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少年丨罗维开:穷困岁月中的''世外桃源''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12-15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罗维开,1950年出生,曾务农十年。1977年考入宁波师专中文专业,1984年起又专修浙师大政教专业。在职任教33年,历任过班主任、教导主任,中学校长,教师进修学校教务主任。退休后写有系列反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的纪实作品。

原题

穷困岁月中

我的''世外桃源''




作者:罗维开


六十多年前,我是一个乡村小屁孩,半饥中的童年时期根本没有巧克力、大白兔奶糖等概念,不知道冰淇淋、汽水为何物,更遑论小汽车、小飞机之类的玩具了——但我照样快乐有趣着。这种快乐和有趣,是大自然给我们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上学后每当读到这首唐诗,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童年的拔茅茎——尽管白居易并非一定是写茅草——春天来了,春雨滋润下的大地开始复苏,乡村孩子趣事之一,就是在温煦的春风中去抜茅茎。

茅茎


茅茎是茅草刚钻出土的嫩茎,离土半尺时像一枚枚绿色的簪子(因此也被称为茅针),剥开外包的壳,里头裹着一条白色的芯,这就是茅草早期与孕俱来的白花(又称荼)。原来茅草刚抽芽,它的花芯就已经同步形成了,而且裹在芽茎里发育得特别早。只要在茅茎出土约一周内,长到半尺高,茅草的花芯像豆冠少女,羞答答藏于其中,轻轻拔来,剥去外衣,抽出白嫩的芯,入嘴咀嚼,微甜,清香,糯糯的,相信绝大多数城市小朋友从无机会能享受这种大自然的精华。

很奇怪,如果是头年被火烧过的茅草坪,大概茅草的灰烬,成了茅根再次孕育生命的养料,第二年长出的茅茎会特别茁壮,而且特别多,密密麻麻,伸手一撸,就一大把,剥出的白芯,尤其肥嫩。这自然使人联想到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意境——甚至我怀疑白居易小时候也一定是顽童,与小伙伴们冬天烧茅坪取乐,春天抜茅茎解馋,否则,他何以能吟出这样的好诗——他吟出来的,简直是乡村孩子抜茅茎时的感受。

三月将过,茅草窜高了,茅茎渐老,离离的茅坪不再吸引顽童们了,但——

六九五十四,笆头长嫩刺。

这句农谚的''九'',是指节气中''数九寒天''的''九'',第六''九''时,春气大动,顽童们的注意力就转移到迅速冒绿的蔷薇科刺丛。那从刺根、刺丫上日夜呼呼长出来的嫩头,我们称之为''刺脑'',类同于刚钻出土的竹笋,又成了我们的美食。刚长出来的刺脑,蹿到三四寸长时,正好水嫩水嫩的。把它掰断,剥去皮,几乎流着水汁的茎芯,入口脆脆的,有微甜,比莴苣好吃多了。刺脑,尤其是刚从刺丛根部长出来的,特别粗壮,大的有小指粗,顶叶红红的,只要轻轻一掰,啪的一声就断了——第二天去看,刺根上又冒出更多的芽头……

刺脑


刺脑们也与顽童们抢时间,你们掐,我们偏长得更多更快。四月一过,立夏临近,蔷薇笆头全部披上绿装,刺脑都变成了枝条,不嫩了,顽童们再也没有兴趣''作残''它们了。因为,大自然新的馈赠,又把孩子们召唤到另一方天地去了。

七九六十三,破衣随手掼。

随着孟春的到来,蜜蜂的嗡嗡声在花丛中此起彼伏,四月下旬,是人们脱掉破棉襖随手一掼的时节,墙根、田角、溪边、山坡,随处出现了绿波中点点红颜,鲁迅先生笔下的覆盆子们在向我们招手了。

