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钉钉困局

沐木 ToB行业头条 2019-05-10

点击蓝字关注,回复1016领取

5份行业前沿报告

------


“我们原本想生一只鸡,没想到孵出一只鸭。”


接棒马云的张勇(逍遥子)曾经这样评价钉钉的诞生。


2013年,微信几乎以完胜态势击败米聊,迅速成为移动互联网社交App的绝对龙头。在当时的移动互联网早期阶段,谁握有C端流量,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不愿被腾讯微信扼住流量咽喉的阿里,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聚焦无线,想要硬生生做出一款与微信抗衡的社交产品——“来往”。

       


马云当时对来往抱有很大期待。资源倾斜、渠道引流都不在话下,只为疯狂推广来往。他不仅亲自使用来往发状态、搞互动,还要求阿里员工都要使用,并给员工设置了每人拉新100位活跃用户的考核指标。


但即使如此,来往最终还是没能突出重围。2014年5月,来往创始人无招带着么么茶、天鹏、依岱、悠悠和元英,在马云湖畔花园的家中闭关为来往找方向。


强攻不行就得智取。既然微信、QQ在日常社交场景中已然难以撼动,那就干脆做一个新的场景。无招团队想到了办公室。


因为在办公场景下,员工办公使用微信、邮件、QQ等多个工具,导致办公沟通和协作的缺乏统一入口,员工之间的沟通效率和执行力都比较低。这一情况时至今日仍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办公社交在当时的国内市场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巨头鲜有涉足。


无招笃定,这就是他们寻找的新的社交窗口,由此也有了钉钉的雏形。


  • 2015年1月,钉钉1.0版本正式上线。核心功能“DING消息”成了钉钉的招牌;

  • 2015年5月,2.0版本发布,开始融入办公协同服务;

  • 2016年3月底,钉钉企业用户突破150万家;

  • 同年9月,钉钉3.0上线,加强办公场景社交,优化消息状态、图片涂鸦,加入邮件聊天互通功能;

  • 2016年12月,钉钉企业用户突破300万家;

  • 2017年11月,钉钉升级4.0版本,开启“软硬结合”时代,推出多款办公智能硬件。这也意味着钉钉从最初的社交App,正式成为企业智能化移动办公解决方案提供商;

  • 2017年12月,钉钉宣布注册用户超过1亿;

  • 2018年3月,钉钉(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宣布企业用户突破700万家;

  • 2018年9月,钉钉入股蓝凌,补充大型企业服务生态。


从最初的1.0版本至今的三年半时间里,从数据来看,无招带领的钉钉可以说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成绩单。


这款从互联网社交应用之战中诞生的企业级社交产品,其产生的鲶鱼效应既惊醒了传统软件厂商,让他们加快着互联网化的步伐;同时又让在双创浪潮中浮沉的小微初创型企业看到了深入B端市场的曙光。


但是。


或许正因如此高速的增长,让钉钉对自己的定位开始变得越发模糊,想达成的目标也越来越多。


它想成为办公场景下的微信,但人们没办法离开真正的微信;它想直接提供办公服务,但这无疑动了ISV(独立软件开发商)的奶酪;它想成为一体化办公解决方案提供商,但缺乏的经验和能力并非简单的企业用户数量可以弥补……


鸡或者鸭?张勇那句话,其实也道出了钉钉发展的无奈。


事实上,钉钉面对的内忧外患,在外界看来似乎还远不止这些。


- 1 -

内忧:与ISV的聚散


在无招的眼中,钉钉是一款“没有边界”的产品。从团队沟通,到企业办公协同,再到内外部连接,以及如今的软硬件融合,无招希望能用钉钉,填满用户的工作时间,补齐马云描绘的“商业,生活和工作都在阿里”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阿里不惜豪掷重金给钉钉进行市场投放。企业服务市场靠烧钱打品牌的产品也不多见,钉钉算是一个。


