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年代丨李知生:北方商贩眼里的绍兴,方便是最不方便的揪心事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05-24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李知生青岛人,1951年生,青年时经历坎坷,逃荒东北十六年。爱好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先后出版著述多种,在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上百篇。2016年至今先后担任即墨地方志学会会长、顾问,专注地方历史研究。


原题

1980年代,绍兴印象




作者:李知生

一说到数千年浓郁文化积累的绍兴古城,便感到力不从心难以下笔,真不知从何写起为好,还是简单说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对绍兴走马观花的初始印象吧。
改革开放百业待兴的八十年代初期,沐浴着改革大潮的北方滨海城市青岛,市内与郊区许多社会闲散富余劳动力,亟待改变数十年来计划经济的束缚,走上个体经商一家一户的努力,尽快摆脱捉肘见襟的贫穷日子。当时青岛市内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解决了一大批市内无业市民的生活出路;近郊即墨县城周围人多地少的农民,也是急切盼望即墨服装批发市场扩容发展,依靠经商给人们带来好日子。
当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们将国家计划外的物资,从国营与集体商店购买一空投放市场集市后,发现市场的缺口太大了,几乎任何百货物品只要投放集市去卖,都成为了紧俏商品。很快青岛与周边县区的百货物品被售卖一空后,人们将眼光放到了外地,特别是南方江浙一带的丰富物品,立即吸引起这些敏锐个体工商户的注意。
在当时铁路、公路还停留在解放初期的落后状态下,青岛至上海的定期近海客轮占尽了天时地利优势,给经商的人们纷纷到长江以南的上海、温州等城市去采购花样繁多的衣帽日用百货;到杭嘉湖地区购买花色鲜艳、耐磨结实的各色化纤布匹,加工成衣后批发零售也是供不应求。这一时期经商户普遍没有原始积蓄资金,加之对数十年来计划经济下对资本主义的严厉打击心有余寒,所以多数都是人背肩扛,不敢过于张狂。
笔者欣逢盛世,赶上了初始阶段的经商大潮,多次从青岛乘船南下上海,然后转车去江浙一带的丝绸之乡采购布料。其中去浙江的绍兴古城次数最多,印象最深,如今回忆起来美好的记忆犹如梦中……

