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桑榆丨顾土:当今,老了是个什么样

顾土 新三届 2022-06-08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顾土,本名陈原。1982年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出版社,1985年起供职媒体,现已退休。专栏作家,文史学者。


原题

当今,老了是个什么样


 


作者:顾土


作者在会上发言


老了是个什么样?

有人大概会想:这有什么可说的,还不就是头童齿豁、一脸褶子、鸭行鹅步?其实,当今之世,这些未必都是老年的特征。

五花八门的营养品、护肤品、化妆品,不能不说驻颜有术,一大把年纪,看起来光鲜油亮、神采奕奕的不在少数。至于那些满口的洁白、整个头的乌黑,谁辨得出真假?相反,我发现另一些人,尽管还不怎么老,面孔却早已黯淡无光,早晚灰头土脸,而所谓油腻男呢,往往指的还是中年。

有的老人秋行春令,活蹦乱跳、舞姿早已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一景;而那些遇树上树的,更成为每年春秋的网络热点;至于跨上严禁攀爬的景观标志去摆拍的,也是丝毫不让晚辈。

从前一说老,自然就是“耳畔频闻故人死”,如今呢,耳畔频频得到的反而是:某老再婚,某某老来得子,老某梅开二度。

有人说年纪大了,肚腩也大,这个说法其实有误,因为肚腩早已成了改开以来老中青少的常备。不过,脂肪积存是变老的必然,这点似乎不容置疑,所以一遇体检,只要不是一把骨头,扫扫你的年龄,永远告诫的都是:注意三高、少吃油腻、加强运动!

有人以为,当一个人不在乎时间了,也就老了。这话也不对,你看那些从早到晚玩游戏的,哪有老人?

如果说老人有什么特征,我倒是发现了一个。走在街头,对面来了小两口,他们肯定是让出侧面;而来了老两口,就像有什么事前的约定,多半都是两人迅速分开,把中间空了出来。

当我没老的时候,我不大敢议论老,怕人骂我不敬老。当我也步入老年,这才壮起胆子说说今天的老年是个什么样。当然,这不过是我的所见所闻,大致如此,并非指所有老年人。人和人毕竟不一样,各个年龄段也有异同。

时代特色鲜明

 
街头巷尾,揣着个手机,几乎是所有人的标配,但多数老人是不戴耳机的,偶尔戴着的,那叫助听器。如果有人握着的不是手机,而是半导体,那就是老到了一定程度。老人不戴耳机,是因为音量已经够大,这不是老人鼓膜有什么特殊,而是成长在扩音的时代,高分贝难免就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田头、村口、礼堂、大院、宣传车、电线杆子,甚至有一段时间连大街小巷都是高音喇叭,所以最不怕的就是音量。那个年代人人都听同样的内容,彼此彼此,所以也不在乎是否干扰了别人,说不定还会以为让你听见是你占了个很大的便宜呢。

老人都听些什么呢?

清晨上路,有人专听“新闻与报纸摘要”,估计至少坚持了一个甲子,很可能从高音喇叭听到台式收音机再到半导体然后一直延续到手机。过去还有一种“下面,用记录速度广播”,不知何时已悄然退场了,即便有,大概也没人再记。你别说,当年还真有人去记,很专心的,播放是这样的:

林彪,顿号
孔老二,逗号
阴谋搞复辟,句号。

爱听《宇宙锋》《击鼓骂曹》《甘露寺》的,多半七老八十,而只听《打虎上山》《智斗》的,恐怕要在七十以下了。有人听评剧《夺印》听得上瘾,可以想象得到,是哪个年代受的教育,假如只认《杨三姐告状》,那不用猜也会明白,这位对老戏的鉴赏水平从来不变。地方戏有个十来年,除了移植,基本没啥东西,所以,耳朵离不开乡土剧的,无论七十八十,听的多半都是五十年代再加六十年代前期创编的剧目。越剧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驴剧大概就是《李二嫂改嫁》了;《天仙配》是黄梅戏的必选;而听迷糊的,则有个《梁秋燕》;梆子呢,各路有各路的戏码;如果是豫剧,当然非《朝阳沟》莫属。

