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创旧痛 | 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事件特别报道

人大新闻系 RUC新闻坊 2022-03-17


数据 | 马冰莹 罗斯 文露敏 傅中行 申屠泥 卜玥

可视化 | 肖潇 冯淙萱 林珂莹

文案 | 葛书润  邓海滢 林子璐

美编 | 林子璐 马冰莹

5月22日,甘肃白银2021(第四届)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遇冰雹冻雨等极端天气,导致21名参加百公里比赛的选手因失温遇难,其中包括梁晶等多位国内顶尖的越野跑选手。


事发后,“马拉松”“山地马拉松”“山地越野赛”等众多说法都被用于指称这场比赛,而值得注意的是,“马拉松”和“越野跑”是两种全然不同的运动形态。在多个层面上,这场百公里越野赛都比我们一般认知中的城市马拉松的难度高出了好几个量级。


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马拉松赛事,越野赛的路况更复杂和“原始”,必须以山地,沙漠,森林,平原等自然环境为主,且严格意义上要求不多于25%的铺装路面和柏油沥青路面。不同的赛道有多维的难易评级。


根据ITRA(International Trail Running Association,国际越野跑协会)对距离的划分,一般马拉松的42公里赛程只是刚好触及中级越野跑的距离底线,而百公里以上的距离则已达到“极限越野跑”的级别。


因此,直接以“马拉松”指称这场赛事,很有可能弱化或遮蔽了它本身作为越野跑的特性和风险。


《户外探险》杂志主编宋明蔚在其评论中指出,“把越野赛简单地误读成一场路跑马拉松赛事,那么越野赛中常见的气候变化、补给策略、地形爬升,甚至救援和下撤策略都容易被忽视掉,而这也恰恰是这次惨剧酿成的主要原因。”


RUC新闻坊在昨天(5月25日)的文章中亦混淆了概念,特在此向读者致歉。


至暗时刻,何以致之?


综合多家媒体现有的公开报道,造成这一“至暗时刻”的问题渐次浮现:


主办方对天气的变化缺乏研判。根据财经报道,在这次比赛中去世的名将梁晶,在开跑前40分钟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描述了当日反常的天气,他写道:“这个风有些大,第二次比赛中遇见沙尘暴,第一次的是在戈壁大帐篷里面,一些小石头都飞起来了,沙子都吹进来了,然后半夜狂风大作工人加固根基。”


21日下午2点,甘肃省气象局曾在官方微博中发布重要天气提示:“21日-22日甘肃省有一次大风沙尘、降温降水天气过程……5月已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时段,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冰雹、雷电、阵性大风等不利影响”。在天气预报告知当日可能天气异常的情况下,9时比赛照常开始。据三联生活周刊对赛事摄影师郭剑的采访,11时,赛场已经开始下雨,淋湿了他拍摄的机器。他和其他几位摄影师向组委会反应了情况,但并未得到“停赛”的通知。种种可能发生极端天气的信号都被忽略,或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主办方对比赛的叫停亦不及时。据新华社报道,22日12点17分,参赛人员在微信群发布了求救信息,但直到14时,在救援人员发现“雨急风大并伴有冰雹、冻雨、泥石流现象”后,赛事方才宣布停赛、请求增援。而此时,距离第一声呼救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


争分夺秒的救援中,一旦人体从中度失温(核心温度28℃~32℃)恶化至重度失温(28℃以下),则意味着难以拯救,此时的患者将失去意识,没有寒战,低血压,心跳减慢直至停止。在选手们对突变的天气和身体情况缺乏掌握,继续奔跑的情况下,两个小时本意味着太多的转机。


路况的复杂以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也被严重低估。结合赛事公号所公布的路线图和新闻报道及参赛者自述,赛事路线图和选手们遭遇极端天气的地点如下图所示。山路蜿蜒曲折,且事发赛段山石密布,据南方都市报消息,22日17时左右的营救中,因为车辆无法进入,还出动了铲车进行开路。



据三联报道中赛事摄影师的回忆,当天19点左右,才有消防官兵到达CP4,因为路况复杂,官兵们在赶赴救援的过程中迷了路。而财经报道中的知情人士透露,22日当晚的营救,山路加上下雨,“路特别不好走”。


崇山峻岭加剧了通讯的困难,没有信号、没有网络,第一位到达CP4的参赛者在采访中庆幸道“幸好昨天下载了离线地图”。


险地,天灾,人祸,让这场赛事成为了中国越野跑历史上不能磨灭的惨痛记忆。


我们心痛逝者,心痛那些比赛开始前还在镜头前跃动的生命,几小时后再也无法开启下一场奔跑。群山之上,险阻之中,这些跑者用血肉之躯挑战人类与自然的极限,书写关于勇毅的篇章。


一场历时性的、更彻底的反思刻不容缓:


要求主办方担责的同时,什么样的应急措施和搜救系统才是完善的?有哪些具体指标和参照系?而在宏观层面,从爱好到专业运动,从政府项目到成型产业,越野跑、马拉松等赛事在中国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样态?下一步该迈向何方?


