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8-3

乾一文化 一明 乾一学院 2023-08-24


8-7) 丠(qiu-1):


《说文》:丠,去鸠切。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丠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丠。象形。凡丠之属皆从丠。今隶变作丘。‘’,古文从土。


古文字写作‘’,像两座相连的小山,中间有凹形低洼。与‘山’相比,巍峨程度和气势皆略逊一筹。其本义指:小而低矮的山岭,或四周高、中间低的小土山。现代汉字写作‘丘’。即:丘陵。如《广雅·释丘》:小陵曰丘。


小而低矮的山岭,或四周高、中间低的小土山   丠(象形)-丘   图片来自网络


引申指:像小土山似的地貌。延伸指:古时殁者的坟墓。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亦何面复上先人之丘墓乎。又指:废墟及荒落的乡里。如《楚辞·屈原·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


添加意为‘虎口大张’的‘虍(hu-1)’为‘虚(xu-1,)’。以此表示:高大的土丘,也即:四周高、中间低的大土山。后下部的‘丠’讹变为‘业’。如《诗·鄘风·定之方中》:升彼虚兮,以望楚矣。因‘四周高、中间低’,引申有‘中空、空虚’的含义。


又由‘丘’字‘废墟及荒落的乡里’的延伸义,指:被废弃的大型城邑。此字义后由‘墟(xu-1)’字替代,添加了部首‘土(tu-3)’。如《吕氏春秋·贵直》: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墟。如词组:殷墟。


‘丠’由‘丘’替代后,不再单独作为部首并被弃用。现代汉字的‘丘’被归入难检字。


8-8) (yin-2):


《说文》:鱼音切。众立也。从三人。凡之属皆从。读若钦崟。


古文字写作‘’,以三个‘人’组字,‘三’表示‘数量的多’。由此其本义为:数量多的人。


以三个人组字,表示:数量多的人   㐺     图片来自网络


在其上部添加‘太阳-日(ri-4)’为‘眾(zhong-4,)’,以此会意表示:在太阳底下共同劳作的很多人。后上部的‘太阳-日’演变为‘眼睛-目(mu-4)’写作‘’,字义成了:在监督下进行劳作的许多人。这是因为早期社会形态为‘原始共产主义’,族群内部成员相对平等,大家共同劳作。后来社会阶层分化,另有部落战争捕获的奴隶,便产生了在统治者眼睛监督下进行劳作的许多人-即:奴隶。现代汉字写作‘众’。成字原理同‘㐺’-三人,但字形发生改变。


太阳下劳作的人们   眾-众   图片来自网络


其字义为:古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或奴隶)。如《书·汤誓》:格!尔众庶,悉听朕言。引申指:众人、大家。如《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


延伸指:泛义的众多、许多,与‘寡’、‘少’相对。如《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添加意为‘获取、取得’并表音的‘取(qu-3)’为‘聚(ju-4,)’,以此表示:众多的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即:古村落。如《史记·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延伸泛指:会合、聚集。如《管子·君臣上》:发于众心之所聚。


‘㐺’由多结构组字,后不再单独作为部首并被弃用。


8-9) 壬(ting-3):


《说文》:壬,他鼎切。善也。从人、士。士,事也。一曰像物出地挺生也。凡之属皆从壬。臣铉等曰:人在土上,壬然而立也。


古文字写作‘’,早期字形上为‘人(ren-2)’,下为‘土(tu-3)-高的土坡’。以此会意表示:人站在土坡之上,高出众人的意思。如《说文》:壬,人在土上,壬然而立也。‘壬’为‘挺(ting-3)’的初字。


人站在土坡上,挺然而立,高出众人    壬-挺    图片来自网络


人站在高坡上抬头用眼睛看月亮写作‘朢(wang-4,)’。后来‘向上看的眼睛’讹变为‘向下看的眼睛-臣(chen-2)’,现代汉字写作‘望’。以此会意表示:人站在高处向远方遥望、眺望。如《玉篇》:望,远视也。如《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引申指:希望、期望。如《史记·项羽本纪》: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人在高处抬头用眼睛看月亮   朢-望   图片来自网络


因是站在高处远望,俗话讲‘站得高,看得远’。由此延伸指:有声望、威望的人。如《左传·昭公十二年》:吾子楚国之望也。


‘壬(ting-3)’由多结构组字,其字义由‘挺’替代后,不再单独作为部首并被弃用。


8-10) 重(zhong-4):


《说文》:重,柱用切。厚也。从壬、東(dong-1,简:东)声。凡重之属皆从重。徐锴曰: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


古文字写作‘’,从‘人(ren-2)’,从意为‘装有粮食种子的袋子’并表音的‘東(dong-1,)’,以此会意表示:人背负着‘装有粮食种子的袋子’,感觉很沉的意思。即:东西多、分量‘重’,与‘轻’相对。如《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人背负着装有粮食种子的袋子,感觉很沉重   重   图片来自网络


引申指:重量。如汉·桓宽《盐铁论》:千钧之重,人不轻举。


在古代农耕社会,春耕时节进行播种,是紧要并重要的事情。因此延伸有:重大、重要的含义。如明·张溥《五人墓碑记》:重于社稷。又指:重视、尊重。如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古者重冠礼。


种子播种不是多少都行。多了,禾苗太密,少了,禾苗太稀疏,都不利于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必须以量具进行计量。量(liang-2):古文字写作‘’,上面不是‘日’字,而是计量种子多少的‘量具’象形,下为‘装有粮食种子的袋子-東’。如《说文》:量,称轻重也。如《庄子·胠箧》:为之斗斛以量之。


用‘量具’计量需要播种的种子多少   量   图片来自网络


‘重’由多结构组字,后不再单独作为部首。现代汉字归入‘里’字旁。


注:拼音后面的1,2,3,4分别表示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读音为轻声的不标注。



点 击 调病扬升

道炁开脉轮简说

道炁开脉轮 福慧安身心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点 击  以下 历史好文   

8.23线上线下开脉轮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8-2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8-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4

成功之前,你必须要穿过一片“黑暗森林”!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3

神奇强大的心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2

风水的本质是什么?知道了改命不难!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1

《道德经》被误传两千多年?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0

真正阻碍你修行的,不是“欲望”!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9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8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7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6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5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4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3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2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6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5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4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3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2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6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5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4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3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2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0


   

详情可咨询:一明老师13598164837(微信号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