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域外 | 张讴:光鲜奢华之下,它的贫困令我震惊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04-05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张讴,1959年生人,198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外文系。1989年获得英国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学硕士。央视首任驻印度首席记者,央视驻欧洲中心站(伦敦)资深记者。著有《英国风物记》《印度风物记》等。


原题

加尔各答和二手书摊




作者:张讴


  
资深旅友们聚会时,喜欢讲述旅游中印象深刻的场景,各自的奇特经历。旅友们成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感受也会有差异。有的地名一说出口,会让人本能地躲闪一下,似乎一块巨石马上滚砸过来。加尔各答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市,它的破败与活力,让人不知道如何评价。
 
加尔各答的二手书市场却令我难忘。我住在新德里,只要出差加尔各答,我都会挤时间,去逛一下二手书摊。那里的图书品种之丰富,市场之大,确实名不虚传。淘书让人上瘾,读书令人愉悦。英国培根说:“人们独居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
 

街边书摊


我逛二手书店的习惯是在留英期间养成的。当时我靠奖学金读书,兜里银子少,到了假期,我便和同学们去牛津大学,那里有二手书交易市场。除了购买社科类图书外,我还买到了中国题材的铜板画,有北京白塔寺、长江夔门等。它们就挂在我家里,给人一种久远的时空感。
 
加尔各答的二手书店集中在学院街(College Street)和自由学校街(Free School Street)。那里有成排的路边书摊。这些书摊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大学生、文学爱好者和藏书人。经常光顾这里的人,都去相对固定的摊位。对于我这个外来人,需要先大致浏览,逐渐缩小搜寻范围,最后锁定一批书。
 

街角旁的二手书店

 
淘书人如同河滩上的奇石爱好者,若遇到一块奇石,会怦然心动。印度学者瓦伊迪亚纳坦(Vaidyanathan)回忆说:“在1950年代末期,我与加尔各答的旧书店老板建立了持久友谊。旧书店在灯塔电影院对面的小巷,就在加尔各答那条具有大都会气派的乔林吉街附近。这些二手书商可以说是印度特有的,旧书和新书一起卖。在1955年9月到1959年5月之间,我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经常在午夜后翻阅图书,时常购买最新出版的加缪著作,这需要与那位极其友好的、不会说英语的书商反复讨价还价。”
 
同样是寻觅和购买旧物,逛二手书店与逛古董店,完全是两回事。二手书的价格通常很低,店家在扉页上用铅笔写好了折扣价。逛古董店不仅需要眼力,还要有砍价的技巧。英国作家毛姆写道,如果看见想买的东西,先要找出物品的毛病,然后气定神闲地砍价,设法让店主降价,直到降至购买者的心理价位时,购者才会出手。
 
学院街还出售老旧杂志,里面有精致的铜板画插图。购买这类破旧杂志,我的心情则介于旧书和古董之间。既要有耐心挑选,又要懂得适当压价。这里经常有老旧杂志出售。这类杂志通常缺少页码,还有水渍和霉味儿。对于一般人来说,这就是一堆破烂,对我却是一个小金矿。

该铜版画由桑兹(R. Sands)雕刻制版,东印度公司拥有原画本


几次逛下来,我购得几幅中国题材的铜版画。其精细程度远胜早期照片。每幅铜版画下面都有一行小字,有的印着原图所有者和雕刻工匠的名字。有的印着铜板画的名称和印制时间。上面那幅铜版画的最下端印着一行小字:桑兹(R. Sands)雕刻制版,原画本由东印度公司所有。英国人对中国塔和牌楼格外感兴趣,英国画家总是描绘有塔和牌楼的景物。英国没有牌楼式建筑,故英国画家称其为“胜利门”,便于让英国读者理解其功能。
 

中国牌楼和城堡,由尼克尔于1796年4月12日印制(下面灰条为最下行的放大部分)


从这些铜板印刷品中,我们窥看到了18世纪的岭南风情。上面的铜版画印制于1796年4月12日,画面中有牌楼、城堡,下马的清朝官员、歇息老人和孩子、鞭笞小偷的场面。牌楼上的字是“圣恩”、“状元及第”等清晰可辨,可见英国画家观察之细腻,描绘之准确。
 
这是英国人最早一批描绘广州的铜版画。1757年 -1842年间,清朝政府规定西方国家只能在广州进行贸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们从加尔各答乘船来到广州,采购茶叶和瓷器,然后装船运回伦敦。英国画家跟随商人来到了广州。他们的绘画作品以铜板的方式印刷出来,满足了英国中上层社会对中国的好奇心。
 

中国牌楼和城堡局部,有老年儿童歇息和鞭笞场面


加尔各答是印度最早的图书中心。图书市场规模和印刷量仅次于伦敦。泰戈尔在1922年9月写道:“孟加拉人心中藏在知识的自豪感。孟加拉人不会拒绝西方知识。虽然在政治领域里有各种分歧和不同观点,在印度的孟加拉地区,对各国知识的尊重已融于孟加拉人的血液中了。”不同主题和深度的图书,让加尔各答成了一座有灵魂的大都市。
 
