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人间 | 余祥明:一件短袖衬衣,半个月的工资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2-09-19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余祥明,1953年生于四川。初中69级毕业,1971年插队落户。1973年入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英语,1977年留校任教。先后在广州外语学院、上海外语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获硕士学位)、英国华威大学学习。一直在高校任教,2013年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退休。现居广州。


原题

一件短袖衬衣

花了近半个月的工资




作者:余祥明



衣食住行,衣排第一,说明其重要性。

衣不蔽体,衣衫褴褛,捉襟见肘,或穿襟襟挂绺绺,用来描写或形容人贫穷。

衣着光鲜、衣冠楚楚,衣着华丽、华冠丽服,则用来描写或显示人的富贵。

改革开放40多年,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翻天覆地”也不为过。几十年衣着的变化也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我不讲究穿着,整洁舒适即可,不追求时髦,不追求名牌,更对服饰没有研究。

只谈谈这几十年我个人的衣着变化、亲身经历、和些许个人所见,我的工资收入,服装的价格,供大家参考,以了解当时的生活水准。有些是当年的笔记,准确到分,有些是凭记忆,可能不准确。

1950年代

我出生在1953年底,对50年代的穿着基本无记忆。母亲保留有两张当年的老照片。

一张照片是我们的全家福,时间大约是1955-6年,我(左一)两、三岁左右。男士中山装,女士小翻领外套,传统衣服。一张照片是我母亲和县中医院的同事50年代中、后期合影,中式女装和列宁服。



1960年代

62年底,人们刚刚从大饥荒走出来,很快又抓阶级斗争,紧接着1966年文革爆发,十年浩劫开始。那时,工资低,生活贫困。

工资收入

批斗走资派,我们才知道,县委书记,土改干部出身,行政17级,月工资90多元。全县最高工资是县监委书记,南下干部,16级,工资100元多点。其他干部,不了解。


大学毕业生52.5元,大专生45-6元,中专生40来元。县里大学生不多,主要集中在县中学和县医院。


八级工人工资80多元(全县屈指可数),但是大部份工人是二、三、四级工,月工资3-40或4-50元之间,集体商店20多元的职工不少。街道无技术含量的小工/零工,按天计算,一天8角钱。


当年的服装

那时不仅工资收入低,物资还要凭票供应。每人一年一丈五尺布票,购置衣物、床单被褥等,不够用。


人们的衣服都少,好多人家没有衣柜,几口木箱,或者几个纸盒,就可以装下全家的衣物。


冬天的棉衣棉裤,夏天衬衣背心,很少有四季衣服分开之说。夏天的衬衣,就是冬天的胎身衣裳(四川方言,内衣)。经济条件好的人,中间穿件毛线衣,或者筒绒衣(单面绒),外面才穿棉袄。经济条件不好的,或者多数农民,穿的是“空心棉袄”,即内衣外面直接穿棉衣,不保温,冬天冻得发抖。


当时人民衣着的颜色、式样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区别。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男女老幼,衣着颜色都是蓝黑灰,式样也基本统一:夏天白衬衣,蓝裤子;春、秋、冬季蓝黑灰制服(中山装、学生装)。文革开始后,绿色军装流行,后来工厂的夹克式的劳保服,也受欢迎。看当年的毕业照、班级照,似乎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都像自己班级、学校。

69年7月初中毕业照

那时同学们的衣服基本都是旧的,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和农村同学穿补疤衣服,打赤脚。小孩的衣服很少有合身的,或者长大点,也许短小些。因为父母给孩子做衣服时,都会比孩子的身材要宽大一些,理由是“娃儿要长的,明年还可以穿”;“哥哥穿了弟娃些还要穿的。” 所以有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的说法。


大人,大学生也有穿补疤衣服,打赤脚,穿草鞋的。太太的亲戚65年考上美术学院,迎接她的同学就是穿的草鞋,已经在美院附中读了四年。


农村人和城里人区别明显,衣着上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农民的衣裤多是自家手工做的,裤子短,裤脚大,裤腰也比较大,赤脚或者穿草鞋。农民穿补疤衣服的多。当知青后发现,很多农民的衣服是疤上补疤。