征途漫漫,血肉当之?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事件不是唯一的悲剧。RUC新闻坊检索近年的公开新闻报道显示,自2016年以来,国内有8场越野跑赛事发生了选手身亡的事故,其中4起都与暴雨、山体塌方、极端天气等意外事故相关。



和在既定的公路赛道上奔跑的马拉松赛事不同,越野赛事的赛道主要是非铺装的路面(且对其比例具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多半在山脉起伏的地方,路况也更为复杂。尽管马拉松和越野跑都考验着人的耐力与毅力,但即便是资深的马拉松选手,从习惯的铺装路面上转移到复杂的野外山岭的这一过渡,也绝非轻易便能完成。


这事实上要求越野赛主办方更严格地审查参赛选手的资质,至少,更严格的健康资格要求是必要的。


但是,根据RUC新闻坊对“爱燃烧”(马拉松跑者社区)上2019-2021年间共计581场越野跑比赛报名要求的统计,仅有约67%的越野跑比赛对参赛选手提出了报名要求。和约63%对参赛选手提出报名要求的马拉松赛事相比,风险明显更高的越野跑赛事在资格审查上还可以做得更严格。



并且,对选手提出需要过往比赛经历的越野跑赛事仅为263场,不到整体赛事的一半。其中,还有20场比赛可以用健康证明替代过往赛事经历。


越野跑的体育精神中蕴含着对自由的追求,ITRA也在它的安全指导手册前言中鼓励选手“以全自助或半自助的方式完成比赛”。然而,这不意味着主办方无需在赛事过程中担责。


和马拉松重补给的特色不完全相同,越野赛事的组织方更需要在要求选手自己带上的“强制装备”上谨慎小心。因为在实际的比赛中,为了跑出更好的成绩,很多选手会选择“轻装上阵”,仅仅携带赛事组织方要求携带的最低标准物资。在黄河百公里越野赛的当天,由于已经进入夏季,很多选手仅身着短袖短裤。冲锋衣等装备并没有被列入强制装备,而是做为建议装备写进了赛事手册。


而中国田径协会2021年发布的中国越野跑运动赛事组织标准中曾明确指出,高海拔赛事,须要求选手携带具有防风及保暖作用的外套;选手必须全程携带带有强制装备的背包,其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保温毯、救生口哨、水具等。此外,赛事须在选手签到时对强制装备进行检查,并在赛事中途设置一个或多个装备检查站,原则上须进行轮检,条件不允许的赛事可进行抽检,抽检人数不得低于抽检项目参赛人数的 50%。


这一标准也是对标了ITRA发布的安全指南,它明确提到,选手的必备装备中有组织方要求选手在整个赛事中携带的强制装备,即所有可以适应已出现或突发天气情况的装备。


即使带好装备,在瞬息万变的野外环境中,单凭选手个人的力量也无法完全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ITRA安全指南中明确要求赛事组织方,“越野跑竞赛组织者有义务进行一个评估风险和保证安全的计划,以确保:(1)减少意外,并让所有相关人员都能获得所需信息;(2)紧急情况发生后,能够协助和救援有关人士”。更具体地说,在遇到恶劣天气时,赛事组织者一方面必须“计划应急路线,以便避开恶劣天气所造成的潜在危险区域”;另一方面则是“在任何时间都能有效停止比赛,特别是当极端天气状况出现时”。


在实际的情况中,停赛可能意味着组织方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长途跋涉而来的跑者也可能产生不满情绪。做出这一抉择的艰难可以预料,但权衡之下,没有什么能比保护选手们的生命安全更为重要。


2018年的北京国际越野跑挑战赛(2018TNF100)中,赛事方原本设置了100公里、50公里、50公里(升级组)、25公里4个组别,但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赛事方出于安全考虑,取消了100公里的比赛,并将50公里的起跑及关门时间进行了变更。


它的前赛事总监曾反复强调:“一项越野赛事,如果赛事方没有兑现事先承诺好的事情,你就是在‘蓄意’地伤害别人,请加倍谨慎。”


划算“买卖”,听之任之?


