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发策略】寻迹定增行业比较方略—定增研究范式(五)

倪赓、戴康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2-05-13



报告摘要



  • 本篇为定增研究范式系列第五篇,旨在验证竞价时代主动行业比较、风格比较策略有效性。以回答:高β行业能否对应定增高收益?是否与行业业绩和估值贡献因子相关?核心结论如下——

  • 第一,定增的主动行业/风格比较策略有效。①高收益定增项目与当年涨幅靠前行业/风格相关,需重视A股当年行业、风格研判主动策略;②折价率与行业/风格比较基本无关,竞价报价策略建议主要从项目特征规律(如规模、目的、机构认购比例等)着手。

  • 第二,定增行业比较拆分业绩贡献与估值贡献均有效。①优选当年估值提升或业绩提升预期最为明显的行业是定增高收益有效策略,建议关注景气度或估值拐点行业;②ROE稳定型行业是稳收益的优选方向,如地产、食品饮料、金融。

  • 第三,历史1年期竞价定增的行业基本特征:①非银/地产为高收益、高胜率、高α兼具行业,地产同时拥有高折价;②并购目的类项目拥有较高收益和胜率,行业如传媒/电子/公用事业;③融资规模大项目平均收益率更高,折价率略高,行业如非银/军工/地产;④国企定增收益率和胜率均大幅提升,行业如非银/公用事业/军工。

正文
      引言:我们拟推出定增研究系列报告,从历史数据规律及特征、一二级联动策略、行业比较、投资者行为、案例分析等维度建立定增另类研究范式,帮助投资者优化定增投资组合。在系列报告首篇《定增投资高收益的奥秘》(3.20)中,我们从历史数据总结定增收益规律,挖掘一级半投资高收益启示;在次篇《定增与业绩起舞之谜》(3.27)中,我们沿用历史数据,挖掘定增与业绩增长的关联规律;第三篇《定增新旧项目全景比照》(4.3)中,我们比对分析新预案增量变化与趋势,并细化历史定增财务融资动机及效果;第四篇《定增一二级联动四大战术》(4.16)中,我们利用历史定增特定时点及特征探寻四种二级市场投资策略有效性。本篇为定增研究范式系列第五篇,旨在验证竞价时代主动行业比较、风格比较策略有效性。以回答:高β行业能否对应定增高收益?是否与行业业绩和估值贡献因子相关?


Part1:定增的主动行业/风格比较策略有效性


新规下竞价锁定期缩短至6个月且战投新规后迎来竞价主流时代,折价率收益预期将压缩,α和β收益权重增强。我们通过行业/风格比较策略挖掘高β行业,有望进一步锚定定增高收益线索,具体地,以2010-2019年1年期竞价类且面向机构发行的定增项目为样本,假设其锁定期缩短至半年模拟收益,结果如下:


Q1:高收益定增是否与当年涨幅排名靠前的行业/风格相关?


一方面,定增收益与行业/风格分化明显,但轮动相关性较强,主动策略有效;另一方面,定增收益较大概率高于二级市场行业/风格指数涨幅,主要可能源于折价安全垫优势。


  • 风格有效性:①策略整体效果上,定增收益和风格指数收益相关系数基本在0.6以上,其中一半左右的年度,定增收益第一对应的风格指数涨幅第一;选择当年高涨幅风格,历史定增平均收益率15.7%,胜率62%,高于平均的11.9%和57%,风格主动策略基本有效;②具体风格上,10/13年的TMT、14年的金融、19年的消费与成长均提升显著;③与风格指数相比,16年以来,定增平均收益率跑赢对应风格指数的胜率约为68%。

  • 行业有效性:①策略整体效果上,选择当年涨幅属于前五行业的项目,历史平均收益率24.1%,胜率65%,行业主动策略基本有效;②具体行业上,中游制造与材料有效性较好,科技成长还需进一步择时:12年建筑装饰、14年地产、17年钢铁/有色、19年电子当年定增收益均位居前列,收益率均超过20%;但也有部分行业涨幅居前而定增收益一般,如15年计算机;③与行业指数相比,16年以来,定增平均收益跑赢对应行业指数胜率63%,收益率高出约4.6pct。


Q2:高折价定增是否与当年涨幅排名靠后的行业/风格相关?


折价率与当年行业/风格涨幅的规律性较弱,项目固有特征可能对折价率起主导作用。17年限制定价基准日后行业/风格间折价差异缩减,锁定期减半、发行对象数目放宽可能进一步压缩折价套利空间。


Part1投资启示:第一,高收益定增项目与当年涨幅靠前的行业/风格相关,需重视A股当年行业、风格研判主动策略,从今年目前风格指数上看,成长、消费相对占优;第二,折价率与行业/风格比较基本无关,竞价报价策略建议主要从项目特征规律(如规模、目的、机构认购比例等)着手。




Part2:定增行业比较的业绩贡献与估值贡献有效性


进一步地,我们拆分定增行业策略的业绩与估值因子贡献,考察高收益项目是否与当年业绩增速靠前、估值明显提升的行业相关,结果如下:


Q1:高收益定增是否与当年营收/利润增速靠前的行业相关?