关于钉钉的烧钱推广,想必与其交手过的纷享销客最能体会。


2015年钉钉刚起步时,正值纷享销客的快速成长期。这个被业内称为“融资狂魔”的产品,希望从企业销售环节切入整体办公,打造“CRM+IM+OA”模式。这就意味着纷享销客必须选择与钉钉直接竞争。


结果,背靠阿里的钉钉最终赢得了当时的烧钱大战。


尽管ToB和ToC的市场思路完全不同,但直接用真金白银砸出市场的钉钉,还是在烧钱方面尝到了甜头。在有了一定的企业用户基础后,如何满足B端客户形形色色的个性化需求,成了摆在钉钉面前的另一道难题。


这次,钉钉依旧选择烧钱。


很快,钉钉再次豪掷总共近20亿元作为补贴,整合阿里云、飞猪、天猫企业购等资源,外部吸纳ISV,享受平台流量红利,共同为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斥巨资聚拢ISV,的确为钉钉在具体的业务服务方面快速补齐了短板,这样的玩法也只有像阿里这样的巨头能够做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钉钉已经吸引了近10万ISV入驻。


但是,钉钉在办公生态中,并不仅仅希望单纯扮演平台或者流量入口的角色。它希望自己做业务。或者说,至少把一些关键的数据入口由自己把握。


而从钉钉开始尝试亲自做产品开始,它与ISV之间的关系也变的愈发微妙起来。不少ISV在合作中都会有“不知道哪天钉钉就会涉足自己业务”的担忧。而像致远、红圈营销等中大型厂商,更是选择逃离钉钉。


除了平台与ISV的竞争矛盾之外,收费策略的矛盾也困扰着ISV们。钉钉自上线之初就一直坚持免费,毕竟还有阿里这棵大树罩着。但ISV们则需要依靠收费来养活自己。这样一来,钉钉平台本身的免费策略和ISV付费业务目前之间自然产生了矛盾。


这么来看,一方面钉钉需要依赖ISV实现业务支持,而ISV也需要钉钉这个流量入口。但另一方面,钉钉也确实需要拿捏好与ISV之间的关系,找到平台、生态与自身业务中令大家都舒服的位置。


- 2 -

外患:竞争四起


斥巨资的跑马圈地,为钉钉拉来了1亿用户。但没有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砸钱肯定需要回报。免费的钉钉如何赚钱?销售策略如何制定?这些一直是钉钉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与此同时,钉钉使用的大多数还是中小企业,他们本身的付费能力并不理想,并且客单价低,而且生存周期也相对有限。


此前今目标、纷享销客等公司就想靠免费策略做移动办公平台,覆盖大量中小企业客户,后来证明都不成功,不得不转向中大型企业。


面对已在企业级软件领域深耕多年的厂商,钉钉还是要虚心取经。


上个月,钉钉战略投资老牌软件厂商蓝凌,颇有向传统软件厂商学习,沉到中大型企业市场的意味。因为蓝凌在OA和知识管理系统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大量500强和行业百强,几乎只做大型企业。

       


对于这次合作,无招表态不是连接,而是融合。要把双方的优势结合到一起,做出新的产品,并且已经怀胎九月,只待最后临盆。


不过,且不说两家磨合所需的时间,就阿里之前跟软件厂商的合作来看,可能结果并不理想。


早在2006年,阿里就曾考虑和用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但因为双方在主导权上产生了异议,最终不了了之。


彼时曾有用友高管评价道:我们是穿西装的,他们穿牛仔裤的,合资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而这次,蓝凌似乎也有相同的疑虑。


蓝凌CEO徐霞曾对媒体袒露,蓝菱希望能拥有自主权。过去,蓝凌在钉钉上一直充当着定制开发的角色。数据在钉钉手上,而蓝凌收不到任何费用。没有安全感不说,也得不到任何实惠。“和钉钉合作可以,但我们不想走老路。”


