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召尤:关于冯熙的停丧时间

朱召尤 乐艺会 2019-05-19



关于冯熙的停丧时间

朱召尤


冯熙(438-495),字晋国,冯朗子,北魏冯太后时,拜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尚北魏景穆帝拓跋晃女博陵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出为定州刺史,进爵昌黎王,献文帝拓跋弘时,为太傅,累拜内都大官,孝文帝元宏时,为侍中、太师、中书监、领秘书事,后除车骑大将军、开府、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师如故,后入朝,授内都大官,太师如故,后以例降,改封京兆郡公,赠假黄钺、侍中、都督十州诸军事、大司马、太尉、冀州刺史,备九锡,谥号武。


徐冲先生的《两方墓志与三场葬礼: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另类风景》一文,前几日在朋友圈刷屏,文章通过对近年出土的冯熙、冯诞父子两方墓志进行细致分析,以小见大,指出“孝文帝通过冯诞的洛阳葬礼和冯熙的平城葬礼,在强调迁都决心的同时又不失灵活地给予让步,显示了极高的政治技巧”,将其与北魏孝文帝迁都与汉化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读起来引人入胜。


不过,一方墓志对应一场葬礼,多出的冯熙“平城葬礼”是徐文论述的前提,而墓志和史载中并没有直接的反映,需以足够的篇幅来证明。不过徐冲先生并未给出“平城葬礼”存在的确切证据,引用的史料也不足以说明冯熙曾被安葬在平城,更不足以说明“在当时孝文帝的认知之中,冯熙的葬礼应该就在平城结束,并没有迁葬洛阳的计划”。艾俊川在《疑惑难消的“三场葬礼”》(《文汇学人》2018年8月14日)一文中提出了这些疑问,并进行了充分的辨正。


北魏石棺浮雕局部  云冈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应该说,在这些证据面前,事实还是大致清楚的,冯氏父子的所谓“三场葬礼”,实际上只有两场。我在这里想补充的一点是,徐冲先生曾说,冯熙于正月去世,但十二月底才被安葬,其间近一年的间隔,“有些长得不合常理”。


对此,艾俊川指出,因为这是一场皇帝主导的丧礼,必须按照皇帝的时间表行事。太和十九年上半年,孝文帝一直南征在外,直到五月才回到洛阳,还都后还要处理政务云云。这些说法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想,如果我们先跳出这两方墓志,将其与同时期其它墓志进行比较,先确定下来“常理”是什么,这样问题不就简单多了吗?


北魏元简妻常氏墓志  西安碑林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从去世到下葬,这个时间里称为“居丧”,也叫“停丧”,墓志中常作“殡”。学者常下意识地以今论古,而不是感同身受,以为古代居丧同现在一样长短,又常以尸体保存等“常理”推断,而其实,古代的居丧时间要比我们想象的长得多。


杨树达先生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根据他的观察,两汉时期,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的葬期普遍没有固定时日,自死至葬的时间“最近者七日。次者或十日。或十余日至二十日,或二十余日至三十日,或三十余日至四十日,或四十余日至五十日,或五十余日至六十日。或六十余日,或七十余日,或八十余日,或百余日,或二百余日,或三百余日。又有迟至四百三十三日始葬者。虽死者为一年仅十二龄之童子,亦久殡至二百三十余日焉。”


汉代彩绘楼阁   河南博物院    乐艺会资料


从大的趋势来看,武帝前葬期普遍较短,西汉末年后颇有停丧不葬之风,如《隶释》卷七《王纯碑》:“延熹四年八月二十八月甲寅陨殂,五年十一月十八日丙申葬。”居丧期长达十五个月多,例子不胜枚举。究其原因,杨树达先生继续说“大抵西汉末年之后,颇有停丧不葬之风,观于王丹为其里人制留殡之期可以知矣。盖汉人有时日禁忌之说,又有求择吉地之风,稽迟之故,或以此欤?”(《汉代丧葬制度考》《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2年S1期)。


宋代的丧期也是如此,目前已有多位学者注意到,宋人居丧期多数都超过六个月,少数超过六年,都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北宋金棺   句容崇明寺大圣塔地宫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乐艺会资料


