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要目

法研在线 2023-03-25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要目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要目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要目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要目及重点选题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要目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要目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要目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要目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要目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要目

来源: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专题研讨


1.黄河流域保护的理念、机制与途径——立足于刑法介入角度


作者:曾粤兴(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主要内容:黄河保护,是指黄河流域的保护,流域保护的实质是流域治理。流域保护首先是一种理念,其次是一种制度,然后是一种实践,是理念、制度与实践的合体。流域保护的制度设计,需要考虑部门法律的协调、执法主体的协调和执法程序与司法程序的协调。行刑衔接,是刑法介入流域保护的前提。有效的行刑衔接,可以考虑设置“准附属刑法”、附属刑法、授权指定强制性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灵活应用刑法解释等四种途径。生态恢复是刑法保护生态的价值目标,多元治理是黄河流域治理的必要机制。

关键词:黄河;流域保护;行刑衔接;多元治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污染环境犯罪多元治理机制研究”(19ZDA1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黄河流域环境犯罪司法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

作者:李霞(河南警察学院侦查系副教授,博士)

主要内容:黄河流域环境犯罪司法协同治理机制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及时整治环境问题,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前司法协同治理机制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但依然存在司法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机制建设进展缓慢,审判机构专门化和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有待加强,司法部门内部的协同被弱化,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有必要加强司法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建设;开展审判机构专门化和司法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推动信息共享,强化司法部门内部之间的协同;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提升司法协同治理的实效。

关键词:黄河流域环境犯罪;司法协同治理机制;审判机构专门化;司法队伍专业化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生态环境犯罪治理路径研究”(222400410327);公安部软科学项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犯罪治理一体化协作机制建设研究”(2021LL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3.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犯罪集中管辖问题研究——以协同治理为视角

作者:刘权(河南警察学院侦查系副教授)

主要内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生态环境犯罪尤其是污染环境犯罪已经成为破坏生态环境最主要的形式,案件办理的专业性、治理的复杂性要求司法部门的专门化,集中管辖则是其中具体的体现。在研究国内各地尤其是黄河流域各省区对于生态环境案件集中管辖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剖析司法实践中集中管辖与诉讼两便原则存在冲突、刑事案件集中管辖法律依据缺位、案件集中管辖制度设计不尽完善、集中管辖案件数量与预期存在差异等问题,提出明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刑事集中管辖法律依据、探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案件跨省集中管辖体制、完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案件集中管辖制度设计、健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案件集中管辖衔接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犯罪;集中管辖

基金项目:公安部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犯罪治理一体化协作机制建设研究”(2021LL32);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生态环境犯罪治理路径”(2224004103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社会安全研究

4.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研究述评

作者:董伟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7级博士研究生);陈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进修部主任);张金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7级博士研究生)

主要内容: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后,CNK1平台上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相关文献为样本,从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的基础理论、学校安全教育、文化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分类梳理和评价,可以为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研究中存在基础理论较弱、学校安全教育深度不足、文化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网络安全教育不全面、公共卫生安全教育不充分等问题。未来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研究需要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研究、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既要贯彻传统安全教育又要重视非传统安全教育、加强国家安全教育评价研究、推进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等,应进一步促进我国总体国家安全教育实践。

关键词: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0年度国家安全学北京市高精尖学科高端论文资助项目“国家安全治理的逻辑与经验分析 ”(2020GDLW035)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犯罪学视点

5.犯罪预测的域外经验与中国信息化转型

作者:金泽刚(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主要内容:美、英、德、日等国家的犯罪预测系统越来越发达,总体上呈现出从宏观到微观、从经验主义到数据主义的发展趋势。我国犯罪预测受到传统刑事政策、犯罪治理模式等因素制约,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运用,都表现出比较零星松散的特点,如理论上缺乏系统化,实践中也没有开展大范围的专门应用。在高度信息化时代,我国的犯罪预测亟待借力智慧城市建设,嵌入犯罪治理的全过程,特别是要在预测理念更新、预测理论应用与深化、预测基础条件、数据收集和分析及其整合利用等方面实现信息化转型发展。