衣服材质

布料最普遍的是机纺棉布,按表面粗细、厚薄等,有平布、斜纹、咔叽、灯草绒等不同品种。


也有毛料、丝绸,不过价钱昂贵,不是一般人能够问津的。少数城里人有一套毛料衣服(华达呢、毛哔叽、凡尔登),一般是平时都是压箱底,精心保存,重大节日才穿,称为“当家衣服”,可穿二、三十年。


城镇,包括大城市,不少家庭都是自己到棉布店买布,一年一次请缝纫师傅到家为全家人裁剪缝制衣服,免去排队的时间,和节约部分工钱。农民很多是自己纺线织布。因为是手工纺织,纱粗布厚,做工粗糙,制成衣服舒适感差,染色效果也较差,颜色比较单调,而且不经穿(四川方言,不耐穿,不耐磨)。


背心

60年代,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背心和鞋子。6-70年代,甚至80年代初期,背心既是外衣,可以单穿:上学,上班,上课,走亲戚,看朋友,散步逛街,照相留影;也是内衣,外面穿件衬衣,或者外衣,可以出席很正式的场合。(我们初中毕业照片,前排和后排右上角,穿背心者就是老师。火炉前、田间、守店、出远门,都穿背心。

照片来自网络


不过即使是这样的背心,绝大多数野外工作的工人、农民,工作时还是舍不得穿的,一般都是赤裸上身。夏天没有外人时,男人和男孩在家,吃饭都是脱掉背心,赤膊上阵,凉快,还省钱省布票。晚上在室外,甚至街上乘凉,也是打“光胴胴”,深夜才在肚皮搭一张毛巾。


我69年7月初中毕业当知青前,不时做点零工,后来在煤站铲煤,都是穿背心,汗流浃背时经常是赤膊上阵。晚上睡觉也是光胴胴一个。


背心质量不好,后背很快就磨得很薄,破损,有不少小洞。像下面照片中这个小孩的背心,还不算破烂的。实在太烂,不能再穿,才买一件新的,一件要两元左右。很少一年买两件新背心的。贫穷面前无君子啊!


鞋袜

60年代主要有草鞋、皮草鞋、布鞋、塑料鞋、胶鞋,我都穿过。穿皮鞋的人很少。




照片来自网络


农民多是穿自己打的草鞋。很多城市的下力人,即拉架子车的工人、建筑社的石匠、泥瓦匠、工地的小工,也穿草鞋。市场卖的草鞋一毛钱左右一双。

60-70年代,流行用废旧汽车轮胎做的皮草鞋。皮草鞋穿着舒适,且防滑耐磨。1-1.5元左右一双,价廉物美,逐渐代替了草鞋。


大约60年代中、后期,塑料凉鞋、泡沫凉鞋上市,无论是从材质、样式、外观、舒适度方面都比皮草鞋要好,迅速风靡,很快与皮草鞋共存,平分秋色。凉鞋贵一些,两、三元一双。


塑料凉鞋的带子经常断裂,我经常用旧凉鞋的带子,将锯条烧红,粘补凉鞋。(80年代中期,我儿子还穿塑料凉鞋。)


布鞋、胶鞋和皮鞋

春、秋、冬天,布鞋、胶鞋比较普遍。商店出售的机织的紧口布鞋,一般是白色塑料底,黑色鞋面,脚背处两边缝有松紧带,方便穿脱。手工做的布鞋鞋底是人工纳的千层底,一般是敞口鞋,女孩子和儿童穿的襻襻鞋。为了防滑和耐穿,有些人在鞋底前、后掌粘贴上轮胎皮。

我小学毕业,12-3来岁以前都是穿妈妈做的襻襻布鞋,女孩子那种。小孩一般都是汗脚,活动量大,地面灰尘多,春、夏、秋又不穿袜子,布鞋里面底经常是厚厚的汗泥,臭熏熏的,手可以一块一块地抠出来。上初中,不好意思穿襻襻鞋了,穿皮草鞋,塑料鞋,胶鞋多些。

