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两个风格迥异的帖子:一个是“太美了,终于见到全文了的仓央嘉措”,一个是鲁迅的《立论》[@裸嘢李 转]
点击上方蓝字“想法看法说法”可以关注本公众号
转发两个风格迥异的帖子:
一个是“太美了,终于见到全文了的仓央嘉措”。。。
一个是鲁迅同志的《立论》。。。
前者是“岁月静好”。。。是“有诗还有远方”。。。
后者是。。。你对真相的态度。。。
恩。。。还得补充一点。。。前者或者根本不是出自仓央嘉措。。。
而后者鲁迅同志的《立论》。。。在讲述文革时期。。。诚实的记者傅彬不愿说假话。。但又不能保持沉默。。。因此陷入了无边的苦恼之中的老电影《苦恼人的笑》中。。。俺听到男主痛苦。。。歇斯底里的朗诵。。。后。。。至今能一字不漏激情背诵出来的唯一的一个文学作品(主要是够短
@裸嘢李
六世达赖(1683--1706)仓央嘉措,大家都记得他流传很广的《见与不见》,这位西藏历史上生平迷离、极具才华、又最受争议的喇嘛写出了他的心声:
一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
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
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
谁,可助我臂,纵横万载无双;
谁,可倾我心,寸土恰似虚弥;
谁,可葬吾怆,笑天地虚妄,吾心狂。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离;
伊,揽我之怀,除我前世轻浮。
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
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我,牵尔玉手,收你此生所有;
我,抚尔秀颈,挡你此生风雨。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
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曾,怜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二《那一世》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三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四《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五、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六 我问佛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槃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七 无题
我终于明白
世间有一种思绪
无法用言语形容
粗犷而忧伤
回声的千结百绕
而守候的是
执着
一如月光下的高原
一抹淡淡痴痴的笑
笑那浮华落尽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飞花万盏
谁是那轻轻颤动的百合
在你的清辉下亘古不变
谁有那灼灼热烈的双眸
在你的颔首中攀援而上
遥远的忧伤
穿过千山万水
纵使高原上的风
吹不散
执着的背影
纵使清晨前的霜
融不化
心头的温热
你静守在月下
悄悄地来
悄悄地走
我也开始修心了
(图)仓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
仓央嘉措的“代表作”均为假冒作品[@裸嘢李 转]
近年来,报刊或网媒或微信,时常可以看到西藏著名诗人仓央嘉措的诗歌。
仓央嘉措是西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及诗人。不少文章介绍他是西藏的民歌诗人,或情歌诗人。
很遗憾,说仓央嘉措的诗是民歌、或情歌,均是错误的。严格说来,情歌或情诗的叫法都是源于汉族翻译者的自作主张,民歌的叫法更是离谱得莫明其妙。作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个宗教领袖人物,与民间离得较远,就算有时候跑到民间去偷尝禁果,也不可能作出那么多民歌来。虽然仓央嘉措早年有十四年的乡村生活经历,而一旦入选为达赖住进深宫,在其位置上所作的道歌,不能称之为民歌。实际上他就是一位宫廷诗人,宫廷诗人做的诗,就是宫廷诗。真实的情况是,在西藏的各种仓央嘉措的诗歌版本中,按其书名的藏文字面意思,均为道歌。道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着宗教意味的布道诗篇,多含醒世、劝诫、觉悟、启示的内容。
当然,若要将仓央嘉措的诗叫做情诗,也是情有可原。这个原因就是人们误以为仓央嘉措写有不少爱情诗篇,例如《那一世》和《见与不见》。但无论如何《问佛》与《十诫诗》是不能称作爱情诗篇,称为道歌也不挨边。因为其内容不是藏传佛教的教义,而是内地大乘佛教的教义。
仓央嘉措的粉丝们会非常失望了——因为目前被称作仓央嘉措的代表作《那一世》、《见与不见》、《问佛》、《十诫诗》这几首著名诗篇均不是仓央嘉措所写。它们是内地汉族读者强加给他的。
我在西藏和青海出版的仓央嘉措的所有诗全集版本中,均找不出以上四首诗。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关于《那一世》
《那一世》原作者为上海音乐学院老师何训田,原诗名为《信徒》。何训田是著名的音乐人,《信徒》是他专为朱哲琴的专辑《央金玛》所创作的歌曲。《央金玛》包含《彼岸之问》、 《喜马拉雅山》、《拉萨谣》、《央金玛》、《七只鼓》、《信徒》、《六世达赖喇嘛情歌》七支歌。或许因为《央金玛》专辑中另有一首《六世达赖喇嘛情歌》,因而《信徒》也被人谬传为仓央嘉措的情歌。实际上,如果人们细心一点,在音像书店买到朱哲琴的专辑,可以发现这首《信徒》的词曲均署名何训田,其歌词与号称仓央嘉措《那一世》这首诗几乎一模一样,当然现在的《那一世》后面添加了一些句子,应为网友热情的仿作,以致以假乱真。至于《信徒》怎么演变成仓央嘉措的《那一世》,这就是二十一世纪媒体之怪现状了。但最早的资讯应该是《读者》的作祟。《读者》在2007年20期转载此歌词时未经核实,署名仓央嘉措。最荒唐的应是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在明知《那一世》原作者为何训田的情况下公然为降央卓玛的演唱打出字幕:“《那一世》,作者仓央嘉措”。央视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为增进民族团结吗?那也不应该以假冒真侵犯原作者的知识产权。