关键词:犯罪预测;犯罪预测理念;犯罪预测理论;犯罪治理信息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信息化条件下特大城市犯罪治理研究”(17BXF1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6.诈骗犯罪中认罪认罚影响机制实证研究

作者:王超(河北地质大学法政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中国法学会会员)

主要内容:通过对4000例一审法院审判的诈骗犯罪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法院对诈骗犯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时,在犯罪特征因素、刑罚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多项因素差异达到了p<0.001的显著性水平。对影响适用缓刑的预测变量进行建模,构建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6.55%。对刑罚影响因素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分析,误差也很小。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影响刑罚的因素变量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诈骗犯罪数额。对适用缓刑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主观恶性小、被害人谅解等因素。此外,也不能忽视认罪认罚从宽适用中的地区分类差异。

关键词:诈骗犯罪案件;认罪认罚影响机制;认罪认罚从宽适用

基金项目: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人工智能裁判的刑事风险及司法应对”(2019030301004)的研究成果。


7.社会经济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率的影响机制——基于全国300个城市样本的多重中介效应与空间规律分析

作者:唐赫(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侦查与反恐怖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许博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赵民(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侦查与反恐怖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内容: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年来呈持续高发态势。基于全国300个城市的宏观社会因素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率指标,综合运用Spss、Mplus与ArcGIS软件,探讨社会经济水平、社会结构、社会支持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会经济水平正向影响社会结构和社会支持,社会结构正向影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率,社会支持负向影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率的多重中介模型成立;在“社会经济水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率”路径的总效应中,各自间接效应占比分别达到了17.6%、7.9%;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圈层集中—热点聚集—梯度明显”的规律。研究结论旨在破除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困境,为我国针对此类犯罪的综合治理提供社会宏观层面的循证依据。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重中介模型;空间分布格局

基金项目:2021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项目“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模式演进的量化研究”(2021YCYB02)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费支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1yjsky001)的研究成果。


域外警务(学术主持人:邱格屏)

8.生物社会因素对犯罪断念的影响(上)

作者:丹尼尔·博伊斯沃特(美国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教授);(牛智辉,译,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要内容:本文将从生物社会的角度来审视犯罪断念问题,并为循证的矫正政策和新兴实践举措提供指引。同时,文章也将为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新近的犯罪断念研究和提高利用生物信息进行矫正康复工作的有效性提供建议。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将生物社会研究与矫正实践结合起来。因此,本文的许多建议将侧重于制定和实施知情的生物社会犯罪断念方法。虽然这些建议是分别为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所提出的,但也需要这两个群体密切合作,以推动犯罪断念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发展。

关键词:生物社会因素;犯罪断念;遗传风险;矫正康复


刑事法学

9.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还是盗窃——秘密获取他人加密资产行为性质分析

作者:赖早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主要内容:以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加密资产已经凸显其价值性,秘密获取他人加密资产的行为时有发生。司法判决对此类行为定性存在分歧,有的定性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有的定性为盗窃罪。加密资产虽然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以数据的形式存在,但它不是单纯的一组数据,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产。秘密获取他人加密资产的行为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关键词:加密资产;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盗窃罪


10.未成年人刑法立法保护条款适用规则探析——以年龄“阶段化”划分为视角

作者:邢丽珊(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刑法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

主要内容:《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未成年人的年龄“阶段性”调整符合当前我国刑事法律发展的需要,在进行年龄阶段划分的立法修正之后,条款的适用性评价为刑事司法实践所检验,在司法裁量过程中存在诸多亟待突破与解决的困境及问题。在不同法系的比较层面中未成年人研究存在可借鉴价值,但其规则与手段需在裁量过程中谨慎参照。应建立未成年人刑事立法体系,结合当前未成年人特点,贯彻未成年人教育理念,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关键词:未成年人;低龄化;弹性立法模式

基金项目:2021年度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术型研究生专项科研基金“基层法治治理的刑法路径”(2021LAW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1.协助抓捕型立功的司法认定