改开初期绍兴市印刷的第一幅导游图,可见城区的局促狭小

走马观花绍兴城
在青岛大港客运站乘坐当时每星期两班的客轮,下午3点启航,经过26个小时的海上航行后,于第二天下午5点在上海的公平路码头下船。走出狭窄破烂的公平路口后,在东长治路乘坐13路“大辫子”无轨公交车,抵达东天目路上海火车北站,购买至宁波的晚上7点普通旅客列车,慢悠悠的向着绍兴方向进发。
由于是夜里行车,一路上的嘉兴市、硖石镇、杭州市、钱塘江大桥、萧山镇,统统都在黑暗中路过。大约在第二天早上的3点以后到达绍兴。到后天还不亮,一般是在候车室里躺在板椅上再眯一觉等天亮,或者是直接步行越过萧甬运河进入绍兴城里,去找城中不多的几家国营早餐店吃早餐。
绍兴坐落在杭嘉甬平原上,河、湖水网密布,土质肥沃盛产稻米鱼虾,是一座享誉华夏数千年的江南水乡古城,也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朝代更迭上还几次成为一些小国的国都。史前时期的大禹、春秋时的越王勾践、大臣范蠡、美人西施、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南宋词坛高手陆游、清末女中剑侠秋瑾、五四新文化运动旗手鲁迅、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似乎都与这座山清水秀、小巧玲珑的江南水乡山城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联系。
当年去的时候可谓生不逢时,正赶上十年浩劫彻底砸烂了旧世界以后,新世界还没有建设起来的尴尬年代。但见大通学堂前的府山上杂草丛生,越王台上的高大牌楼被造反派“造化”的斑驳陆离、破烂不堪。据传从山东琅琊海畔(今青岛市黄岛区)飞来的飞来峰上下,碑、亭、塔、庙、池水和石壁上的众多石刻,也被人们团弄的乌七八糟,一片狼藉。府山脚下人们采石挖出一个大坑,裸露着难看的岩石山体。石坑边上一座庙宇大殿里是一家木器厂,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派“抓革命、促生产”的繁忙景象。
小城南隅陆游题壁《钗头凤》的沈园,也是门庭破旧,院墙斑驳,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铁将军把门。院里蒿草拂拂,当年的藕池莲塘,参差不齐的衰败野草摇曳,偌大的庭院平整成了一方稻田,簇簇稻茬越发显得荒凉衰败。小巧玲珑被青山环护横竖不过一公里的古城中心解放路,那处被两层砖木结构小楼拥挤的狭窄逼仄的丁字路口——轩亭口上秋瑾就义处的孙文碑,碎为几段好歹由铁丝捆绑着,还没被败家子们彻底砸烂铺了道路。
怀着禁锢多年后对这座江南名城的许多敬仰、许多向往、好奇和荣幸,我们一行下榻于轩亭口东侧东后街的东湖旅馆里。这是一处具有浓郁南方特色的粉墙黛瓦砖木结构的老式二层楼房,大坡度的廊檐款款探出为楼台遮挡风雨。这种门窗和木地板都油漆成枣红色的楼房,古色古香华丽堂皇,在绍兴城内可属上乘(是否像青岛黄岛路的平康里,为解放前的青楼?当时由于语言上的障碍没去打听)。
住宿环境是不错,惟一遗憾的是偌大的一个旅馆内,竟没有一个公共卫生间,仅有一个刷马桶的下水道口子。按江南风俗习惯,在各间客房内的门后边,放了一只枣红色的油漆木桶——马桶。这种江南著名的大小便坐器,就是房客入住后的“方便”之所。如此方便,着实愁坏了我们这些北方客:本来内紧得很,但一蹲上马桶,得!楞是“方便”无影无踪了,待一下来,硬是又憋得慌了……
我们一行数人住下旅馆以后,意料不到方便成了一件揪心大事,无奈之下,只得上街去找方便之处。东湖旅馆附近的小巷内,有几处墙上标有“上前一步”的小位,何为“小位”?说来也是新鲜:这是一种临街沿巷在墙脚下砌起来有二十公分的矮池子,池中或放马桶,或通下水道。这是南方一种典型的男尊女卑的产物,它只许男士上前一步尿,而不许女士上前一步蹲的简易厕所。
为何说它只许男人上前一步站却容不得女人上前一步蹲?因为男人站上去是面壁而尿,岂管他身后道上的车来人往!如果女人上前一步蹲,就有“面壁”和“面人”的尴尬处境了。用今天的时髦词来说,这也是当年南方一些城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吧。
当年南方城市街巷里传统的小位。(网图)

