成的一些矛盾。换句话说,虽然江苏的兄弟几个也勾心斗角,但彼此日子都还过得去,所以基本的礼貌和素质还能够得以保持。


但到了安徽,由于经济落后,资源有限,谁不抢谁吃亏,谁不喊谁饿着,这就造成相比江苏的暗斗,安徽直接上升到明斗的地步。斗来斗去,斗成了就算我没有,你也别想要的恶劣局面。


更重要的是,江苏的内斗是多个经济体量相近城市之间的内斗。而安徽则是合肥体量明显优于省内所有城市,合肥比排名第二的芜湖经济总量多了一倍还不止。山东青岛的港口条件非常优越,苏州在整个华东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性仅次于上海。而在安徽,并没有城市具备这样的优越条件,所以自然也不会诞生出超越合肥的普通地级市。


安徽的行政区划,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安徽的总面积为14.0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254.8万人。从面积情况看,安徽属于全国范围内较小的省份,只比相邻的江苏10.72万平方公里和浙江的10.55万平方公里大些有限。人口体量上,属于中等区间省份。


但是从行政区划上看,安徽一共有16个地级市之多,其中淮北、淮南、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大家可以通过上面的地图看到,面积都十分之小。在原本经济基础就不发达的前提下,保有如此多数量的地级行政区,这是否进一步加大了安徽省内各城之间的行政资源浪费和内耗,导致资金和人力无法进一步聚集实现突破,这点值得大家思考。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广东、四川、山东、河南这样的省份。但是这些省份的面积和人口总量,都要远高于安徽。以河南为例,虽然河南也有17个地级市之多,但是河南的总人口高达9559.13万人。至于山东、广东,更是全国唯二的人口过亿省份。所以对于安徽而言,这些碎小的地级行政区划是否科学合理,也同样令人疑惑。


安徽的皖江城市群未来有没有什么发展?



皖江城市带的概念,源自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规划中的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池州、铜陵、宣城、巢湖9个地级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


但是这个概念,实际上从提出至今,一直都只停留在概念的阶段,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推进。而且关于安徽的规划概念,也远不止这一个,而且还存在规划与规划彼此矛盾的地方,比如同样是之前小川的一篇推文《东南西北均不靠的安徽,究竟算是长三角还是中四角?》


中四角:又称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的超特大城市群组合 ,涵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安徽全境大部分地区都被规划在江淮城市群范围里)。


新长三角:为了更方便大家的理解,这里小川使用了新长三角概念。对应的旧长三角,就是早期的苏南浙北上海小范围的狭义长三角。新长三角的概念说法就比较多了。比较权威的一种是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长江中游城市群由于面积过广,区域主要城市之间距离过远,行政区划上又涉及多省协同,目前同样处于口号阶段。发展较好的武汉和长沙,也是各为其主,彼此并多太多联动。至于距离武汉、长沙远得有点尴尬的合肥,自然也不可能有任何实质性的动作。


而新长三角的概念,同样也是问题重重。原因也很简单,城市群本身有其客观的体量限制,如果可以无限制扩大,那么直接整个中国就完全可以都算作一个城市群。长三角本身就已经是三大城市群中体量最大的一个,再扩大的空间本身就有限。而且作为长三角上海外的两翼江苏和浙江,自身也还有很多短板等待解决,优先发展的一定是苏北和浙南区域。所以新长三角概念,成为了只有安徽一家无比兴奋的“独角戏”。


合肥有没有可能成为像武汉和成都那样的城市?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作为中西部省会城市,合肥相比郑州、成都、武汉、重庆、长沙的最大差别在于,经济发展的顺序是不一样的(其中,在国家定位上,成都、武汉、重庆均为国家中心城市,这也是要比合肥优势明显的地方之一)。


简单来说,以上城市大部分都经历了一个先把省内资源集中在省会城市,然后出台人口政策吸引人口持续流入,人口持续流入进一步加速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这样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中,目前你能够看到的这些城市房价,差不多都是人口体量已经完成一定体量的流入计划以后,房价才随着迅速提升的。