听说书的也不少,算是个传统,只要好坏分明、忠君爱国,都有一大批老年粉丝。

广场和公园有露天音响的,肯定招来老大妈,有人从《阿瓦人民唱新歌》开场,一直唱到“太阳最红”,然后戛然而止,令你一下就清楚,她们最难忘的是什么岁月。

其实,我学会的第一首歌也是“村村寨寨,嘿,打起鼓敲起锣……”那个旋律永远回荡在脑际,歌词更是脱口而出,叫我唱别的,我也不会呀。

有人不妨一直唱到“甜蜜蜜”“小城故事多”,然后是“好日子”,你也会因此明白,他们不在乎什么岁月,只要自己熟悉,尽管唱下去。

老大爷当众露天唱歌的比老大妈少些,一旦引吭高歌,直接就奔“我为伟大祖国站岗”了,再往后兴许还能过渡到“几多风雨几度春秋”,甚至唱到“真情像草原广阔”。可惜,没人想到《老鼠爱大米》。这,大约出自某个年龄段的铁定取舍。

唱二重唱的,在我成长的年代,是耿莲凤张振富最有名,但现在的老人唱的好像不多,反倒是一上来就跟着“凤凰传奇”跑的挺常见,张口就在那里“留下来”。据说,这也是广场舞的最爱,当然,还有乌兰图雅。

很多人一说起广场舞,就以为这是大妈的专利,其实不然。假如你站在广场舞附近仔细观摩,就会发现,每拨人群里总会夹杂着一两个老大爷,舞得比老大妈更带劲,扭得比大妈还大妈。

公园里常常还坐着一帮伴奏的,唢呐二胡手风琴,土的洋的,摇头晃脑,都是老年男性,而且什么曲子都熟,骨干可能都是当年宣传队、文化馆出身,不过旋律也只演奏到上个世纪末,再往后就摇头了。

老人无论唱什么歌,其实都是卡拉OK的产物。这玩意儿起源于日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风靡我国各个角落,从都市到乡镇,没有不唱的,培育了大众的歌喉。这么些个歌喉,老了老了,自然就成了街头歌手,麦克一攥,扯着嗓子就来,也不管四周有没有人爱听,先自嗨再说。

我住的小区在北京六环外,小区门口,有位老太太,七十好几,每天坐着电动轮椅出来,盯着简谱,在那里手持话筒纵情高歌,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没有她不唱的。依我的推断,这位五十年前在公社或县上,兴许拿过什么汇演优秀奖,要不就是曾在宣传队里领过唱,那可是一辈子没有过的风光哦!但不知为什么,“下定决心”“就是好”“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我一直想听,她却从未张过嘴,难免心生遗憾。

叉腰是许多人的习惯,有人单手,有人双手,有的叉腰用大拇指与食指之间,有的则用指头背面,有的攥拳而叉,有的则是五指略张。用指头背面的应该是女性,但男性采用这个姿势的也不能说无。女性叉腰往往是要耍泼了,一见这个架势,最好让她三分。而老人的叉腰略有不同,老人叉腰大多是在喜看的时候,比如面临大好河山,例如胜利在望,还有面朝大江大河大水库和一排大烟囱的当口,也很容易叉起腰来。驻足田头瞧着庄稼长势而叉腰的,好像已经不见了。

假如有一定级别,从前叉腰还会披一件什么,当年这叫派头,当然,前进有方向、工作有成就的时候,也会如此留影,现在恐怕都被人划入了谈资。披拷花呢大氅、披哔叽上衣、披老棉袄,在我未成年的时候,长辈们有此偏好的的确不少,近些年大概都属于特老的老年人才有的特征,七十以下的已近绝迹。

断舍离,是如今有人对老人们的规劝,但聚存攒曾经被誉为老人们的优良传统,都不知延续多少代了。我看见过的老人,住在别墅,都不忘捡这捡那,家里还能腾出一两间卧室专门供他们存储。好在阳台和楼道已经不再是废品堆积的好去处,这,也算社会的进步吧。
 

