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读书,法律人的灵魂涵养
【第十一章 律师职业管理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千事;阅万千人。——可矣。
阅读所生洞悉之快感妙不可言;而写作既是理性的力量,更是一场呕心沥血的人生修炼。
——吕良彪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幽居独处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际;其长才也,最见于经天纬地之间。
——培根
人生需要三种基本交流:一是与自我与灵魂的交流,使人通透不纠结;一是与他人与社会的交流,使人通达有价值;一是与自然与世界交流,使人健康而阳光。——我们小时候不敢直呼曾公名讳(《曾国藩家书》)而是尊称此书为《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一生立德、立功、立言,内圣外王。曾氏一生尤其强调两点:一、沉着,冷静,多思。二、成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要义。究其一生,一是向内求,修心养性成就个性完善;二是知行合一,成就功德伟业。——正所谓“小乘内心无碍,大乘普度众生”。
曾文正公一生讲究修心。笔者以为:心性即佛性。所谓迷者,十字路口不知路之所选;所谓惑者,欲望过多不知心之所依。当心归于“一”,诚如佛家所云:当有所持戒,方生定力,方生智慧——慧心、慧目、慧言、慧行。当使自己的心有所属!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所谓“知止而得静,静中得定,定而思,思而慧,慧而通,通而达”。——成长不能超越过程,而人生的每一段过程都是不同的人生感受与体验,都同样精彩,同样值得珍惜。人尤其要学会与不完美的自己相处;在提升自己的过程中,实现认知与欲望平衡:认真执着但不要太过较真——人莫跟自己太较真,莫跟社会太较真,莫跟自然太较真,学会大度包容,学会理性妥协。
曾文正公成就伟业,实现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则展示出一个最为朴素而深刻的真理: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乃是各种社会资源,人要善于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即所谓“广有替手”。这种社会资源在曾国藩身上体现为三种:一是人力资源,包括曾氏本人的术(办事才能)、道(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势(善于审时度势、搭建高的平台)。二是被社会认可的人气资源,包括被朝廷和社会所认可的名誉、道义资源。三是人脉资源,即附着在人身上的社会公共资源,如身居高官的权力资源,如调集社会财富的市场资源,如幕僚成群的智库资源,等等等等。这些对我们当下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我对自己要求有二:活在当下要保持“独立性”——独立而不孤立;面对历史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与众不同的价值与贡献。儒家讲“拿得起”,佛家讲“放得下”,道家讲“想得开”。——我们讲:Hold住,当时时保持自省。
泰戈尔说:“天空不曾留下翅膀的印记,我却已经飞过。”——或许我们未来不会记得今天我们说过什么,但一定不会忘记大家在一起交流的人性的光辉,一如瞿霞、秋芳面容神情中的光芒,一如我们每一个人脸上的专注、庄重与柔软。这是我们大成人的幸运:走最舒服的道路,做最擅长的自己,交最放心的朋友。
我老家用压水井取水,一般得先向压水处倒一瓢水然后才能形成大气压力源源不断将水压上来。——今天的郑志律师,就象形成压力的那一瓢水,他的到来激发了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美好。
附:读书过程中分享的其他心得
一、佛缘、佛性,无非向善之心、守善之德、护善之能。佛性即心性,礼佛、上网、读书、打球、旅游、音乐……万物皆可为佛,修心即礼佛。
二、成长不能超越过程:纯真的童年,理想的少年,激情的青年,淡定的中年,优雅的老年,平静的离去,坦然自若地面对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想到为中国抗战做出卓越贡献的前第一夫人宋美龄先生,我想到“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的百岁老人杨绛先生,我想到长年单独照顾残疾儿子、送儿子离去并优雅面对人生的秦怡先生,这些长者历经沧桑而时刻保持尊严,她们无疑是我们很多如瞿霞、秋芳这样的女性的楷模。——幸福是一种生命体验与回归,我们坦然面对、平静释怀、超然物外,方可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尊严。
三、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短短几十年,韶华易逝而时光不可逆转。我们想做的事情或许很多,但真正能够做的却往往非常有限。无论选择了何种事业,我都希望我们能对自己的选择有一种价值认同感:我们是在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在做足以对得起先人、对得起自己和家人、对得起子孙后来的事情。无论选择了何种事业,我都希望我们能对自己的选择有一种职业尊荣感:既要能从这个事业中感受到尊严,又能够充满尊严、坚守底线地做我们的事业。这样,我们的人生就能够得到一种温暖、踏实的归属感。——幸福是一种生命感受与印记,我们洞悉自身的价值与使命,经历自身的成长、实现对社会的贡献,方可无愧于自己的生命。
四、我们生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历尽磨难的土地上,深知个人的幸福往往根植于文化与传统的土壤,同时带有深深的时代铬印。中国文化推崇“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的人生“三不朽”,讲究“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的成长轨迹,归纳总结出“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的人生要素。而当下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文化断裂、信仰缺失、腐败盛行甚至社会沦丧伴生前进,法治的缺失使我们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文化与信仰的缺失使我们缺乏信念感,而诚信与契约精神的缺失则使我们彼此之间缺乏信任感。——幸福是一种生命责任与智慧,我们将自己融入时代、融入传统,担负起我们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传递人生的“正能量”,则当我们的生命逝去,我们亦将因融入事业而获得永恒。
五、宗教•修行:我们各自走在人生修行的道路上,奔向真善美的彼岸。累了乏了,或因意气相投,或因机缘巧合,大家各自或共同选择了步行,或是骑车而行,或乘公交前往,或打的出游,或自驾出行……——在我看来,这种种不同的前行方式,就如同各种各样的宗教,承载着我们的灵魂,独自或结伴迈向未来。我的宗教观:信仰、信念、心存敬畏。因修行不够尚未能成为任何一种宗教的教徒,但我觉得自己是佛教徒、道教徒、基督徒,甚至是任何一种宗教的信徒——因为我心向善,因为心存敬畏,因为坚定信仰,因为坚守底线,因为顺乎自然而无需“正义凛然”。
----------------
“大成读书会”是大成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品牌。大成定期或不定期邀请相关书籍作者、本所律师(根据报名先后排序,大成民主性的体现)进行导读,全球大成律师进行线上线下的共同参与互动。典型者如《中国合伙人》上映期间邀请作者徐小平先生导读;“大成之路”环台湾岛骑行期间邀请《孤独六讲》作者蒋勋先生导读交流;邀请青年学者熊培云先生导读《自由在高处》等。本文根据作者在第一次大成读书会(大成上海郑志律师导读《曾文正公家书》)上的发言整理。
【精气神——云居山暮鼓】
【参考阅读】
第一编 律师职业价值论
第一章 职业属性论
职业属性|法律人的角色正义及其冲突——公检法与律师为何如此“恶语相向”?
第二章 职业价值论
第二编 律师职业素养论
第三章 职业精神论
第四章 职业伦理论
职业伦理|法律人公共表达中的职业伦理(上)——法官当如何怼律师
职业伦理|法律人公共表达中的职业伦理(下)——律师该怎样怼法官
第五章 职业素养论
第六章 职业心态论
第三编 律师职业博弈论
第七章 职业营销论
职业营销|什么才是律师的“高端业务”——诉讼与非诉业务关系辨析
第八章 职业能量论
第四编 职业治理论
第十章 律师职业保障论
第十一章 律师职业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