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颇烦”的疱疹》另四篇(辛一)

点击关注👉 知青情缘 2024-02-02


目  录

《“颇烦”的疱疹》

《酒宴》

《又是一年冬至日》

《杭州往事》

《牵手巴渝山水间》



“颇烦”的疱疹


作者:辛一



.


   “颇烦”是兰州方言里广泛使用的一个词。小孩刚会学步便能熟练而准确地使用,大概是简单而又能表情达意,老人也将“颇烦”挂在嘴上,表示一种不满和无奈……对不听话的孩子,不爱学习的学生,长舌的邻居,蛮横的同事,不景气的工厂,不顺心的事情,乃至家庭和暖昧的男女……皆可一言以蔽之:颇烦。



   其实颇烦这个词文言文气息很浓的,就是“比较麻烦”的意思,表达时和风细雨,既不拒人千里之外,也不蛮横武断,留有余地。只是人们表述时的声调和语气都不对,大祗是抿紧嘴唇以一种不满或不屑的口吻把话语连同情绪用一种急促的声调将这两个字从嘴里喷薄而出。与此同时,在空气里灯光下你都能看到那无数的吐沫星子四处乱溅,且夹杂着浓烈的口气……我平生散淡,远离颇烦。其实"颇烦"也要有一定的资格,“大老虎”颇烦,你能到那个级别吗?


   我不颇烦,颇烦却屡屡不请自来,让人十分颇烦。今年三月初,右手臂,手掌、右胸肿胀麻木疼痛……去医院,医生也说不出子丑寅卯,开出一叠化验单,说:逐一排查……



   先后花五六百大洋,仍是不明就里。搜百度去书城还是云里雾里。医生看了化验单说:血糖不高不是痛风也不是类风湿……是什么呢?整日里提心吊胆,终日如等待判决一般……终于在一天早上醒来,手臂手掌上冒出大大小小的泡泡,小如针头大如绿豆。医生和我都如释重负,是“疱疹”!何方“神圣”如此这般地折腾而又姗姗来迟……于是抹药吃药,拒绝输液,倒不是心疼银子,而是“输液”的名声让人望而却步。



   于是,开始“颇烦”。疼痛难忍日夜不宁,睡觉只能左侧身,被子压在右臂上也疼痛,右手无法握起,刷牙洗脸吃饭都得用左手……209的朋友以亲身经历告我:……住院一天1000,或曰:打三针800……当时也疼得死去活来。说实在我这人比较“皮实”,心境却十分黯然。先是挂号费涨价了,钱不多,心里却是很不爽。医保卡的颜色不同,交费的额度也自然不同。虽然都是上海户口,作为异地退休返沪就诊就被打入另册。看病分三六九等,我知道自己是百分之八十人群中一员,只能享受百分之二十的医疗资源。要命的是在这百分之二十里,我又能享受多少呢?混到这个份上,连我都恨不得把自己一脚从医院里踢出去……想当年,我也是热血青年意气风发响应号召,“好儿女志在四方”,毅然而决然地奔赴黄沙蔽日的大西北,扎根那“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地方,且毫无怨言。在工业学大庆的日子里,吃大苦耐大劳。我也是“工业学大庆先进个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挑灯夜战,我也被评为“优秀学生”;为人师表,也位忝“优秀教师”……等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返回上海报户口,则被问之“投靠谁?”感觉如丧家之犬。在全家老小均点头同意我“投靠”后还要我写一份“成为上海人后的感想”(大概意思),我出去时也没这么“颇烦”,这点文字对我来说小意思,写时却悲愤难抑欲哭无泪……



   四月初,去xx三甲医院求医,心里便有些踌躇。这是一家饮誉国内外的大医院。五年前,2012年我外甥因“淋巴结节”从老家到上海看病。那医院好生了得,人山人海,比赶集还热闹。从环形的五楼望下去,类似天井的一楼有如方阵一般的一排排的座位,跟电影院似的,密匝匝几无空隙。倘有什么东西掉下去那得出人命……我外甥挂的专家号,三百八,明码标价。最贵的院士号八百八,还挂不上,门口的票贩子海了去了……陪我外甥如朝圣般排队就诊,外甥抱着一叠x光片和病历。医生是一个很精致的中年女医生,问;你怎么了?外甥便把自己的病情说了一遍。外甥在老家也在医院工作,言毕便把下巴伸过去,估计医生要摸一下检查吧。女医生很矜持,既不检查也不看片子和病历,说;先化验一下血,拍个片子……用语很套路。我外甥说:医生,我这病怎么样?她回答得更专业了:检查结果出来再说吧。见我外甥意犹未尽(毕竟花了三百八呀),医生便柔柔地又说了一句:就这样吧……三百八就这样换了三句半话……专家的话很金贵,像我这样一节课要讲45分钟话的人,真是白活了。


