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社会实验室丨第四届亲社会行为及其传递研讨会圆满召开

刘晨希 亲社会实验室 2023-05-13

Coco有话说


2022年12月4日,第四届亲社会行为及其传递研讨会于云端隆重举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300人通过腾讯会议参加了线上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亲社会实验室与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首届研讨会举办于2016年12月,第二届研讨会举办于2018年6月,第三届研讨会举办于2020年12月。



大会开幕

研讨会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寇彧教授主持,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现任理事长张建新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教授和心理学部部长罗良教授发表了精彩激昂的致辞。

张理事长指出,本次研讨会的报告主题既接轨了国际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同时又落地于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期待心理学研究者掌握的科学方法能够进一步用于解决当下的中国问题、服务于社会发展。此外,希望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未来能够勇于开拓思路,努力让心理学的理论先行,让创新的心理学理论引领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乔书记指出,致力于亲社会行为及其传递的研究特别有价值,尤其是在如今疫情的状况以及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之下,对于这一主题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本次研讨会是教师角色和科研工作者角色的完美结合,也是人才培养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完美结合,既培养了优秀的人才,又产出了优秀的成果。希望此类工作能够持续性、创造性地开展,让更多的人连接起来,形成合力以产生更积极的效应。

罗部长指出,高校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使命是要基于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去满足国家社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研讨会是一种很好的形式,紧扣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定位,通过组织专家和年轻学者共同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人才培养的作用,借此也可以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亲社会行为及其传递相关的研究也十分有意义,而且“传递”二字很关键,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希望各位参会者收获满满。


人物简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现任理事长,张建新研究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罗良教授

特邀嘉宾: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博士生导师,张文新教授

特邀嘉宾: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谢晓非教授

特邀嘉宾: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洪教授

特邀嘉宾: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伍俊辉副研究员

主持人:

北京师范大学寇彧教授



学术交流


01

特邀报告

4日上午分为上下两场,共四项报告。上半场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寇彧教授主持,下半场由武汉体育学院王磊副教授主持。四位专家结合学科专业和社会热点,提出了亲社会行为及其传递的新内容与新视角。

山东师范大学张文新教授就校园欺凌情境中的保护行为发表演讲,呈现了我国中小学生保护行为的发生特点,并考察了个体和班级因素对保护行为的影响;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谢晓非教授介绍了“余香效应”,即利他行为给助人者带的积极影响,并提出可以将利他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危机应对方式;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张洪教授带来了有关相对剥夺感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提出相对剥夺感可能会削弱与亲社会行为相关的积极后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伍俊辉副研究员从生命史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早年生活压力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发现了早年生活压力水平与风险偏好、时间偏好以及亲社会偏好之间的关系。

滑动查看更多


02

学术分享

4日下午,来自亲社会实验室的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一共贡献了6场精彩的报告,并且每场报告均有对应的评议人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与讨论。报告内容涉及网络欺凌及其干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经济不平等、死亡提醒、合作行为、社会支配倾向、间接互惠等方面。

严谨而自由的学术讨论让每一位与会者都对如何将研究做得更好、更有意义有了新的感悟和启发,这场学术盛宴不仅让与会者了解了学科领域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成果,也让大家更加着眼于社会问题,激发研究的更大价值。


03

亲社会实验室学术探讨

4日晚上,亲社会实验室的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共同就线上心理学研究平台、课程教学和亲社会行为研究三大主题进行了学术探讨。通过主持人报告和全体自由讨论,理论和方法的火花在此碰撞,与会者皆收获满满!


滑动查看更多



大会闭幕

一天的研讨会迎来了尾声,值此闭幕之际,寇彧教授用四个关键词——“传递”、“传染”、“传播”与“传承”总结了本届研讨会。寇老师强调,“传递”是非常核心的概念,亲社会行为不是简单的实施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行为,而是通过他们两者的互动进一步形成传递效应,传染正能量,激发人们更多积极情感,提升幸福感,形成良好社会心态。此外,我们也通过研讨会传播学术思想,并且要扩大传播范围,产生更多思想碰撞和创新;也希望大家将实验室对社会问题的关怀意识传承下去,注重理论和现实的结合,做更高水平的研究。



期待再聚


即使云端相见也难掩报告和讨论的亲切和热烈,今日的精彩也将留给各位长久的“余香”。

期待与各位同仁再相遇,感谢大家的支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推文作者:刘晨希

插图:代馨竹

编辑:欧阳露雪

排版:欧阳露雪

本文由亲社会实验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往期精彩文章

亲社会实验室 | 第四届亲社会行为及其传递研讨会召开预告

亲社会实验室丨为什么现在的人们都躺平了?——感知经济不平等与现在导向行为

亲社会实验室 | 阴谋论缘何被传播?——阴谋论让人们显得独特和激进

亲社会实验室 | “漠不关心”的样子,除了能讲价,还可以……

亲社会实验室 | 猫奴还是狗奴?我们的道德圈到底受什么因素影响

亲社会实验室 | 面对青少年压力,如何积极干预?

亲社会实验室 | 你一定会保守别人告诉你的秘密吗?

亲社会实验室 | 以良好亲子关系应对“双减”:级联相关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科研成果 | 父母心理控制如何影响青少年的问题性手机使用?

亲社会实验室 | 《自我关怀:走出苛责的怪圈》

亲社会实验室 | 是什么让你在疫情期间更愿意为别人而付出?

行为实验也能在线做?不止,问卷更是简便多!TC Lab免费线上心理学研究平台,让数据收集易如反掌

亲社会实验室 | 认识情绪第四课

亲社会实验室 |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亲社会实验室 | 认识情绪第三课

亲社会实验室 | 认识情绪第二课

亲社会实验室 | 青少年自恋和成年人自恋

亲社会实验室 | 认识情绪第一课

阳光心理 健康同行—今晚专家直播间不见不散!

学术交流 | 亲社会实验室成员参加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

科研成果 | 被他人排斥的你,会继续帮助别人吗?

文献选读 |忠义难两全——不道德的亲组织行为是把“双刃剑”

亲社会实验室 | 工作这么忙,压力这么大,怎样获得幸福感?

合作研究 | 社会善念的跨地区差异

亲社会实验室 | 日常生活中,我们更愿意信任谁?

亲社会实验室 | 升职加薪了,该告诉朋友吗?——隐瞒成功的代价

科研成果 | 权力与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实验室 | 山不相遇,人会重逢

科研成果 | 拥有诚实-谦逊人格的青少年更少做不道德行为吗?

亲社会实验室 | 内外有别,人们是否/何时接受“外人”的帮助?

亲社会实验室 | 人们为什么会共情?

文献选读 | 人们会如何看待从众者

亲社会实验室 | 震惊!亲社会行为竟然这样!

亲社会实验室 | 嫉妒与团队中的帮助行为

亲社会实验室|爱己及人,自我关怀促进青少年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发展

亲社会实验室 | 道德情境中的性别差异

亲社会实验室 | 5-6岁的孩子能够理解和运用哪些情绪词汇?

亲社会实验室 | 人们会更多帮助高权力者吗?

亲社会实验室 | 2020年度推文回顾

2019年度推文回顾 | 一路走来,感恩有你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怀念恩师章志光教授

科研成果 | 善待自己,对生活报之以歌

热点评论 | 给孩子优质陪伴,与手机保持“距离”

学术交流 | 亲社会实验室成员参加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学术交流 | 亲社会实验室成员赴台北参加学术会议

科研成果 | 善行与感恩可提升服刑人员的幸福感

亲社会实验室介绍

亲知,亲善,亲仁


扫码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原文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