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3年第3期要目

法研在线 2023-12-27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3年第3期要目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2年第5期要目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2年第3期要目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2年第2期要目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2年第1期要目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年第4期要目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年第2期要目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年第1期要目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年第5期要目

来源:青少年犯罪问题编辑部


主编:刘宪权


主题研讨: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刑事认定

与被害人救助

NEWS

01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刑法拟制问题研究


作者:张勇、周辉


内容摘要: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法律拟制本质上属于法律类推,两者分别侧重于立法和司法。司法解释中的拟制规范也属于法律拟制,刑法拟制规范包括立法拟制和司法拟制两种类型,后者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应予以肯定。我国有关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包含着拟制规范和注意规范,应注意将两者加以区分。刑法拟制是类型思维的具体表现,拟制构成要件与基本构成要件之间具有相当性和均衡性。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拟制构成类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未成年人性自主决定与性健康保护法益的拟制类型,如性自主决定年龄阶段的设定、性侵害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未成年人性健康法益的分层保护等问题;二是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害犯罪的拟制构成,如受照护未成年人性自主决定的拟制保护、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害行为的拟制规范;三是强制猥亵他人、猥亵儿童犯罪的拟制构成,通过认识和把握对猥亵犯罪所侵害法益的拟制规范,可以将猥亵、强奸等相关罪名加以区别。新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强奸、猥亵等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从重或加重处罚情节,包括奸淫幼女适用“较重的从重处罚幅度”的情形、强奸未成年人、奸淫幼女“情节恶劣”“在公共场所当众”性侵害未成年人的加重情节,都涵摄着刑法拟制规范,应在司法适用中针对其中拟制不当的情况加以限制。


关键词:性侵害未成年人  刑法拟制  类型思维  拟制构成要件  拟制量刑情节


02

猥亵儿童罪中“猥亵行为”的认定研究


作者:杨洋、邹克、王文婷


内容摘要:实践中,“猥亵”行为违法性判断的复杂性使猥亵儿童罪与非罪认定偏差、量刑失衡、轻重不一等现象频发,现有三种评价模式因判断粗疏、精细度缺乏、类型判断供给欠缺等不足,难以发挥明确、统一、有效的判断作用。应采用阶层式强弱模式,以法益侵害为指引,将猥亵行为指向的部位、强制性、次数、人数等要素按照强弱程度划分梯队,区分为“核心因素”“重要因素”“累积因素”“中性因素”等,并进行逐一及类型化讨论,形成相对稳定的判断思路,以因应复杂多变的司法实践。


关键词:猥亵儿童  违法性  阶层式  治安处罚  刑事处罚


03

被性侵未成年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的两种模式


作者:乐忠槐


内容摘要:自我国建立国家司法救助制度以来,被性侵未成年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形成了两种救助模式。其中,传统的经济救助模式以解决被害人生活困难为中心,对特定被害人提供救助金;新兴的心理救助模式以被害人心理创伤疗愈为中心,引入专业机构对不特定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导、咨询和治疗。在确保救助有效性方面,两种救助模式各有其理念基础和制度优势,也各有局限。基于未成年人利益保护最大化的考量,两种模式应当并行不悖,以解决被性侵未成年被害人生活的急迫困难和心理创伤疗愈为核心,从探索前置性经济救助、弱化经济救助条件审查、注重心理救助的协同性和强化心理救助的家庭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优化衔接,实现优势互补。


关键词:司法救助  被性侵未成年被害人  经济救助  心理救助


刑事法研究

NEWS


04

我国刑法中的“他行为条款”:类型分析与立法评价


作者:卢有学、陈俊任


内容摘要:“他行为条款”是对我国刑法中的部分特殊规定之抽象概括,即将基本犯与之不能包含的行为合并评价的情形。“他行为”作为该条款的核心要件,可分为构罪型与违法型他行为、确定型与开放型他行为、规范型与事实型他行为。我国刑法中的他行为条款包括从重处罚、加重处罚、数罪并罚、从一重处断四种类型。经立法正当性评价,该模式总体符合要求,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尤其是从一重处断的他行为条款之设置愈加必要;然而,《刑法》第133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加重处罚规定与第294条第4款违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第157条第1款不应按照第151条第1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第229条第2款与第399条第4款违背充分评价的要求;还有个别加重处罚条款违背罪刑处断原理,应予完善。


关键词:他行为条款  加重处罚  数罪并罚  从一重处断  重复评价


05

政策情境下的犯罪行动:中国网络借贷犯罪研究


作者:邱格屏、李伟明


内容摘要:犯罪学情境行动理论认为犯罪的原因是情境性的,行动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引发了犯罪行动。网络借贷犯罪人在政策情境中开展行动,政策模糊性使情境中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并存,而政策冲突性则使不同参与者具有相互矛盾的目标。当情境中行动者目标与外部规范之间发生不匹配,政策情境失范就此形成。失范的政策情境塑造了行动者错误的认知,不仅使行动者产生了错误的动机,也使其选择了违反规范的行动方案。