   不得己,又挂了一个普通号。这是一个三十几岁的男医生,说了十几句话又用手摸了摸病人的脖子,这让我和外甥很感动……不久决定开刀。


   医院名不虚传,手术很成功。但病人要有思想准备,店大欺客,医院也一样,毕竟病生在你身上,和医生没有太大的关系。如你是百分之二十的病人能享受百分之八十的医疗资源,自当别论。平民百姓奢望如春风一般的待遇,做梦去吧……



   我去该院看病时,心里有种莫名其妙自惭形秽的感觉,能让你看病就不错了,你以为你是谁?“异地退休返沪人员”,就像当年宋江等人脸上烙了“金印”一般。浪迹江湖“名不成功不就,反被文了双颊”……导医台告我上三楼挂皮肤科,到了三楼又让我挂神经内科,普通号十元,感觉占了多大便宜似的。就诊的有上百号人,诊室门口有叫号的。进去一看有六个医生极年轻,像刚出校门的学生。我挑了个小伙子,看病却十分老道,我问他可有特效的针剂,他说没有。我说痊愈大概得多长时间,他说我没见过半年能好的,仿佛阅病无数的老郎中……开药时问我开一合还是两合?我想起209的老顾,他爱人住院看类风湿,医生开的特效药其实是营养药,花了好几万。我便说一合吧。取药时,一合160,一板八粒。回家看说明书上的药理和黄浦区中心医院开的“加巴喷丁“差不多,止疼的。



   我对医生充满了敬意,无意贬低。他们的职业是崇高的,救死扶伤,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有一颗龋齿俗称虫牙,发炎时疼得彻夜难眠。去兰州省中医院拔牙,医生是个小伙,一脸阳光,众多病患张嘴看病,他竟无半点嫌弃,态度温和。他检查完后说,确实该拔了,我很掉价地问,很疼吧?他笑着说,有一点,没关系,你这么驼实(壮实),没事的……言时笑得很灿烂。打完麻药开始拔牙,又是撬又是敲,倒是不怎么疼……他不停地跟我说话:你这牙跟你时间长了,有点依依不舍,真结实……马上就好了,拔牙不像摘苹果,你看过电影《摘苹果的时候》吗?我知道那是刚上映的一部朝鲜故事片,我哼哼着说:看过……好看吗?……好看。灯光下年轻医生唇上那茸茸的胡须柔和极了……说着说着,牙拔下来了。他找了张白纸把牙包上,挺孩子气地说,拿回去好好看看……


   这是一个让人怀念的牙医。牙不疼了,回去好好踢了一场球,乐极生悲,手上挨了一脚,夜里肿得跟发糕似的。天明去医院,医生问,昨晚睡着了吗?睡着了,那就没问题。其实骨折了,至今手背上还凸出了一块……


   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厂医院的大夫看我手臂上有不少红点,说很麻烦,让我住院。有一长得和我一样粗壮的女医生在我腹沟上抽骨髓要化验,针头差不多赶上打毛衣的针了。我这人有时挺傻的,扎了好几下,挺疼的,也不吭声。她折腾了好长时间抽了些红白色的液体让我到兰医二院化验,我便诚惶诚恐地捧着去二院。化验室的人问我:这红红的是骨髓吗?那看我的眼神跟看傻子一样……我回去跟那医生一说,她倒是见怪不怪,说:重抽。看她一脸坦然的样子,我知道什么叫兽医,我也明白了什么叫庸医杀人!



