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处不在的日常政治

克尔弗列特 发展研究 2022-03-31

编者按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自2011年开始组办“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国内外知名学者的演讲文稿正在陆续结集出版。已出版演讲文稿的精华版正陆续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推出,欢迎读者跟随我们一起重温学术大家的思想精华。

我今天将与大家一起探讨“日常政治”(everyday politics)及其意义,并用这个概念来分析乡村的社会生活。我会谈及很多菲律宾和越南农村的例子,但需要指出的是,日常政治并不仅仅存在于农村,同样也存在于城市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中。 


1

 关于政治的传统研究

 什么是政治?很多学者认为,政治就是有关资源的控制、分配、生产、利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和理念。很多政治学家在研究中只强调权力,但权力只是众多与政治有关的资源中的一种。这些资源可以是显性的,如土地、水、货币;亦可以是隐性的,如空气、办公楼的设计和布局。

就资源控制、分配、生产和利用背后所隐含的价值与理念而言,我想讨论的问题是: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等过程是如何被合理化的?这些价值和理念在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自由市场”原则通常认为资源分配应由市场供需原则来支配;“父权制”社会认为,在资源分配过程中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多话语权;某些国家和地区倡导“公平分配”原则,坚信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应该遵循平均主义理念;“集权社会”则认为,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应该由部分团体或个人(如中央政府、国王、君主)代替全体人民来决定;在崇尚宗教的社会里,“宗教权威”原则认为资源的社会分配由神灵来主宰。总的来看,这些价值和理念有助于合理化并强化资源的分配方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传统的政治学研究存在极大的局限性:首先,在西方的研究中,政治学多以政府为中心,侧重研究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行为以及影响政府机构决策的各种社会行为。其次,公众对政治的态度通常是负面的,他们认为政治是卑鄙、肮脏和贬义的,而那些热心于政治活动的人给公众留下的往往是玩弄权术且利益熏心的刻板印象。

但事实上,政治存在于多个地方和多种情境之中,并非只是涉及政府及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且具有多重道德侧面,它可以是好的、积极的和有原则的,也可以是坏的、消极的和无原则的。概括而言,传统政治学研究有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传统政治观过分强调资源分配背后的消极面和黑暗面,但政治本质上并不是坏的、负面的,它是有关资源分配的活动,每个社会、社区、家庭都需要考虑此类问题,例如怎样分配水、土地以及教育等资源。

第二,传统的政治观过于关注一小部分特殊人群,如政府官员、领袖以及影响政府决策的其他社会行动者和组织,进而导致政治远离了公众生活。

第三,传统政治观只对那些具有明显政治性的组织(如政党、利益集团等)予以特别关注,忽视了群众组织对资源的利用、生产、获取和分配过程的影响。

第四,在传统的政治观下,政治研究的内容和方式与政治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并不相符,因而忽视了很多有重要政治意义的事物。其实,资源分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社会组织和机构之中,如公司、大学、宗教协会、社区、农村和家庭等。

总体而言,政治学研究比较集中于国家政府行为以及试图影响政权结构的组织活动,但并未对微观层面的家庭政治、大学政治及农村政治等现象做相应的探讨。 


2

日常政治

——以菲律宾吕宋岛的研究为例

 (1)生活条件的政治性

20世纪70-80年代,我在菲律宾吕宋岛(Luzon)中部农村调研的过程中,越发感觉到拓展传统政治概念的重要性。以村民住房为例,20世纪80年代,较富裕的村民约占全村人口的13%,住着室内设有卫生间的砖砌的大房子,家具光亮如新。经济条件一般的村民占20%以上,他们的住房大多用砖或混凝土块修建而成,面积明显要小得多。在当地更为常见的房屋主要用竹篾建成,茅草屋顶,窗户也比较简陋,这部分村民较为贫困或非常贫困。对此,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村民的住房条件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什么样的人住什么样的房子?针对这些差异,村民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如果他们不喜欢这些差异,是否为此采取了行动?采取了哪些行动?事实上,在公开场合,村民对于生活条件上的这些差异极少有言语或行动上的表示,村庄看上去一片“政治死寂”。但村民私下里对于很多问题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并保持着高度敏感性。 

 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村民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村庄日常政治的主要动力。相对贫困的村民通常会试图与较富裕的村民建立良好关系,而较富裕的村民也会试图寻求穷人的服务。在此过程中,双方之间的依赖关系逐渐形成并不断被强化和延续,有些甚至实现了代际传递。对穷人来说,这种劳务交换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谋生的手段,还在于可以在走投无路时寻求富人的保护。为了维护这种关系,穷人即使在没有直接经济补偿的情况下,也会按照富人的要求去做,例如清扫地板和院子、服侍客人用餐等。总之,穷人与富人之间不对等的依赖关系强化了当前的资源分配模式。当然,穷人也会对富人提出批评和进行反抗,但这些批评通常都是私下进行的,偶尔也会出现在公开场合。 