《信徒》
作者 何训田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了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这一世,转山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二、关于《见与不见》
《见与不见》原作者为扎西拉姆•多多,实际上这是位广东女诗人谈笑靖,而并非藏族人。扎西拉姆•多多是她的笔名。此诗原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出自多多于2007年所写的诗集《疑似风月集》的中集。此诗的流行与冯小刚拍摄的一部电影《非诚勿扰》之二有关。片中李香山(孙红雷饰)的女儿在父亲临终前的人生告别会上送给他一首诗,就是这首《见与不见》。此后这首诗不知为什么被安在仓央嘉措的头上,从此红透诗坛。扎西拉姆•多多是位虔诚的佛教徒,现追随十七世噶玛巴大宝法王在印度菩提伽耶修行。而此诗关于作者的误传也是源于《读者》2008年第20期的转载,署名仍然是仓央嘉措。看来《读者》有时候也是不负责任的,顺便说一句,关于《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这首诗的作者误为泰戈尔,最早也是来自于《读者》的张冠李戴。2011年3月,谈笑靖在王府井书店发现珠海出版社出版的仓央嘉措诗集中收有自己的作品《见与不见》,逐将珠海出版社与王府井书店一并告上法院。经过调查取证,法院最后判决《见与不见》的作者是谈笑靖而非仓央嘉措。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作者 扎西拉姆•多多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 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三、关于《问佛》
《问佛》的原作者是内地一禅宗和尚所写。仓央嘉措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根本不懂内地禅宗,而《问佛》全诗所讲均为禅宗内容,与格鲁派教义没有丝毫关系。显然这是一篇伪作。例如第四问的回答:“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很明显,这是电影《青蛇》主题曲《流光飞舞》的歌词,词曲黄沾,编曲雷颂德,演唱陈淑桦。又如第五问的第四答“坐亦禅,行亦禅”和“语默动静体自然”出自《永嘉大师证道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其余的佛问佛曰,大部分来自佛经的现存句子。作为藏传佛教的精神领袖,仓央嘉措怎可将其他教派的经义,作为自己创作的诗句呢?虽然至今并无原作者的准确信息,但并不能证明它就是仓央嘉措的作品,因为无论是在西藏出版的仓央嘉措的道歌集,还是内地以前出版的仓央嘉措情歌集,均未有收录此诗。
《问佛》
作者 未明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以下略)
四、关于《十诫诗》
《十诫诗》的作者为白衣悠蓝。桐华的长篇小说《步步惊心》结尾有两句话,引用的是仓央嘉措的道歌:“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原文是藏语,桐华引用的句子有他自己的翻译和加工:“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其后,有一位读者叫白衣悠蓝开始了续作,逐步添加了第三,第四,直至第十。因为反响不错,读者非常喜欢续作,因此很快流传开来。网络上的转载者往往又不喜欢注明出处,后来,就变成了整首诗都是仓央嘉措所写。以致到今天,仍有人认为这个《十诫诗》是仓央嘉措所写,甚至出现在正式的出版书中,再次对广大读者形成误导。比如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仓央嘉措诗传》就将此诗收入其中,虽然在语言形式上又有所变化,但十诫中的后八诫,依旧源自于白衣悠蓝而非仓央嘉措。
《十诫诗》
作者 白衣悠蓝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网络世界极为不负责任,将这些诗全都归为仓央嘉措,甚至于许多出版社也不问青红皂白将其统统收入仓央嘉措的诗集中。故而西藏和青海的宗教界文化界人士均感到很荒谬,认为内地汉人在亵渎他们的前辈。
仓央嘉措诗篇中根本没有长诗。真正的仓央嘉措的诗,基本上为四言诗或六言诗,但没有更长的了。仓央嘉措的诗不论从藏文原文还是中英译文来看,每句的长短都相差不多,相当于汉诗中的绝句。
虽然我指出了仓央嘉措的所谓几首代表作均为他人之作,但依然不改我对这位年轻的西藏诗人的敬仰。他的传奇经历很值得人们尊敬,他的精神世界也值得人们仰慕。他自己的诗,远比这几首流行的“代表作”更好更有意义。现录三首他的道歌,作为本文的结束。
其一
生死本无常,
人应多思量。
不观生命本真,
智者等同愚人。
其二
阴曹地府阎罗王,
堂上高高悬业镜。
人间难厘情与丑,
镜中照出恩和怨。
其三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作者:易道禅,诗人、作家、自由撰稿人。出版有诗歌、散文、小说、专著等多部作品。
华丽的分界------------------
鲁迅:立论[@裸嘢李 转]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 ——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哈哈!Hehe! he,he he he he!’”
一九二五年七月八日。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文字即可打开链接):
[广州证据李律师@裸嘢李]
裸嘢李引用、推荐或转帖只为提供更多资讯,不代表@裸嘢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帖子绝大多数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即联系@裸嘢李 。
裸嘢李邮箱:LEEZBoffice@hotmail.com
隆重推荐新法律公众号@想法看法说法 二维码:
公众号@裸嘢李 二维码:
如帖子对你有用,请转发给你的朋友或转发到你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