   我时常犯傻,但毕竟不是傻子,随即我出院了。


   有同仁介绍我去兰医一院看专家门诊。那时专家门诊开设不久,货真价实,挂号费很便宜,也就三五块钱吧。听同仁说专家叫马兰芳,是个女教授,在国内很有名。见到马医生,一头银发,气质不凡,眼神清澈,举止优雅,一袭白大掛衬托着她保持得极好的身材。她很热情,仔细检查了我手臂上和身上的小红点,然后笑了,说:这不是出血点,是红痣,你生下来就有的,摸上去是微凸的,跟出血点不一样,你自己摸。她拉着我的手,说:感觉不一样吧……我告诉她抽骨髓的事。她苦涩地笑了,眼睛里充满了悲天悯人的神色,轻声说:怎么能这样……随即她在我耳垂上取了一点血去化验,让我稍等片刻。不多会她回来对我说:我用两种方法给你化验,血像血小板都很正常,你很健康,放心吧……随即又叮嘱了我一句,以后不要随便让人抽骨髓……


   一头让人尊敬的白发,她坐在诊室里那把白漆斑驳的靠背椅上慈祥而温婉。深秋的微风不时将纱窗撩起,吹佛着她缕缕白发,透出一个德高望重的医者无与伦比的美丽……回家的路上,我脑海里浮现出普陀山沙滩上矗立的南海观音的塑像……


   在那以后,我曾带朋友去看病,听人说她回北京了。我对友人说,不好意思,友人很豁达,说:没事,像她那样的医者仁心理应有一个好的归宿,然后又说,換了你,跑得比她还快,朋友是北京人……



   颇烦的疱疹基本痊愈了,手指还有些麻。最近我又在清晨在人民广场晨炼,当我拔腰挺胸倒走一千步时,感觉很幸福……


   听人说,他们小区有一疱疹患者,去年三月得疱疹,长在眼睛里,今年四月才把眼睛睁开……疱疹很颇烦。


   我时常想,寻常百姓看病有时像撞大运,得看自己的造化。吃五谷生百病,活着难免颇烦。敬畏生命,善待自己。尽人事,听天命……


   我们别无选择。



2017年4月23日于上海

 


酒宴


 作者:辛一



.



生平无金兰之契约,亦少觥筹交错之宴请,日常交往不过都市之布衣陋巷之小民而已。偶有酒宴大致是红白之事,加上教师节或外出阅卷或为人捉刀;或借调到厅局帮忙,公务应酬风光了一阵……



近年来,却是人气飚升,小酌大宴忙得不亦乐乎……


前几年余回老家盐城,家人大张旗鼓,豪华包厢流光溢彩。大圆桌二十人,何时受到如此礼遇,诚惶诚恐不知所措,如芒刺在背……几天后回时堰东台扫墓,又是宴请空前。自此,酒宴不断。



像所有好酒者一样,我也炫耀一番。记得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挖防空洞时,特供“108”(价格为一元另八分的散装酒,以此为名),下酒莱不过是凉拌土豆丝萝卜丝凉皮子而已,却是喝得兴高采烈酩酊大醉……偶而从上海带回七宝大曲熊猫白酒,更是稀罕无比。于是揎袖划拳不醉不归……终有同仁者撒手人寰,余者胃镜检出各种胃疾……自此心生惶恐,消停了好一阵子。这几年终是恶习难改,半推半就重拾旧日风光。回上海后亲友小酌,推杯換盏,却是不敢造次浅尝辄止。返兰度暑,学生接风,又以酒宴款待,心生纳闷。当年对学生说老实话,我不是那种和风细雨式的老师,驭生苛严。虽说一片热肠,难免失之简单粗暴,他们倒不记仇,十分亲热。



上个月,一学生目前己是驻上海办事处经理,原本托他从兰州捎回东西,取时却是他请我吃了一顿饭。席间,他告我:当年,我们对你还是有点“怯”。怯者害怕也,想当年我是何等的凶神恶煞……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位忝其中,实在有辱斯文。饭毕又叫人驾车送我回家,这应该是一份情谊而不是怯吧。是夜感概良久辗转难眠。



月初外出旅游,车上有女子注视我良久。问之,得知在北京见过我哥,而我们兄弟脸庞极像。她应该叫我一声“二舅”,也算“他乡遇故人”吧。是晚又是一场宴请,二瓶四特所剩无几。好在我喝酒上脸,几杯下去面红耳赤,倒也无人为难我。酒席上我最爱听的一句话:我喝干你随量……于是只要自己把住,没事;倘若手舞足蹈则属于自我作贱了……


