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22年5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毕业40年回眸丨张效雄​:考入重点大学的委屈难堪及光辉岁月

风起张效雄 新三届 2022-05-04 07:00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家简历



 张效雄,湖南湘阴人,1977年考入湘潭大学中文系,师从彭燕郊教授研习民间文学和学习文学创作。毕业后长期在新闻媒体工作。资深记者、高级编辑、著名作家。湖南日报社(集团)原副总经理。中宣部、教育部“千人计划”专家,担任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教授。著有畅销长篇小说《风起》


原题 

回望1977级

——当年重点大学的零星记忆




作者:张效雄



(这是作者在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座的提纲。)

作者当年在校园留影

最委屈被骗到了湘大

我们是1977年12月17日和18日参加高考的。报名时我们按照《湖南日报》刊登的招生简章,填报的是湘潭大学“中国文学专业”。这个专业后面用括弧标明了“新闻报道”。我们班级几乎所有同学是冲着这个括弧报名的。但1978年3月5日到湘大报到,才知道不是学新闻,专业已经按照全国统一规范改为“汉语言文学”。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湘大当年招生是享有特殊优待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学校的录取和北大、清华是同时的,不管你第一还是第几志愿填了湘大,就会被提前录走。我不敢说自己是岳阳地区文科的状元,但我的平均分是72.5。这些年里我知道的1977级岳阳考生,只有一个湘阴的邵建武录的是复旦中文系,后来的新华社记者。复旦是在我们后面录的。

系里专门给我们开了一次会,刘庆云老师讲我们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大学教师、理论研究工作者,当然也培养记者编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就是围绕这个培养目标开设的。我们这个班级毕业的学生后来一部分成了机关干部、一部分成了大学教师,一部分从事新闻工作,比例基本上是各三成。

最高产的黄土高坡

我们家那一年三个人考上了大学。弟弟77级成绩入围,参加了体检,却因分数不够没有录取。为了激励他参加78级的考试,父母决定由他送我到学校看看。

校车在城里转了几圈还没有到目的地,反而径直往城外奔。下了主干公路,驶进了乡间公路,我们有些失望了。

转了一个大弯,终于看见了一幢三层的楼房,红砖青瓦,在绿色的田野里显得很有气派。我们欢呼起来:“终于到了”。但校车再绕个大弯,沿着一口大池塘继续前进,慢腾腾地在几幢破旧的矮小平房前停住。

迎接我们的老师说:“这就是教学区”。他又指着远处的几栋楼房说:“你们的宿舍在那边”。大家心里透出一股凉气,接连“啊”了几声 ,连声说,这是黄土高坡哦。

下车就是黄泥路。刚下过雨,黄泥路潮潮的,把我的黄色胶鞋沾满了泥浆。

我很失望地和弟弟扛着父母准备的三件行李:绿色的帆布箱子,铺盖卷儿和网兜装着的脸盆、热水瓶等物件朝北边的宿舍楼走去。

当时没有想到,这么一个黄土高坡,后来的四十年里,走出了三个院士,一个国际知名数学家、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一个著名作家群体,十数个省部级干部,教授、厅级干部不胜枚举,成材率单位面积产量是很高的。

最难堪的重点大学

创办于1958年的湘大,最初是时代冲动的产物。1975年复校招生,确定为文理工科综合性大学,这在当时似乎是惟一的一所。北京大学是文理科,清华大学是理工科。

我们入校后大约个把月,公布全国88所重点大学,湘潭大学名列其中,是至今没有改名的33所大学之一。

是谁将湘潭大学排斥在后来的211、985之外?谁能说得清楚这一段屈辱的历史?

恢复高考后的77级,湘潭大学最初招生人数仅360人,后来补录了少量走读生,文理工科共9个班。这个不到400人的群体里,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人,世界一流数学家一人,著名作家多人,新闻韬奋奖得主一人,副省长一人,国有大型企业、上市公司主要领导人5人,以及近百个正教授级的专家。这个年级的毕业生,担任领导干部职务的不计其数。单说专家型人才,湘潭大学成材率,单位面积产量,应该是国内大学中比例最高的,拔尖人才超过了四分之一。此后的1981级,招生人数不过以千计数,培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人,其他顶尖级人才不胜枚举。

在确定湘潭大学进入双一流大学,重回重点的时刻。作为一个老毕业生,情不自禁,做打油诗四句,发发心头闷气:

