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起好地名,讲好太原故事

郝晓炜 地名众议院 2023-03-16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传着很多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凝结成一个个地名。上官巷、狄梁公街、皇华馆向世人诉说着太原数不尽的芳华;胜利街、五一路、迎泽大街、滨河东(西)路、长风街、晋阳大道展现着太原的发展变迁。作为这些老地名的守护者、新地名的管理者,太原市民政局以对历史负责、对市民负责的态度,努力让遍布在大街小巷的一个个地名,成为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一张张名片。


凝固历史的“活化石”

太原的大街小巷有着丰富多彩的地名,以数字为名的三圣庵、四岔楼、五魁巷;以颜色为名的红沟路、绿柳巷、黑土巷;以作坊集市为名的羊市街、猪头巷、靴巷从这些各具特色的地名中,可以窥见并州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

在太原,很多老地名可让人联想到历史上某个官职、某位名人,乃至某段意味深长的历史故事。比如宋代的智家巷、陈家巷、崔家巷,明代的阎家巷、于家巷,清代的皮家巷、许家巷等,还有侯家巷、上官巷、傅家巷、狄梁公街等。

晋王府是明代晋王的府第,与晋王府有关的地名很多。如典膳所、南园子西巷、杏花岭(晋王府花园的一部分),东、西、南华门(晋王府的宫门),东、西、南、上肖墙(晋王府的“萧墙”),天地坛(晋王祭祀天地的地方),宁化府,大、小濮府,临泉府、坊山府等。上述种种地名,足见当时晋王府的规模极为宏大奢华。

位于迎泽区的起凤街,是取《滕王阁序》中“滕蛟起凤”一句。明代这里建有贡院,是考取举人的地方。云路街本是贡院以西的通道,喻青云得路,即仕宦显达之意。皇华馆是皇华使者所居之地,即主考、副主考的接待所。《诗经·小雅》中有“皇皇者华”,是君遣使臣之诗,意勉其不辱使命。皇华是称颂使臣的美辞。位于杏花岭区的唱经楼是明代以来科举考试后宣布考试成绩的地方,唱五经魁首楼阁,故名“唱经楼”,是全国仅存的一座唱经楼。

如今,漫步在这些街巷,虽然沧海桑田,但依然能品读出浓浓的历史气息。

一座城市不光有位居高处的庙堂,更有凡夫俗子的烟火气。平民百姓给家门口街巷起的名字,历经岁月更迭仍尽显古朴风情。如柴市巷、羊市街、棉花巷、剪子巷、酱园巷、毡房巷、铁匠巷、帽儿巷、炒米巷、豆芽巷等。

柳巷、柳溪街、绿柳巷,带“柳”字的地方,现在是或曾经是柳树成荫。海子边、南海子、西海子带“海”字的地名,一定有水、湖或潭。这些老地名,传递出旧时太原人顺应自然的朴素思想。永安里、兴隆街、忠和里、仁和里则反映出当时居住此地人们的美好愿望。

2003年的城市格局

留住记忆的老地名

一个个老地名,讲述着太原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城市发展、时代变迁,不少老地名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为了留住城市记忆,近年来,太原市民政局开展保护、恢复老地名的工作。挖掘、恢复老地名,用已消失的老地名命名新修道路。同时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突出文化特色、注重历史传承,让新地名更具太原特色,并编制了《太原市街巷地名图册》《太原市街巷地名录》《太原市街巷地名图》《太原市地名志》。

钟楼街片区改造中,唱经楼前巷、毡房巷、大剪子巷等老地名得以恢复。上肖墙与典膳所之间的老地名湖广路被重新启用。

太原古县城复建中,恢复启用了上香道、马道巷、仓巷、楼儿院巷让老地名再现光芒,有利于广大群众了解太原历史、传承地名文化。



好找易记的新地名

早年间,太原市隔几年绘制一张地名图;如今,太原市的地名图一年一更新。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太原市新建的道路如雨后春笋让人目不暇接。新建了道路,就要给它们起一个响亮的好名字。

“街巷路名应该具有指位性,方便、好找、易记,不求洋、不求怪、不求大,同时不重名,是我们对街巷命名的标准。”太原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的工作人员介绍,在接到县(市、区)民政局提交的关于街巷拟命名的请示后,工作人员要进行实地调研,考察街巷拟命名是否合适。街巷拟命名通过后,会在市民政局官网上公示,征求群众意见。名称正式批复后,也会向社会公布。

拟定的街巷名称,公示期内有群众提出合理化建议,将予以采纳。比如,万柏林区原先的西渠路经改造延伸后,拟仍命名为西渠路。但在公示期内,有群众反映,叫西渠路总让人想到是水渠边的小路,而此路周边有省博物馆、省地质博物馆、市图书馆等单位,建议起名为文兴路,寓意文化繁荣兴盛。后来,市民政局采纳了群众建议,这条道路被正式命名为文兴路。

为了给新道路、街巷取个“好名字”,小店区民政局聘请了由喜欢历史、熟悉地方民俗的退休老干部组成“地名命名顾问组”。在给每条新街巷起名字时,都要征求顾问组的意见。尊重历史地名,同时不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是顾问组为街巷命名坚守的“准则”。昌盛街、通达街、晨光街、先锋街,这些地名都寄托了人们期盼地方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安康的心愿。

