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式人物”趣谈(作者:钱平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里程碑式人物”趣谈
钱平雷
我是一个生在上海,长在上海,除了大学毕业分配,去东北工作5年外,几乎一辈子都在上海生活。但对于上海本地的剧种——沪剧却并不比诸如话剧、京剧、越剧、淮剧和评弹、滑稽戏等其它剧种来得更加喜欢。不过由于我的记忆力较好,对童年、少年时代《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媒体刊登的各行各业事迹和戏剧广告中的人物名字,倒是莫名其妙地记住了许多至今。我喜欢音乐、体育,所以20世纪50-60年代上海的著名音乐家、运动员的名字我几乎都能叫得出来。我并不喜欢下象棋,甚至属于不会下象棋的人,但当年中国各地的象棋高手的名字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广东的杨官璘、黑龙江的王嘉良、辽宁的孟立国、湖北的李义庭,更不要说上海的何顺安、朱剑秋、徐天利……乃至后起之秀胡荣华。
当我与一些象棋爱好者聊起这些象棋高手的名字时,人们误以为我也是一名业余的棋手。对于戏曲、曲艺也是如此,我喜欢京剧,所以各种流派,什么梅、程、尚、荀四大名旦、马、谭、杨、奚四大须生我都知道一些。我还喜欢滑稽戏,因此,姚周、杨张笑沈等名家我也熟知。然而,像话剧、越剧、沪剧、淮剧和评弹等在上海家喻户晓诸剧种著名艺术家的名字,我也记住了一大堆,对于能够记住多少,与我对他们耳濡目染兴趣的程度是成正比的。越是不了解的剧种,自然知晓的情况也就越少,有时只有依稀记住一个人的名字,而这个人往往就是这个剧种的“里程碑式人物”。
在文艺界,这些“里程碑式人物”,他们一般并不是这个行业的“祖师爷”,但正是由于他们承前启后,把这个领域原来比较古朴甚至粗糙的文化品种,进行了有效的改良或创新,使之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知识技能体系,并以可经营的模式,奉献给了社会。他们同时又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后人,让晚辈们继续发展向前。他们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艺术,就被同行称为这个行业的“里程碑”。如京剧的梅兰芳、越剧的袁雪芬、评弹的蒋月泉等大概就是这样的“里程碑式人物”。
我在以前我写的其它散文中,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梅兰芳不仅是京剧的象征,还是中国戏曲的总代表。他并非京剧的祖师爷,但他与他的京剧改革同盟者齐如山等人——“梅党”,对于产生于农耕文化的“京戏”,引入了编剧、导演、照明等现代戏剧元素,进行了工业化的洗礼,形成了京剧。这还影响了包括越剧、沪剧、豫剧、粤剧、川剧、汉剧、评剧等一系列戏曲的新生。当然上述剧种的现代化进程也是有早有晚的。如黄梅戏在《天仙配》被排成电影时,才算完成了它工业化的蜕变。戏中的女主角严凤英也就成了人们公认黄梅戏剧种的“里程碑式人物”。
然而即使他们是“里程碑式人物”,也只是说明他的代表性。而导致整个行业的提升,肯定不是他们一个人所为,而是有一批人,只不过他(她)的水平最高,或最有象征意义而已。
最近我看了一本《沪剧与海派文化》的书。说沪剧是从花鼓戏、本滩簧、申曲一路发展演变而来的,到了1942年才正式成为沪剧。其中筱文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是一个“里程碑式人物”。他的后辈又出了一大批后起之秀:丁是娥、邵滨孙、石筱英、杨飞飞、王盘声等等,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以他们姓氏命名的流派。
▼沪剧界各流派代表人物合影
但我们一般上海老百姓如果不熟悉沪剧的人,如果谈到沪剧的代表人物,估计一定是丁是娥,因为《罗汉钱》曾经是一出家喻户晓的戏,其中《燕燕说媒》一段唱,采用了欢快悦耳的民乐《紫竹调》的旋律,让包括对沪剧外行的听众,也都知道了这首的精彩唱段。还因为《罗汉钱》成功地拍成电影,丁是娥由于在剧中担任女主角而名扬天下,她也自然成为沪剧第二代“里程碑式人物”。
▼丁是娥成了沪剧的"里程碑式人物”
这也说明出彩的戏剧,才是诞生“里程碑式人物”的载体。像我们南方观众并不熟悉的评剧,它的“里程碑式人物”大概就是新凤霞了,因为她在戏曲电影《刘巧儿》一剧中“我要自己找婆家呀!”的一句著名的唱词,让她成为许多国人知道了,评剧还有这么一位艺术家。
▼新凤霞剧照
用戏曲界的演员来解释这个现象,是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其实在文艺界,这样“里程碑式人物”比比皆是。如巴金、茅盾等作家;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贺绿汀、马思聪等音乐家;赵丹、白杨等电影表演艺术家;焦菊隐、黄佐临等戏剧家,侯宝林、马三立等曲艺家等等人物,也都是他们行当里的“里程碑式人物”,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拥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1958年上影厂演员大合影
这个现象不仅是在文艺界,而且在教育界、医务界、科技界、体育界、学术界等各个界别,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各行各业几乎都曾经出现过一批所谓“里程碑式人物”。同样在其它各行各业也都有上述地位的人物存在。如在教育界,同济大学的李国豪,复旦大学的苏步青教授,他们开始都是副校长,后来才当上校长的。但他们是这两所大学的代表性人物为人们所公认的,因为他们在各自学术领域里都拥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而且培养出了如项海帆、谷超豪等不亚于他们水平的得意门生。像放射医学的荣独山、眼科的赵冬生,外科的裘法祖,中医伤骨科的石筱山等专家,也是那个时代医务界里的翘楚。另外,还有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所谓“三钱”,也同样也是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高科技领域的“里程碑式人物”。还有陈镜开这位体育界里的“里程碑式人物”,他首次打破了举重的世界纪录,实现了多少中国人的梦想啊!