忆昔当初羊牯塘,
名列重点不夸张。
二十六年还旧梦,
再创一流不荒唐。

作者在宿舍里自习

最有特色的校园

如今走进三道拱门,觉得这校门构思新颖,造型精美,惊世骇俗,举世无双。走进这三道拱门,谁能说这不是一流的大学?从三道拱门走出来的,自认都是一流的人才。

77级入校时,没有校门,也没有校歌,甚至没有教学楼。

当时6路车的终点有个邮局,邮局在前一栋平房的东头。这两栋平房就是我们的教室,雨天还漏雨。我和75级76级工农兵学员都在这里上课。1979年元旦电视晚会,我们是在这里观看的。看完后一大帮人涌到学生食堂跳舞迎接新年。好在那个时候食堂已经盖好了,还有6栋4层的学生宿舍。

没有运动场和体育馆,雨天只好在食堂里上体育课。我们文科四个班的历史课,也是在食堂里上的。

校园就是一个建筑工地,先盖教学楼、再盖教工宿舍,喇叭不停地叫,灯光彻夜不息。在建筑工地的碘钨灯下,我们抹了避蚊剂不知疲倦地读书。这个夏天读过的书,比我此前20年的总和还要多。

教学楼盖好以后,才盖现在一教的阶梯教室。我们散步时问打地基的建筑工人,这里盖什么楼。他们的湘潭方言实在听不懂,我们理解为“折叠式教室”,但怎么也弄不懂教室是如何折叠的。建好了才知道是这么个样子,在这里我上过世界历史课、佛教哲学课等,第一次听美国老师办的音乐会,也是在这里。

我们每天晚饭后,总喜欢结伴去西山那边散步。我的伙伴常常是数学班的袁亚湘、许进超、胡建等,几个人一路走,一路说英文。我们的英语口语就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

食堂还没有开饭,老早就有人排起了队,同学们拿着小本本记外语单词。打开水、等着洗澡也是这么排队的,这绝对是湘大最美的风景线。

没有游泳池,夏天就结伴去农家的水塘玩水。每个班级都有一两个抓泥鳅的高手,周末提个小桶去农田抓半天,全班人开开心心地打牙祭。

现在的校园很美,但我们觉得那个时候校园真大,无边无际。

当年也扮酷

最奇葩的图书馆

我们进校时,图书馆的藏书据说就很丰富了,还有不少善本绝本。这些宝贝是全国各地高校捐献的。

我们借到的图书,有北大清华复旦中山好多名校捐献的,每本书都有原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大印。有个大哲学教授杨荣国,他去世后全部藏书献给了湘大,应该是当时捐书数最多的一位。

这些图书藏在哪里,我们是不知道的。我们借书,就到自己那栋宿舍楼一楼去借。一楼西边有几间屋子是藏书的,我们在走廊里排队,好像每次可以借三本书,几天后又去排队还书借书,那也是校园里一道风景。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二楼西边两间房子看报纸和杂志。文学类的杂志很多,不但我们文科的学生喜欢去,理工科的也不少。我们住在三楼,上下楼必然要经过那里,所有的杂志全部看过了。如果这里没有座位了,我们就会去中文系的资料室找书看。照理说,系里资料室是供老师备课用的。因为那个时候学生人数不多,老师对77级的学生格外关照,就不分什么老师和学生了。

直到我们快毕业的那一年,学校图书馆才竣工。我们对新图书馆很陌生,总有一种找不到北的感觉,因为完全习惯了小小图书馆资料的格局。

最伟大的老师

湘大复校之初,从全国各地来了许多年富力强的好老师,我所熟悉的姜书阁、羊春秋、沧南、王守昌、王勤、张式铭、杨向群、郭青峰、华济时等等,都是从外地知名高校支援过来的。还有袁龙蔚、刘庆云等一大批老师,是设计院或机关调进来的。更有汪澍白、彭燕郊等,是刚刚平反改正安排过来的。这些人都是湘大的台柱子。

还有一批是各地高校临时来帮教的,他们在湘大工作两三年以后,又回到原来的单位去了。我们中文系就有复旦来的翁世荣老师教现代文学,张俊德老师教新闻学,华东师大来的吴尚夫老师教报告文学。

我很幸运。湘大的大师们,好几位是我十分熟悉的。哲学系的王守昌教授是我太太的导师,我对他一直是执弟子礼的晚生。尹世杰教授的儿子尹清非是77级计算数学班的同学,与我是好朋友。毕业离校前的那个晚上,我和许进超同学就住在尹老师的家里。我当记者后,第一篇上一版头条的消息,写的是袁龙蔚教授创办民办科研所的新闻。