其实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老朽老矣,喝酒点到为止,既能助兴也无伤大雅。



现在喝酒,茶楼也有此服务。在兰期间,友人邀我喝茶,环境安谧幽静,无黄河滩上茶座的喧哗嘈杂……茶过三巡点菜上酒,我也是开了眼界。于是与时俱进,先喝茶后喝酒尽兴而归。


路上偶遇的外甥回东台后又设宴招待。都是至爱亲人,大概近二十年没有如此聚会,亲热有加,畅叙情谊……沧桑岁月时光流逝,白发终上额头。酒宴让人回味青春的欢乐,人间的亲情。世道总有泥泞,人生都有悲秋……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酒宴让你排遣昔日的彷徨,挫折和幽忧,让你看到生活的曙光,来年的丰收。往前走,莫回头……历经劫波亲情在,相逢一笑抿恩仇。


亲人的酒宴,无楚汉鸿门之波谲,无青梅煮酒之风险,无杯酒释兵权的权谋,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凄苦,无劝君更进一杯酒的悲壮……有的只是亲情的流淌。席间有人举杯提议:为一路有你干杯……是啊,前世三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人生在世,相逢不易,那深深浅浅的缘,那些像风一样穿过生命的相逢与离散,都是我们一生难以忘怀而弥足珍贵的记忆。


本己准备打道回府在车站候车,又有车接我赴宴。外甥孝子,其父有恙,亲朋探望,摆酒酬谢。大包间大圆桌,技形吊灯至爱亲属珍馐佳肴……回家称体重,乖乖,91公斤,说句家乡话:不得了,没得命……


酒宴尚好,岁月不再。



 2016年3月16日于江苏时堰




又是一年冬至日

---致我北方的朋友


 作者:辛一



.

    冬至前夕,兰州便开始热闹起来。各大超市、商场、饭店便推出各种水饺,沿街设摊,争奇斗艳;韭黄抢手,洛阳纸贵……



    人人都相信那天不吃饺子便会冻掉耳朵的美丽传说,于是冬至便成了饺子的节日。     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天公作美,瑞雪兆丰年……     放眼望去,千山玉砌,万户银装,皑皑白雪裹抱着节气中的城市……     天早早地暗下来了。路上行人蹚风冒雪,肩背手提,大包小包,匆匆赶路……地上的积雪在脚下嘎吱嘎吱作响,车站上黑压压的人群,嘴里哈出的热气在灯光下四处飘散…… 



   冬至夜归,远远望见自家灯光便感到十分的暖人。


  冬至是一个热气腾腾的节气。煮好的饺子散发着热气,汇集在氤氲的夜空中,十分惬意地徜徉。     这也是一个缅怀先人的节气。洒一杯水酒,供一盘果馔,燃一束长香,烧一沓黄纸……追思亲情,感恩先人。     这还是一个充满温暖的节气。锅中翻滚的饺子甜甜蜜蜜相依相偎……饺子下酒,越喝越有;三二知已,围炉而坐;烤火品饺,举杯对饮;秉烛夜谈,沧桑几度;岁月无情,青山依旧………




    这更是一个思念的节气。我北方的朋友,别来无恙?   

    辛一长揖及地,谨致冬至大安!                                     


2020年11月7日于上海





杭州往事


 作者:辛一



.

   儿时在老家读书,先生讲起杭州眉飞色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不到,死也冤枉……从此,我便对苏杭充满了无限的神往。后来到了上海有机会去了趟杭州,觉得杭州不是想像中的煌煌天庭泱泱瑶池,紫气东来云雾缭绕……不如上海大世界热闹,也不如西郊动物园好玩,便有些失望……



   后来参加工作后再去杭州感觉就不一样了,才领略到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眼前的西湖,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也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西子西湖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从此对西湖的湖水荡漾波光闪闪以及周围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的胜境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以后每到杭州都喜欢呆坐在西湖边,品味它“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时光沉淀的天堂胜境。


