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建乡村文化

张永谊 群言杂志 2022-07-27


原载《群言》2017年9期


年初笔者参加“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的活动,走村入户,到了桐庐县横村镇白云村,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给偏远农村带来的变化,也感受到农民守住了“绿水青山”,盼望着让它尽快变成“金山银山”。如何寻找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路径,还需要我们从长计议。





Part

1


从离乡到返乡

 

白云村位于横村镇西部,由石青桥、郑城、大会山、峰坞四个自然村组成,常住人口1631人,但超过85%的人口外出经商、打工、求学,是典型的“空心村”。上世纪80年代,白云村响应“想致富,先修路”的号召,修通了乡村公路,农民走出了大山,农产品销到了山外。但是,今天情况彻底发生了改变,在城镇化不到20年的时间里,大多数乡村逐步变成了“空心村”,人们外出上学、务工、经商,也带走了乡村发展的活力,年轻人、有文化的人流向了城市,乡村只剩下老弱病残幼。农村最早修路是为了“走出去”,让封闭的山民看看外面的世界,寻找务工的机会,捕捉难得的商机。当我们走进白云村,他们依然提出要“先修路”,而今天修路则是为了打造“城里人的第二故乡”,让外面的人“走进来”,做乡村旅游、乡村旅居,修路目的的变化彰显的恰是农村发展的大变迁。

 

改革开放近40年,我们经历了一个从“争做城里人”到“争做乡村人”的历史转变,“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为农民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则为服务城市居民。乡村清新怡人的自然生态、人文风情,远离都市的纷繁嘈杂,迎合了城里人的审美需求,许多人渴望返璞归真,融入自然、愉悦身心,追求自我、生态生活。因此,一个空心化的村落,让那些闯荡过、打拼过,有了一定经验与资本积累的人回乡创业,再造乡村,把没落的村庄重新激活,以文化传承为引领,恢复原生态的居住、原生态的农耕,让情怀落地,让心灵有所寄托,让更多的人体验并拥有自由洒脱、纯粹自在、心灵回归、天人合一的生态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是强调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保护好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祥和宁静的山水田园风情是吸引人们回归乡村的重要因素,而乡村道路、乡村民宿的建设恰是再造故乡的好方法,乡村文明不仅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构成中华文化生命体的细胞,携带着民族文明演化的秘密和基因。因此,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我们都需要故乡,栖居的故乡、心灵的故乡。

 



Part

2


从旅游到旅居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的文明国度,我们拥有适合乡村旅游、旅居的丰富农业资源,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如何表达乡村文化、如何从乡村旅游发展为乡村旅居至关重要。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困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难题在于村落空心化、发展动力不足、发展资金缺乏。我们认识到,任何发展都需要时机,传统村落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开展旅游、旅居可谓势在必行、大有可为,城市反哺农村、支持乡村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传统乡村生活的闲适性,正是当下民众喜欢旅居乡村的原因,也是休闲旅游市场追求的方向,具有无穷的吸引力。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切忌资本圈地,切忌短视行为。当下部分开发是将原住村民悉数迁出,让投资者入驻经营,迎合低层次的旅游市场,媚俗于畸形的社会心理需要,打造纯粹的“乡下城市宾馆”,失去了乡韵、乡魂。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急功近利,原生态地保护就是一种科学发展。对带有文化基因的传统村落,如果是没有文化融入的开发,真不如不开发。如果走进一个村落,没什么惊奇炫目,没什么惊艳激动,只觉得一切就是留存在童年记忆中的样子,平和、喜悦充盈心灵,有一种住下来的激动与冲动,我想,这便是“回家”!

 

调查显示,目前全球约有3%的国际游客为乡村旅游者,并且乡村旅游正以年均增幅6%的速度发展。清新的田园风光、恬静的自然环境满足了都市人远离喧嚣、返璞归真的情感需求,让逐渐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回应有的价值和生命的延续。而以乡村旅居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可以将居住和旅游融为一体,舒缓紧张的竞争性生活,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达到生活和工作无间相融的生命状态。我很欣赏白云村、郑城村的民宿建设,他们修旧如旧,保留了这个村庄原生态的风景和原真性的人文,恢复了天人合一的慢生活环境,古朴纯真,恬淡静谧,原汁原味,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灵魂的载体,是我们心灵回归的“桃花源”。

 


我想,多年以后,乡村旅游一定会演变为乡村旅居,“空心村”会逐步转化为文创村、度假村、养老村。到那时,也许三次产业划分不再像今天这样界限如此清晰,“农民”这个名词会淡出,“三农”问题或许将不复存在。

 



Part

3


从传承到再建

 

