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中学生作息时间上来看,为什么我会认为中国的阶层逆袭还有机会

林隐 山川网 2019-04-08


山川网:前两天有位读者朋友在微信上和小川沟通,他的一个观点我认为挺具有代表性。这里分享给大家看看——


他说,极少部分人适合在一线城市,剩下能力稍差的适合在二线城市,绝大部分人也就在三四线城市勉强生存吧。现在高校招生(包括本科和专科),大概能招到当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0%,我觉得一般而言985和部属211大学毕业生留在一线城市,省属211大学和普通一本毕业生适合留在二线城市,其他的大学生和没上过大学的,就留在三四线城市发展吧。


这是一种挺有意思的思路,我本人不完全赞同,但不否认在实际生活中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质上,这是以教育程度,对应阶层属性的一种思维。由于新中国建国时间短,所以在法律法规相应不完善的前些年,人们通过受教育程度之外途径逆袭命运,改变阶层的机会相较当下要多很多。但归根结底,如果成功有捷径的话,那这个捷径一定就是受教育,这是我一贯坚持的一个观点。


所以今天小川想和大家谈一谈的,就是关于教育的一个话题。首先说一下小川目前的作息时间,还算比较规律。每天早上差不多都是6点左右起床,每天晚上一般是12点左右休息。这个作息时间相比身边很多同龄来说,已经属于早睡早起型的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个人的精神状态,早上会明显优于晚上。有些朋友是越夜越精神,我是一到深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我更倾向于早起处理一些需要深度思考的工作。


那么在每天早上6点左右的城市公共交通上,都会是什么呢?我观察了一段时间,职场人和中学生一半一半。职场人不用多说,因为城市半径大,由于种种例如住的较远,不想挤早高峰等原因,早出晚归稀松平常。


而目前中国的中学入学依旧还在实行学区制,也就是就近入学,普遍不会住处和学校距离太远。那么6点就赶往学校的学生,他早晨的课程开始时间,你大致心里就有数了。



那么中学生6点就起床去上学,算早吗?还真不算,在不久之前,山东大学(原985/211,现双一流)的一位教授,曾经对于新入学生进行过关于他们中学时代作息时间的一份调查。最终得出的部分结果如下:


1、山东省文登一中:起床时间:4:30;要求到校时间:6:00;晚上睡觉时间:23:00。

2、山东省郯城一中:起床时间:4:10(夏季),5:10(冬季);要求到校时间:5:20(夏季),5:40(冬季);晚上睡觉时间:23:00。


3、青海省互助一中: 起床时间:4:00;要求到校时间:6:00;晚上睡觉时间:23:30。


4、吉林省榆树实验高中:起床时间:5:00;要求到校时间:5:30;晚上睡觉时间:23:00。


5、河南南乐一中:起床时间:5:20;要求到校时间:6:00;晚上睡觉时间:23:00。


6、吉林省磐石一中:起床时间:4:30;要求到校时间:6:30;晚上睡觉时间:23:00。


7、河南鹿邑一高:起床时间:5:00;要求到校时间:5:30;晚上睡觉时间:22:50。


8、天津市四中:起床时间:5:30;要求到校时间:7:20;晚上睡觉时间:24:00


9、云南省曲靖一中:起床时间:5:30;要求到校时间:6:30;晚上睡觉时间:24:00


10、内蒙古乌海一中:起床时间:5:30;要求到校时间:6:30;晚上睡觉时间:23:00。


1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起床时间:6:30;要求到校时间:7:10;晚上睡觉时间:22:00。


12、北京十一中:起床时间:7:00;要求到校时间:7:25;晚上睡觉时间:22:00。


大家发现什么?首先是能够考入山东大学这一级别高校的生源,几乎都是各城市的最优秀的那一批高中出来的,这首先是毋庸置疑的。最关键的是作息时间,早上最早起床时间早至4点,晚上最晚休息时间晚至24点。说高三学生是全中国睡眠时间最短群体之一,丝毫不为过。


当然,我们也常从历年的高考结束后采访一些高考状元的报道中,听到他们普遍不会如上文提到的那般“头悬梁锥刺股”。但天赋极佳这种事情,可望而不可求。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学生而言,能在高考中获得优胜的最有效方式,除了更大量的时间投入,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在小川的中学时代时,实话实说,我也曾特别羡慕过道听途说的“西方素质教育”。真的只是道听途说,因为所在圈子的原因,当时我甚至在身边都找不到一个真正留学海外朋友的参考样本。



近段时间热映的印度反思教育体制影片《起跑线》我不知有多少朋友去看了,我是挺建议大家看看的,尤其是已经为人父母或者即将为人父母的朋友。“起跑线”这个名字首先翻译得就非常精妙,这个词,几乎过去几十年中国教育的一个“浓缩精华”。


电影中的父母,已经算是通过创业成功,进入新富阶层的代表。但是即使如此,你依旧会发现,他在融入上层社会圈子时的困难。甚至于哪怕他已经是社会的中上层,在子女如何进入顶尖学校这件事情上,经历同样无比曲折困难。


在教育这件事情上,印度其实和中国有颇多相似之处。首先能够享受到素质教育的必然是只有极少数人,其次是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或许饱受诟病,但却是在当下这个时间内,最适合各自国情的方式。