解放鞋,胶鞋,2-3元一双。66年我们支援石油大会战做零工修公路,有20来块钱。我买了一双胶鞋,作为礼物送给父亲。

皮鞋不太普及,价格太高,牛皮鞋要20多元钱,猪皮鞋也要10多元。有皮鞋的人不多,有,也算“当家鞋”了。我是做零工后,才买了一双皮鞋。


袜子与鞋垫

60年代以前的袜子,质量不太好,特别是袜底,穿上几天,就磨破了。所以要给新袜子缝袜底。

60年代中期有了尼龙袜,不需缝袜底,耐穿,好看,深受大家喜欢。但是价格不菲,3-4元一双,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好几年后,才开始普及。

胶鞋里面不透气,容易脚臭,人们放双鞋垫在里面,穿着舒适,也容易清洁。


木板拖鞋

5-60年代,甚至到80年代,在家里,晚上乘凉,外出散步,人们喜欢穿自己做的木板拖鞋,俗称“板板鞋”。60年代中期读到欧阳山的《三家巷》,描写广州夜晚的街巷,都是木板鞋踩在地面“啪嗒、啪嗒”的声音。我觉得同我们县城完全一样。

照片来自网络


闲言碎语

1 抵制资产阶级思想

1964年,父母给我和妹妹各做了一件灯草绒上衣。班主任老师上门家访,郑重提出不要培养我的资产阶级思想。


父母给妹妹做了一件花衬衣,我也煞有其事地提出,不能培养妹妹的资产阶级思想。足见当时的阶级斗争观念已经灌输到所有人,包括我们10来岁的小学生脑子里了!


2 抵制“奇装异服”

66年文革爆发,红卫兵在街头拦住行人,抵制、批判、消灭“奇装异服”:裤脚大了,或者小了,衣服短了,没有遮住屁股,高跟皮鞋,烫发,甚至头发卷曲,都有衣服、裤子被剪烂,鞋跟砍掉,头发剪短的危险。


3 对美的追求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尽管是非不分、美丑颠倒的特殊年代,年轻人追求美感,追求美好事物的念头、想法还是没有泯灭,千方百计地表现、展示自己积极、美好的方面。


可能受篮球运动员的影响,天蓝色背心或者是海魂衫、黑色短运动裤、配上白色网球鞋是60-70年青年人的梦想绝配。但是那时,物资匮乏,能够实现此愿望的人不多。要有钱,有布票,有工业券,还要看百货公司有没有货!我们小孩更是只有羡慕的份!


1970年代

文革中、后期,还是阶级斗争为纲。76年10月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倒台,78年10月决定改革开放,经济逐渐走上正轨。但是改革初期,人们生活,包括衣着,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衣着家当


73年我去重庆上大学,一个约55公分长,40公分宽,25公分高的一个木箱,装上全部衣物,一个网兜洗脸盆装上漱口盅加热水瓶,一个被盖卷,就是全部家当。


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如此。我太太75年上大学,她说他们同学的行李都是一样:一口木箱,一个被盖卷,一个网兜,女同学比男同学多一个洗脸盆。


工资收入

全国各地一样,20多年工资基本不变。70年代末期微调部分人员、低工资。

1977年1月我毕业留校,工资35 元,78年底40元。78年8月,国家劳动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文,工农兵大学生定为40元(三类工资区;四类工资区41元;上海45元,南京41.5元),以前低于此标准的不补,10月1日起执行。后来阅读得知,有些地方早就高于此规定。)


当年衣着

与60年代相比,衣着几乎没有变化。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男女老幼,衣着颜色、式样也基本一样,夏天白衬衣,蓝裤子;春、秋、冬季蓝黑灰绿制服(中山装、学生装)。工厂里劳动布材质的工作服,夹克样式,又耐磨经穿,也比较流行。

我们班同学1974年10月学农


1977年1月毕业,留影


下面照片为77年10月,我所在的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教研室大部分老师合影。除我(第三排右一,23岁)以外,最年轻的老师65年毕业留校,最年长的系主任已73岁,但是服装几乎完全一样。