当年业绩高增长行业对定增收益增厚效果较明显,其中归母净利润增速为较优指标,营收增速效果相对较弱。历史当年净利增速前五行业定增平均收益率和胜率分别为14.1%与59%,其中17-19年平均收益8.6%(同期整体-1.4%)。


具体规律性特征:①13-15年流动性充裕,业绩高增长行业绝对收益率高但相对排名略靠后,16年以来业绩因子贡献增强,高增长行业定增收益居前频率更高,说明市场价值风格导向下业绩贡献更为明显;②业绩爆发式增长行业获得定增高收益可能性很高,集中在周期性强的上游资源行业,如15年有色、17年钢铁/有色/采掘,行业当年净利增速翻倍,定增收益基本稳定前五,20%以上;③除上述资源类行业,业绩高增长行业策略显著有效的行业有:13年通信、16/17年建材、18年食品饮料、19年农牧。


Q2:高收益定增是否与当年估值提升明显的行业相关?


当年估值高增长行业对定增收益增厚效果同样较为明显。历史当年PE(TTM)提升前五行业对应定增平均收益率和胜率分别为22.8%与68%,其中13-16年平均收益28.1%(同期整体19.4%)。具体行业上,当年估值提升幅度靠前且定增高收益行业有:12年非银、13年传媒/军工、14年地产、15年采掘/建材、17年采掘/钢铁、18年通信、19年电气设备/轻工,收益率基本在20%以上。


Q3:历史低估值行业定增能否获得高收益?


上一年年末历史估值分位排后五位的行业(同时分位数低于1/2),定增收益率和胜率分别为17.2%和62%。低估值策略在牛市早期和熊市末期对收益增厚程度较大,比如17年收益4.4%(同期整体-5.8%),其他年份对个别显著低估行业有效,如12年军工、13/19年电子、15年通信。


Q4:业绩稳定型行业是否定增胜率更高?


挑选历史ROE较高且波动幅度较小行业,业绩稳定型行业并无持续性明显优势,整体胜率和收益率仅小幅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投资风格的转变,19年稳定ROE策略胜率高达88%。


Part2投资启示:第一,优选当年估值提升或业绩提升预期最为明显的行业是定增高收益有效策略,建议关注景气度或估值拐点行业;第二,ROE稳定型行业是稳收益的优选方向,如地产、食品饮料、金融。






Part3:历史1年期竞价定增的行业基本特征


针对历史1年期竞价项目,我们选取A股历史估值区间相近年份(11/14/18/19年)发行项目以控制市场β预期,行业规律总结如下:


  • 定增高收益:非银/地产/军工/传媒/电子/机械平均收益率均高于30%,前4行业高于70%(市场平均24.8%)。

  • 定增高胜率:家电/地产/非银/汽车/通信胜率超过70%,市场平均胜率56%。

  • 定增高折价:地产平均折价率21.6%,其他行业折价差异不大,建材/采掘/通信超过15%,市场平均12.1%。

  • 定增高α:非银/地产/军工获得较高α(26.9%/15.1%/7.5%),市场平均α为负。

  • 并购目的定增:传媒/采掘/军工/机械/计算机的并购类项目占该行业发行总数50%以上,其中传媒占89%。并购类项目平均收益率和胜率分别31.1%和60%,其中获得更高收益的行业有传媒/电子/公用事业,收益率均50%以上且胜率较高。

  • 大规模定增:非银融资规模较大,平均高达67亿,其次交运/电子/军工/地产平均融资额均超过20亿。融资规模较大项目平均收益率更高,折价率略高,规模大于20亿项目平均收益29.9%,折价率13.9%,上述行业亦然,军工/非银/建筑装饰/地产大项目收益率高于35%。

  • 国企定增:采掘/交运/食饮/非银/公用事业等行业偏好国企定增,国企占比60%以上。国企定增收益率和胜率均大幅提升,平均分别33.7%和64%,其中地产/非银/电子/军工/建筑国企定增收益率高于70%,地产/TMT/汽车/非银胜率高于80%




核心假设风险。定增监管超预期,经济下行超预期,海外疫情超预期。

注释:


(1)Part1&2样本:2010-2019年发行的1年期竞价项目,且发行对象含机构、含现金认购、发行日后移半年已解禁,收益率为假设半年解禁收益,按发行当年计数;

(2)Part3样本:11/14/18/19年发行的1年期竞价项目(A股估值相近年份),且对象含机构、含现金认购,收益率为1年解禁收益;均剔除招商蛇口2015年A+B转A的项目;

