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焦 | 剧集向“短”,精品化能否成就现象级?

何天平 影视前哨 2022-03-18

导 读

“注水剧”现象屡见不鲜,“倍速”观看正在解构主流追剧文化?今年一季度以来,中国剧集市场规模化出现的新动向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剧集向“短”,精品佳作频出,能否成为引领未来剧集市场可期的发展增量?



文 | 何天平  来源 | 人民日报(本文为原文)

相较于近些年越来越“长”的剧集而言,短剧在今年的回暖成为行业发展的一抹亮色。从年初的《唐人街探案》到不久前收官的《我是余欢水》,一批类型多元、篇幅凝练、叙事紧凑、观感丰富的精品短剧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叫好又叫座

精品短剧有品相、有新意


在较为主流的现实题材方面,12集的《我是余欢水》受到热议,略显荒诞的“小人物”心路却迎来观剧群体的真实共情,“余欢水”便投射着大多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22集的《不完美的她》关切女性叙事,虽面临剧作层面的争议,但其女性意识及其自我成长的主旨勾画鲜明,亦带来一定的现实启发。



其他类型化短剧的开拓也有新意。12集的《唐人街探案》尝试单元剧形态,不仅提振了系列化影视创作的工业水准,也以富于戏剧张力的叙事受到年轻观众喜爱;18集的《龙岭迷窟》巧用民间传奇进行改编,凭借高概念、强情节的创作设计成为原著系列作品中颇受观众青睐的一部。


剧集长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短剧也并非新鲜事物。大众公认的国剧经典中有不少都属精品短剧,如10集以内的《过把瘾》《围城》,20余集的《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即便是长篇名著改编剧,86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等也大都凝练精干。



叫好又叫座的精品短剧,兼具品相与新意的特点,以优质的剧作、制作达成观众的审美期许,匹配观众的观看需求,这些共性标准无疑成为了短剧试金石。如今短剧崛起,更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既是对一度令市场失望的“注水剧”现象的有力反拨,也代表着影视创作正在进一步探索适应于当下观众审美观看需求的有效传播路径。


行业提质减量

“由长入短”为共识


短剧也并非总是出彩。在网络视听崛起初期,诞生于互联网端的自制剧大多是短剧,却也面临粗制滥造、野蛮生长等诸多发展迷思。一度卷入抄袭争议、图解青年文化的《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等短剧,逐渐在行业的淘洗中成为过去。无论长短剧,内容为王的底层逻辑始终未曾改变。



而如今的短剧新动向,则代表了行业新一轮整合升级迎来的必然结果:技术驱动、政策鼓励、行业响应、观众欢迎。剧集“由长入短”,不仅是影视界与观众所达成的共识,也具有充分的潜质为中国剧集市场发展迎来全新增长点。


一个显见的变化是,媒介技术演进带来观众文娱消费习惯的变迁,这在移动终端异军突起的当下体现显著性。除客厅大屏外,人们越来越多地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各类小屏中,利用碎片时间和场景进行追剧。新的技术风向触发新的内容风向,短剧无疑是更匹配当下审美观看传播需求的内容载体之一,这从近期一系列短剧在互联网端的集中涌现可见一斑。



对于剧集市场而言,短剧发展也成为实现行业提质减量的有效路径。长期制掣影视业的“内容注水”问题,在破坏行业生态的同时也不断消耗着观众的审美期待。此时应运而生的短剧潮流,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纾解上述问题的有力手段。今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通知提倡剧集拍摄制作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影视业三大平台及六家制作公司近期联合发出倡议,精品短剧亦成为困境中的行业实现自救的理想选择。传统电视时代因追求收视率和广告资源的趋利选择,使得长剧无节制地加长;短剧的崛起,最终的目标在于催生更多精品内容,这也成为调适和升级行业发展逻辑的重要线索,体现长效价值。


寻找“现象级”

短剧精品化仍需过程


尽管近一阶段涌现的热播短剧多集中于互联网端,但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今年1月、2月公示的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情况显示,30集内的短剧占比超过20%,其规模远超去年同期;另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四大视频平台今年有近30部短剧计划上线。整体性的剧集市场向“短”,已成为一种可见的行业大势。



短剧之“短”,并非意在颠覆长剧,而是要寻求新的发展增量,以形成行业的优化升级。然而,从既有发展来看,短剧的精品化之路仍面临诸多变量。


一方面,短剧市场有佳作、无“现象级”。相比传统的大屏追剧场景,凸显灵活性、变化性的短剧观看习惯目前主要被年轻观众群体所吸收,圈层效应鲜明,故而短剧拉动收视和流量的能力尚难与长剧所比肩,主流化之路未尽;另一方面,精品短剧对内容创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视工业水准对此的匹配,仍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就上述引起关注的短剧作品而言,虽有整体实力,但也并非尽善尽美:《唐人街探案》前后风格的割裂、《我是余欢水》面临的女性议题争议等,都遭到了观众一定程度的批驳。


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涌入,行业的规范和要求进一步明晰,在可期的未来里,短剧市场势必能迎来属于自己的“现象级”。剧集生产“由长入短”,无疑是保障影响行业和市场健康成长的有力举措;而更多“短小”也“精悍”的短剧涌现,同样会为观众营造出更高质量的审美环境,回应大众的观剧期待,成为引领行业正向、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




往期热门

《都挺好》|《小欢喜》|《长安十二时辰》

《明日之子》|《早餐中国》|《忘不了餐厅》

《哪吒》出海 | 韩剧 | 日剧 | 美剧 | 英剧 | 偶像剧

迪士尼 |《致命女人》中国新说唱2019 | 奈飞 

综艺市场 | 分账剧 | 影视“出海” | 中国电视

偶像养成节目 | 综艺衍生节目 泛文化 | 传媒监管

互动剧 | 古装剧 | 张曼玉 | HBO | 电视剧审美





稿件合作&读者交流

微信:Rinna503

邮箱:deepmedia88@126.com



影视前哨

现已入驻企鹅号、网易号、一点资讯、头条号、界面、百家号、搜狐号、360众媒等媒体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