加尔各答的出版公司都是家族私营。通常前店后厂。私营公司都是自己约稿审稿和发行。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公司经营不受政权更迭的影响,也就有了百年老店。萨蒂亚吉特·雷伊(Satyajit Ray)的祖父创立了雷伊出版公司,然后是子承父业,继续家族经营。萨蒂亚吉特·雷伊毕业于加尔各答大学。他导演的电影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两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以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加尔各答在印度地理上偏居一隅。169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官员约伯·查诺克(Job Charnock)来到孟加拉地区,把胡格利河流经的小村庄选定为公司地址。这里人烟稀少,适合航运。东印度公司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成为印度的统治者。当加尔各答由贫困村庄嬗变为繁华都市后,其自然环境的缺陷依然无法弥补。这里不仅远离印度的传统政治中心,还经常遭受洪涝和瘟疫的侵袭。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于1911年宣布,英印政府放弃加尔各答,迁都德里。
 
失去了政治地位的加尔各答,也就失去了特权营造出的光环。各种税收大幅下降,拖累了城市交通改造。排水系统逐渐淤塞,空气也变得越来越污浊。有媒体调侃道,当年加尔各答打一个喷嚏,整个印度身体都会抖动一下。现在,加尔各答打一个喷嚏,大半个印度都会满脸嫌弃地扭过身子。
 
时至今日,英国统治时期建造的各类建筑,仍是城市的主要坐标。作家大厦(WritersBuilding)曾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办公楼。这座大厦带有欧洲古典建筑元素,有希腊众神的雕像,以及罗马女神密涅瓦的雕像。密涅瓦是罗马神话中的智慧、战争和记忆女神。威廉堡(Fort William)成了各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之一,里面有教堂、市场、邮局和电报局,还有足球场和射击场。
 
麦丹公园(Maidan)是城市最大的露天运动场,称为“加尔各答之肺”。英国殖民时期的遗产主要集中在这里,有维多利亚纪念馆,圣保罗大教堂等。维多利亚纪念馆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融合了英国和莫卧儿建筑风格。纪念馆已经变成了一个拥有25个画廊的博物馆。圣保罗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有彩色玻璃,华丽的壁画。
 
作为英印时期的文化中心,加尔各答有25座博物馆、22座历史遗产建筑。西孟加拉邦有10多所授予学位的大学和学院。这座城市还培育或庇护了4位诺贝尔奖得主。诗圣泰戈尔在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加尔各答大学的拉曼博士于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主教徒特蕾莎修女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阿马蒂亚·森于1998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英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出生在印度。他有英国人的思维,却长着印度人的“眼睛和耳朵”。这让他对印度社会有独特的认识。他形容加尔各答是一个黑夜似的骇人地方。这座城市一直存在于轮回中,生死都是她的节日,以杜尔迦节日最为隆重。杜尔迦女神具有创造与毁灭的双重性格,呈现出慈母相和恐怖相。这体现了印度教文化的矛盾性。
 
比起加尔各答的光鲜奢华,它的贫困、逼仄和混乱程度更令我震惊。很多贫民以街道为家,支起一块塑料布,就在地上睡觉。遇到外国游客时,他们会有低声乞讨声,一样的表情和动作。如果不付出几卢比,我会有几分窘迫。一旦给了几位乞讨者,会有更多乞讨者围过来。那种窘迫感会变成无名火。冲出包围圈后,回头一望,负疚感又从心头涌起。
 

店主在整理二手书


最近又去了一次加尔各答,我发现书摊明显减少了。互联网兴起后,人们开始上网买卖二手书,主要有 Used Books Factory,Joy Guru Shop等。根据网络方面的统计,二手书网点上销量大的是小说、旅行游记、摄影、儿童文学、传记和社科类读物。
 
形式的转化,并不意味着精神的消失,而只是换了一种活法。加尔各答像一位自由自在的流浪艺人,旁若无人地在世界街头弹唱,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加尔各答的存在似乎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一种“精神”。这恰如印度教和佛教崇尚的莲花一样。当圣洁的莲花在上面绽放时,它离不开水下沉默的污泥。

张讴专列

张讴:被囚印度40年,

中国战俘的归国之路

张讴:在英国当记者,

适应民众的冷淡与回避

印度屋檐下, 三个种姓和我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天路之歌

巅峰对决,中印边界的喇叭大战
操风琴:中印和平之路道阻且长
张讴:被囚印度40年,
中国战俘的归国之路
周小青:父亲在西藏的离奇失踪
林珊:72岁再进西藏,
阔别34年第二次握手
毕业分配,我和先生踏上进藏之路
林 珊:漂亮尼龙衫惹出一场风波
林 珊:参加医疗队到隆子
四位北大清华大学生在藏区插队
林 珊:藏区蝙蝠又大又多
粪便是名贵中药"夜明砂"
在西藏乡下当"赤脚医生"
藏民馈赠猫头鹰豹子肉
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
杨劲桦:在西藏祭奠田文
青春田文,墓碑隔不断的思念
田文小说两篇:回声 · 随风飘去
龚巧明翻车坠河死亡亲历记

浅浅一鸥:想起龚巧明——清明记事

蒋蓉:海鸥和波涛——忆龚巧明
冯川:我认识的龚巧明

龚巧明:诗和远方,在雪域高原

蒋蓉:龚巧明及我们的毕业分配
顾晓阳:先锋小说家马原
裴庄欣:西藏不是重拾也不是回归
葛有彦:走过万千山水,我心依然少年
葛有彦:青藏高原上飘逝的年轻生命
唐延秋:毕业分配到汶川,
我成了拿"高薪"的赤脚医生
何砚平:走马观花说西藏
浙君子:长焦镜头下的亘古高原
朱新地:搭军用运输机独自进藏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和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