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故事里的中国》构筑文化节目新标杆的底色与底气|专访左兴 卢小波
导 读
让中国故事深入人心,促文化传播更有价值,《故事里的中国》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经典影视作品搬上荧屏,当一卷卷胶片变作现代人的生活记忆,“文化”也被具象为浇铸在人民血液里的中国品格。
文 | 霓星
“现象级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用新时代的话语方式回忆经典,用真人、真事、真情呈现一个时代的风貌和国家的精气神,社会反响非常热烈,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领导同志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12月13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以“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央视财经论坛”上,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致辞中说道。
《故事里的中国》自播出以来,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点赞,在微博端,与节目相关的话题总阅读量近50亿,实现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那么,这样一档文化类电视节目缘何得到受众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在创作层面,全新的表达方式是否为节目制作带来一定难度?用故事解读出的“中国”又有着怎样的特质?带着这些疑问,影视前哨(ID:yingshiqianshao)专访了《故事里的中国》节目两位制片人、总导演左兴、卢小波,听他们讲述幕后的故事,诠释中国故事的真正内涵。
《故事里的中国》制片人、总导演左兴
《故事里的中国》制片人、总导演卢小波
讲什么?
——“故事”视角下的中国和中国人
当被问到《故事里的中国》的创作背景,左兴坦言,一方面是对总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则是电视文艺本体的发展规律使然。一直负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季播节目创作的左兴和卢小波深谙季播节目都有着自身的生命周期,但是如何在固定的生命周期下不断地推陈出新是电视文艺工作者一直在探寻的课题。从《欢乐中国人》到《故事里的中国》,制作团队始终在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思路、新方案。
因此,“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成了制作团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用音乐的方式让经典“活”起来的《经典咏流传》,普通人完成不凡挑战的《挑战不可能》,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欢乐中国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文艺节目创作正在用一系列有样本价值的原创内容践行着讲述中国故事的理念。
这一次,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故事里的中国》选择将目光对准经典影视作品,试图通过重新创作的方式唤起老一辈的集体记忆,同时构建年轻一代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深刻认知。“伟大的作品就好比时代的眼睛,我们希望它们能在新时代下散发出更大的光彩。”卢小波这样说道。
如果说,“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好故事’的感染和熏陶”是《故事里的中国》的创作初心,那“好故事”又是否有着统一的选择标准?”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反映时代精神和展现真实的历史印记是节目对于经典作品的首要考核依据,与此同时,现实主义题材意义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点。”左兴介绍到,基于这样的标准,共计有50余部经典文艺作品入选,但受限于实际情况,最终有10余部作品得以和观众见面。
“其实讲好中国故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讲好中国人的故事,重点塑造人的故事。《故事里的中国》塑造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清晰的人物画像。”卢小波说道,“《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刻画的是一个舍生取义,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革命英雄李侠,他的妻子何兰芬坚贞不屈而又深明大义;《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是变革时代下的理想少年,怀揣梦想与渴望;《智取威虎山》刻画的是与土匪斗智斗勇的“孤胆英雄”杨子荣;《烈火中永生》成功塑造出以江姐、许云峰等为代表的革命英雄群像,他们用生命诠释了‘红岩精神’;《横空出世》塑造的是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那些‘两弹一星’功勋们。”
如何讲?
——“戏影综”三合一的立体化表达
“经典”似乎与年代感挂了钩,在年轻人的眼中,《渴望》是儿时家中老电视机播放着的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爷爷奶奶口中时常提起但自己并不了解的故事,因而,在将经典作品搬上荧屏的同时,如何让年轻观众更易于接受也成为节目的难题。
但是,《故事里的中国》做到了。从收视分析中,年轻观众群体的逐周增加,清晰可见;《故事里的中国》节目总策划、央视创造传媒总编辑过彤说,“文艺一定是启迪心智、成风化人的最好方式,尤其这些文艺作品还是经过高度提炼、时代洗礼的现实主义题材,它们感染力更强,共鸣性更足。用偶像演绎偶像,用真人讲述真事,用经典致敬经典,《故事里的中国》就是要通过回顾新中国70年的经典文艺,邀请实力演员用极致的表演形态再现经典文艺作品,邀请经典的创造者和时代亲历者讲述文艺作品背后的真实故事,希望以致敬经典的方式去创造新的经典,让弥漫着时代光辉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代代相传。”