关键词:情境行动  政策情境  网络借贷  失范


06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实践困境与立法完善


作者:王佩芬


内容摘要:自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设立以来,其运行模式历经三次变化,目前仍存在诸多理论争议和适用难题,限制了其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要解决当前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实践中存在的主体中立性不足、审查标准不够科学明晰、审查流程有待完善以及审查效力缺少刚性等问题,明确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功能定位和审查标准是关键。建议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依托听证会制度,明确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兼具“检察监督”与“司法审查”双重功能;修改《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区别规定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立案标准与裁定标准,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羁押;完善审查的主体、程序、效力及救济途径等制度运行模式的具体内容,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进行立法完善。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审查  审查主体  审查标准  功能定位  听证会制度


07

增设持有儿童色情制品罪:法理

根据与条文设计


作者:李振宇


内容摘要:对儿童色情制品的持有予以处罚的根据在于,其为制作、传播儿童色情制品的行为提供帮助,构成对儿童的性剥削,从而侵犯了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权。增设持有儿童色情制品罪具有手段上的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能够通过比例原则的审查。在条文设计上,成立本罪需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但无须具有“牟利目的”,且法定刑的设置不应重于传播淫秽物品罪。重点是对本罪构成要件的理解,“儿童色情制品”是存储儿童性行为等信息数据的介质;“持有”是主体与儿童色情制品之间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根据内容的不同,将儿童色情制品分为三种类型,每种类型设定相应的入罪数量,以此作为“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关键词:增设新罪  儿童色情制品  持有型犯罪  性剥削  比例原则


08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逐级回应制度研究


作者:于波、李雨佳


内容摘要:顽固的“数额中心主义”与单薄的刑罚阶梯层级造就了我国侵犯知识产权法律责任脱节、罪刑关系失衡的“痼疾”。审慎把握刑法介入调整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尺度,避免刑法滑向片面维护私人财产利益的一端,是各国在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治理中共同关注的问题。公私复合的法益属性、违法判断的从属性、最优威慑的法律目标共同指向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逐级回应制度的确立。构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逐级回应制度,在外部协调上,以情节要素为中心,重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入罪路径,畅通低阶层的民行责任流向高阶层的刑事责任的渠道;在内部协调上,建立情节与刑罚在量上的阶梯对应层次关系,实现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分级惩罚,以“法治沃土”孕育“创新之花”。


关键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逐级回应  责任衔接  罪刑均衡


09

“假药”认定标准的行刑分立及其应用


作者:董文凯


内容摘要: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中空白罪状的删除,标志着“假药”认定标准实行刑法与行政法二元化评价,可以在刑法范围内对“假药”进行实质化的独立判断。行为对象被认定为“假药”是成立假药类犯罪的前提和基础。在认定假药类犯罪时应当严格区分以下两个逻辑:一是药品成份本身对服用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抽象危险;二是药品本身具有药效且没有不合理危险,但在生产、销售或提供过程中违反了药品管理法规或者扰乱了药品管理秩序。在刑法上建构“假药”的实质标准,应遵循以行政法规定的认定标准为形式判断依据,作为一般适用情形;以刑法规定作为实质判断依据,作为补充适用情形。应立足于法益保护目的,以药品成份正推或者以造成的法益侵害危险反推,作为实质判断“假药”认定标准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假药  行政法标准  刑法标准  行刑分立  实质判断


青少年犯罪研究

NEWS


10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的

响应处置机制:

域外经验与完善路径


作者:何挺、周思余


内容摘要: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一些国家和地区亦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报告后响应处置机制。我国自2020年正式确立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后,实践中暴露出响应处置方面的不少问题。域外的制度和实践可以为完善我国强制报告制度响应处置机制提供启示,即按照“线索接收—初步核实与筛选—进一步评估与分级分类处理—综合评估与服务安置—案件跟踪与监督”的步骤对报告的线索进行响应处置,以及时介入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并提供有效保护。


关键词: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  强制报告  响应处置


11

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与大数据应用


作者:龙敏


内容摘要:大数据时代,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新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也应当不断构建新的治理体制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治理与综合治理。大数据技术在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中的应用,有助于客观准确地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律与特征,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理政策与治理路径,实现未成年人犯罪的精准预防。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解决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的资源问题与衔接问题,高效联合多方力量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综合治理,提高未成年人犯罪的治理效能。大数据时代下未成年人犯罪治理模式的转型,应以主动预防、多元治理、开放数据等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大数据体系的构建,实现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刑事政策  犯罪治理  大数据


青少年法治

NEWS


12

日本《少年法》新修正述评

——以青年制度的增设为中心


作者:刘芷函


内容摘要:兼顾犯罪少年的成熟度和行为责任,以最合适处分帮助他们自立更生,是少年司法的重点问题。2021年日本《少年法》新修正针对既有民事法律成人地位又有可塑性的18岁、19岁的青年层少年增设了一个青年制度,并就该类别少年适用虞犯规定、逆送制度、保护处分、实名报道的规定、刑罚的特例等设立专章予以规定。这些修改的内容大体上实现了确保现行制度有效和适应新的法秩序等在犯罪对策法上的目标,但在保障家庭裁判所的教育机能、限制刑事司法的扩张和有利于青年层少年社会复归上,还存在进一步调整的余地。


关键词:日本法修正  少年司法  青年制度  犯罪对策


淘宝强势来袭,有些人半年赚别人十倍工资!!

