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葆森收购奥凯?“中原航空”再出江湖?
近日,业界有传闻,“奥凯航空正在进行股权转让,接手方很可能会是总部位于郑州的一家有国资背景的航空投资企业,”而这家航空投资企业,就是郑州中原国际航空控股发展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该航空投资企业是由建业控股有限公司、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40%、30%及30%股权的企业,后两者为国资背景。
莫非,郑州人企盼的本土航空公司,就要坐实了吗?曾经的番号——中原航空,又要重出江湖了吗?
奥凯资金困难 建业与河南国资或接手奥凯是中国大陆第一家获批成立的民资控股航空公司,对于中国民航业而言具有标杆意义。奥凯的成立与2003年开始中央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息息相关。
作为中国民航业最早一批向民资开放而建立的航空公司之一,奥凯航空有限公司的成长道路一直充满波折。在被民营物流企业大田集团收购8年之后,如今或将面临又一次被出售的命运。
据一位从事航空租赁业的人士透露,奥凯在近期“遇到了比较大的资金困难,给包括飞机租赁企业和相关上下游供应商的关系上带来了比较大的问题”,虽然“无法判断问题的严重性,但继续这种状态对于公司的运营而言显然并不是好事”。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民航业投资大,利润薄,投资回报周期长以及受外部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周期性起伏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如果没有坚实的资金基础和成熟的运营体系,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偏弱。而如果公司内部在发展过程中再出现动荡和战略方向不清晰的问题,则更为致命。
一位接近奥凯的人士对记者表示,“过去到目前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因为基础设施结构的缺陷,以及特殊的市场环境因素,决定了支线业务无法赚到钱,对于像奥凯这种规模较小的民营航空公司而言,同时运营两种机型的机队成本也是个大问题,再加上这个行业经过后续的政策变化陆续成立了大批新公司,竞争开始变得极为激烈,奥凯在区位和规模等很多方面都没有优势,因此竞争中开始逐渐掉队。”
原本投入大量资源发展航空业的大田集团前几年在业务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投向奥凯的资源开始减少,并且开始考虑将奥凯脱手的问题。而奥凯自身也开始寻求变化,比如将支线业务并入幸福航空,专心从事干线运输业务。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最终的收购方可能是郑州中原国际航空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收购华田投资所持有的奥凯70%股权,成为新的控股股东。”
据企业工商信息查询系统显示,华田投资是大田集团创始人王树生实际控制的企业,持有奥凯100%股权,而中原国际航空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是由建业控股有限公司、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40%、30%及30%股权的企业,后两者为国资背景。
奥凯被转手,合乎情理,而建业和河南国资的接手,似乎也不显得意外。
省市两级与建业新蓝海的战略共赢2012年以来,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成为河南省委常委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3年3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规划提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而郑州在被确认为国家中心城市之后,出台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其中提出,着力引进大型基地航空公司、航空货代公司、物流集成商,组建本土基地航空公司。开辟新航线,加密航班,统筹发展全货机航班和客机腹舱带货,推动发展国际直航、空中支线、空中快线、空空中转和空陆联运。
还指出,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构建内陆高端开放平台,建成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和现代航空都市。
可见,省市两级政府一直对于发展本省的航空运输产业有异常高涨的热情。所以,此番国资出手接盘奥凯也并不意外。
奥凯目前运营着一个包括23架波音737-800、6架737-900ER和2架737MAX8在内的纯波音机队,并且还获得了进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资格,虽然发展现状远远不比同期成立的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但相比一些已经消失于历史长河的企业以及部分新成立的地方小航企而言还是有足够好的基础。
再来看另一个金主,建业。
三年前,胡葆森宣布建业集团的新蓝海战略,开启由“房地产开发商”向“新型生活方式服务商”的战略转型。此后,这家河南最大地产商围绕新定位,频频释放转型大动作。立足地产同时,在文化、农业、科技、健康、休闲、旅游等层面,多方涉足和加码。
今年,建业转型成果发布,被称为幸福生态系统的12大板块和盘托出,包括“建业+地产+文旅+农业+物业+商业+教育+体育+酒店+科技+金融+旅游+君邻会”等。
其实,胡葆森还留了一手,便是航空板块。
2017年5月6日,经河南省及郑州市研究,由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业控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郑州中原国际航空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旨在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
该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人民币,法人代表胡葆森。建业控股有限公司、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40%、30%及30%。而河南投资集团为河南发改委100%持股,郑州发展投资集团是郑州市财政局100%全资。
