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丁帆:疫情带来的心理病毒需要长期治疗 | 以读攻毒•连线⑤

白雁 现代快报读品周刊 2021-08-09



疫情发生之初,丁帆教授只是单纯对身受病痛的患者抱着同情心,但随着疫情的发展变化,不断出现的各种现象各种声音强烈冲击着他,促使他不断思考,“试图从三个类型的人群当中,包括我在内的职业性的人文知识分子、普通人和官员,寻觅人性的选择动机和表现出来的善与恶。”





丁帆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长,中国作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作协副主席。



白雁 / 文



Q

读品:据您所知,您在南京住的地方或者附近现在有没有感染者?


丁帆:自1月20日从云南出差回宁后,一直在南大和园小区猫着,直到今天,我们小区尚未发现传染病例。“躲进小楼成一统”,却非“管他冬夏与春秋”。我的手机一度显示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八个多小时。一开始,我与大家一样,整天沉溺于对各种各样的“谣言”和各种渠道发布的信息实时地追踪,收集各种情报进行分析讨论,和一群文友和学生讨论疫情,以及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精神创伤。



Q

读品:对您个人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丁帆:我想,这次疫情给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我意识到此前高估了人性的底线,意识到整个国民思想的混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起先,疫情发作时我们是抱着对病患者的“同情和怜悯”的人道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这次灾难的;后来发现疫情并非像“非典”那样简单,在“国家重大灾难”面前,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我们就开始思考在灾难面前的人性表现了。我试图从三个类型的人群(包括我在内的职业性的人文知识分子、普通人和官员)当中寻觅人性的选择动机和表现出来的善与恶。大灾大难往往就是展示人性光辉和人性丑恶的试金石。



《文学史与知识分子价值观》

丁帆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Q

读品:您有熟悉的朋友在武汉或湖北吗?他或者他们的情况怎样?

丁帆:武汉当然有我许许多多的朋友啦,方方、刘醒龙、何锡章、陈国恩、涂险峰、胡亚敏、王又平、周晓明、方长安、晓苏…….还有老一辈的王先霈、陈美兰,以及故去的陆耀东、黄曼君等。尤其是方方,我们有着二十多年的交往,她从小就在南京长大的,其叔祖父就是南京大学中文系鼎鼎大名的国学大师汪辟疆先生。武汉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学术交流之地,一次是在武汉大学文学院演讲“现代文学的启蒙意识”,一次是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名家讲坛演讲“知识分子的良知”(后结集出版为《知识分子的幽灵》),也正好成为我思考这次灾难的一个思想起源。武汉的朋友们现在都很好。方方每天刊出她的日记来。



Q

读品:您关注疫情新闻报道吗?最关注哪一类的疫情新闻报道?

丁帆:我关注的是中国和世界官方和民间的各种各样的消息和报道,作为对一个事物的准确判断,只有建立在对各种各样情报的分析之中,在无数个参照系之中,才能比较客观地接近事物的原貌。



Q

读品:最近很多媒体给大家推荐了疫情期间的书单,有推荐了《呐喊》。您是研究现当代文学的,您觉得这个时候读鲁迅的意义何在?

丁帆:我觉得现在推荐鲁迅的《呐喊》固然是有意义的,但是,不知道它还能唤醒多少蒙昧的人呢?不看的仍然不看,看不懂的仍然看不懂,我们都教了七八十年的鲁迅了,究竟唤醒了多少人呢?


《呐喊》

鲁迅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苏联的心灵》

以赛亚·伯林 著

译林出版社



Q

读品:作为一位学者和作家,如果现在请您推荐,会推荐什么书或者影视作品给大家?