1979年元月,我在广州外语学院英语系高校教师进修班结业留影,除了澳大利亚籍外教外,中国师生,服装一致。


帽子

文革中,流行穿军装戴军帽,拥有一身绿色军装是青年男女的梦想!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城镇农村经常有小混混和个别知青抢他人头上戴的军帽,引发严重冲突,甚至还发生过死人、判刑的事件。笔者70年在道班打零工时,家住县城的李师傅夫妇18岁的儿子,就因为抢别人头上的军帽,导致被抢人被汽车压死,被判刑20年。


服装材质

70年代初期有了化纤产品,的确良,的确卡,晴纶,涤纶等。因为的确良,的确卡抗皱,耐磨,穿不烂,深受大家喜爱,人们以拥有一件的确良衣服为傲。


衣物价格

一米的确良要10来元钱,家里给我做过一件,还做过一件的卡外衣。


1970年我做零工有钱了,花5块多钱,买下我向往已久的树脂硬领布衬衣。


72-3年供销社工资25元,一件羊毛开衫,30元;一双皮鞋,20来元。


78年初我在广外学习,工资35元,每月交食堂伙食费15元。买了一件化纤短袖衬衣,15元。


衬衣的替代品——假领

7-80年代还流行假领,以解决钞票、布票少的矛盾。假领子只有前胸、肩膀,外面套上夹克、翻领外套,就像里面真的有衬衣一样,可以以假乱真!不过切勿当众脱外套,以免露馅!

照片来自网络


闲言碎语

1 新裤子补疤--做给别人看

6-70年代,我岳母家庭出身不好,在单位夹起尾巴做人。但又想表现积极,她用缝纫机在新裤子屁股上补两个大补疤,表现艰苦朴素。


2 “要风度,不要温度”

那个年代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被压抑、禁止,但是追求美的意识是不可泯灭的,人们无意识地或者想方设法表达对美的追求。


70年代太太学院的浴室每周开放一次。冬天寒风凛冽,大多数人洗浴出来就穿上棉衣。外语系的女同学却全都散发披肩,仅着贴身毛衣,昂首挺胸,浑身散发出青春的气息,成为校园一幅靓丽的风景,引起行人驻足欣赏。但是此举还不能太久,如果头发干了,还不扎好,会被批评为举止轻浮。


秋天别人还穿着毛衣,她们却全部穿上厚厚的冬装,显得独出心裁,与众不同,吸引着行人的目光。


3 图书不外借,以抵御资产阶级思想

70年代中、末期,大学图书馆里有大批根据影印版印刷的外国图书、教材。学校规定,附有比基尼女郎游泳装图书不准外借,害怕师生抵挡不住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其实,比基尼美女的图片是手绘的!


1980年代

80年代是最好的时代,政治开明,经济活跃。逐渐,穿什么穿得怎么样纯属个人意愿的理念被广泛认可,再也没有人干涉了。

80年代工资

工资逐渐增加,中、后期幅度更大些。


我的工资从77年初的35元,78年底40元,逐渐增加,45元,到84-5年,有50多元了。


87-88年我的工资已到100元左右。我印象如此之深,是因为我在英国留学期间,周末去房东办的中国餐厅洗碗,一个下午晚上(下午4点半开始做准备,晚上11点以后回家)挣15英镑,约24-5美元,相当于我一个月工资。


当年衣着

改革开放的春风最明显地体现在人民群众的穿着服装上,从单调的蓝黑灰色到色彩斑斓,五光十色,样式五花八门。开明、民主、思想解放的胡耀邦总书记提倡、并带头穿西服,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穿西装风气之先。

男士的衣服花色、样式也越来多样化,丰富多彩,西装,夹克,牛仔裤,喇叭裤。女士服装从长裙,连衣裙,筒裙,一步裙,到超短裙,喇叭裤,健美裤,数不胜数。


80年代初,我的学生(79级),有穿裙子了。

1984-5年在上海外语学院助教进修班学习,与同学合影 


1986年与外语系部分同事合影


87年暑假与成人教育学院学生合影


衣物价格

80年代初期,岳父南方出差回来,一条晴纶长裤10元,我1/5的工资,心痛了好久。质量差,很快虚线,不能补。


上海服装的质量、样式在全国各地有很高声誉,所以周末我们外地同学到南京路、淮海路的第一、第十百货公司,提前排队给自己、家人、亲戚朋友购买衣物。儿子的一件海军服,5元多。妻子一件棉布风衣30多元,锦纶外套50来元。我自己的一条牛仔裤19元,一件粗呢上衣,50多元。