   上世纪1989年的暑假,我带着学校的六个老师乘188次火车抵南京。然后走无锡,下苏州,坐船到杭州,足迹遍布杭州大大小小的景点,回去写了篇《东行漫游》,颇受好评。保留的报纸早已泛黄,不觉已有三十年矣。


   时光若刻人生如梦……


   此次与友人从乍浦坐大巴到杭州的很大原因是办理“杭州长者免费旅游交通卡”。在西湖银泰商厦附近,办卡处十个窗口一字排开,半个小时办妥。杭州的大气利索不同凡响……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在湖边钱王寺处上船。登船后放眼望去,湖中孤山峙立,苏白两堤如锦带纵横其间,阮公墩等三岛鹤立湖中,群山如抱,山明水秀,水色一天……弃船登岸,岳王庙面对西湖背靠青山,是西湖风光的一道秀丽风景。岳飞墓用条石砌砖圈,墓前有石栏围护,墓碑上书“宋岳鄂王墓”。岳王庙规模宏大,气势宏伟。


   从岳王庙出来,对面的“同龄阁”餐厅以杭州的传统风味菜为主,其“西湖醋鱼”以西湖鲲鱼为原料,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鲜嫩带甜……我们一行三人也就花了100多元。



   以虎跑泉为主景的“虎跑”,黑色的石雕群虎虎视耽耽颇具虎威。景区内还有弘一法师的纪念堂、济公塔院等。在虎跑泡一杯龙井茶是一种极惬意的享受。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始建于北宋,它与保俶塔、雷峰塔并称为“杭州三大名塔”。据说大潮横秋之日登塔,可听钱塘的汹涌豪迈的涛声,如千军万马之势……只是我等无福消受这波澜壮阔的美景……


   雷峰塔。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韵味,故被称为“雷峰夕照”。旧塔倒塌已有七十多年,在新塔的底层是雷峰塔的遗址,有玻璃罩保护。新塔高度约七八十米,塔身是平面八角形,仿唐宋的楼阁式塔,有电梯登顶,可见飞檐翘角下挂铜风铃,风姿优美铃声清脆。同时还有外挑平座可供观景,极目远眺,钱塘江烟波浩渺尽收眼底……



    苏堤,俗称“苏公堤”,是北宋大诗人宋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时利用挖出的淤泥构筑而成。“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寒冬一过,苏堤便犹如报春使者,届时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波光粼粼……开春当来此一游。


   杭州是座大气的城市,招徕八方来客。在旅游景区没有红绿灯的地方,大车小车一律齐刷刷地停下礼让行人,无喇叭声聒噪,有谦谦君子之风。笔者到过百余座城市,如此谦让唯杭州一城。


   当然也有不如意处。



    灵隐寺名扬天下,已数次光顾,唯有此次居然要收三十元香火钱。佛家以慈悲为怀,岂可强为,两个小年轻把门面露得意之色,也不怕佛祖怪罪……


   去宋城。门票和“宋朝千古情”捆绑售票。仔细看售票告示似有闪烁其辞之嫌。小丫头说,票价320优惠260。其实在转角处另有价目表,上海游客99元即可,只是故意不让人看到罢了。小丫头还年轻,只是太世故,当然景点老板应负主责,而小丫头巧言令色不知坑蒙了多少游客而且堂而皇之,实在让城市蒙羞,令人性丑陋……因要赶晚车,匆匆离去。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面对纷繁的尘世放飞心灵,杭州是个不错的选择……


   2018年10月22日于上海


 


牵手巴渝山水间


作者:辛一



.



(一)


   上世纪末,有感于孩子考到上海,我写了篇《牵手》颇获好评。



   在老平房那片空地上,我牵着蹒跚学步的女儿的手,迈开了她漫漫人生的第一步。几年后,又牵着她的手去幼儿园。那是一排厚实的土平房,阿姨蹬着硕大的摇床唱着当地的民谣:尕娃的妈会绣花,绣了个老鼠抱金娃……阿姨也教数学: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六岁那年,我牵着她的手去上学,离开小学时她已是“三道杠”的大队长。在满分为200分的升中学考试中,她以198分考入西北师大附中,那是一座有国际权威机构公认排名的中学。每年高考后,学校把录取通知书挂了校门的左右两侧,煌煌夸耀着它的底蕴和荣光……