(2)农作的政治性

政治同样存在于农作活动之中。当看到两个人用手扶拖拉机犁田的图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他们犁的田及使用的手扶拖拉机是自己的吗?如果这两个人是土地和拖拉机的所有者,他们是如何获得这两种生产资料的?如果不是,他们又是如何获得这份工作的?他们与土地和拖拉机的所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实际上,在菲律宾的很多村庄,拖拉机的使用者并不是拖拉机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农业雇工。 

 事实上,这片稻田里所有农作活动都具有政治性,我们需要思考的政治问题是:谁在何时将如何获得何种资源。例如,对于收割水稻,我们需要思考的政治问题是:谁、什么时候、怎样、以何种依据来进行收割。水稻收割后,村民通常会在稻田里拾穗,收集散落在地里以及残留在秸秆上的稻粒,这里需要思考的政治问题是:谁有权进入稻田采集收割之后的残余稻粒,是否仅限于土地所有者还是那些和地主有关系的人,还是只有穷人?如果拾穗者并非土地所有者,那么拾穗者是否会与土地所有者分享拾到的稻粒?尽管拾穗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人们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拾穗者只不过在地里拾几斤稻谷而已,但追问这些问题却可能让我们发现另一番图景。 

 土地也具有政治性。这里涉及的政治问题有:谁有权耕作农田?只有土地所有者吗?佃户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农作?这些条件是由谁来决定的?如果有人拥有土地却不耕种,又会发生什么呢?这些对当地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尤其在大片土地被所有者长期闲置的情况下,村民会私下议论,认为这些土地应该被耕种以满足他们的家庭需求,并想象着这片闲置土地如果能被自由耕种将会是什么样子。这种讨论在当地持续几个耕期后,最终促成了一次村民会议,主要商议的正是:在土地所有者和警察阻止之前,该如何自由耕种这些被闲置的土地。

此外,村民经常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以及酒桌上谈论农业投入,例如化肥和其他投入的价格、灌溉费用、农业投入成本因何上涨以及谁应该为此负责等。在20世纪80、90年代,当地农业成本大幅上涨,村民不得不赊欠灌溉水费和化肥的费用。当地农民私下的不满逐渐公开化,并最终演变成一场发生在马尼拉的、声势浩大的、有组织的示威游行运动(如下图)。参与示威游行的既包括当地的农民,也包括来自其他省份的农民,他们的主要诉求就是希望政府降低灌溉费用,并出台政策让化肥商降价。


3

日常政治的形式与作用

 (1)政治的三种类型

基于在菲律宾的调研,我认为政治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日常政治、倡导政治(advocacy politics)和官方政治(official politics)。

日常政治是指人们针对资源管辖、生产和分配的规范与准则所采取的接受、顺从、调整或对抗行为,这些行为通常是平静的、细微的、间接的、私下的、无组织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行动者通常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具有政治性。倡导政治是指人们协同一致地直接对权力机构及其政策与计划或是生产和分配资源的整个体系给予支持、批评和反对的活动。官方政治是指权力机构针对资源分配所进行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改变、争论或回避活动。

传统政治研究只关注倡导政治和官方政治。然而,在菲律宾农村调研期间,我发现日常政治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政治类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政治之间也存在着关联,例如日常政治可以演变为倡导政治,以前面提到的示威游行为例,示威者在游行前已经进行了长期的私下讨论才逐渐开始有组织地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给政府施加压力,并要求政府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2)日常政治的形式

日常政治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包括支持、顺从、调整和抗争。日常性的支持、顺从和调整的日常政治形式适用于从底层到精英的所有人群。 

A.支持

每个涉及资源利用、生产和分配的社会机构或系统,都需要相关利益群体如政府、劳工组织或农民组织的支持。支持在形式上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普遍潜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B.顺从

顺从能够延续并强化如政府、大学和其他组织中政治权威的地位。顺从者并不追问这些权威的所作所为,而是以基本的、日常性的方式强化当前资源的利用和分配方式以及背后支撑这种分配的权威结构。