对于钉钉和蓝菱的联姻,生出的“孩子”跟谁姓?可能都是一个难题。


企业级应用软件是企业的核心需求之一,该领域在国内已经有了20多年的发展。如今,企业信息化遇到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浪潮,开始碰撞出更多的机会,也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尤其是随着爆发于C端的互联网企业开始走向B端,企业服务领域玩家纷纷崛起……钉钉进入的市场看似空间无限,但实际各路玩家也已经在近些年纷纷汇集。


国外厂商像IBM、SAP、Oracle等IT巨头早已在国内长驱直入。国产企业软件提供商也不容小觑,包括中软、东软、浪潮,金蝶、用友,还有垂直行业的软件企业,可以说基本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传统企业应用软件也在朝着云端化、移动化、社会化进行转型;新兴的AI、大数据等公司,也都在输出SaaS产品,为决策层量身打造能挖掘数据价值的实用工具,尤其是在CRM领域。


用资本进行深度连接,以及扶持小的创业企业快速成长,补充自己生态中的短板,这是大厂商惯用的策略。钉钉可以,企业微信能做,用友、金蝶等厂商也都能做。


作为阿里的对手,腾讯上线企业微信尽管从时间上来说落后,但颇有后来居上的意思。今年5月,企业微信宣布企业数量达150万家,渗透50多个行业,其中500强企业覆盖80%。

       


与此同时,企业微信也已与微信,以及小程序实现了打通。


对于AT两家在办公场景的争夺,现在评论孰强孰弱为时尚早。不过“企业微信+微信+小程序”,也许后续会成为腾讯在竞争中真正的“核武器”。


除了腾讯,金蝶在2015年上线了“云之家”移动办公服务平台,对接了像WPS、Office、Coremail、微信、淘宝等大量的第三方应用,还允许企业客户在其平台开发拓展应用。


用友也在2016年宣布进入3.0时代,为企业提供社会化商业服务平台,和阿里云、华为云等合作,在云上向企业提供SaaS化的行业解决方案。畅捷通也是用友旗下专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线上办公的移动产品。


钉钉如今面对的外部竞争压力早已今非昔比。


我们必须承认,企业对于类似钉钉的在线化、移动化办公工具,在未来的需求一定越来越高,并且随着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接受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但相应的,企业级市场任何一个行业要想做大,都必须进行持续的投入和深耕。进入门槛高,竞争壁垒高,正是ToB业务的特点之一。钉钉要想成为像SAP、Salesforce这种量级的选手,最终赢得市场竞争,可能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在中小型企业市场,钉钉虽然先下一城。但如何盈利?如何在产品、平台、生态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妥善管理和ISV的关系?如何面对对手竞争?这些问题都需要钉钉摆正姿态,徐徐图之。


钉钉的ToB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 END

本文由企服行业头条原创出品,转载需申请。转载/投稿/内容合作/寻求报道请联系邮箱 qftoutiao@3wcoffee.com

致每位企服从业者:To B 时代我们实实在在创造价值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 你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

阿里云京东金融纷享销客青云QingCloud

 51社保丨京东金融石墨文档互动吧公司宝 

慧算账数澜科技猪八戒网丨Udesk  | 客如云

上上签致趣百川云帐房 造动丨青松云安全

日志易眼神科技活动行 | 融云人人译视界

企加云达观数据智能一点分贝通拉勾云

特斯联盖雅工场声智科技丨媒介匣丨云之家

微思敦快合财税丨唐桥科技安华云丨知呱呱

快法务诸葛io 钱包行云 | 无讼 | 云敞 | 英方云

云测 极限元 | 英方云 | 百场汇 | 企业盒子丨路书

环信 好租CELLA | 特赞天络行


© THE END


作者丨沐木  ·  编辑丨Robin & Jenny 

来源 丨 企服行业头条(ID:wwwqif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