作者:袁佩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

主要内容:立功是我国重要的刑罚量刑情节,亦是当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协助抓捕型立功作为立功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司法解释以明示列举的方式对其进行限缩性描述,客观上明确其与坦白、自首的边界,也凸显出协助抓捕型立功在理论上易于定义,但在实践中难以把控。对于“协助”行为的实质性评价,认定立功的时间起始,抓捕结果的有效性以及抓捕对象的特殊性等问题,司法实践中认定标准不统一。认定协助抓捕型立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协助行为对最终抓捕结果具有助益作用,但不必苛求该行为与犯罪嫌疑人被抓捕的因果唯一性;其次,被抓捕对象最终是否定罪处罚不影响行为人立功的认定;最后,协助抓捕型立功的时机条件应当从“犯罪后”起算到刑罚执行完毕时为止。除此之外,比如规劝其他犯罪嫌疑人自首等疑难认定情形,也应当归属于协助抓捕型立功,对抓捕到的犯罪嫌疑人非现场性的辨认以及抓捕线索的来源问题,相关司法解释虽有所规定但仍需区分情况并具体分析。

关键词:立功;协助抓捕;时机条件


12.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热点与演进——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作者:李家乐(福建警察学院刑事法研究所研究人员);周茂雄(福建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内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设置体现了现代司法的宽容精神,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所选文献年度分布、关键词分布、作者及机构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研究朝纵深化、精细化发展,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已初见端倪,但仍处于较为离散的状态,合作氛围仍不浓厚。未来应加强实证研究,加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跨区域、跨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知识图谱;CiteSpace;自愿性;证明标准

基金项目: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两岸共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研究”。


13.审计失败中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作者:秦杰(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讲师)

主要内容:以JH集团借壳上市案件为对象,探索其审计失败的过程、成因及法律责任认定情况,并从中得出审计失败法律责任认定的启示与建议。研究发现,JH集团借壳上市之所以得逞,不仅与审计执业环境差、会计师事务所内控体系不健全等有关,同时也与注册会计师专业尽责度及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情况有关。而我国在开展法律责任认定的过程中还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责任认定不清晰等问题,应从健全和完善行政责任体系、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体系、优化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制度及被审计单位领导树立正确的三观四个方面进行完善。旨在通过研究促进我国审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并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运转。

关键词:审计失败;JH集团;法律认定;审计鉴定委员会

基金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共享经济下知识付费问答平台评价机制的改进策略研究”(2019QNGL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警务研究

14.论融合视野下的铁道警务行政执法效能优化

作者:崔向前(铁道警察学院教授)

主要内容:铁道警务行政执法担负着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与地方公安机关相比,其在执法活动的组织形态、执法依据的扩容方向、执法原则的价值导向、执法流程再造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应遵循执法活动法治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基本原理,顺应法治政府建设及民生警务需求,提高“融合警务”认知,借助地方公安机关警务资源优势,从改善执法环境、增能执法主体、创新执法机制、扩容执法权限依据、加强执法保障、优化执法流程等方面进行警务流程现代化再造,推进“路地”公安机关联合、融合、聚合,激发“大交通”警务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效能,实现铁路警务执法效能整体提升。

关键词:行政执法效能;组织形态;融合警务;行政服务论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8GGJS16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深化改革视野下铁道警务组织形态现代化研究”(2020-ZD-JH-3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5.自媒体时代涉警舆情治理路径探究

作者:侯利敏(河南警察学院侦查系主任,副教授)

主要内容:当前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去中心性、途径多样性、即时性与交互性等特征。基于涉警舆情传播特征的变更,公安机关在涉警舆情处理中面临着回应速度不足,“官本位”思想致使话语失范,警媒关系紧张,公信力受损等挑战。因此,公安机关要第一时间发声,抢占涉警舆情主导权;摒弃“官本位”思想,改进与完善涉警舆情回应知情权;主动引导媒体,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推动建设自媒体监管法律法规,规范自媒体行为,提升对涉警舆情的治理效果。

关键词:涉警舆情;自媒体;警媒关系;警民关系


16.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儒家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张弛(河南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主要内容:民本思想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中国化,同时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就儒家的民本思想角度讲,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对儒家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超越和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儒家思想;民本思想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公安法治现代化研究”(222400410372)的阶段性成果。