而合肥的房价,则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省内资源尚未完成高度聚合,人口流入才刚刚开始,产业和企业还没有真正进入二线城市门槛之前,就直接冲到了比肩武汉成都的房价水平。


但是无论武汉还是成都,都存在一个地理位置上远离国内三大城市群的客观条件。省份在人口回流的大趋势下,所在区域内没有明显竞争对手。而安徽情况则不同,四通八达的高铁网进一步覆盖后,安徽与江浙之间的距离进一步被拉升至一小时城市圈的程度。


合肥的竞争对手,变成了苏州、无锡、宁波这样经济基础、生活环境、营商氛围都明显优于自身,且房价还和自身持平的强劲对手。要安逸,去江浙的三四线城市,收入和合肥持平;要奋斗,去上海或江苏的强二线城市,机会比合肥多得多。更重要的是,去这些城市的路程和时间和去合肥相差无几,文化上也基本是一脉相承。


如此一来,合肥究竟靠什么,来逆袭命运?而合肥作为安徽省的资源聚集中心,如果一家独大之后仍旧无法在长三角突围,安徽未来的发展压力可想而知。




【山川网の近期优质原创文章传送门】


2017: 2017海南各市县GDP 丨 2017甘肃各市GDP 丨 2017贵州各市GDP 丨 2017山西各市GDP 丨 2017云南各市GDP 丨 2017广西各市GDP 丨 2017江西各市GDP 丨 2017陕西各市GDP 丨 2017安徽各市GDP 丨 2017福建各市GDP 丨 2017湖南各市GDP  2017河北各市GDP 丨 2017湖北各市GDP 丨 2017四川各市GDP 丨 2017河南各市GDP 丨  2017浙江各市GDP 丨2017山东各市GDP 丨 2017江苏各市GDP 丨 广东2017各市GDP 丨  2017中国城市GDP百强 丨  2018中国最富1000人榜单 丨 2017年31省市GDP 丨 2017年一线城市 丨 2017广东企业竞争力500强


城市:很多人低估了南京 丨 2018白领生活状况 丨 中国铁路大数据 丨 8折6800元/㎡的武汉公寓 丨 你也太低估天津政府了 丨 农村和县城找不到女朋友 丨 天津开放落户政策 丨 二线城市房价又高 丨 2018中国品牌百强 丨 18年一季度各省GDP 丨 一线城市的房子 丨 一季度可支配收入排名 丨 中西部省份外出人口 丨 站内换乘 丨 三四线城市的房子 丨 2018年Q1招聘大数据 丨 城市营销的用人手腕 丨 贵阳社区 丨 西安房子 丨 海南自由港 丨 深圳三和大神 丨 大城市的生活成本 丨 地铁爆挤不仅因为人多 丨 2018求职旺季人才趋势报告 丨 改开四十年第二劫


人文:北京/上海女子图鉴 丨 帝都、魔都、妖都、雌都 丨 人口是个大问题 丨 上海女子图鉴 丨 “网红”城市 丨 消费“北漂” 丨 京冀双城记 丨 中学生作息时间 丨 我的城市观和职场观丨 大城市里的城中村 丨  城市故事丨 今天是你余生最年轻的一天 丨 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平原目前的格局 丨 2017年中国城市天气之最 丨 一日看尽江南雪 丨  佛系城市与魔系城市 丨 中国最美大学知多少 丨 古代的地域黑 丨 天下第一雄关 丨 我对北方的态度 丨 终究隐没的历史名城 丨 不流浪的民谣歌手 丨 地域自黑哪家强 丨 得四川者不易得天下 丨 得山西者易得天下


旅行:景区中的孙悟空 丨 东北行纪·哈尔滨篇 丨 东北行纪·长春篇 丨 东北行纪·大连篇 丨 东北行纪·沈阳篇 海南旅游骗局/西藏旅游骗局/新疆旅游骗局 丨 云南旅游经典骗局 丨 南京旅游经典骗局 丨 成都旅游经典骗局 丨 苏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杭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天津旅游经典骗局 丨 广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上海旅游经典骗局 丨 北京旅游经典骗局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