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华社不像新华社了吗?(总216期)

2017-06-23 杜骏飞 杜课

背景资料


6月21日下午13:00左右,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纳伊夫被废黜,新华社官微发布了一条全文只有45个字的新闻:沙特国王萨勒曼21日宣布,废除王储穆罕默德·本·纳伊夫,另立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为新任王储。 此条新闻除了篇幅短小,本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阅读量已经突破10万+,朋友圈也瞬间被转载刷屏。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各种诙谐幽默的评论段子因此诞生,新华社小编的傲娇卖萌回复,都使得评论区成为当天众多网友的热门“观光”和“留言地”,新华社也由此打造了一条字数最短、阅读量最多、评论区最热闹、小编回复最傲娇的10万+爆款产品。众多网友纷纷在留言区评论:果断关注!被小编萌翻了,连微信公众号都玩不过国家系列啊


针对此事,粉丝 @故人旧友 在杜课后台留言,希望杜老师能够针对此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话不多说,一起开始今天的“杜课”吧。



新华社不像新华社了吗?


Q1

问:此条新闻之所以能大火,不仅因为其别具一格的新闻内容吸引人,更因为评论区读者与小编的精彩互动让人觉得十分有趣,这是否可以被称作是用户参与内容生产的UGC报道方式?


杜骏飞:

 

UGC倒是UGC,不过在这里,用户原创出来的C(内容)并不是“报道”,而是热闹。具体言之,评论区读者与小编的精彩互动,并不是新闻作品的一部分,而是新闻社群行为的一部分。

 

因此,准确地说,这可以被称作是用户参与社群互动的UGC,而非是用户参与新闻生产的UGC。


Q2

问:此次新华社新闻之所以如此受人关注是因为评论区编辑的欢脱回复打破了人们对党媒的刻板印象,这件事有人叫好,有人认为不符合官媒形象,您认为官媒应该是怎样的形象?


杜骏飞:

 

我们都很清楚,所谓“对党媒的刻板印象”,并不纯是对党媒的尊重。

 

我不觉得官媒就应该是官样,更不觉得应该是某种标准化的脸谱。

 

再从技术上来看,在新闻区,新华社的新闻文本代表的是机构行为,在跟贴区,属于媒体社群沟通行为,且值班编辑的个性化回复,应只代表他自己。依我看,一个严肃、专业、简短的新闻文本,与一个欢脱、生活化、饶舌的互动交流文本之间,构成了很好的阅读张力,这是一种合理的风格混搭,也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对所谓“对党媒的刻板印象”的有效拨正。

 


Q3

问:然而,这个新闻文本也有不专业的地方,例如废黜写成了废除。您怎么看?


杜骏飞:

 

这确实不应该。不管是知识局限、还是手滑笔误,都有损于“新闻发布”的专业度。但我不相信这是记者新闻态度不严肃所致,因此上纲上线也大可不必。

 

不管理念如何,新华社在文本严整度方面是一直有很高的要求的。这条稿子出现如此明显的瑕疵,是需要反思的。

 

虽然在新媒体环境下,文风可以丰富多彩,但错别字不在风格宽容之列。

 

Q4

问:近年来,许多官方媒体的官微和官博一改往日严肃官方的语言风格,将段子、表情包等网络流行的元素融入报道中,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对此您怎么看?


杜骏飞:


官方媒体的社交媒体版,可以按照社交媒体的游戏规则来行事。


官媒的社交化表达,并不是内容革命,只是叙事修辞的改头换面。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官媒叙事改头换面是必要的,不改头换面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气。


这如同在身着泳装的沙滩上,不脱礼服,意味着对人群和自己的双重冒犯。


其实,不仅仅是形式,即使在题材和议程甄选方面,党媒的社交化也可以创新的更多,追求有所突破。例如,就在今晚,为了刘国梁被调任,国乒“集体发声”与“集体退赛”,两大事件接踵而至,在民间舆论沸腾之时,《人民日报》也没有缺席,而是连续发布三条微博报道及声援。对于人民微博的连续发声报道,网友也留言大赞“有态度的人民日报”。这与本案例一样,都是严肃官媒通过不同平台的差别化发声,给社会展现了其丰富性、平民化、社交化的一面,这对于赢得网络社会的信任、了解和承认,是有很大促进意义的。



当然,如果比较明显地将流行元素、娱乐风格融入新媒体报道中,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闻报道的专业度指标。但我说过,一个严肃媒体的本版,与其新媒体版、社交媒体版之间,角色责任本就应该有差别。



因此,成熟的媒体应该在自己的不同平台之间,作出差异化的定位安排。而成熟的受众,自然也会对同一媒体内容的不同媒体形态,设置差异化的接受预期。


Q5

问:新华社的45字爆款新闻推送是否只是投机取巧的“炒作”?这是一种值得长期借鉴的方式,还是只是网友一时新鲜的偶然性事件?

 

杜骏飞:

 

我没数过字数。事实上,专业新闻工作者不会去攀比字数的多寡。这如同美食家之间,决不会比较食量的大小。

 

此外,在新闻史上,比它字数少的新闻比比皆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只有几个字的快讯曾大行其道,它是那个时代新闻时效性竞争的写照。西方新闻界还有这样的传统,在报纸第一版刊登寥寥数语的简讯,然后在特稿或长新闻版面提供详细报道。

 

新闻稿的字数多寡,取决于记者所掌握的内容,取决于新闻的紧急程度,也取决于受众的实际需要,在今天,或许还取决于媒体属性的内在要求。唯独,它不取决于编辑的表现欲或一厢情愿。

 

所以,我看,这种简约报道风格,还会出现,但应该只在新闻生产确有需要时出现。

 

至于网友,对篇幅问题的一时新鲜也只在一时。迟早,大家会懂得新闻报道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长短、错别字、炒作、卖萌这些次要因素,而是在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观本身。



部分评论区截图:


小编粉丝“互怼系列”


迷弟迷妹表白系列


段子手评论系列


微博讨论系列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范雨素的意义苦难课:祁同伟与范雨素王小波,你好啊| 高华:历史天际的微光|科恩的诗、歌和人生乌尔班尼的牺牲|世间好物不坚牢:读杨绛先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崔永元变了吗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人民的名义》七问七答雍园记(全)庆典无言“作女”我们本没有资格纪念屈原 寄小读者媒介变人形证婚词两百期寄语人文论八卦号的倒掉(一)(二)你的本意是什么杜课的聚会 |不可实现的幸运,就让它消失吧|如何报道极端暴力事件张悦然:青春消费时代的逆行者|给父亲的十一首诗 | 杨绛的“不争”到底是什么?咸鱼同学你想多了(总第214期)杜骏飞:聆听这“失落的一代”(总第215期)


音频:一诚天下动罗尔事件青春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 | 钝感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徐慧敏

责编|魏安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