厦门大学2021级博士生芮佳发表58篇中英文论文,收到国务院感谢信
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冬季新增研究生导师名单
沉痛悼念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占安教授
西安理工大学2023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名单,131人
2023年春季博士新生入学须知
北京工商大学关于2023年博士招生章程中“申请-考核”制报考条件变化的公告
安徽师范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今天开始报名!附专业目录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生综合考核(笔试)考场安排公告
退钱啦!下月开始!研究生都有!
探索遇到挫折!推荐一部电视剧!
一地公告发布,博士生活补助每月7500元!
2023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录取名单公示(一)
上海大学法学院召开2023年第一次全院教职工大会,拟申报博士点!
傅穹教授荣获2022年“中国商法年度人物”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2年对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重要方案!涉及教育有这些内容……
上海,再添一所C9!
全力支持!这所学院,力争更大
“80后”王玺玮,拟任新职
@高校毕业生,这份新年“大礼包”请收下!

别高兴太早!我们国家暂不支持!

30岁成了求职“年龄上限”?谁给设的?
博士补贴38万!江苏省宿迁市2023年度选聘应届紧缺专业毕业生公告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领导班子分工的通知
沉痛悼念著名语言学家、湖北省首届荆楚社科名家之一、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邢福义先生
沉痛悼念我国知名经方学者娄绍昆先生
沉痛悼念罗光楠教授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常留柱先生

危险!它几秒钟就可以写一篇学术论文!

《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2期要目

关于征集第二十四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暨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年会论文的公告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要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要目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2年第16卷目录

第一届法律人类学书评大赛(本硕组)

《人民检察》2023年第2期要目

公安局招辅警!年薪不少于20万!

2023年2月起,劳动者的工资不能低于这个标准!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要目

第七届“法治中国·湘江论坛”简报(第一分论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目录

高启强被执行死刑,要经过哪些法律程序?

《中国应用法学》2023年第1期目录

《中国人大》2023年第1期目录

首届党内法规与纪检监察学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征文预通知,择优推荐期刊发表!

《西部法苑》编辑部第100期审稿通知

这些谣言别信!138个涉“胡鑫宇事件”账号被处置

《经济法研究》第24卷要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01期(全文发布)

关于征集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承办单位的通知

《China Legal Science》2023年第1期目录

2022—2023年度江苏省司法厅法治科研项目立项公告

如何阅读学术著作?(附:各专业被引用top10学术著作)

第二届“民事法一体化研究”学生论文竞赛评审2号公告初审结果公告

核心期刊、学报、普刊的发表周期一览

《天津法学》2022年第4期要目

《求索》2023年第1期法学文章要目

《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目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6期法学论文要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6期法学论文要目

河南省2023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核减取消职位公告:公检法监狱为主!

137所高校!教育部公示重要名单

37所高校!2022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公布

关于发布2022年度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法学研究专项课题结项评审结果的公告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第十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推荐人员公示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02期(全文发布)

《研究生法学》创刊40周年纪念专刊征稿启事

第二十三届中国财税法前沿问题高端论坛“普通高等学校财税法核心课程教学要点研制”研讨会通知

大额红包又来了


《狂飙》6位演员集体道歉

月旦民商法杂志78期 - 2022年12月号

《中国检察官》2023年第2期要目

2023年1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7个项目被终止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征集2023年度知识产权局课题研究项目选题建议的函

《人权法学》2023年征稿启事

《四川大学法律评论》(第21卷)征稿启事

王利明:被“饭碗”严重束缚的中国法律人

重磅!中央最新任命,98家央企掌舵人名录!

《环球法律评论》2023年第1期要目

《法律适用》2023年第1期要目

《学术交流》2022年第12期法学论文要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3年第1期法学论文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24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23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增刊要目

胡鑫宇案,更多细节曝光

《狂飙》安欣原型曝光!

《甘肃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1-12期法学目录

西北政法大学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摘录

“深化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征文启事

第五届全国党内法规青年学者论坛主题及主报告人发布公告

2023年出口管制合规论坛邀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