丁帆:如果让我推荐文学作品的话,那些外国的有关灾难的作品就不推荐了,像加缪、昆德拉的作品更不易看懂了,还不如去看当今中国销量最大的作品《活着》,我曾经说过《活着》不但活在历史之中,同时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更是活在未来之中。这不,这次灾疫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这就是一个作家存在的全部意义所在。当然,也不妨读读托比·利特的小说《阴魂》,用乔安尼·布里斯克的话来说:“《阴魂》成功描绘了亲人亡故将如何影响现实生活,死者可以摧毁生者。利特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这种光芒穿透了这本迷雾重重的书。”布里斯克所说的“新的美学”也就是鲁迅所说的“直面惨淡的人生”罢,也许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以及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人生观吧,除了面对死亡,我们还有生活和远方。比起在疫情风暴眼中的武汉同胞,尤其是那些不幸逝去的手足来,我们毕竟是幸运的。另外,我建议读一读以赛亚·伯林的《苏联的心灵》,其笔法比较文学化,通俗易懂。



Q

读品:灾难发生后,有一些作家和学者通过网络发声,比如方方。对于此,您有什么思考?

丁帆:我与许多文友都有许许多多的讨论,除了疫情外,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由此而引发的一场中国人精神危机的话题,这才是难以消除的心理病毒,需要长期的治疗。



Q

读品:您最近手头在写什么吗,具体是什么内容?

丁帆:除了讨论疫情,我从2月8号起,恢复了写作,在这之前无法进入正常的思维状态。现在除了写论文,指导博士论文外,还写一些散文随笔。








11More  More11

侯大康:后方军团绝非吃瓜群众,连孩子都是小战士 | 以读攻毒•连线④


傅元峰:教育与立人,疫情发给我们一张特别的问卷 | 以读攻毒•连线③


张执浩:恐慌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努力保持乐观 | 以读攻毒•连线⑵


杜骏飞:公开时刻,我们需要专业度、公信力和高度责任感 | 以读攻毒·连线①


池莉:隔离就是战争!战争必须让廉价的爱与情走开!


方舱医院“清流哥”读的书找到了,点这里免费读 | “以读攻毒”第五天


诗人小引:武汉目前最需要的,依然是关心和救援!


联合抗疫  以读攻毒 |上千本免费精品好书上线,供你足不出户扫码阅读



编辑:张垚仟


 © copyright 读品周刊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大读家


黄荭|范金民|臧棣|李修文 |陈应松| 潘向黎 | 西蒙·范·布伊|多米尼克·西戈 | 严歌苓 | 格非 | 许子东 | 鲁敏 | 马原 | 叶舟 | 葛剑雄 | 韩青辰 | 张纪中 | 叶兆言 | 闻人悦阅 | 刘震云 |  白先勇 | 阎连科 |池莉 | 张怡微 朱德庸 | 韩松 | 马伯庸笛安 | 李洱 | 梁晓声 | 王大进 | 孙甘露 |包慧怡 | 郭爽 | 刘晓蕾 | 孙频 | 孙惠芬 | 祝勇 | 班宇 | 毛尖 | 吴俊 | 陈楸帆 | 蔡骏 | 叶弥 | 黄菡 | 刘亮程 | 迟子建 | 徐则臣 | 顾彬 | 刘东 | 


理想国


诗人之所以还能存活到现在 那是因为他的诗来自灵魂 | 三城记:文学让城市更美好| 创意写作:文学祛魅之后创作何为? |秦淮河边那些事, “水太凉”只是故事的开头 |文学苏军:青年作家和他们的新写作 | 庞余亮 x 汪政:从“背影”到半个父亲在疼 | 对谈视频 | 徐静蕾家族百年传奇 | 徐父潜心十年著《父亲的军装》|  苏轼 x 李清照 x 赵允芳的非虚构 | 900年前,他们也曾是流量小生和小花 |  苏童 x 阿来 |《云中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云中村(对谈视频 ) |  专访视频   |《钟山》之星文学奖 |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青年作家集体点亮 |《面孔》:女摄影家镜头下的中国表情 | 专访视频 | 打开经典: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薛冰x陆远 | 在场书写: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乡愁(对谈视频)批评家写小说:批评与自我批评 李黎 x 刘汀:文艺是作品,还是标签 | 中国科幻正在成为世界性语言 | 专访视频 南京版“三毛流浪记”来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