当年给77级中文班授课的,基本上都是大家。姜书阁教授讲秦汉文学,羊春秋教授讲唐代诗歌,刘庆云教授和张式民教授讲唐宋文学,曹让庭教授和张铁夫教授讲外国文学,王勤教授讲现代汉语,彭忠厚教授讲古代汉语,潘泽宏教授讲文学理论和美学。还有从华中师大请来的石声淮教授教先秦文学,从湖南师院请来的杨安伦教授教美学。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湘大中文系阵容最强大那个时代的大师们的真传弟子之一。

这些众多大家中,当然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彭燕郊教授。他是我的毕业论文导师,我是他的入室弟子。几十年里,我经常聆听他的教诲,直到为他尽孝送终,造坟培土,竖碑纪念。

别看这些大名鼎鼎的学者,当年来湘大,因为宿舍楼没有盖起来,开始一段时间是住在农民家里的,他们穿着雨靴撑着雨伞行走在田间小道上,那种场景,与抗战时的西南联大是同一个画面。我曾经给张铁夫、曾簇林教授夫妇和王勤教授搬过家。我们77级的同学,无论文科还是理科的,大都有这样的经历。

湘大众多的老师中,有两个永生不能忘记的人物,就是图书馆的姜戈和邓琼芳两个老师。姜戈老师与我同乡,是我父亲教小学时的学生。他后来在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学习,毕业以后到中科院工作了很多年,从西安天文台调来湘大。他们夫妻俩对我十分热情,视同子侄对待。在湘大,他们家就是我们的一个家,我学习用英文打字机打字,就是在他们家学会的。每逢节日,他们总要请我去吃饭。后来我把许进超也带上了,因为都是老乡。从他们住在农民家开始,到后来搬到东坡村,四年里一如既往。姜奶奶的厨艺很好,每次都能使我们大饱口福。那时我们也不懂事,进门什么礼物也不带,张口就吃。现在想来,真是觉得很不好意思。姜老师对我们完全是一片诚心,用他的话说,“你们有出息了,我也就光彩了”。

不晓得现在湘大的师生关系如何。我们那个时候完全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学生有个什么病痛,好几个老师都会过来询问,带你去找医生。学生有个什么情绪,也会有老师来找你谈心,帮助你出出主意。老师家里需要干些体力活,学生们会很自愿地去做,顺便还可以搓上一顿。

我总是说,湘大那个时候的老师是中国最伟大的老师。可以和他们相比的,只有抗战时西南联大的老师们。湘大创建初期,几乎所有的老师是怀着一腔热血奔这里来的。这些老师从遥远的南国北疆汇集到湘潭这个贫瘠之地,期望的就是能够参与这片处女地的开垦。那时候很多老师住在农民的家里,点着煤油灯备课批改作业,从来没有听说过谁有什么怨言。

教我们班和哲学班公共英语的朱寄生老师,当时就有五十多岁了,夫妻俩借住在农民的家里,每天到新建的教学楼讲课,要走好几里田间小路。不论晴天还是雨天,他总是穿着一双瓦口套鞋。别看他打扮很不入时,但讲课十分认真,语言幽默,给同学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记得有一次,朱老师约我到他的农舍去。进到屋里,房子很暗,白天看书都要点着煤油灯。我想他一个高度近视眼,那是多么的艰难。如此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实在与大学老师极不相称。他却笑呵呵地对我说,学校要加强英语专业学科的建设,计划找几个文学基础好英语也好的学生重点培养,以后留校做教师。他向学校推荐了我这个自认为很得意的门生。看他那神情,很是认真,给我描绘了一副人生成长的蓝图。但我那个时候心气很高,不想像老师那样甘于清贫,于是婉言谢绝了老师的好意。我离开他那个农舍时,朱老师一脸的失望和无奈,那神色一直印在我的记忆之中。毕业那么多年,我感到辜负了朱老师的期望,内心充满了内疚,再也无颜去拜见老师。

左二袁亚湘为中科院院士、全国科协副主席。右一许进超,美国数学学会会士,国际著名数学家

最牛皮的同学

湘潭大学77级中文班,首批录取36人,入校不久新增四名“走读生”,后来姜书阁教授的女儿姜逸波从青海转入,毕业时有41人。记得开始还有个旁听生杨丽萍,老家是湘潭的,是从乌鲁木齐铁路中学来插班的。但她读了一两个学期就回去了。