越老越不讲究

 
或许因为从来就没讲究过,或是由于忘了讲究,也可能在于曾经讲究了也没人注意,所以,人老了,干脆不讲究的比较多。

老人当街提裤子是一景,如果身在公共澡堂、游泳池的更衣室,就会旁若无人,拎着上衣对着众人来回掸,抓起裤腰猛抖几下。假如身体状况允许,不妨立在长凳上,把不该对着你的地方平行直接对着你,然后左一蹬右一踢地朝着你穿裤子。当然,我也看见过年轻一代,高高大大,依然保持着这一鲜活传统。我揣测,那多半都是长辈的传帮带过于身体力行,以至于家风后继有人。

如今的老人,年轻时居住逼仄,不管住在大杂院、筒子楼、合居的单元房,还是住在生产大队,尺寸之争是少不了的,所以,地盘意识根深蒂固。

直至现在,处于公共场合,占据地盘,依然是很多老人的首选。公共场合的座位,有人不但自己占据,还会呼朋引类:快来啊,这有个座!

在更衣室里,一张长椅如果被某人占去多半,浴巾、衣裤、袜子,再加一个铺开的大包,还能一屁股横坐在那里,慢腾腾地点击着手机,你就不妨尽情想象,这位当年为了门口搭建小厨房、为了给子女盖小棚结婚、为了自家存储空间的强行扩张、为了宅基地的多一分少一毫,曾与多少邻居火爆对垒,并且战无不胜,所以养成了绝对目中无人的习惯。

人不讲究,在公共场合,什么美啊丑的,当然也就可有可无。走在街头,我常常被某位老者发出的山响所吸引,原来那位是在打一个巨大的哈欠;有时走着走着,前面两鬓染霜的一位忽然间就抻胳臂抻腿,做起了什么疗法;至于倒着走路、在隔离杆压腿、骑车时长啸一声、双手攀住树枝来回晃悠、猛拍胸脯狠捶双臂,更是司空见惯。

我还看见一位,七十开外,先是一个响亮的水屁,紧接着又是一口粘痰,再就是一声饱嗝,进了电梯仍不忘吸烟,出了电梯门就把烟屁股丢弃在地,又用脚使劲那么一踩,再蹭一蹭,而手里攥着的垃圾袋则是远远地朝分类垃圾桶猛地一甩,给人一种一应俱全的感觉。随后,他老兄也不闲着,眼看着直奔路口去找老哥儿几个争论美国大选了。

如今的老一代,三十岁以前估计都没听说过隐私这个词,那个时代,私被批得体无完肤,更别说还要隐了,连在厕所里蹲坑都是一览无遗。送汇款单的都是在院子中央大吼一声,牛建国,拿戳!如果一个月喊上两次拿戳,四周就会充满警惕,这家伙哪来那么多汇款?送电报也是当院一呼:马跃进,电报!

啥内容?
你大舅明天到,叫你去接。

几点?哪次?
自己下来看嘛!

街坊邻居顿时竖起耳朵,嗯,他家要来生人了。

年轻时根本无私可言,老了当然也就事事公开化了。大老远就高喊的,多半是老人;对着楼上窗户大叫的,往往也有了一把年纪;住在酒店,站在走廊喧哗,隔着房门喊吃饭喊出发的,岁数大的更是主力。

老人喜欢什么颜色呢?有人看出了规律:似乎越老越艳。大红是一些老人的偏爱,而白色、米黄色就是八十以上男性的最爱了。因为几十年前,电影里、舞台上,白色裤子、米黄色裤子,都是归国华侨和艺术家的形象,那时好像特有品味,自我感觉也良好。 
 

祖与孙,谁教谁

 
老人带孙辈成了多少年延续下来的自然规律,不带都不行,可能否教育好孙辈,就不敢打包票了。

我曾多次在过街灯前看到孙子孙女死拽着爷爷奶奶的手,拼命叫,灯还没变呢,先别走!再看爷爷奶奶们,好嘛,都是一副勇往直前的模样。

在超市里,我还见过,奶奶在那里津津有味地不停品尝,一份还没咽下去又瞄准了下一份,牙签扔了一根又一根,而孙女在旁硬拉着奶奶的袖子往前走:

奶奶奶奶别吃啦,你又不买!