   二十多年过去了,她早巳长大,我也苍然老去。


   兰州西站有一家“甜胚子奶茶店”,门匾下有一行凸字条幅:“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该店门庭若市生意火爆……


   新世纪的2006年左右,我返沪探亲,她目睹我买返兰火车卧铺的艰难,开始给我买飞机票……再以后凡长途旅行,她都负责机票。拉萨、敦煌、丽江、新疆、台湾、日本、泰国……有一年过年,她帮我买了从兰州到北京,北京到盐城,上海到兰州的全部机票,学校老师的眼睛都红了……



   近年来,我开始步履蹒跚。去年她陪我们去了一趟福建厦门鼓浪屿。今年走重庆三峡……去日苦多,我们终将化作一缕青烟,独自远足天国。


   上个月24号上午,我们坐飞机去重庆入住希尔顿。


   ……当晚去长江南岸的长嘉汇公园(长江嘉陵江的汇合处)。隔江眺望便是朝天门码头,两岸灯火辉煌,映照夜空,水天一色流光溢彩,山城灵秀名不虚传。



   重庆,地处华夏西南,长江嘉陵江襟带而过,群山环围,丘陵广布,故名“山城”。逛街如登山,重庆胖的人不多。


   自古而今,千百年风烟过眼,洗尽铅华之后的山城。虽已没有了“铜梁”时代的厚重与苍古,但碧树掩映重楼,繁花点缀灯火,青砖覆着霓虹,却别有几分明秀的味道。


   伫立江边,面对滚滚长江,你分明能感到山城骨子里蕴含着一种江湖气息,火辣而豪爽。远处那橘红色灯火,街头那辣辣的火锅,都能窥见它那格外炽烈的灵魂……当地人说,每当仲夏初秋,碧绿的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激流撞击,漩涡滚滚,清浊分明蔚为大观……



   第二天去磁器口。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千年古镇古色古香,氤氲着明清的古风,它是重庆的缩影。独有的“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格局是重温老重庆旧梦的好去处。



   古镇上的青石板摩娑得既光滑又润泽,纤尘不染。一座座吊脚楼临崖而建,楼上残破的雕花栏杆见证过磁器口的兴盛,也饱含着衰败过的悲凉,百年风云一抹苍伤……


   徜徉在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望见嘉陵江的身影,如果说古镇的景观酷似一幅幅黑白的老照片,那么色彩缤纷的新街市就像一幅从自然中拓印出来的油画。



   “好吃街”灯光流溢色彩斑斓,香味扑鼻……


 


(二)


   一路上都是店主的吆喝声,什么豆腐脑、串串香、酸辣粉、毛血旺、千张皮、陈麻花、椒盐花生……到底哪家最正宗?当地人说,谁家门口排队最长就最正宗。孩子买来“鸡爪爪”,这应该是我有生以来吃到的最美味鸡爪爪,入口酥软,无腥腻之味,有柔滑之感,齿间留香,欲罢不能……



   游走在江边,目不暇接,不慎被铺着的木地板绊倒,80公斤+的体重,“匍”然倒下,四处刹那间一片寂静。有女子扶我起来,柔声说道:你先坐一哈吧……回头望去,莞尔一笑,山城女娃真不错。



   美女和夜景是重庆旅游名片,在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的“解放碑”,除了可以打望重庆美女,观赏时尚潮流,还可以体会巴渝的风土人情……


   解放碑是一座国家级的抗日纪念碑。碑为石铸,通体乳白色的八角形,顶端有钟数座,整点时群钟齐鸣,颇为壮观。伫立碑前,左望悠悠历史,右瞰世间烟火,恍惚间便已走过烟云万端。待凝眸,再邂逅,或许还是波涛万顷的长江……


   潇潇夜雨垂落了夜色,解放碑挺拔了旧岁,九曲十八弯的山道流转着向往。“君问归期未有期”,重庆是值得用心欣赏的地方。



   夜晚坐游轮,在朝天门码头,姑娘将费用每人/138元还价到三人260元,老朽老矣,后生可畏。一路疾走登船汗流浃背。


   游艇豪华气派,甲板观景台如露天啤酒广场。


   卖票的小伙挺大气,船费在登船后再付。


   人们在甲板上观看沿途江景,船过洪崖洞时一片欢呼。灯火通明,依山而筑,错落有致的洪崖洞美伦美奂,美得如梦如幻……游艇上有演出,江上号子雄浑有力,使人想起长江边上曾经的赤脚纤夫,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弯腰垂首将沉重的纤绳勒进隆起的胸肌……“变脸”演出甚为精彩,演员和观众互动时,一跺脚瞬间“变脸”,连跺连变,功夫了得……再以后的演出沦为蹩脚的商业演出,所谓“大师”当场泼墨挥毫,要价三五百,除“托”上台购买并无人问津,遂草草收场……