北方客找到可发泄的小位,站着确实是个尿得淋漓痛快!!但是大便怎么办?还是憋得慌啊。既然有小位,就能有大位。我们再往远处寻觅,果然在城后街、在府前街、在人民路上找到了几处可拉的“大位”。大位的玄机如何?有没有什么十洋景?请诸君再往下慢慢听来!一溜粉皮墙、青砖黛瓦的一长列狭窄不多高的偏厦矮房内,有带着红袖标的卫生管理员专职监理。在大位的入口处,横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摞着几打迭好的满是疙瘩的粗糙竹手纸,另有一只小竹筐,每位进入大位者主动把五分硬币或纸币投入其内,手纸用多少自己随便拿。
大位房就是大通间,和八十年代时期常见的大通铺旅社一样。贴后墙下面是粪坑,上面用木板向前倾斜封盖着,最前面人蹲处砌起一尺左右的矮墙,墙上铺一条油漆的铮明瓦亮的椭圆形木方,就和北方庄户人家的炕沿一模一样,不过比北方的炕沿漂亮!所以被我们戏称为“炕沿”,进这种大位方便,也就称之为“蹲炕沿”了。
炕沿前的地面上,被红袖标打扫得干干净净,灰尘不染,紧贴炕沿的木盖板上,按人所蹲互不妨碍的间距,开了一个个刚能栽进屁股去的圆洞,供人们按部就班的就位。各就各位后只见操着越语的本地人蹲在炕沿上或吞云吐雾的抽烟,或天南地北的唠嗑,或悠闲的看报纸,一个个优哉游哉,好不自在!在今天连喝酒、看蚂蚁上树都是中华文化的宽容天地里,绍兴的大位一景,可也说是“蹲炕沿文化”了!
这么好的宽松环境,这么妙不可言的艺术享受,可又苦了我们这些见识不多的北方客。怎么能这般说?!原来山东人的传统习惯是单独小便还可以,如果大便,就非要带出小便来不可!绍兴的大位抠的木板洞,刚够搁上个屁股的,根本没有小便的份儿!如果要强尿,那也只能往自己的鞋上泚(ci)了!所以有三样后果在警示着我们;尿,是万万泚不得地!一是玷污了自己的鞋袜,二是有那么多的“蹲友”在互相监督着,三是红袖标把属于他的这方小天地打扫得如此干净,岂能容忍如此大胆之徒蓄意破坏?我们这些看着“炕沿”不敢蹲的内紧者,只好唯唯而退,转而跑到运河的客运码头上,总算找到了新式的现代化厕所,完成了每天必办不可的大事……

绍兴的河流水网纵横交织,水流是缓缓的柔柔的,遍野的绿色好像把河水也染绿了;河上有一座座造型各异的青石板小桥,还有许多尖尖翘头的乌蓬小船在河里来往穿梭,划船的掌舵人戴着乌毡帽;穿着洗的干干净净的纯棉蓝布罩衣,就是鲁迅笔下的传人。更为有趣的是,他们是用脚划船,一边还唱着好听的小调;或喝着面前搁板上的茗茶。河两岸有一望无际的稻田、罗汉豆田和油菜花田,还有养蚕的桑田,盛花开放季节沿岸美极了,微风吹来香气熏人,游动的乌篷船就是水墨山水画里浓妆重彩的一笔……


绍兴小城坐落在山清水秀、东、南、西三面是翠绿树木的山谷里,城区相连着低平如镜、水色山光密如蛛网的河溪水田。每天早晨的六至九点,多数是雾气氤氲缭绕的天下,整个的一座枕水城区,都遮掩在如丝如缕的蔼蔼烟雾中。

这时站在旅馆的阳台上或嶯山、府山青翠的阔叶树下,便会听到全城一片那个年代特有的“噼噼啪啪”刷马桶声。在大街小巷上近观,可看到人们先用粗竹批子把粪团打碎,倒进下水道的铁箅子内,再用细竹批子将马桶冲刷干净,然后放到马路沿子上或墙脚处仄楞着晾干。

大约在十点钟以前,各家纷纷将马桶收回屋内。晾晒马桶的时间段如果上街,你就必须担心走在大大小小的马桶阵中,一有不慎碰翻某家的便器,而强挤笑容向主人家赔不是就是必不可免的了。