没事儿,没人管!奶奶理直气壮地回答。

乘电梯,我有两次经历,至今不忘。一次是一个男童,进了电梯就把手按在开键上,回头看见没人进来了,才松开。还有一次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在我前头出电梯,我发现他的小手一直按在开键上,就怕电梯门阖上,夹着我,我赶紧道谢。而我在电梯里遇见爷爷奶奶辈的,却从来没有这些动作,而是恰恰相反。

不过,孙辈如果特别听话,也会有另一番举止。

某次我正在温泉馆的池子里泡温泉,来了一老一小,小的说要尿尿,老的回答就在这儿撒吧。结果,小的滋了我一头。我赶紧吼他:那边就是厕所,厕所里尿去!小的立即憋住,转身进了几米外的厕所。我质问老的,怎么教育孩子的?不想,连个道歉也没有,只是在那里拼命解释。

老人按理说本该优哉游哉,那种急急忙忙、争争抢抢的日子已经翻页,几十年了,世态也早看破,还急个什么?从容才是接下来的心态。然而,着急、争抢,恰恰是一些老人的两大标准形象。

站在红绿灯下,如果是外卖小哥飞窜而过,我还能谅解,可每次不等过街绿灯就横穿马路、匆匆而过的常常是老年男女。他们还能有什么急务?在马路上也要争分夺秒?当年北京刚一设立过街红绿灯,我就回回撞上老人在那里咬牙切齿地猛按,还一边质疑:怎么不亮啊?

我当时还不老,每次都耐心解释:如果一按就亮,那马路上的车就别走了!

那搞这个干嘛!然后都是急忙忙地闯了过去。

后来,过街灯一律改成定时,取消了原有的按键功能,不知与老人的狂按是否有因果关系。

抢,那就更多了。抢便宜货、抢免费货、抢赠送货,没有不争抢的,连吃自助餐,抢着往盘里囤积的,过去很长时间里也是中老年居多,还叮嘱孙子辈:多拿点,待会儿就没啦!

想想也是,我们曾经生长的那个环境,除了精神容易饱满外,什么都缺,什么都必须争抢,不然,别人就抢光了。好不容易熬到敞开供应的年代,又赶上时间就是金钱,眼看着张三发了、李四牛了、王五火了、赵六升了,自己似乎还在原地踏步,能不心急?终于等到退休,虽说多数既没发,也不牛,更没升,但着急、争抢成了惯性,想改也难。

所谓争抢,其实都是在关头、关口,也就是需要与别人见高低的时候。我见过不少人,急急忙忙闯过红绿灯后,依然是鸭行鹅步的模样。说实话,争抢了一通,拿回家也未必有用;着急了半天,等待他们的,无非就是无聊二字。

网络新闻,只要是负面的,老人的内容占的似乎特别多,还挺扎眼。因为上树的,因为不让座扇人家耳光的,因为别人帮了他们却反过来诬赖人家的,因为与外地人叫板的,因为自以为特别强势的,可谓五花八门,花样翻新,无奇不有。“坏人变老了”,居然成了一个时代的加强音。

老人出手,尤其与年青一代对峙,大获全胜的占多数,这倒不全是倚老卖老的结果,有位老年朋友就说:和我们打架,想赢?门儿也没有!也不看看,我们这代人,不都是打出来的吗?

这,不能说全然没有道理!

在我读中小学的时候,批斗、打倒、奋勇向前、战天斗地、绝不心慈手软、争取更大胜利,是日常用语,就连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选的也是《东郭先生》,而五十年代曾经入选的《孔融让梨》,在评法批儒中已被批得臭不可闻。

人性,那时是不能讲的,无论博爱还是仁爱,更是禁区,人道也有限制词,吵架是生活必修课,武斗是社会大课,批倒批臭是家常便饭,温良恭俭让是被嗤之以鼻的。等到一把年纪了,争勇斗狠早已渗透在血液里。

回忆起来,在我的成长期,一说修养那就是“黑修养”,一讲道德,都要加个主义,只认什么什么表现,久而久之,修养这个词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叫弃如敝屣亦无不可。如今,还有人说修养吗?