当时晴纶、尼龙的化学纤维类衣物价格比棉布类贵。帮别人买的一件化纤类(中空)外衣(外表像羽绒服)3-40元,普通羽绒服6-70元,呢大衣80-120元之间。


87年底我去英国留学,在北京、重庆购置衣物价格(当年笔记,所以精确到分):

伊里兰羽绒服109元,风衣(天地牌)44.5元,羊毛衫67元;
华达呢西装上衣92.90,裤子50元,运动服(套)42元,衬衣(件)分别为6.85元,8.10元,8.70元,9.70元,10.40元,内裤(条)1.32元;
帽子3.1元,手绢(打)2.75元;
皮鞋分别为28.50元, 27.10元,网球鞋4.67元,拖鞋2.91元,袜3.43元;
尼龙箱65元,手提箱35元,折叠雨伞13.30元。(当时月工资100元左右)


毛衣

毛衣,毛线衣的简称。6-70年代,普通的毛衣,却很少人能穿得起,穿毛衣的是少数家境好点的。我的同龄人,同学,亲友,儿时都没有穿过毛衣。冬天,穿空心棉袄的有,条件稍微好点的,家里给买的筒绒衣,或者工厂的白色劳保手套拆的棉线织的背心。

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生活开始好转,更多的人有经济条件穿毛衣了。一般是百货公司买毛线,1-20元一斤,家里女士,母亲姐妹或恋人手织的。样式有内穿的,外穿的,蝙蝠袖,紧身衣,裙子等,五颜六色,五花八门。


60年代我有一件妈妈织的红色毛衣。我个子长大一点,或者袖口、肘部破损,妈妈就在百货公司买一、二两颜色相同或相近的毛线,将毛衣拆开,添加新线重织。有时用别的颜色的毛线补袖子。


80年代条件好了,特别是我谈恋爱结婚生子以后,我们全家的毛衣毛裤,特别是我的春秋薄毛衣、冬天厚毛衣、背心、毛裤、春秋线裤,全是妈妈包下,几十年如此。最近几年,我请求妈妈不要再给织毛衣裤了,给我织的毛衣裤好多还没有穿过,她80多高龄了,手脚也不方便。另外现在机器织的毛衣裤,羊毛质量好,美观大方,价格不贵(与工资收入相比,太便宜了!)。


闲言碎语

1 我们81年结婚,太太买了件小翻领西装,长短合适。学院一些中年女教师背后议论:腰太小,衣服太短,屁股都没有遮住。


2 男士越穿越多,女士越穿越少。

80年代,歌厅,电影院,剧院,门口挂牌声明:男士衣冠不整,请勿入内。男士们必须正装,衣着整洁。女士则正装,休闲装均可,长裙拖地有之,袒胸露背,沟壑分明者有之,着超短裙者有之。


90年代

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服装市场越来越兴旺,人们的衣着变化越来越大。


工资

92年我工资200元左右,得知除了海南、广东南方沿海地区工资高,全国各地都差不多。


价格

我在重庆买一件短袖体恤,35元左右。

重庆时的邻居,儿子好友的母亲向我太太推荐美国的耐克运动鞋300多元一双(内地普通职工两个月的工资),质量好,耐穿,可以穿两年,明贵暗相因(相因,四川方言,即便宜)。她儿子喜欢打篮球,国产鞋一,两个月就穿烂一双,要100来元钱。穿上耐克运动鞋后,好多了。


92年底调广东后,我们算脱贫了。买衣服太太管理,买什么我穿什么。

我不买衣服,不了解价格,我就没有发言权!


