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数学奇才孙斌勇:学习不赞成刷题,也不建议做难题

榴莲EDU 榴莲EDU 2022-11-30



编者按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增选院士平均年龄55.7岁,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67岁。


生于1976年11的浙江舟山普陀籍数学家孙斌勇,便是今年新当选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研究领域是基础数学,曾证明基础理论的5个重量级数学猜想。


今年年初,孙斌勇以“典型群表示论”项目获评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典型群表示论”是当代数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各个分支中。上次该领域的获奖者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于1956年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那么最年轻的院士是怎么一路走来的?他当年是怎样学习的?他又是怎样辅导自己的孩子学数学的呢?


家庭背景


据孙斌勇妈妈刘阿姨介绍,以前家里苦,供养三个孩子读书,全家背着一身债务走过来的。孙斌勇爸爸年轻的时候做过木工,后来去海滩上挖沙子、搞运输,而刘阿姨则在家种地,也养过蜂。



遗憾的是,1998年下半年,50岁不到的孙开柱查出了肺癌,经历了一年多的治疗之后,不幸去世。那时候,老大孙斌辉刚工作不久,孙斌勇和双胞胎弟弟都在浙江大学读书。


父亲的这场病,让全家欠下了20万元的债务。不久之后,老二孙斌勇去了香港科技大学深造,后来家里的债务大部分都是他用奖学金偿还的。


现如今住在简单温馨的两层新房子里,面对记者前去祝贺,刘阿姨非常高兴,唱了一出黄梅戏——《女驸马选段之民女名叫冯素珍》。



以下是记者关于学习数学的采访。


想学得清楚,不稀里糊涂地学


记者:你的获奖项目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有点高深,读者更多的还是关心你这个人,你是怎么学习的,怎么学好数学?朋友圈里有很多关于你的传奇,说你从小就是学霸,算24点非常厉害。


孙斌勇:这个传说能信一半就可以了。我从小数学还可以,但其它成绩也均衡。
 

我在普陀中学读了一年,被抽调到清华附中高中理科试验班。那时候,从各省抽调了26个人。但我高中没好好读,因为考进去的时候,就说我们不用参加高考,所以有点偷懒了。

记者:不用参加高考,你为什么选了浙大,没选清华?

孙斌勇:想家了,没读高三就回到浙江读书。其余的人都选了清华、北大。其实我现在回过头想想,我的学习生涯很多毕业证书都没有。初三去了普陀中学,读一年后去了清华附中,高三没毕业去了浙大,硕士没毕业去了香港科技大学。


记者:这个经历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神奇了,那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儿八经把数学作为人生的事业来做?

孙斌勇:起先根本没想过,从大学开始是专业学数学了,也是从那时开始慢慢积累,后来逐步定型,越来越喜欢。有些定理在自己手上得以证实,并在不断深入中发现其它好的定理,发现数学之美,那感觉是美妙的。


记者:那你就没发现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孙斌勇:我小时候看书特别仔细,我想这是唯一的。

记者:细到什么程度?

孙斌勇:每一句话都能理解它什么意思。数学里,每一个定理,比如不等式,我都能自己证明。

记者:也就是说书里的一些公式、定义,你不是机械地接受,还要搞清楚它是怎么来的,自己证明?

孙斌勇:对,我从小就这样了。比如说圆的周长,我得搞清楚圆的周长公式怎么来的,其实这就是π的定义。如果算圆的面积,那不是定义了,是需要证明的。我都要自己搞清楚了,哪个是定义,哪个是定理。

记者: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老师教什么接受什么,谁会想着书上的公式再去求证一遍?


孙斌勇:我就是想搞明白,想学得清楚,不稀里糊涂地学习。很多人越学越糊涂,尤其是数学。   

              


学好数学不赞成刷题,也不建议做难题


记者:那我想请教了,如何学好数学?