我们走访中看到的“空心村”不是个例,解决大量“空心村”问题,通常的思路就是搞旅游开发,专家这样说,领导这样想,村民也这样渴望,朝思暮想“村道两旁停满了一望无际的私家车”,大量的城里人跑到农村来消费。这已经成为波及面极广的思维定势。坦率地讲,在目前条件下,如果方法得当、措施正确,能够通过旅游展示、传播、发挥村落多方面文化的同时提振经济、惠及民生,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也是非常可取的,桐庐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新农村建设就是开发旅游赚城里人钱”的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必然会阻碍对其他发展途径的探索和实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之路会越来越窄。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在于包括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内的文化血脉,传统村落的旅游绝不能离开这个基本点,乡土文化才是乡村旅游的立足点和灵魂。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依托乡村丰富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农业基础,发展集农耕文明、观赏、娱乐、体验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应该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当下乡村旅游的开发涌入了大批的商业资本,资本的天性是逐利,寄希望于它自发主动地保护发展文化,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钟情于短期的开发、短期的收益。而新农村建设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建,不是投资者的博弈,不是设计者的竞技,不是让农民来演戏。只有复兴了乡村文化,房屋宜居了、村庄变美了、产业导入了,进而吸引返乡人群,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让感念以往悠闲自在、淳朴敦厚的乡村生活成为现实。因此,在开发传统村落发展旅游上,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在于传承和弘扬文化基因,不可为一时利益而损害其核心价值,要以村落文化的保护、传播为出发点,努力通过旅游的外来刺激,服务于重启村落的内源发展力,再建村落文化共同体。

 



Part

4


从乡愁到文化

 

传统村落不仅有陶渊明笔下的乡村情境和美好意蕴,更有深厚的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以乡村为主导的文明,它是民族的记忆、民族的乡愁。留住乡愁,就是要把承载传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好;留住乡愁,需要的是原生态的传承,原汁原味留下来的记忆;留住乡愁,还要延续乡愁,这又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



乡愁其实就是人的怀旧情结,留住乡愁就是守住文化,守住我们心灵的寄托,守住精神的家园。从文化的角度看,乡村旅游是一种依赖于乡村资源感受和体验乡村文化的旅游活动,其聚焦点就在于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文化特性和本真属性。古村古树古建筑是乡愁,好山好水好生态是乡愁,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是乡愁,传统风俗人情也是乡愁。传统村落、传统风情还珍藏着人类童年时代未泯灭的初心,守住了它们,就是守住了乡愁;守住了乡愁,也就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当我们的传统乡村被改造为“四不像”的时候,乡愁也就没有了寄托,我们的灵魂也只能漂泊,在记忆中回味、感慨、痛惜、哀愁。

 

中国古代农村是耕读乡村、耕读传家,劳作滋养身体,读书修身养性,由此形成古代乡村特有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良性循环模式,乡村文化的丰富多样传递着迥异于城市生活的恬静意境。随着乡村旅游的日益成熟,人们从单纯的观光欣赏到追求深度的体验,在参与生产劳作和民俗工艺的活动中,体会到农耕文化知识和乡土生活经历,对乡村、对传统、对文化便会自然生成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未来新农村的建设和开发必须承担起乡村环境空间和精神文化共同存续的重任,更多地追求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多地追求与自然、生态、文化的共融与共存,把新农村建设成既是人们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也是人们安放心灵、寄托乡愁的家园。


【更多精彩文章】

张亚月:商务印书馆:中国现代文化从这里开始

卢桢:在伦敦寻找老舍故居 

彭俐:话剧,在今天意味着什么?

陈世旭:读书,使城市永葆活力

陈良 王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与反贪

何毓灵:牛牲、牛尊与“牛人”

陈益:徐乾学案的背后

罗哲文:万里长城的历史兴衰与辉煌再创

彭俐:法国印象派与中国唐诗

杜鹏飞:走出深闺 创新发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时代担当

方李莉:中国要成为文化大国的基础是什么

黄令坦:书中自有黄金屋?看看严复是怎样年入200万的

陈来:“北京文化”的危机

刘恩平:拿什么填平我们常识缺失的沟壑

李乔:拍案读史

凸凹:新在“旧”中 ——读《黎烈文散文选集》

陈益:顾炎武的峻厉

钱念孙:“徽州”地名何时归 

李山 吴娇:积跬达千里:碎片化时代的经典阅读

朱万章:饶宗颐:学者之书与文人之画 

刘恩平:临界1599: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时空对话

姚冰阳:九里山:民谣里吟唱的史诗

何毓灵: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殷墟早期考古发掘人物 

朱祖希:没有了胡同和四合院,还是北京城吗

郭耕:法国仨神甫 博物京津沪

李贯通:朝也西湖,暮也西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