有几点感慨作为结束语。

1 变化真大

现在从穿着上分不清城里人,农村人了。更不能“衣冠/貌取人”。在广州,一个穿着随便,着体恤衫、短裤、凉鞋的大伯,没准就是一个家在城中村改造时有几套房,价值数千万,可能上亿的富翁!


2 话题变了

自2000年左右,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人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人们谈论的多是上百万元买房子,几十万元买汽车。

衣着也发生很大变化。家家户户都是好多个衣柜装衣服,衣帽间衣物挂得满满的。女士们买衣服随心所欲。有些年轻人衣服、鞋子穿了几次,放在一边,随便送人,或者扔掉,腾出空间购置新衣。


3 明码标价好

我不习惯90年代以前中国式的讲价方式“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一件衣服商家喊200元,别人讲价80元买走,商家还有赚头,我们可能要付150元。现在好了,明码实价,货真价实。


3 市场监管从无到有

中国传统的“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原则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商家无良赚昧心钱,大量假货、次货充斥市场。而有关部门对市场缺乏有效监管,甚至纵容、勾结。

95年我儿子上初中,活动量大,费鞋。我骑摩托车带儿子去东莞一运动鞋批发市场买鞋。市场是新的,门店不多,我们花150多元钱买的一双鞋,儿子只穿一天鞋底就脱胶了。我们找商家退货,或调换,均被拒绝。到城区工商管理局投诉,也得不到解决,他们只答应给一管价值几元钱的胶水!当时的市场管理混乱不堪,可见一斑!

现在改善多了,但每年3.15权益保护日,还是会揭露不少问题。希望监管越来越到位,让消费者满意。


4 购物环境大改善

现在商店、超市服务态度好,商品质量好。网上购物,包括购衣物鞋子,都体现“一分钱一分货”,“顾客至上”的原则,免费送到家,货物不满意,无需理由,可以免费调换商品,直至退货。为什么?有效的市场监管,第三方监督付费,对商家有约束,顾客的反馈对商家的声誉至关重要,商家顾客的关系自然好了!


改革开放前,我半个月工资,买一件衬衣,一个多月的工资买件毛衣。现在我月工资的几十分之一就可以买一件不错的毛衣。我不讲究穿着,但一年买的衣服、鞋子比过去十年买的都多!


我还愿意走回头路,回到那个年代吗?


余祥明专列

我们曾经用竹片刮屁屁

这么快就忘了?

超龄生,小学66级的特殊群体

余祥明:推荐上大学

我遭同队知青诬告

余祥明:从两毛旅店到星级宾馆

我们这一代的消费升级

余祥明:“新三届”或“新三级”

哪个更恰当?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80年代
邓丽君:她的歌声,
是对苦难民族的人道补偿

“潘晓来信”事件台前幕后

1980年代,那时我们还有梦
陈原:人民日报为崔健正名
刘瑜:我的早恋,就和崔健有关
周大伟:我的战友王朔: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故事
杨劲桦:我认识的李富胜
和国足那些哥儿们
新三届音乐人,走向国际的一代人

侯杰:站在桌子上的大使夫人

侯杰:广播电视里的两个英语老师

丁东:全国人大的第一张反对票
丁东:1984年的一次“教授风波”
张志鸿:1980年一场"激动人心"演讲
雷颐:80年代被神话了吗?
王小妮:80年代没有传说那么好
查建英:那的确是一个浪漫时代
王家新:我的八十年代
最令人怀念的五位大学校长
丁石孙:单车上的北大校长
张曼菱:被春雨洗浴的北大
野夫:易中天为何出离武汉大学?
郑力刚:那时清华"青椒"人人想出国
高尔泰:谁令骑马客京华
苏建敏:连衣裙荡起的机关风波
陶洛诵:在北京的外国人
李爽:"国际女流氓"的残酷青春
唐翼明:“革命之子”梁恒
顾晓阳:混在北京的美国好友老康
1988年海南“洋浦风波”始末
钟金虎:在成都为西哈努克办舞会
王蒙:我当文化部长那三年
金弢:文化部长请客被服务员嫌弃
《一九八四》是如何在中国出版的 ?
左方和他的《南方周末》时代
侯杰:一首歌与自由的故事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