“这样的传播表现超乎了我们的预期,这些数十年前的经典的文艺作品所承载的故事,居然在当下尤其是在年轻人中拥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和传播力。有媒体朋友评价称,我们这档节目让网络流量具备了向上的涌动力。”左兴说道。
这与节目所选择的讲故事的方式是分不开的,没有硬性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润物无声式的表达,可以说,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一维度上,《故事里的中国》的创新是可圈可点的。在理念层面,左兴和卢小波明确地指出这不是一档在做表演的节目,他将《故事里的中国》比作大树,具有中国品格的好故事是这棵树的树干,那么使其枝繁叶茂的便是多元化的演绎方式和来自不同维度的任务的讲述。
具体到创作本身,剧本的新编、角色的演绎、舞台的呈现都不是传统电视手法可以完成的。如何呈现经典文本的时代精神和历史背景,如何在方寸舞台之间浓缩恢弘时代巨制,如何打破传统观众的审美惯性,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围绕这档节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央视创造传媒、中国国家话剧院共同开发了全新的艺术形态。
“我们认为,今天的中国观众已经到了需要走进剧场看点什么的时代,戏剧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往往要胜过影视,更加高清、更加细腻的电视技术,也满足了将高级质感的舞台艺术搬上荧屏的现实条件。”左兴这样说。
当然,《故事里的中国》不止于舞台艺术的呈现,还涉及了访谈、纪实等多重元素。因此,它既呈现经典文艺作品自身的故事,也挖掘了背后鲜为人知的真实历史;它既追求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也追求纪实性、观照性和共鸣性。卢小波直言:“相对于一般的影视作品改编,这些时代经典在文艺工作者心目中有如高山仰止。如何跨过原型及经典形象,如何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浓缩呈现,打造一个不负期待的全新版本,对节目来说挑战不小。”
在这一点上,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副院长、《故事里的中国》戏剧总导演田沁鑫做了大量工作。整季节目坚持“一戏一格”,田沁鑫认为,创作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真实不虚的原则,原作品是怎样的气质,改编就按照怎样的气质去还原。
左兴对此进行了进一步阐释,首先,“一戏一格”代表着不同的文艺作品有着不同的精神品格,《平凡的世界》讲述的是黄土高原上的奋斗史,《焦裕禄》勾勒出的是优秀共产党员作为人民的好公仆的光辉形象,《横空出世》则围绕着爱国情怀下的艰苦创业展开;其次,“一戏一格”指的是用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经典作品,甚至包括其中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场景,都需要快速的时空切换。
不忘初心,在守正创新中培根铸魂
在第一期节目的尾声,已经86岁的苏采青老人站上舞台,向李白烈士发出这一封明码电报,“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正是这样充满真情实感的呈现让年轻观众受到感染和鼓舞,在卢小波看来,这种能够打通不同年龄层受众的情感勾连的背后,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时代的整体精神价值能够得到青年朋友的关注和认同,是我们觉得难能可贵且欣慰的原因。”
在节目播出后,观众不仅在网络平台发起踊跃讨论,甚至会亲自去到实地“打卡”,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和缅怀这些曾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做出伟大贡献的英雄先烈。在卢小波看来,这是中国精神培根铸魂的体现。左兴也表示,《故事里的中国》不是先画出标准式的价值输出,而是让观众基于自身的经验达成对作品的感知,这正是“经典”之所以经过一代代人的考验而成为“经典”的根本逻辑。
对于行业内“文化类节目”的概念界定,左兴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与其说《故事里的中国》是文化类节目,倒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的全新表现形态,它通过文艺作品实现了对于大众的鼓舞与激励。”演员的传承、故事的传承、精神的传承都离不开鲜活而有力的表现形式,访谈与演绎形成互动,在历史与现实的光影重叠中我们看到的是伟大的作品,更是永不消逝的民族精神。
70年来,一段段感天动地的时代壮歌,深刻且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和心灵史,它们不应该像蒙尘的珍珠,而要靠我们在继往开来的传承中,擦亮民族史诗上用血肉之躯和钢铁之魂写就的一撇一捺。作为电视文艺工作者,卢小波认为:“我们有责任讲好他们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故事里的中国》节目总策划、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在节目策划之初就说道:“让经典在重新演绎中焕发新生、对接当下,这条路的确很难走,要跨越很多的门槛。在整个过程中,总台团队体现了强大的创造力,然后在各个领域众多专家和人才的保驾护航下,才得以呈现这样一档节目。而每一次对经典的重新演绎,就是经典的又一次焕发新生。正是在一代又一代的演绎中,故事成为了经典,经典融入了血脉,血脉筑成中国人的魂魄。这就是这档节目希望承载的使命。”
在采访的最后,左兴、卢小波用“守正创新”概括出对更全面、更动人地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期待,“守正”是不忘初心的价值观引领,“创新”则意味着内容层面新的题材、新的领域、新的蓝海和形式层面的全新讲述方法。
往期热门
《哪吒》出海 | 韩剧 | 日剧 | 美剧 | 英剧 | 偶像剧
追踪影视热点 网罗广电前沿
稿件合作&读者交流
微信:Rinna503
邮箱:deepmedia88@126.com
影视前哨
现已入驻企鹅号、网易号、一点资讯、头条号、界面、百家号、搜狐号、360众媒等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