而我上学的岁月里,那时的很多老人,修养才是特征,起码在语言上是可以显示出来的。劳您大驾、请问您、麻烦您、您先请、借光、抱歉,这些都是北京当年老人与人打交道时最常说的前奏。不像现在出门,碰见的老人,与下几代基本合流,都是直奔主题、直抒胸臆,所有敬谦,一概省略。幸亏“你好”已经普及,让人感觉还不至于那么的无礼!

有一年我出国在一家剧院看演出,开演前碰上一位国内出去带孙子孙女的老太太,一见我,伸过演出票张口就问她坐的那排在哪里。等我将她一路引到她该坐的地方时,她忽然冒出一句:thank you!我这才明白,原来在她的母语里,客气已经不复存在了。
 

缺乐趣,很无聊

 
修养没了,如果有点乐趣也不枉活了大半辈子,可从前“不严肃”那是贬义,是挨批评时的常用词,而过于严肃的结果,当然就是乐趣被吓得无影无踪,所以,乐趣不足,至少是两代人的大致模样。

人如果没了乐趣,自然很乏味,自己觉得没劲,别人也感到无聊。没老的时候,忙上班、忙孩子、忙挣钱,少点乐趣似乎也无所谓。但一旦老了,乐趣的有无、多寡,就显得分外重要。

如果说始终都是那么一脸严肃,也不确切,一旦喝高了,一旦讲起荤段子,一旦打嘴炮,眉飞色舞间,还是能感受到骨子里的那些不正经。

人靠衣装马靠鞍,这话对老人而言已经过时。事实是,老人出门靠老,不靠衣装。

年纪一大,一身贵气的不能说无,但大多数就只剩下便宜二字。一个月的薪水,老人计划时很少考虑衣装,凑凑合合就过去了,遛个弯儿还讲正装、休闲?凡是卖老年服装、老年用品的,价廉才是主打。进门先看是否有折扣,三双袜子十元、一双鞋五十元、上衣八十元,穿起来也没什么跌份的感觉,还挺舒坦。连公交公园都免费了,一身行头要那么贵干嘛?

老人很容易上当,这似乎成了共识。多年间,我去银行,每次都发现,原来还有专门接待老年人的。有的银行专设大妈级的,一见来个年纪大的,立马迎上前来,用大妈那种警惕性极高的特有口吻,反复盘问,干什么呀,给谁转账啊,是你什么人呢?

不给谁,我自己给自己转点钱!
哦,那你会吗?

的确,稍微复杂一点的操作,在人们的眼里,老人肯定是一窍不通。有的银行,专设大爷级的人员负责训导那些岁数大的。我去银行买燃气,肯定有个比我年纪小不了多少的人在一旁连命令带训斥地指手画脚:

按这、按这、按这!
看清楚了,是这!

嘿,不是那!
哎呀,你怎么按那儿啊?

每次被这么一通吆喝,我手忙脚乱,最终还是没记住,只得自己盯住标识,一步一步,重来一遍,反倒明明白白。

防疫期间,手机成了万能,什么都要看手机,否则寸步难行。但有人一见来的是老人,总是先入为主,不亲自指导你一阵绝不罢休。先是凑上前来,用指头指着你的手机:这儿、这儿!下一步就是直接按将上来:这样这样!再不行就是一把夺过你的手机,代你操作,随后又将手机塞进你的手里:好了!

幸亏一遇密码,他们还都明白把头扭向一边。尽管热心过了头,但一想,人家毕竟是一番好意,也不便发作,还要不胜感激才是。

人老了,退休是早晚的事,退休以后可以阅读,可以旅游,可以专一于某项嗜好,即使看演出、讲收藏、听音乐、钓鱼,也不失为寄情。但你会发现,如今,百无聊赖的更多,有多少老人曾向我感叹,哎,没事可做啊!