(3)总收益率=(解禁时股价-发行价)/发行价;折价率=(网下发行日前一日收盘价-发行价格)/ 网下发行日前一日收盘价;β收益=发行日至解禁日对应中证500区间涨跌幅;α收益=总收益率-折价率-系统性收益;

(4)文字所有数值未明确说明,均指算术平均值;风格指数均为中信风格指数;估值均为PE(TTM);行业分类均取申万一级。

近期广发策略重磅系列报告

1“全球风云”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全球高波动的历史密码——“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一)【广发策略】危机期外资流动的五条规律——“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二)【广发策略】混合型财政,A股能否刻舟求剑?——“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三)

2“场景革命”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拥抱全球第三次场景革命——“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疫情下产业“场景”重构的思考——“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信息化建设:科技周期与“新基建”的交集——“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三)

3“轻问轻答”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财报视角三问“库存周期” ——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如何看本轮“商誉减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率先补库”行业十问?——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科技成长估值能否突破“均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以史为鉴,美股七十年的四次急跌——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五)

【广发策略】美股:悬崖边还是台阶旁?——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六)

【广发策略】全球疫情如何影响中国产业链?——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七)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A股盈利预测——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4近期重点大势研判和行业比较 

【广发策略】不卑不亢——A股市场点评(2020年3月19日)【广发策略】A股市场的三大预期差——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3月15日)【广发策略】底部已现——A股市场策略点评(2020年2月5日)【广发策略联合18大行业】疫情的“危”与“机”全行业解析(2020年2月2日)
【广发策略】03为镜,比复刻历史更多的思考——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2月2日)
【广发策略】贴现率下行加持“冬日暖煦”——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1月12日)
【广发策略】冬日暖煦——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19年12月8日)【广发策略】把握地产链“逆袭”好时光—暨10月经济数据策略点评(2019年11月14日)

5“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新能源车主题能否“贯穿全年”?——“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一)

【广发策略】新能源汽车的中线动量—“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二)

【广发策略&4大行业】进击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三)

【广发策略】新能源汽车主题历史复盘启示—“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四)

6定增研究范式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定增投资高收益的奥秘——定增研究范式(一)【广发策略】定增与业绩起舞之谜——定增研究范式(二)【广发策略】定增新旧项目全景比照——定增研究范式(三)【广发策略】定增一二级联动四大战术——定增研究范式(四)

7“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金融供给侧慢牛——19年二季度策略展望

【广发策略】否极泰来:A股历史性底部全对比——“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供给侧慢牛”2.0时代——“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科技牛的估值:从中观到微观—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科创板映射— “金融供给侧慢牛 ”系列报告(五)

【广发策略】“稳”民企,“兴”制造——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六)

【广发策略】周期股迎来绝对和相对收益阶段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七)

【广发策略】A股进化:中国优势企业胜于易胜——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八)

【广发策略】新规后回购的同与不同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九)

【广发策略】A股Mini版Q1进行时—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

【广发策略】基建链助力A股Mini版Q1行情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一)

【广发策略】广谱利率下行期的A股布局之道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二)

【广发策略】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逻辑—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三)

【广发策略】5G引领科技投资进入蜜月期——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四)

【广发策略】消费“新”视界——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五)

8“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A股进化论2.0开篇:分层时代,进化新生

【广发策略】“新金融寡头”时代来临——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周期进化,制造“优先”——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消费篇:从"长跑"到"常胜"-A股进化论2.0系列(四)

【广发策略】成长篇:效率时代,聚焦硬核—A股进化论2.0系列(五)

9A股“进化论”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PPT-A股“进化论”开篇之作——新生态,新均衡,新方法

【广发策略】新生态:温和去杠杆路径下的A股展望 ——A股“进化论”(二)

【广发策略】PPT-新生态:全球价值链缔造A股科创范式 ——A股“进化论”(三)

【广发策略】PPT-新生态: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 ——A股“进化论”(四)

【广发策略】新均衡:A股全球化下的中外机构行为差异——A股“进化论”(五)

【广发策略】新均衡:全球视野重构A股估值新体系——A股“进化论”(六)

【广发策略】新方法:成长股估值体系重塑——A股“进化论”(七)

【广发策略】PPT-新方法:“以龙为首”的A股护城河演绎——A股“进化论”(八)

【广发策略】PPT-新方法:ROIC为“矛”,现金价值作“盾”——A股“进化论”(九)

【广发策略】新方法:大类资产角度看债股联动——A股“进化论”(十)

本报告信息


 

对外发布日期:2020年4月24日


分析师:

倪   赓:SAC 执证号:S0260519070001

戴   康:SAC 执证号:S0260517120004

           SFC CE No. BOA313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感谢您的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