孙斌勇:我的经验就是把书看得很细,习题适当做一点,但我做得不多。

记者:我印象里学数学还是题海战术,再整理错题,所以孩子们都学得很辛苦。

孙斌勇:当然这也是方法,像我说的这种对高二、高三的孩子,估计已经来不及了。如果从小像我说的这样学的话,整个系统都弄明白了,做几套题目就好了,不见得要花很多时间,做很多题目。

记者:你说的系统就是它怎么来的,怎么运行的,像庖丁解牛一样,一层一层捋清楚,举一反三。

孙斌勇:对,就是这样。把最基本的抓住,学数学还是轻松的,我读书从来没觉得苦。

记者:你觉得自己什么样的特点对学好数学比较有帮助?

孙斌勇:我做事比较细,比较慢。

记者:学数学,老师不都要求计算要快吗?

孙斌勇:我从来不要求快的,能笔写的不口算。我和女儿也这么说,稳是最重要的。

比如发射火箭要1000个步骤,你每步花2倍时间,保证正确率,只是多花了2倍时间,但哪一步算错的话,毁的是整个工程。

我们一个几十页的证明,也是靠一步一步来的。

我不赞成刷题,也不赞成做太难的题。做难题,费时间,花脑子,对于知识点的增长用处也不大。有些题目挖空心思,你解出来了,就证明你聪明了,不一定啊,做难题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尺。

我强调的是学习要增长知识,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运用,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创造知识。


                  

怎样辅导孩子数学


记者:很多读者看到你这样说,都会认为是你有天赋,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你这样。


孙斌勇:不是我比别人聪明,包括我教我女儿也是这样。有些内容,我觉得很简单,但她就是接受不了,但我一定要把她教会。


记者:有例子吗?

孙斌勇:乘法分配律,a(b+c)=ab+ac。用文字叙述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这个我最起码教了她200多遍,教会了,过2天又忘记了。

记者:为什么,是孩子不能理解吗?

孙斌勇:我讲的时候她是理解的,但过几天就忘记了。我也是画图、实物再三加深她印象。200遍不会,我就教300遍,这个时候就看谁有耐心了。

对话舟山:名师出高徒,所以我听说你女儿也非常优秀,11岁,下学期就要读6年级了。

孙斌勇:也不是盲目给她跳级,让她有别于其他同学。我和妻子也是综合考虑了孩子的现状,现在她学的都会了,而且她性格也可以,各科成绩都比较均衡,所以让她跳级。

记者:你有没有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她?

孙斌勇:我就让她自己看书,不懂的时候来问我。

记者:看什么类型的书?

孙斌勇:各种各样的教科书。小学的、中学的,各个学科的,国内的,国外的,都可以。

记者:我很好奇为什么是教科书?现在给孩子不是有很多书单吗?

孙斌勇:教科书是所有教授知识的书里讲得最全面、正确率最高,编得最好的书。

我小时候也是看教科书的,那时候没条件看其他的书,就从高年级借来他们的教科书,自己先看。

                        

越是高精尖技术越要用到数学


记者:我们小时候,老一辈总会在耳旁念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你对这句话有什么见解?

孙斌勇:没那么神奇,但那时候在很多人的脑中会埋下学好数理化很重要的意识。等你自己学过以后,其实文理科都很重要,也不能从中区分谁厉害,或者智商高。


记者:所以问题来了,现在很多人又会觉得掌握四则运算就可以了,高深的数学在生活中运用地并不多。

孙斌勇:这看哪个层面。从人群占比来看,真正需要用到数学的人很少。从社会民生来说,基本运算是够用了,有些行业可以说基本用不上数学。但是一些尖端行业,越要做到高深,越要用到数学。


比如说神舟系列飞船上天,一定要用到高端数学。但越是用得少的越是关键,越是关键的少部分人懂就可以了。

记者:那么从你的角度看,为什么要学好数学?