77级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集聚了十一年没有高考而沉淀的精英学子。湘大1977级学生中,后来成为品牌人物的,有袁亚湘、许进超等。袁亚湘和许进超与我一起,两次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提高班补英语课。袁亚湘与我同是英语提高班的班长,分别是文科和理科的召集人。我与许进超还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他上初中时,我代课教过他的数学。我们两人一同考入湘大,不同的是,我学中文,他学数学,成为了他的研究领域里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因此袁亚湘戏称我为“世界著名数学家的数学老师。”

作为一个班级群体,77级中文班可谓精英荟萃,个个是狠角色。除了英年早逝的彭文辉、杜平和胥继红三人以外,如今健在的都已六十岁以上,人生大局已定。这三十多人,几乎全部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教授级专家、知名作家、记者、诗人和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最初出名的三个同学,同住在304寝室。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王鲁湘因参与一部电视片创作,名扬四海。袁铁坚、张效雄率先出版民俗学和公共关系学专著,风靡一时。当时湖南省委书记、省长的秘书,是我们班级的学生。

后来创建湘潭大学深圳校友会的中坚,是我们班的袁铁坚、高原和刘平春等。我们班级的同学,作为领导干部的姑且不论,文化界精英更不是一个两个。王鲁湘策划、主持的电视节目,研究评论美术作品,被称为“知道分子”。袁铁坚很早就是有成就的民俗学家。我的长篇小说《风起》畅销多年。杨俊武的书法功力,一直为人称道,长期担任省直书法家协会主席。唐湘岳获得了新闻界最高奖“韬奋奖”。刘平春担任深圳华侨城集团董事长,纵横商海多年。博士生导师赵树勤、雷跃捷、徐炼三位教授,在女性文学、新闻学和文艺学领域独领风骚。廖雅丽教授不但诗词写得好,中国山水画很有造诣。文史研究专家高源,与李克和教授张维佳教授伉俪、刘柯编审等,对诗词歌赋有精深的研究,时常结伴远游,即兴唱和,一时传为佳话。

这么一个精英班级,精英人物数不胜数,各有成就,彼此差距不大,实在是一个难得的集体。77级,真牛。

我给在座诸君的两点建议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双一流学校的学生,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不要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要有追求,要有奋斗目标。换句话说,要有理想,理想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没有一个明确的理想,你进湘潭大学干什么?当然,人生的目标可能会有些修正,但基本的方向是不会大变的。

我进入湘大的时候,有两个愿望,一是自己今后的作品,能够进入省级以上图书馆馆藏;二是自己的写的书能够放在新华书店,最好是在机场书店卖。这两个愿望,现在都实现了。人生应该有个基本明确的目标,照着这个目标去奋斗,咱们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凡事要坚持,坚持就会有成就。一个人把一两个问题研究透,把一两件事情做好,多少年以后,你自然就是专家了。专家是经验、经历和知识、能力积累的结果。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今后都成为专家。我也相信大家都能成为专家。有志者,事竟成。


张效雄专列

张效雄:大学生活十记
1977年兄妹三人同赴考场
清明节前追忆恩师彭燕郊

 张效雄:林彪的另一面

辞年风俗,与杀年猪联系在一起

最忆外婆拿手的几道菜
父亲带着我学打麻将计算翻番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

转自微信公号风起小说张效雄

给老编续杯咖啡
请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新三届忆旧

顾梦红: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刘源也属“捡烟一族”

李维一:老师的老师是先生

张曼菱:北大我的“寒窗”

张曼菱:被春雨洗浴的北大

龚玉:未雨绸缪大学梦

黄朴民: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

于向国:五个春天的故事

哈晓斯:写在77级毕业40周年之际

戴伟华:致敬,我们的1977级

陈侃章:“跨六奔八”的77、78级

吴鹏森:日记中的“77级”

苏斐:77级,舅舅与外甥是同班同学

范文发:冬闱77级,赢得久违的公正

何晖:华南工学院数力系77级影像志

浙大77级,神仙友情,归来依旧少年

贾建初:景德镇这群77级的“含金量”

明若水:高考作文没写完就匆匆交卷

周冰:入学半年后我才转上粮食关系

于泽俊:一个同学被父母逼迫退学了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和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大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