自古以来,老人的乐趣就是含饴弄孙,可不带孙辈的时候呢?这又不是过去,一到五十,就是过大寿,一奔六十,就觉得人生差不多了,一过七十,基本就是活一天赚一天、想吃点啥就吃点啥了。现在,七十八十的还四处游呢。我家的亲戚,过九十的有两位,过八十的有四位,七十多的那算年轻的。所谓“人活七十古来稀”,早就是历史了。

受过这教育那教育的也未必就不无聊。我认识不少老人,专业书倒是很丰富,文件式的书也够多,可不工作了,目的性的书不读了,也就无书可看了,原来他们从来不看闲书,当然也不藏闲书。其实,闲书才是趣味的所在,修养、视野,对人性的认知,都在这些闲书里。当人只剩下闲暇时,闲书更是不可或缺。

没受过这教育那教育的又怎么打发时光?我常常在几把长凳上看到一群老人上午往那一坐,一直发愣到吃饭,下午再来一遍,日月重复。我家远处有几个十字路口,四周人行道宽阔,附近回迁楼的居民就像当年坐在村口那样,骑个三轮车过来,三五成群,可以坐上半天。眼看来往车辆,尘土飞扬,尾气不断,他们好像成了吸尘器,但几十年养成的习惯,足以让他们处之坦然,否则干嘛呢?

枯坐,大概也算是老人的一种生活形态吧。

好在多数人都打牌,打牌可能是很多人老了之后的唯一乐趣!

我曾在国外看到剧场里的引座员竟然都是皓首皤皤、步履蹒跚,一问,原来他们是志愿服务:一来可以为爱好艺术的观众尽一份力,二来可以免费看演出,三来就是打发时光。这样的志愿服务在我们这里很难实现,即便你想去也没人搭理你,环境根本不给你这个机会。俊男靓女还找不着差事呢,谁要你去瞎捣乱?
 

不可理喻,一景

 

遇到年轻一代,总有人向我抱怨,长辈老了老了,怎么越来越不可理喻其实,他们不明白,老了老了,只有家长里短还有点靠谱,只有说子孙、养老、看病、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就是眼前那点子利益攸关的事情,才会论理,而其他的,往往都是一种精神寄托,有的纯粹就是一种谈资,说一说,发泄发泄情绪罢了。至于那些经年累月积淀下来的观念,就早如同铁打一般,要改也难。

既然是精神,而且属于寄托,也都无所谓有理没理,更用不着什么事实真相,只要心理满足,自我认可,有了精神支撑,宣泄了情绪,足矣!

所以,你只要一看老人说的那些问题与他们自己八竿子打不着,怎么轮也轮不到他们说话的时候,最好别当真,更别较真,一笑了之。甚至不妨顺着他们来几句,哄哄他们,图个开心。

多数人一过六十,有人甚至更早,大概属于未老先衰的那类吧,认知基本就走向封闭,再往下,那真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了,错了也是一错到底。这个时候想讲道理,岂不对牛弹琴?不信,你就看看四周,耳顺之年后,耳顺的是不是正在日益减少?

除了极少数专业人士外,大多数人估计还都保持着学生时代留下的历史底子、文艺欣赏的水准、中外关系的用词,而思维方式、社会观念,也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几十年过去,这些又与养家糊口、发财晋级没多大关系,当然不会有什么阅读和研究,最多就是对着电视机、拿着《参考消息》扯淡几句。等到活了一大把年纪,闲下心来,不关心职业、不再想专业了,最喜欢聊的就是历史、时政、电视剧,而从脑袋里重新涌出来的肯定还是老一套,有的人连词句都不变。

现在的老人曾经生活在特色鲜明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思维,我在网络上读跟帖,一看那个语气,一瞧那几个词儿,一瞄那种思想套路,都会猜出大致年龄段,有时验证一下,基本上八九不离十。

从前没有网络或是网络不发达的年代,多数人的底色难得显露,也没那么多问题摆在面前需要争执,如今,人老了,网络发达了,每天都有成堆的问题任你发声,随你胡扯,以便打发时光。微信群、跟帖、点赞、在看、投诉、举报,无论什么方式都可以毫无保留地暴露自己肚子里的那几斤几两,而且还能起个十三不靠的网名,即使出丑露怯也毫无愧疚。