纵贯绍兴城中心以前会稽、山阴两县分界线的城河两岸,早起也是马桶的天下;滨河两岸的人家早起后,把马桶拎到河岸的青石板上,城郊生产队的菜农们用竹竿撑着水泥船,沿河岸收粪。船夫们将船傍岸缓行,把一个个马桶中的粪尿倾入大舱内,从前后小舱中舀出清水,把马桶冲刷干净后再放回原处晾晒,天天如此……
酒乡东浦见闻录
一条“突突”冒着黑烟的运河小火轮,后面用缆绳拖拽着两条载人的乌篷木船,由绍兴古城北门外的萧—甬运河码头上向西驶去,这就是行驶在运河中的客船。肮脏、恶臭、飘着一层垃圾的河段随着城区的远去,水质也逐渐清澈干净了起来。坐在船舷板上,脱鞋将两腿插到水中随船行进,感受着温暖水流的爱抚,北方客们心中泛起非常的惬意与知足。
回到舱中再花上两角钱,就可以一路听到地道的地方戏——越剧,当然是拉乡赶圩那种一拉一唱夫妻作坊式的剧团。一角五分钱的船票,客轮很快把我们送到了离绍兴十五里的东浦,当时我们去的时候东浦是一个公社驻地。
东浦古镇位于宁绍平原西北部,绍兴市的西北郊,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河流纵横,风光秀丽,自南宋以后逐渐形成集镇,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一座淳朴的千年古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特征。东浦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历史资源。
东浦镇的老街东西纵横据说由“72溇”(lou溇,绍兴方言,对河流、河溪的称呼)组成,由于讲究风水,总体以水为媒呈鱼骨状布局,很有浓郁的历史特色。东浦老街头朝东向着绍兴城,尾朝西向着萧山、柯桥的方向。它形成于南宋,繁华于明清,败落于民国以后。
东浦是闻名中外历史悠久的绍兴黄酒发源地。当地气温湿润,适宜酒曲发酵,又盛产糯米,加上地处鉴湖之畔,水质清冽,酿酒条件优越。当地酿制的竹叶青酒作为明清两朝的贡品,名声大噪,并远销海外。据当地文史资料记载;早在元代,镇中心沿河南北两岸就已经店铺林立,在250余家店(铺)中,以卖酒为主的酒楼就有45家。曾经长年累月酒旗招展,酒客满座,觥筹交错,佳酿飘香……
东浦境内水多桥多,桥梁遍布,据统计全镇共有328座,仅集镇内就有37座。东浦桥梁千姿百态极具南方水乡特色,浮雕透雕做工精细别致。有的古朴典雅,有的气势恢弘。有桥上建廊建亭的;有桥头建庙设台的;有拱式与梁式结合的,也有拱式与涵洞结合的;也有桥上走人、桥下两边背纤拉船的立交式多用桥,堪称一大景观。
东浦的不少桥梁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因为古建筑成了名胜旅游景点。如湖避塘、青甸湖的泗龙桥,由于水面开阔,设计独特,桥型壮观,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绍兴水乡、桥乡的代表作,也成为了东浦古镇古桥梁的一个骄傲。
八十年代初期我们这些北方客光顾时的东浦小镇,已经沉沦的和江南其它城镇一样,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了。每天天刚一放亮,四外的小船就摇进了镇中心菜市场的街河里,接着从船舱中搬出一筐筐新鲜蔬菜、鲜鱼活虾、鸡鸭皮蛋、豆制品和卤菜等,就开始迎来了拎着竹篮子的顾客。同时迎河而对的两列古老店铺,也“吱呀”作响地卸下一块块沉重的木板,开始对熙来攘往的赶早市人们“开板”营业。
八点一过,镇河上除了一簇簇的青菜叶和石板路上杂沓的烂泥脚印外,卖菜的小船和提篮的买菜人都已经走得无影无踪,就连赶早市喝早茶的人们,也散了场子,围着靛蓝漏花围裙的茶馆老板娘,开始打扫桌子上的瓜子皮和泼掉人们喝早茶剩下的茶根……
街弄有条条石板小路通向镇外,许多人家的石板养猪栏,就在路边。在每家猪栏旁边,都有一口大陶缸,深坐土中,缸上横放一块木板或竹排,四外并无遮挡。这个大陶缸,就是那里人们的厕所。在缸侧,都有一些六寸多长的细竹片捆放着,地上丢弃着一些人们用过、沾了粪便的竹片,这就是当地人使用的“手纸”。东浦农家这种厕所虽然也是与猪圈结缘,但不是东北、山东那样与猪肌肤相亲,免去了被猪拱翻的心惊肉跳,省去了不少的麻烦。