至于原因,综合诸家观点,主要有:丧葬程序繁琐隆重,家贫无力治丧,卑者营葬要避尊长之吉凶,客居他乡不能及时归葬,死者高寿,官员监管不力,社会动乱不及安葬等。(吴敬:《宋代厚丧薄葬和葬期过长的考古学观察》,《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吴敬:《试论宋代的葬期》,《华夏考古》2012年第1期;雷玉华:《唐宋丧期考—兼论风水术对唐宋时期丧葬习俗的影响》,《四川文物》1999年第3期;梁洪生:《江西宋代墓志及其丧期考》,《江西文物》1989年第1期。)


北魏韩弩真墓碑   云冈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上面是汉代和宋代的情况,至于南北朝时期,目前还未见专文探讨,所以才会让论者有些疑惑。不过情况应该差不太多,墓志中一般会将卒葬日期记录的很清楚,我们一查便知:


《元淑墓志》:元淑死于北魏宣武帝正始四年(507),元淑妻吕氏死于宣武帝正始五年(508)三月,二人葬于永平元年(508)十一月。元淑妻吕氏停丧8个月。(《大同东郊北魏元淑墓》,《文物》1989年第8期)


《元冏墓志》:元冏死于永平元年(509)十二月,即“殡郡之西序”,葬于永平四年(511)二月。停丧时间一年两个月。(《洛阳孟津邙山西晋北魏墓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3年第1期)


《元睿墓志》:元睿死于延昌三年(514)三月,葬于熙平元年(516)三月。停丧时间2年。(《河南偃师县杏园村的四座北魏墓》,《考古》1991年第8期)


……


窥一斑可知全豹,北魏时期的居丧时间普遍在数月之久,个别可达数年,冯熙去世后停丧近一年的时间,并不是“长得不合常理”。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朱超龙:江苏扬州西汉刘毋智墓出土釉陶熏炉发微

虎魄造办处:论汉代连胜佩、工字佩、司南佩三者关系

虎魄造办处:中国古代“雷神”形象的起源与流传

刘馨蓬:从走进宋人生活的日本蝙蝠扇说起

刘馨蓬:《九天閶闔开黄道 千岁金盘献寿桃》

刘馨蓬:风流才子美人缘 夹竹桃映吴娘靥

刘馨蓬:与郎眉目传情意,付与落红流水知

刘馨蓬:外番巧艺夺天工 笔底丹青智莫穷—明人眼中的日本纸摺扇

镜台玉骨映香腮

王志伟清宫专栏:清代院本绘画中的圆明园风貌—兼论《弘历御园行乐图》的写实创作

琉璃牧之:闲聊发饰演变及宋元琉璃簪钗

安斋砚话

畅行天下(王晖):也说背衔金龙宝刀

朱浒/段立琼:汉晋有翼铜人及其铭文新证

杜文:走近陕北东汉画像石艺术

孙家潭:清代端石丛星太史残砚作“书印”铭

孙家潭:南宋成语典故瓷印“尺素在鱼肠”

孙家潭:奇特的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韩林儿政权官印“德义库记”

朱栋梁:印中自有万千军—韩林儿“管军万户府印”赏析

山抱丛/东胡:《不解之谜——符咒牌上的契丹字》

懋勤轩:清代令旗、军官印与调兵令牌

懋勤轩专栏:明大理卫百户印、剿匪告示与禁种罂粟令

虑得居摭拾:邺城印陶分类之浅见

雅雨书屋闲话水浒之七十九:李逵博钱是一种什么游戏?

孙家潭:我与蔡美彪先生的忘年交

熊白《供养钱在元末的绝响:穆清钱》

朱浒《骑羊童子:解开曹魏美术背后的丝路密码》

朱浒:张献忠大西国钱币的前世今生

朱浒:大象有形 垂鼻辚囷——汉代中外交流视野中的大象图像研究

朱浒:党项遗珍——新品西夏钱币发现记

王志伟《肄武习劳的王朝遗产——清帝木兰秋狝大典》(上)

王志伟《清帝木兰秋狝大典之:塞宴四事》(下)

不戒:宋剑修复记

不戒:藏族土司佩刀

不戒《从藏族冷兵器看汉藏关系之:甲》

不戒《从藏族冷兵器看汉藏关系:具装铠》

徐文宁:古玉中的云纹装饰

老赵:草原上美丽的流星——布鲁头

徐开宏古兵器系列:我的骨朵,与骨朵的传说

胡坚:《西辽花钱:充满神秘未知的领域》

孟和套格套:《大辽浮屠:内蒙古地区辽代佛教寺庙遗产》

李文龙:《草原丝路文明:戎狄匈奴青铜文化》

赵跟喜:《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叁•千唐志斋壹》序言下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