在此前不久,部分地区由于给学生“减负”的事情,同样引发了网络热议。当时就有一种声音表示,自己并不希望学校给自己的孩子“减负”。因为作为工薪阶层,能够在学校之外提供给孩子的教育资源着实有限。一旦学校层面减少在校教育时间和资源投入,那么孩子在教育层面与富裕阶层孩子的差距就将进一步扩大。


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一些经济和教育资源落后的地区,如果学生们的上学时间从先前的下午7点被“减负”到下午5点甚至4点。那么这些孩子会在这些时间做什么呢?父母的见识和家庭经济水平决定着他们多数不会参与课外补习班进行学习。而中学时代的孩子们普遍又贪玩,网吧之类的地方就成为孩子们汇聚处。



所以,表面上你所看到的中国当下的应试教育,本质上正是中国社会阶层上升通道尚且没有完全封闭的有力表现。如果你对此还是不够理解,那么我推荐你去看一部纪录片,名字叫做《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正是反应在一个经济高度成熟,阶层高度固化的国家(英国),不同阶层的孩子在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以此类推,人生的状态。


纪录片的结果是十分发人深思的,一言以盖之,就是在如此的社会环境下,孩子继承父母的阶层,将是极大概率事件。存在从上层阶层陨落的极少数人,但是原因基本全部都是自我抛弃,这没什么好说的。也有向上提升自己所在阶层的个体,但是提升十分有限,并不存在像中国过去几十年这样,白手起家到亿万富豪式的神话般阶层逆袭。


从现实的情况看,中国已经告别了过去教育资源高度匮乏,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情况。社会上嚷嚷的“学历贬值”,其实本质上是在由于中国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衍生体现。对应到高等教育层面,就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将被越拉越大。


所以从这个层面说,学历非但没有贬值,反而是越来越值钱了。如果你投递过大公司的招聘岗位,你就会明白拥有一所优秀的大学学历,价值会有多高。如果没有,你就只能通过过硬的职场履历和出色的工作能力来证明。这两者之间究竟哪个难度更大,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


以上,我还并没有陈述另外一个事实。就是那些更上阶层的孩子,一点都不是部门媒体上形容的那般腐化堕落,终日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恰恰相反,他们中绝大多数比普通人更懂得勤奋的意义,明白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


未来的真实社会情况是,你是在和一个个家境优越,还无比拼命学习,高智高能高资源人脉的精英在竞争。这样你或许反过头来,也就更能理解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读者的某些观点。未必正确,但却可以给你相应的启发。



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是我对所有人的建议。

因为如果成功有捷径的话,那么就一定是学习。




【山川网の近期优质原创文章传送门】


2017: 2017海南各市县GDP 丨 2017甘肃各市GDP 丨 2017贵州各市GDP 丨 2017山西各市GDP 丨 2017云南各市GDP 丨 2017广西各市GDP 丨 2017江西各市GDP 丨 2017陕西各市GDP 丨 2017安徽各市GDP 丨 2017福建各市GDP 丨 2017湖南各市GDP  2017河北各市GDP 丨 2017湖北各市GDP 丨 2017四川各市GDP 丨 2017河南各市GDP 丨  2017浙江各市GDP 丨2017山东各市GDP 丨 2017江苏各市GDP 丨 广东2017各市GDP 丨  2017中国城市GDP百强 丨  2018中国最富1000人榜单 丨 2017年31省市GDP 丨 2017年一线城市 丨 2017广东企业竞争力500强


城市:三四线城市的房子 丨 2018年Q1招聘大数据 丨 城市营销的用人手腕 丨 贵阳社区 丨 西安房子 丨 海南自由港 丨 深圳三和大神 丨 大城市的生活成本 丨 地铁爆挤不仅因为人多 丨 2018求职旺季人才趋势报告 丨 改开四十年第二劫 丨 二十年一轮回 丨 主要城市人口大数据 丨 城市睡眠质量榜 丨 世界一线城市基本素质 丨 台湾老板眼中的大陆和台湾 丨 佛山东莞和苏州和杭州 丨 2018中国城市财力榜 丨 主要城市首套房利率 丨 电影票仓 丨 人口悖论 丨 最好的扶贫方式 丨 中国彩礼不可承受之重 丨 落后的户籍制度 丨 春节各省旅游排行 丨 春节旅游城市收入排行 丨 31个省份城市建设大数据


人文:我的城市观和职场观丨 大城市里的城中村 丨  城市故事丨 今天是你余生最年轻的一天 丨 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平原目前的格局 丨 2017年中国城市天气之最 丨 一日看尽江南雪 丨  佛系城市与魔系城市 丨 中国最美大学知多少 丨 古代的地域黑 丨 天下第一雄关 丨 我对北方的态度 丨 终究隐没的历史名城 丨 不流浪的民谣歌手 丨 地域自黑哪家强 丨 得四川者不易得天下 丨 得山西者易得天下 丨《引爆者》中的山西风情 丨 12座二线城市灵魂何在


旅行: 东北行纪·哈尔滨篇 丨 东北行纪·长春篇 丨 东北行纪·大连篇 丨 东北行纪·沈阳篇 海南旅游骗局/西藏旅游骗局/新疆旅游骗局 丨 云南旅游经典骗局 丨 南京旅游经典骗局 丨 成都旅游经典骗局 丨 苏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杭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天津旅游经典骗局 丨 广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上海旅游经典骗局 丨 北京旅游经典骗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