孙斌勇:其实学数学不是说要让你学得有多好,它教会你的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思考方式,理性思维能力。很多人没学会这个理性思维,越学越糊涂。

回归到原点,还是你想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我要做一个明白人,我教学生也是一样,要学好概念,弄清楚每个定义。


记者:你这么多年数学学下来,你觉得数学和现代科学的关联度在哪里?

孙斌勇:越是高端的越要用到数学,比如现在的华为,要自主研发的电信设备、人工智能,都要用到高等数学。

记者: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

孙斌勇:这个地球,这个国家,需要不同的人群,做数学工作的只是分担了一部分社会分工。

奥赛与其它


谈到如何看待奥数竞赛,孙斌勇的观点是,“有一部分感兴趣的人去参与一下可以,不必要谁都去干这个事情,我更赞成系统地学一个学问,一直深入学下去,那肯定比参加奥数不停地做竞赛题练习要好,做一千道奥数题,跟系统深入学一个理论是没法比的。” 


他继续解释道,对于有些本来就在认真学习数学的同学,顺便参加一下奥赛,水到渠成拿金牌,那挺好的。如果把拿金牌作为最大目标,花很大精力在那是不值得的。如果花费很多时间又没拿到金牌,就更加不值。


相对于自己小时候可以自由生长的状态,孙斌勇觉得,“现在学生最糟糕的是,大家都在学同一样本领,而且很多人学习的所谓本领就是为了对付高考卷子,太单一了。”他认为,“中国那么多人,应该有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要有个性比较好。


孙斌勇说自己就是一个选择了做数学研究的普通人,也会炒炒股,看看电视剧、网络小说;他喜欢慢节奏,生活中享受逗女儿玩,带她去爬山,也会教她数学。他跟母亲很聊得来,虽然母亲更愿意待在老家,不能陪在身边,但他会常回家看看,跟母亲一起叙家常。


人物名片



孙斌勇,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1999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 2004年12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05年1月至9月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做博士后。2005年11月起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


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16年6月2日,获得首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来源:浙江新闻、舟山晚报、舟山日报、百度百科等,榴莲EDU编辑整理)


相关阅读:
初中课程一年学完?从深中开竞赛班说起来自湖南株洲!哈佛史上最年轻华人教授从曹原看少年班不凡四十年

看遍全球教育(点击即阅):

奇学校 最奇葩大学 | Alt School | 大山里的幼儿园 | 高中毕业礼 | 史家胡同暖娃养成记42HTH

神人物 哈佛尹希 | 曹原 | 斯巴达| 蒋方舟 | 郑渊洁Ronny Chieng | 施一公 | 池莉杨紫琼 |丰田章男莫言王冠孙杨

趣节目 70岁对20岁说 | 婚姻指南 | 请回答1966 | 教育部 F4 | 黄渤加盟忘不了| 英国郭德纲

大咖说 施瓦辛格 | 刘慈欣 | 台大“陈果”周国平 | 杨绛 | 洪晃 |吴冠中|顾明远 |任正非|陶行知 |渠敬东 |稻盛和夫 |冯唐

热电影《冲破天际》|《风雨哈佛路》|《无名之辈》|摘金奇缘》| 《流浪地球》《早熟》 |《权利游戏》 | 香港电影混剪

大事件 减负 | 杜克禁中文 加国13种性别 | 教育2035 | 交大教授门 | 哈佛校长访北大 | 衡中高考移民 |山东大学 |香港学生

深挖掘 导师制 | 自闭症 | 原生家庭 华裔教育 | 脆弱中美硬杠 | 菲律宾学英语焦虑源于家长 |留学生 | 心理咨询 | 理解儿童 | 30岁

看全球 以色列 | 美国 | 韩国 | 香港 | 台湾 | 新加坡 | 日本 | 芬兰 | 英国 | 墨西哥 | 俄罗斯 |加拿大


榴莲EDU有一线老师、海归派、高校教师及码农宝爸宝妈,关注全球教育资讯。加微信at52hz入教育社群,不定期教育资料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