中原国际航空成立后不到一周,2017年5月12日上午,胡葆森一行便到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考察。郑州市委常委、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书记张延明,航空港管委会主任马健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
双方表示,尽快明确专人,建立沟通对接机制,加快研究拟合作的项目,争取项目早落地,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互利互赢。
2017年8月29日,中原国际航空控股发展有限公司又主导成立了郑州中原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空港城与河南空港也分别入股。
资料显示,中原国际航空还在运输、贮藏、餐饮、酒店、办公用品、食品、教育、建筑等67个领域完成了相关商标注册流程。
可见,中原国际航空将不仅仅满足于,只作为航空产业的投资平台公司,它的野心在整个航空产业链。
不管怎样,中原国际航空与奥凯的这次绯闻,或许将是影响郑州航空业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再来回顾下,郑州航空发展的曲折史。
郑州航空简史1924年,吴佩孚因战事需要在郑州老城西南修建有“马寨机场”;30年代欧亚公司曾有航班经停郑州“五里堡机场”;燕庄机场也曾是军用机场,1956年才改为军民合用机场。
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郑州飞机场还没有固定的航线和航班,只开通了广州—郑州—北京航线。1977年开始,辟有经过航线6条,始发航线1条,可直通北京、上海、西安、长沙、广州等城市。
燕庄机场老照片
改革开放后,由于航线增多、业务繁忙,燕庄机场再次开始扩建。大概在87年左右,机场才有候机楼、贵宾室。1997年8月28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成通航,原在郑州东郊燕庄机场的所有航班全部转至新郑机场。
早在1986年5月15日,河南省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叫做“中原航空”。中原航空使用737-300型飞机开始了最初的运营。
资料显示,在最“鼎盛”的时候,中原航空拥有5架737-300,1架空客A320和两架运-7型飞机。这些飞机从郑州、洛阳和南阳三个航点出发,飞往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也算是经营得风声水起。
然而毕竟因河南当时经济落后,中原航空客流稀缺,加上经营不善,亏损越来越大。2000年,在国内航空公司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原航空以“负资产”状态并入南方航空,成为“中国南方航空河南分公司”。原“中原航空”涂装统一变更为中国南方涂装,中原航空至此终结。
2008年,经过河南省政府多次努力,鲲鹏航空将原准备设立在西安的基地改往郑州。鲲鹏航空是当时的深圳航空与美国梅莎集团等合作成立的支线航空公司,于2007年使用三架CRJ-200型飞机开张,被认为是一家很有前途的航空公司。
当时深圳航空的实际控制人李泽源表示可以将鲲鹏航空49%的股份转让给河南省政府并将其更名为“河南航空”,这是河南省为“拥有自己的航空公司”所做的第二次努力。
河南省政府迟迟没有出资。因为基地已经在郑州,而且新引进的五架ERJ-190飞机也陆续到达。2009年9月,鲲鹏航空在河南省尚未注资的情况下更名为河南航空。
然而,世事难料!
2010年8月24日晚,编号为B-3130的ERJ-190型飞机在黑龙江伊春机场进近时坠毁,96人中44人遇难。
事后调查发现机长是第一次飞伊春,不熟悉伊春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因为在2009年鲲鹏航空已经更名为“河南航空”,所以各大媒体均以“河南航空发生空难”进行报道。
河南省政府这次的反应速度比出资时迅速得多!8月27日晚上,就在空难发生的第三天,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公告,声明河南省并未出资也未参与经营,认定“鲲鹏航空”使用“河南”字号造成公众误解,给河南省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决定撤销鲲鹏航空有限公司将企业名称变更为河南航空有限公司的登记行为,恢复其原有名称,即“鲲鹏航空有限公司”。
空难发生之后,这家航空公司就没有再投入运营,飞机在郑州机场闲置多年后最终出售。李泽源在2013年因挪用资金罪被判入狱,将服刑至少到2028年。
2014年9月19日,国资委宣布由河南民航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新的河南航空”。名称叫做“中国南方航空河南航空有限公司”,去掉了原来“分公司”的“分”字。因为涂装和运营一切未变,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改变。
本土的一些企业,也没有放弃对航空业的追求,2016年6月30日,中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该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在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据了解,该公司的投资人是总部在商丘的河南春来教育集团,中州航空根据民航局(2004年)138号令“先照后证”的要求,完成了申筹航空公司的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工作,并以注册的“中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开展申筹工作。
因实力有限,至今未见中州航空有进一步动作。
直到今天,中原国际航空与奥凯的这次绯闻,才让郑州航空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2017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客流超过武汉、青岛和长沙,位列全国第13名。货运量位于全国第7名,除北上广深外,仅次于成都和杭州。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海外航空公司开通了直飞郑州的航线。
不论从郑州的城市发展战略来讲,还是从中原人民的航空需求来看,组建本土的基地航空公司,时不我待!
郑子蒙:80后,生于郑州唐子巷。学过政治学、做过媒体人,当过帝都某些知名媒体不知名小编,现回乡定居。关注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与公民社会构建。
转载、投稿、合作
还有想喷老郑州的,请点底部菜单“联系我”
或发邮件至364212578@qq.com
往期精彩回顾
关注郑说,记录与郑州相关的历史、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