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余浩,1956年11月出生于北京。1964年在海淀区羊坊店一小读小学,1970年在北京五十中读中学,1976年3月到北京通县永乐店插队,1978年10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科社系读书,1982年毕业留校至2017年退休。
作者:余浩
原载微信公号乐艺山房
深秋自驾,闲游冀中。初到山区,印象不佳。荒草萋萋,室如县罄。眼前情境犹如古诗:“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满目荒凉谁可与,西风吹老丹枫树。”
车到山顶,眼前看似无路。下车寻找,竟找到一条刚好能过车的土道,透过密林,隐隐约约能看见山下有个村庄。正应了放翁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七盘八绕下山,走进古老村落。偶见炊烟,接触村民,感觉渐入佳境……
途中有缘与四位老乡接触,在路边聊,到家中坐……
一、 背柴禾的刘老汉
生活在今日的人们,如果不是亲眼见到恐怕不会想起来现在还有背柴的人。家用燃料更新换代已无数代了,柴禾已渐渐远离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孩子们可能都更不知柴为何物。
傍晚在村边,我们遇见了一位背柴人。
他姓刘,属猴的,今年62岁。现在他一个人住在这里,孩子大了在县里工作、生活。刘老汉每天上午进山背一趟柴禾回来,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再进山再背一趟柴禾回来。
成年累月的这么生活,他没嫌累,也不嫌烦。和他接触觉得他憨厚善良、朴实勤劳,日子过的挺开心。
看他背柴的样子,我觉得他背的是他的生活、是沧桑和岁月;估计他不这么想,他会觉得他背的是他的念想、是他的世界和未来。
二、 孤独的放羊倌儿
我还是小时候在小儿书和电影《鸡毛信》里知道的什么是放羊娃、小羊倌儿。那是五十年多前的事儿了。今天在这里,我又遇见了当代的羊倌儿。
他姓吴,今年38岁了,原来不是本村人,这个村子里的人大多姓刘。白天羊倌儿跟着羊群在山里走着、站着;坐着、躺着。晚上他回家了,羊群则仍在山里……他说他现在的生活就是放羊,他有着二百来只羊。他说这里的风景很好,夏天的时候有好多学生来这里画画儿……
说着说着,他便凝视着远方,仿佛这世界只有他一个人。他看着蓝天、看着深山、看着树林、看着羊群,仿佛那里有着他的快乐和幸福……
《鸡毛信》是作家华山写的小说,说的是抗战时期在冀中农村发生的故事,我现在给新时代羊倌儿拍照的地方,也是冀中农村。
三、很老的老党员
进村不远的一户人家住着一位老奶奶。这是我在农村见到的年龄最大的共产党员了。她姓杨,今年94岁。她是从南边儿河西村嫁过来的。
她于1947年入党,年轻时当过这里的民兵连长,今天见到她,和她交谈,还能感觉到当年她那飒爽英姿、智慧干练的风采,想必和日本鬼子、蒋匪帮干仗时是个好指挥官;解放后她还当了15年的村妇女委员会主任。是位老革命家了。
她庄重地指着墙上的一个红牌牌给我们看,那上面写着,“我是共产党员……”
老人家和我们聊的高兴时,她一转身从炕边墙角处掏出一个她的宝贝包包,打开了包了多层纸和布的小包,里面是她的身份证和一些证件,其中一个是她交的50元特殊党费收据。老党员就是老党员啊!
现在老人家和66岁的儿子生活在一起,我们到这儿时恰好她住在镇子里的女儿也来了,她女儿说天气渐渐凉了,山上会更冷。她准备把老娘接到下面她家里去过冬。
看上去老人家身体还不错,如果在城里,她应该享受离休待遇吧。
四、 编筐的刘老汉
在山里纵横交错的老宅子中不断地穿行着。
搞摄影嘛,就是要东张西望地观察,上下左右地踅摸。这不,走着走着一回头,发现山路下面七八米处,透过丛林看似有一小院,里面有个老汉好像在编筐。于是下山,拐来拐去找到这个小院。
进到院里,打了招呼。果然这位老乡在编筐。地上的一个物件吸引了我,我马上想到当年在南堤村插队时用过的家伙事儿,它叫粪背子,社员用的较多,特别是女社员,粪背子里放把镰刀,收工回来顺路用它拾柴割草……
这位老汉也姓刘,今年67岁了,身体很好。平时他除了在村子里转转,就在这自家院子里归置旧杂物,拾掇树枝子,编编筐,簸箕等。
他说最快时他用半天就可以编好一个筐。刘老汉话不多,问一句答一句。他干活非常投入,仔细地选材,认真的穿插;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做出的活儿干净漂亮!
看到他那心无旁骛、兢兢业业劳动的样子,我觉得他不仅仅是在编筐,他是在用真情与智慧编织着他的希望,用辛勤和汗水实现着他的梦想。
离开上述四位老乡家,漫步乡间,又遇见几位老乡,这位大爷在晒太阳,这对母女在踩红豆荚,这位老汉在劈柴,等等。他们都认真地给你指路,热情地邀你到家坐坐,喝水……
这里的老乡真好啊!老实本分,热情友善,简单纯朴,勤劳努力。他们真像老辈子人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陶然自在,安贫乐道。过着平凡安静、自给自足的祥和日子。
在村里一些老乡家坐过,和他们聊过之后,心情大好,颇有孟叔诗句的感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走出村庄,再看山乡景色:天蓝蓝、水清清。山羊可亲、小猫可爱;雄鸡精神、白鹅抖擞。“万壑有声含晚籁,数风无语立斜阳”。一切都显得那么温馨和谐!
看着老乡,看着村庄,更加感觉到,其实别人怎么看你,和你毫无关系,你要怎么活,也和别人毫无关系。别人有别人的活法,你过你自己的日子。可以按照自己想的去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
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这里一定会更加美好,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民风淳朴,古道热肠……到那时再来吧,关键是现在千万要做好路标和记号(现代工具如手机、GPS等无用,没信号),别像晋代武陵人那样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余浩视觉志
文图由作者许可本号转载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少年记忆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牙垢太多?
用微米级万毛牙刷
360度扫光老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