尖草坪区在命名主干道多福路时,与名胜古迹及美好意愿相结合,取崛山围山的多福寺之名,寓意多福分、多幸福,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太原古县城恢复重建工程涉及100多条道路的命名。晋源区除启用了一些老地名,还根据一些建筑物名称命名了道台巷、形意巷等地名;根据地理特点起了一些新地名,如泉眼多的巷子叫万泉巷,成弧形的道路叫伞儿巷,有习武练拳师傅居住的地方叫拳师巷正在建设中的潇河产业园区中心区域的两条主干街道,分别被命名为先行路、潇河大街。先行路寓意改革先行先试、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潇河大街,因位于潇河园区东西向中轴线,穿越潇河而得名。

“九河治理”工程中,沿着河道两岸新建的快速路,犹如一条条珠链,穿城而过,连接起市区与东西山,也承载着太原人的生态宜居梦。东(西)中环路、南(北)中环街、阳兴大道、卧虎山路、马练营路、兴旺街、广安街、张花街、迎嘉巷、兵工北路等新建道路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使周边居民出行更加便利。东峰路南延、龙城大街东延、龙兴街东延、南中环街东延,使太原市区与晋中市主要干道实现连接,为加快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太原市共有道路2045条,2017年以来新命名的道路达725条。


2016年太原都市区规划

统一规范的地名标志

地名标志设置是社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2017年以来,太原市累计投入700余万元,设置地名标志6012块,基本实现了地名标志全覆盖。2019年举办二青会和创建文明城市期间,在市区主干道路和比赛场馆周边设置地名标志2200多块,使地名标志真正起到了“本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的作用。这些地名标志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统一使用规范汉字及汉语拼音书写。地名标志的设置,进一步强化了道路的方向感,东西走向的标志统一使用蓝底白字,南北走向的标志统一使用绿底白字。

如今,走在太原街头,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我市地名标志布局合理、位置明显、标示准确、导向清晰,提升了地名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给城市管理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


短评

做好地名大文章

地名非小事,背后大文章。

老地名追忆历史,新地名展示成就,统一的地名标牌标志崭新靓丽走进新时代,太原市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井然有序的地名系统,为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增光添彩。

唱经楼前巷、湖广路、马道巷、草市街等老地名被重新启用;先行路、尚贤路、潇河大街等新地名被命名,把全市2000余条道路的名称印刻在一块块统一规范的标志牌上,竖立于大街小巷,为群众出行指引方向,为城市发展加油助力。

想了解一座城市,地名是最好的切入点。外地人第一次走上太原街头,一定会被这些生动的地名所吸引,探究这些地名背后的人和事,探究我们这座城市几千年来发生的精彩故事,从而发现太原,认识太原,爱上太原。



原载于《太原日报》2021年 

转载自《江西地名研究》



点下片片玩儿



抗战中的晋豫一地委记略:两处省界大变化

《忠诚》一书中的西土河“三卫”

《红色泽州——革命遗址选粹》中的西土河

忠义太行,风起云骧——《晋沁抗战胜地行》诗联作品合集

朝凤山庚子重阳笔会暨《晋沁行》诗词朗诵会盛隆开屏

村镇撤并中的“马屁文化”

绝后阳城  刘伯伦文化遗产须及早保护

晋城:“最后一公里”遭遇“肠梗阻”

各地公共自行车进退大扫描

晋城一年来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大事件扫描

舆情汹涌,有司冷眼——回望晋城公共自行车一期停运时

晋城共享单车体验骑行骑到了麻烦哈啰

晋豫边高速公路:山下叩门声紧,山上袖手无应

从汾西县七普人口看撤县并镇试验区

山西县级人口排名与10小县排名

从山西七普人口变化看区域发展格局演变

回望20年忻州各县人口变化期待乡镇大整合

唯一省辖市标杆晋中的秘笈——山西省乡级行政区划调整漫议之三

两个精心运筹的县级标杆:原平、岚县——山西省乡级行政区划调整漫议之二

忻州晋中积极/ 阳泉运城敷衍——山西省乡级行政区划调整漫议之一

延安要建文明郑州,南京上诉要到安徽

地名空间塑造与表达的作用及其发挥

漫话山河——兼话河山与江山

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1921—1945)

2020年晋城市乡镇撤并方案审视

焦晋高速公路焦作段桥梁、隧道命名散记

湖南:撤乡并村动作大,小县合并再发力

新拍案惊奇:南京脱苏入皖形成了巨大的“法”意

阳城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读

拜年小品:新年地名春联及胜地待对邀联

晋侯韩城际铁路及晋济支线再审视
“十四五”规划课题中的撤乡并镇样本
2000年晋城市撤乡并镇结果回望
晋城乡镇谣——为讨论撤并乡镇而先导
地名故事:走了35年的喜报与反思
2035的晋城:还需要几多高速公路?
从撤销收费站的呼声看晋城“十四五”普通公路规划建设(三)

一个南方大县的并村样本:怎样撤并70%的建制村,刷新70%的村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