然而,“里程碑式人物”并非一定是社会名流,其实在各个行当中都有“里程碑式人物”存在。在铁路运输系统中有所谓“机、车、工、电、辆”五个子系统。其中“工”就是工务系统,就是负责运营中线路、桥隧、建筑的养护、维修、大修的行当。上海铁路局有一位20世纪30年代大学毕业的老专家陈庭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正是他们这一代把1949年前的铁路管理规程,转变为直到高铁产生前还在应用的铁路运输管理规程。因此当他100岁华诞时,他的晚辈周光华、李庆鸿等所谓“五代同堂”的铁路工务权威专家,为他庆生,给他送匾,上面有四个大字“工务泰斗”。陈庭祯是老交大毕业生,他与同济毕业的李国豪,是同期实习生,他俩有“少年皆白头”的友情。如果从他们的社会知名度而言,陈是无法与李相比的,但从不同行当的地位而言,他们倒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如果说上述“里程碑式人物”都是艺术家或者科学家,那么在普通服务性行当中也有“里程碑式人物”存在。当年上海锦江饭店有一位从广东过来的厨师萧良初,我在初中时用来包书皮的《人民画报》画面上看到有专门的介绍他的如“盐焗子母鸡”、“海参吐珠”等我们平时根本沒有品尝过的广帮菜肴,说他曾在1954年去日内瓦作为中国厨师代表,为周总理举行宴会掌勺。获得了各国嘉宾赞赏。就说明了,在当时,各行各业都有“里程碑式人物”存在。
由于这些“里程碑式人物”基本上都是各行各业在中国从农耕社会向工业化过渡时代具有创新和成就的人物。往往带着比较浓厚的个人色彩。在戏曲中的 “梅派”、评弹中的“蒋调”、医学中的“石氏伤科”乃至土木工程中的“李氏悬索桥”等都有这样的流派。他们的成就让后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里程碑”也成为后人难以逾越高度的长城。最典型的是几乎所有的戏曲剧种,只有听到某位获得梅花奖的优秀演员是该剧种“X派传人”的报道,却没有任何新的流派诞生的传闻。我曾与上海铁路局的老局长,也是著名的桥梁专家张龙先生闲聊,说如果将桥梁界的茅以升、李国豪与滑稽界的姚慕双、周柏春都是“里程碑式人物”放在一起比较,你和你的同班同学项海帆院士,大概相当于吴双艺、童双春等“双字辈”演员的地位,还不具备茅、李、姚、周他们当年的社会影响力。尽管你在松浦大桥建造、京沪高速铁路研究和项海帆院士的桥梁抗风试验的学术水准肯定已经超过了茅、李当年的科技水平,但却还没有达到“改朝换代”,替代他们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程度。究其原因,因为你们与他们一样,还处于工业化时代之中。
如今我国进入了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的时代,全球也进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挑战与机遇都时时处处地存在。科技与文化的进步,也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之中。谁能把握这个机遇,很可能就能成为新时代“里程碑式人物”。但如果过不了这一关,那么被淘汰的厄运也就无法回避。如今的创新一般是由团队来完成的,而且需要多个领域、学科的专家进行合作。如中科大的量子通信、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腾讯的微信都是由团队跨学科研究完成的,但这并不影响潘建伟、马云、马化腾们作为他们的代表,成为新时代的“里程碑式人物”。
当他们与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创新人物一起出现的时候,新一代“里程碑式人物”的群体也就形成了,相信他们一定会在继往开来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鸣谢:钱平雷先生赐稿分享!
钱平雷先生热文▶我与陈述的“较量”
▶忆母校
▶我的上海交大缘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