省高院再次回应!

退学处理即将爆发!

建议两校合并?官方回复,来了

支持沈阳师范大学建设法学博士点

什么是事业单位招聘中的法学类专业?

转发不实的举报学术造假的网帖被判赔10万元!

2025年,南京律师目标:律师1.5万+,百人所25家+,领军型人才1000名+

名单出炉!首届强基生硕博衔接专业明确

一研究生赴美读博,隐瞒在北航上本科,被美国重判10年!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退学处理公告

乌克兰文尼察国立技术大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线上读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招生类别及招生导师

华南农业大学关于给予38名研究生退学处理的决定

TOP200!最新自然指数排名,来了!

四川农业大学关于对超最长修业年限研究生拟作退学处理的公示

中图网回应盗用“救急方案”!最新操作上线,网友:格局打开了……
北大教授发声!反对污名化!
1、2、3……猜猜你能从郑州走到哪里?收藏了!
首次披露,苏孝林已被查
国铁回应!
曲凯任天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10个!2023年度全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评审结果公示
中国商飞纪委书记赵九方因突发心脏疾病逝世,享年59岁
洪水围困近70小时,这个法庭没有一页卷宗受损
孙献忠兼任西藏大学党委书记
涉3所高校!省委组织部公示一批拟任职干部情况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积极试点推进人口小县机构编制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效能,减轻财政供养压力,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事关高校实验室安全!国家两部门最新发文
人社厅发〔2023〕26号:工作场所高温和高寒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参考文本)
西安市胸科医院院长李向前被查
刘作凯任海南省农科院党组书记

华政学术2023年科研盘点:CLSCI期刊上半年发文情况

第二届“全国民事诉讼法学博士生、博士后论坛”预通知

第七届网络空间治理与传媒法治建设高峰论坛暨“何微新闻奖”学术论坛

“稷下学与先秦法家”学术研讨会曁中国先秦史学会法家研究会第六届年会

《理论月刊》2023年第8期、《版权理论与实务》目录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目录

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

2023年度国际税收专题研讨会暨第九届国际税法前沿论坛

文正邦:做中国法学建设道路上的一盏烛火
月旦民商法杂志80期 - 2023年6月号
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会议通知
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通知
“智能法律科技发展论坛——促进机器人与法的良性互动”会议议程
中国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第八届警察法治论坛预通知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23年青年学者研究项目申报暨往届青年学者研究项目结项公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法学论文要目

官宣:以后这类学术活动将大幅减少!

《法律史研究》第九辑征稿启示

《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法学论文要目

《湖北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3年第7期法学论文要目

《新华文摘》2023年第15期封面和目录

“实践社会科学”专著系列征集计划!

2023年“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评奖通知

《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8期要目

《法律科学》2023年第5期要目

《地方立法研究》2023年第4期要目

《法学杂志》2023年第4期目录与内容提要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总第38辑:法理学与裁判方法的反思

《法治社会》2023年第4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第五届地方立法理论与实务论坛:历史文化的立法保护

《人民法院案例选》2023年第3辑目录

第十七届尚权刑事辩护论坛论文征集启动

《中华海洋法学评论》第四届"海法杯"征文大赛启事,有奖金

“第七期广州地区高校法学院院长论坛”主题征文

关于2023年度河南省婚姻家庭法学研究征文启事

中国网络法治高端论坛征稿函

江苏省法学会海商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学术法大》第55期征稿启事

广西东盟法律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经济法研究》第25卷、第26卷稿约

2023年中国自贸区与浦东引领区建设法治论坛征稿启事

第二届“文明、法治与治理理论”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2023年7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

2023年7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名单

第十六届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与合规管理高峰论坛即将举行

《国际法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与摘要

江苏省法学会港澳台法律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2023年年会正式通知
《法律适用》2023年第8期要目
《武大国际法评论》2023年第4期要目
《政法论丛》2023年第4期要目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2023年第3期要目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23年第4期目录
目录|《中国应用法学》2023年第4期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员大会暨2023年年会预通知

《关东学刊》征稿启事

《财经法学》2023年第4期要目

《清华法学》办刊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19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通知和评议邀请

山东大学法学院国际知识产权学术会议通知

《甘肃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

《知识产权》2023年7期目录

第二届留日青年刑法学者学术论坛启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