   洪崖洞在脑海里一夜翻滚,难以割舍。次日白天又去洪崖洞。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洪崖洞被誉为“城市的客厅”,旅游区是以具有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而建的,奇特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



   当天坐长江索道,俯瞰脚下的涛涛江水,耳畔响起杨洪基的歌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歌声中仿佛听到一声声叹息……


(三)


   朝天门码头是重庆最大的水码头。自古江面墙帆林立舟楫穿梭人行如蚁。如今冷清了不少,也不见了生龙活虎的“棒棒”。在初冬的季节显得萧杀而空旷……



   27号下午,在朝天门登上五星级“世纪辉煌”号游轮。船高五层,宾馆式设计,每间舱房近二十平米,有单独阳台可凭栏观景,配有洗浴卫生间,电视空调沙发一应俱全。餐厅有四十张铺着雪白桌布的大圆桌,整洁宽敞,环境舒适。自助餐洋洋洒洒几十种,没有海鲜河鲜,以鸡肉鸭肉为主,有牛肉没大肉,肉包子闻有其味食无肉糜……


   船行三峡,迂回曲折,景色请幽,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山巅云雾燎绕……第二天船行天水相连的瞿塘峡,两岸悬崖高耸入云,相距不足百里,如一道半掩的门,人称“夔门天下雄”,人民币背面的图案即取此景。


   放眼望去,夔门山水气象万千纵横捭阖,杜甫在这里登上白帝城的最高处,于是有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年一叹。而李白三次经过瞿塘峡有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唱。


   瞿塘峡虽短,却是整个三峡的咽喉。



   重庆巫山县和湖北巴东县的境内有一座神女的山便是巫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景的原址大概就在这里吧。巫峡素以幽深和秀美著称,两岸嶙峋怪石、悬崖绝壁,有惟妙惟肖的各种天然“雕塑”。神女便在其间,只是由于水面的提升,已不见了当年的云蒸霞蔚,让人顿感怅然若失……因建三峡,游轮改道,未经过西陵峡,深以为憾。


   第二天上岸,坐大巴去丰都鬼城。丰都是一处历史上有名的重镇。古籍记载,这里为鬼帝坐镇之地。古代建筑多为朱漆大门,但鬼城的大门都是黑色,门上血锈般的匾上写着“鬼门关”三个大字,两列行刑恶鬼镇守着大门,给人不寒而栗的感受。寥阳殿前有三座形制相同的青色拱桥,雕花精美。石桥在鬼城自然具有地狱文化的表征,比如中间的一座桥叫“血池河”,是传说中亡魂前往阴曹地府的必经之路,在这里要接受死者生前善恶的考验。有罪的被打入桥下血污池不得超生,这里被称为宣佈生存和死亡的试金桥 ……游客中有人小声嘀咕:……应该让那些履新的官员都到这里来走一走……另一游客答道:他们才不怕呢,移民外国,那里没有地獄鬼神,只有上帝天堂……


   经过望乡台孟婆水,神道的尽头是“丰都大帝”。这座高约三米的造像古朴奇拙,头戴王冠,形像庄重威严,这里另一处重要建筑里面供奉的是阎君。十八层地獄分为东地獄西地狱,场景血腥恐怖阴风阵阵……断头台、下油锅、上火海、剖腹剜心、刀劈斧锯……告诫人们多行善莫作恶。




(四)


  第三天上岸坐大巴去白帝城。



   西汉末年,公孙述在此筑城称帝,名白帝也为城名。公元223年,蜀汉皇帝刘备兵败于此,将蜀国后事托于丞相诸葛亮。白帝城托孤代表了封建时代的诸多文化,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抒情言志抒发块垒的符号,有“诗城”之誉。庙内有托孤堂、明良殿、武候祠、碑林、竹林园等景点。导游说,景区有365级台阶,山路坎坷,有轿夫忙着张罗生意……