人老了,多数人都会怀旧,还有朋友称,有人没老就已经开始怀旧了。我有些奇怪,不知道他们怀的旧从何时算起。其实,怀旧也是精神寄托,也是情绪发泄出口,常常也是不可以理喻的。而且人一怀旧,就偏爱今昔比较,这种比较,重要的不是为了说过去,而是现实,现实才是目的。比较的首选多半是价格,今天多少钱一斤,那个时候多少钱一斤,几乎是那些老人们相遇时的必备话题。

说起老人们怀旧时喜欢讲“今不如昔”,我就想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那个年代可是专门批判过“今不如昔”的,称其为反动谬论。为此,鲁迅小说《风波》里的“九斤老太”一时间出现在所有大小文章内,只要谁说“今不如昔”,就被讽刺为“九斤老太”。

当然,我还记起了我的姨外婆,她生于清光绪年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不时来我家照看我们兄弟,1970年,我还曾去浙江湖州她的家里生活过一段时间。每次她带我下饭馆吃馄饨,吃面条,结账后都不忘怀旧:噶贵?我小时候,一碗阳春面,给一个铜板,还要找三个小钱呢!

无论怎样老,也无论想什么、说什么,都是老人们自己的事情,谁也管不了,但有一条,不可为老不尊,为老不尊是自毁尊严、自贬人格、自取其辱。记得在我四十多岁时,有一次去游漓江,同行的几位中有位博士。那时博士还不泛滥,真的也比较多。他一路极少说话,直到我在聊天时顺捎了一句:为老不尊,他的话才忽然多了起来,人也变得很亲近。

“对,就是为老不尊!现在这样的人太多了!”他老兄何以出此感慨,我没细问,但他的话,我一直谨记于心。


作者在纪念欧阳予倩座谈会上发言


顾土专列

顾土:从非典到新冠,谁白过了

“中国模式”防疫,究竟是什么?
对各国防疫说三道四,有资格吗?
你的口罩,变味了没有
六十年来,我见过的中国垃圾
中日关系这一段,你还记得吗
顾土:改名称,就是改历史
很多中国话你现在恐怕听不懂

顾土:"真相"还是无知? 

蔡英文解密蒋档,真的假的?
顾土:中国穿和服的名人都是谁?
顾土:周游世界之小事见本色
从热播电视剧看社会风向标
"辱母杀人"等公共事件,
可以转化为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文图由作者许可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桑榆之歌

李银河:退休后从容不迫,

觉得生活真是神仙的日子

珊伊:在美国退休

你必须提前做好财务规划

庄稼婴:三位职业女性的退休生活

法国人的退休生活是啥样的?

不跳广场舞的外国人退休后干嘛?

退休之后,养生就全靠这一个字

北京101中学陈老师最后一课:

如何面对老年与死亡

退休老人之《了了了歌》

陆晓娅:告别妈妈,

一切都像是被吸进了黑洞

女儿陪83岁妈妈在家断食善终

琼瑶: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

退休夫妻自驾房车畅游欧洲
一位失智症医生得知自己失智后
空巢老人:没料到身体会垮得这么快
钢琴上87岁的资中筠,年轻得不像话
张国华:阎肃去世给老年人的警示
我们怎样才能有尊严的告别这个世界?
104岁澳洲科学家如愿安乐死了
相恋73年老夫妻在去世前几天,
做了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
不看电视剧的老妈和永远当领导的老爸
珊伊:我在太平洋两岸候鸟般的退休生活
詹国枢:我为什么甘当“码字工匠”
年近90岁的郭兰英,养生之道是什么?
1420名百岁寿星大调查:
不生气就不生病
我要去养老院了!
一位离休干部的感悟:不要期望过高

陈小鲁:亲身经历让我决心推动生前预嘱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到底住哪儿好

陈小鲁猝死的教训:厕所是家中高危险地
陈小鲁猝死的警示:学点心梗的急救常识
骗人的长寿村!想长寿还是要在北上广 
丈夫突发心梗,妻子60分钟急救跑赢死神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命交给医生?
想活,是人的本能;
会活,才是人的本事
防范老年痴呆,这19条建议请细读!
王一方:有一种疾病叫健康焦虑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界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