东浦离着四明山区很近,到王羲之写下《兰亭序》的兰亭镇不足二十里。绍兴盛产粗大的毛竹,东浦村庄的人家都是沿着河溪而居,房前挖池塘连接河溪放置自家小船和放养鹅鸭,池塘取出的土堆放在房屋西北角上,栽植竹木、橘子、花草等常绿植物,讲究的是风水和菜蔬方便。那里人们就地取材,利用生长迅速的毛竹这种廉价的自然资源来做手纸用,真可以说是工夫过硬,不怕利刃。笔者在东浦的几天里,始终没有胆量来一试这种勾践、范蠡、西施当年可否用过的“手纸”?!
出东浦公社驻地西去一里,是一个现代化纤织布机器轰鸣的大队所在地,其村庄与外界的交通,就是一条萧甬运河,萧甬公路距离村庄有五里多路,有一条用麻石板铺砌的人行道通达。这条六十公分宽窄的石板路延伸在密如蛛网的水田之间,有纵横交错的溪流水道相连接,人们下地种田都是由小船来往非常方便。在石板路的数处比较宽深的哗哗流淌溪流之上,搭建有几座带有廊桥亭子,供人们过河休息两不误。
这种廊桥都是用绍兴本地出产的沉积岩麻石板从桥面踏板、廊柱至廊顶盖石一体搭建的,青灰色的石材经过风吹雨淋显得非常古老苍旧带有历史感。在四条廊柱的面向行人面,都有文人根据周边所见景物一年四季的变幻,拟意撰写的诗词楹联。诗意根据云雾晴阴,山峦雾遮云罩、水田波光潋滟与金黄稻熟,都描述的非常优美。
当时喜欢这些文藻精华抄写下来多首,可惜后来的一次次迁居搬家,将那些纸片都弄丢了,只记得一座四柱石板搭盖小巧玲珑的挑檐亭子,东西两面休息的石板上可坐数人。大约记得远眺四明山兰亭镇的方向两条石柱上的楹联大意是;远山迷雾多烟雨;近水人家绕鸥飞。美哉!绍兴,不愧为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古城!
 四十多年倏忽已过,弹指一挥间。当时正值青春年华的笔者,如今已是两鬓染霜老气横秋了。每当想起当年有幸“蹲马桶”“上小位”“蹲炕沿”“骑大缸”的精彩经历,便忍俊不禁,绘声绘色的讲给朋友们听,由此也勾起了对各地山水和风土人情的深切怀念……
笔者闲暇时,填作了一首不成格律的:
梅花引·到绍兴
山阴好,会稽老,小巧玲珑忒窈窕。四明山,笼城垣,一水带城,塔山千万年。蕺山小作葱茏秀,卧龙山上修竹瘦。甲越瓯,富越瓯,山水钟灵,最好此罢休。
抚今古,慕今古,大禹勾践拓疆土。越王薪西施颦,范蠡计谋、右军帖倾今。放翁空有凌云志,沈园诉尽断肠事。剑侠君,周树人,空前绝后,小城华夏魂。
 李知生专列
饥荒年间闯关东
白山黑水风雪狂
李知生:贫民大杂院,
从红火到烟消云散
迟到两年的毕业照,
打上火红时代烙印

东北“盲流”岁月,

1969年冬天

李知生:我放的小羊,

高价卖给驻军汽车连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80年代

侯杰:“清污”往事,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耳朵认字”轰动之后,气功热的一个现场实录朱燕:书呆子的养成,从“黄色书籍”发轫
 马岭:一个女大学生的开支记录郝寒冰:学生会主席被分到公社中学
曾世贤:导游干得红火,突然被举报“停止反省”了马雅:出国集训班,干部子弟有点不受待见郑力刚:那时清华"青椒"人人想出国陶洛诵:在北京的外国人李爽:"国际女流氓"的残酷青春唐翼明:“革命之子”梁恒新三届音乐人,走向国际的一代人

侯杰:站在桌子上的大使夫人

侯杰:广播电视里的两个英语老师

桑宜川:出国潮中的川大语培中心

赵柏生:一个英国小伙的东方之恋
吴敏:我在80年代的一段笔耕生涯
一张珍贵照片,一段尘封的记忆
赵刚:老三届夜大生的出国求学之路
谭方明:大陆文坛苏醒与开放的岁月
那时我们有梦,现在听到梦破碎声音

余祥明:到处都是厕所?学英语闹出的笑话
不想与你失联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