这场沉痛的事故让公众关注到越野跑这项极限运动。若从2009年的“The North Face北京国际越野挑战赛”算起,越野跑在国内兴起不过十余年,发展态势非常迅猛。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下称“田协”)发布的历年《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2017年越野跑赛事举办了312场,2018年举办了395场,到2019年则举办了481场,占当年田协记录的1828场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规模赛事的26.3%。


在运动性质上,越野跑和马拉松不容混同,但在产业的发展和管理层面,二者不乏紧密联系。


体育总局、公安部、旅游局等部门和机构2017年联合发布的《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马拉松运动产业是指提供马拉松及相关运动(主要包括 42.195 公里的长距离跑步运动以及由马拉松运动派生出来的所有在室内外进行的长距离跑步、行走等)产品与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体育总局同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马拉松赛事监督管理的意见》中有相同提法并对“马拉松相关运动”进行更详细解释:“由马拉松派生的在室外进行的长距离跑步、长距离行走以及接力,包括半程马拉松、越野跑、山地跑、公路接力等赛事,参照本意见管理。”


可以说,越野赛的井喷式发展是整个马拉松及相关赛事行业狂飙突进的一个剪影。那么这个行业到底有多火热?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注册赛事仅有22场次;而根据田协发布的《2019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2019年全国共举办1828场次规模赛事。九年间,数量翻了80余倍。



这或许是进入到经济学上的““马拉松周期”: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一个国家的多个城市以“马拉松赛事”为依托,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


马拉松、越野跑等相关赛事确实能带来经济利益,可拉动健身、休闲、娱乐、旅游以及设施装备等相关产业发展。据田协报告,2018年年度产业总产出已达746亿。


对于这些能够有效拉动当地经济的赛事,许多省份有着高涨的举办意愿。如果把各省每年举办的此类赛事数量和该省当年人均GDP(单位:十万元)相除,那在这个“单位人均GDP举办相关赛事”指数下,可以看到一些省份在举办相关赛事时更为热情和积极。


我们统计了2019年的各省人均GDP数据和举办赛事次数进行细节分析后发现,甘肃、云南、河北、四川四个省份人均GDP虽处于全国各省份的中位线下,但举办场次却高于各省份举办赛事的中位数。


西南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优美、地貌特征鲜明,借助马拉松、越野跑等相关赛事推广当地旅游资源再合拍不过。这次百公里越野赛在前期宣传时也强调黄河石林的雄奇地势和水路特色交通工具;四川省田径协会今年大力推广的“跑遍四川越野系列赛”,也在宣传四姑娘山、峨眉山、阿坝大草原等川内著名自然景观。



各省能从马拉松、越野跑等相关赛事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提升地域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体育总局的“松绑”。


2014年末,体育总局印发《体育总局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取消除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少数特殊项目赛事外,包括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在内的全国性体育赛事的审批。


这意味着一大部分赛事不需要经历从市体育局到省体育局再到国家体育局的层层上报,只需要符合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田径协会或马拉松归口管理部门相关规定即可。马拉松、越野跑等相关赛事真正走向大众化、市场化。


取消审批激发了市场活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业不需要监管。


5月23日晚,体育总局召开“全国体育系统加强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建立的“熔断机制”,号召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切实负起核查赛事运营商资质、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等责任。


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用响应“松绑”号召的积极性响应“担责”号令,毕竟,对不断挑战极限的勇者最大的尊重,是为他们织就一张安全网。


结语


呼吁降温与省思不是唱衰,更不是否定选手们的精神和努力。


在中国,越野跑、马拉松等户外运动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兴趣爱好,收入来源,甚至精神支柱,它们的在地发展势不可挡。但与长跑一样,无论对热情高涨的选手、遍地开花的承办城市,还是整个产业来说,调整呼吸,才能跑得更远。



往期回顾

我们可以只是成为普通人 :写在《名校生抑郁》之后


名校生抑郁:“天之骄子”的价值困境

“远处的哭声”:印度疫情中的社交媒体求助者


《指环王》遭差评,经典重映能叫好又叫座吗?

海外留学生确诊新冠:我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自救,然后成长


特别策划求助者画像 | 肺炎报道 | 武汉来稿武汉驰援 | 毕业设计 | 新年献词澳大利亚山火 | 故宫故事 | 真相与边界Vlog | 银屏主旋律 | 健身日 | 伤医李子柒 | 抖肩舞 |  主持人大赛高以翔 | 双十二 | 大学排行 | 申报广告小欢喜 | 利奇马 | 埃航事件 | 甘柴劣火原生家庭 | 圣母院火灾 | 基因编辑婴儿记者节快乐 | 信息之美奖 | 周杰伦新歌 第20届美国网络新闻奖作品解析(上)第20届美国网络新闻奖作品解析(下)
技术前沿AI世界 | 相关性驱动报道 | 新闻业算法变革记者行业 | 自动事实核查 | 媒体未来技术
最佳杂志封面 | 品质新闻 | 记者新技能传媒市场的18个趋势 | 在线评论与可信度
报道规范流行病 | 女性记者 | 社交媒体信息引用家庭暴力 | 强奸和性暴力事件 | 环境报道报道地震 | 采访儿童 | 枪击案 | 核辐射 
趣闻杂谈“转发锦鲤” | 新闻史手迹双十一的心理血型 | 家长进游戏群年度热词“有毒” | 亲友群辟谣
数据新闻习作自杀干预 | 医患冲突聊天室 | 征服珠峰角膜捐献 | 卡车司机 | 北京月嫂 男性医美 | JK制服 | 相声新江湖古风音乐之辨 | 赴美抗癌 | 临终关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