C.调整

调整是指为应对权威或当前资源分配方式的要求所进行的私下调整或规避行为。

D.抗争

抗争有两个要点:一是蓄意性,二是向上性,例如有意质疑上级的要求。日常性反抗的特点是无组织和非公开的,通常也没有明确的反抗目标。 

(3)日常政治推动政策转变

这四种日常政治形式可能推动政策的转变。以越南的农业集体化为例,农业集体化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在越南北部兴起,之后开始在各地蔓延,一直持续到80年代。在集体化兴起初期,很多农民都比较积极和支持,希望通过这种新颖的集体化模式改善生活。1954年,北越政府打败法国后,倍受民众信任的共产党开始兴建学校并开展了一些扶助项目,试图通过这些项目和农业集体化为农民带来长期福利。在60、70年代,有些地区虽然没有完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但遵循的还是集体主义路线。

尽管有些农民对集体化农业的效率、可靠性以及其他社员的责任心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但他们仍然参加了集体化劳作——这就是一种顺从。穷人一旦加入集体就很难退出,即便退出了集体,也没有可耕种的土地,因为所有耕地都在集体的掌控之下。一段时间过后,加入集体的农民对劳动越来越懈怠,对集体劳作的热情逐渐减退。事实上,农民并非真正反对农业集体化,而是急于完成分配到的任务以领取工分,来换粮补贴家用。

久而久之,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种现象在各地越来越普遍,农民私下的调整和规避行为开始演变为日常抗争。有些农民甚至开始意识到,农业集体化制造了新的贫困,使他们陷入了更加艰难的经济处境;他们认为如果分田到户,农民会以更高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土地,粮食产量自然也会增加。

这些支持、顺从、调整与抗争等日常政治行为不仅推动了越南农业集体化政策的转变,而且撼动了集体化的根基。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集体开始空壳化,但在越南政府做出政策调整之前,很多地方早已开始实行土地的家庭承包。最终高层决策者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并推行了土地家庭承包。尽管这些日常性的调整、规避和抗争行为并非是导致农村去集体化的唯一因素,但这些日常行为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4

结语

 日常政治是很重要的,它为当前的政治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相比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政治研究,日常政治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普通人的生活,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人、职员、商人、学生、老师以及各个社会领域人士的政治观和价值观,还可以深入理解一些组织的形成和管控。同时,日常政治与倡导政治、官方政治之间存在着交叉与重叠,因此也可以加深我们对政府政策及项目的认识。可以说,日常政治不仅影响政府的统治,还关系到政策能否顺利实施。总之,日常政治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的政治行为以及日常行为的政治性。


作者

简介

克尔弗列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

本尼迪克特·克尔弗列特(Benedict Kerkvliet)生于1943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政治学院政治与社会变迁系教授。曾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政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其研究旨趣包括比较政治学、东南亚与亚洲研究。他近期正专注于研究菲律宾和越南的一些重大国家政策的地方反应。代表作品包括《菲律宾的政治变迁》《菲律宾的日常政治学》《来自日常政治的力量》等。

作者寄语


全文阅读



《农政与发展当代思潮》

(第一卷)


      主    编:叶敬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10月


往期回顾

5. 克里斯托瓦尔·凯:发展战略中的农业与工业 ——孰先孰后?

6. 迈克尔·伍兹:全球化进程中的乡村和农民

7. 文图拉:农业多功能性与农民赋权

8. 保罗·彼得森:应对现代农业危机的农业生态学

9. 詹姆斯·弗格森:授人以鱼抑或授人以渔?

10. 邓正来:法律都市化对乡村的忽视

11. 塔妮娅·李:乡村剩余人口——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12. 詹姆斯·C. 斯科特:赞米亚与“逃避”作物

13. 邓正来:我们需要市场经济而非市场社会!

14. 维克托·李:世界真的全球化了吗?

15.  塞尔吉奥·施奈德:巴西的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

16. 本·卡曾斯: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完全失败了吗?

17. 塞尔吉奥·绍尔:土地斗争—巴西的土地改革与社会运动

18. 戴维·帕金:肯尼亚的渔业—乡土的过往与不定的未来

19. 萨图尼诺·博拉斯:土地政治研究缘何重要?

20.  亨利•费尔特迈尔: 资源采掘 ——包容性发展抑或新帝国主义?

21. 诺曼·龙:发展研究的行动者方法

22. 布里奇特•奥劳克林:家户、心户、家宅?——“家户”概念的不确定性

23. 关注妇女的无酬劳动

24. 家计过程:留守人口研究的新框架



发展或指现代化社会转型,或指工具性干预行动,或指特定的话语建构;发展研究则从多学科视角对这些方面进行学术性分析。本公众号旨在推送发展研究领域的经典和前沿学术成果。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发展研究”公众号!

本期编辑:许惠娇、蒋燕(本期讲座文稿翻译整理:李华、刘丹、许惠娇、高瑞琴、豆书龙)。除作者照片外,正文中所用照片均来源于网络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