   下午坐小船游览神女溪。


   神女溪位于巫峡南岸,溪内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处于人迹罕至的原始状态,是一处旅游处女地。


   三天后告别游轮。


   登岸驱车前往秭归县参观三峡大坝。



   坛子岭,海拔262.48米,坝上工程区域的制高点,是饱览三峡水利枢纽的最佳观景台。伫立坛子岭,放眼远眺,巍巍大坝横亘长江,凭栏俯瞰,永久船闸尽收眼底,五级船闸是三峡水利枢纽的主要通航建筑物,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以人和水为主题的大型浮雕环绕观景台,饱含巴楚文化的丰厚底蕴,描画了中华民族从古到今治理江河兴利除弊的伟大壮举。


   从三峡大坝驱车至宜昌,落脚水云岚酒店。酒店精致气派而不张扬,前台服务员说,我们酒店没有星级……藐视星级但环境优雅大气舒适。自助餐厅不大,但餐饮精美,有河蚌,有在灯光下饱满粗壮散发出诱人光泽的肉丝,结结实实地昭示着它飙升的身价,不似其它地方纤纤细细若隐若无羞羞哒哒不愿见人的模样……下午的茶吧如书吧,白色沙发小圆桌,供应水果点心,有书香之四溢,无市井之嘈杂……


   去江边游览,夷陵长江大楼飞架南北两岸,映衬着深广邈远的苍穹和熔金般的夕阳,而江面被洒满了万斛血红的光斑……


   酒店大气,31号早上有商务车免费送我们去火车东站,换乘机场民航大巴。飞机一个半小时抵达上海浦东机场。


   牵手是一份情缘,一种责任,是一出生命的恩典,是天底下一幅最美的图画……


   願我们的余生有牵手相伴,有前景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2020年1月4日于上海





作者简历




   辛一(笔名),八岁时从老家江苏时堰到上海读书,十八岁赴兰州支援内地建设,当过工人、调度、计划等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西北师大后从事教学工作至2012年,同年返沪定居。


作品荐读


遥远的大篷车……(辛一)

水 码 头(辛一)

我与广场(辛一)

北京的故事(辛一)

孝感天下的一代(辛一)

别了、我的小屋(辛一)

绿皮 52(辛一)

抹不去的回忆(辛一)

兰州琐忆(辛一)

大美新疆(辛一)

天地之间一碗面(辛一)

山西漫游(辛一)

从南到北走山西(辛一)

西行漫游(辛一)

万水千山总关情——黄山行(辛一)

老街 ——领导去哪里?(辛一)

中原十日(辛一)

走进布达拉宫(辛一)

山东记游(辛一)

八百里秦川走长安(辛一)

丹霞照我走河西(辛一)

旅行的诗意—宁夏游记(辛一

走过春天,还在路上(辛一)

圣湖羊卓雍措(辛一)

《庆典与雨荷》《跟着学生去卓尼》(辛一)

《岁月如歌更如风》《打工教学》(辛一)

《官鹅沟》《兰州吃货的流金岁月》(辛一)

《你是个好人》《地震琐忆》(辛一)

《烟花三月下扬州》《人间四月紫藤花》(辛一)

《火车人生》《土豆的怀念》(辛一)

《夜走黄河滩》《苦夏》(辛一)

《镇江行》《海天佛国普陀山》(辛一)

《雁荡山记游》《雾中登衡山》(辛一)

《兰州  一座被移民的城市》《抢红包》《大寒远去 炉火犹在》(辛一)

《宋城西塘两日游》《桂林印象》《难忘最是杭州城》(辛一)

《手机丢了》《排队买重阳糕》《城市与移民》(辛一)

《怎一个“抢”字了得》《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人有病天知否》(辛一)

《成都纪游》《乐山大佛、峨眉山》《寻梦丽江》《春城行》(辛一)

《羊城纪事》《走进海南》《琼海掠影》《好人王姨》(辛一)

《人在旅途》另九篇(辛一)
《这一年》另七篇(辛一)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颇烦”的疱疹》另四篇(辛一)

点击关注👉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