覆盆子书名繁多,其实是一种野莓,熟透了红得诱人,甘甜,多汁,富含维生素。它有三个品种,按时间排序一茬接一茬,第一种熟于四月底五月初,多生长于墙角田边人迹罕至的地方,丛生,颗大,熟透后甜而不酸,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写到的,大约是这种。第二种蓬生,成熟于第一种谢幕后,多长于溪流边上,大约根系喜水,荆丛有小刺,串状,颗粒稍小于第一种,味甜带酸,但酸得恰到好处。第三种灌木树状,但杆细,且高只长到三尺许,像圣诞树。它成熟于第二种''落节''(我们家乡话,意即过季节)之后,枝头挂满成熟的果实,像一树小灯笼,老远就能被人发现,我们站在树边,边摘边吃,又甜又酸——这酸,使人感到是甜的升级,吃了生津。

覆盆子


三种覆盆子似乎都是为小孩子天造地设的,一种过了,一种接上,前后持续两月,从初夏到仲夏,且采摘不用攀高,像专等着我们,真乃大自然的奇妙——这个秘密,现在我不说,还真没有人发现。我一点破,过来人似有所悟,没有一个不频频含首,露出心领神会的微笑。

每年立夏一过,我们算准了,那个墙根、田角的覆盆子该熟了,可去采摘了,掐一根串覆盆子的长杆草,把红透的果实摘下串起来(只有这种覆盆子能串),穿成鲜红欲滴的几串,舍不得吃,提着回家,先在人们面前炫耀一番,然后与大家分享。

第一种覆盆子落节了,就到溪边摘,溪边的落节了,就到山坡上去转悠,吃得满嘴流汁,口袋装得鼓鼓囊囊的,带回去给弟妹,反正,两个月中,大自然赐予的口福,只有我们乡下孩子能笃悠悠独享。

八九七十二,黄狗躺荫地。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狗们吐着舌头躲在荫凉处不肯轻易跑,蛇也活跃起来了。采摘覆盆子时,有一次我在一处断壁残垣的墙跟专心致志地觅熟果,近处传来''咝咝''声,寻声望去,一条蛇盘在草丛中,正在向我吐信示威。我吓得魂飞魄散,抜腿就逃。逃了一些距离,心砰砰直跳,半天停不下来。犹豫了很久,不甘心放弃那些已经熟透的覆盆子,壮着胆拿了一根木棍,慢慢走拢去,蛇已经不在了,只剩下一张蜕下的皮(壳)——乡下的孩子这种事经历多了,也就胆大了,知道蛇更怕人,只要不踩到它,它不大会主动攻击人。以后我多长了个心眼,采覆盆子前,先用木棍搅动一下草丛,万一草丛中有蛇,它就悄悄游走了——长大后才知道,这叫''打草惊蛇''。

到了仲夏和孟夏,识水性的顽童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到了河里,刚刚冒出水面的''鸡头米''(书名芡实),菱叶水面下的野菱,又成了我们争相采撷的时令零食。

大自然赐予乡下近山孩子们最丰盛的,是在秋天。秋风乍起,漫山的柴叶泛黄,柴丛中的野山栗的刺球开始成熟爆裂,浅咖啡色的栗子,一颗颗散落在地面败叶上。小孩们上山去,数个时辰就能装满衣袋。除了野山栗,秋山还有更多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野果,都成熟了,刺糖梨黄中带红,毛粒儿在带刺的荆丛中低垂着沉甸甸的个儿……

山栗


茅茎、刺脑、覆盆子、鸡头米、野山栗……为当年半饥中的乡村孩子们,补充着难得的营养。

以上讲的是吃的野食,再来忆忆儿时的野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每当读到虞世南的《蝉》,我就想到童年时家乡的蝉。我最欣赏诗中''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意境。

家乡的蝉,分为铁蝉和铜蝉。我在感情上,专把铁蝉归为知了,因为在人们热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它们整天躲在树上,有气无力地悲鸣:''知了——知了——'',难怪历代文人,大都把蝉声与凄惨、悲凉联系在一起,抒发自己伤感的情怀。我吃不准初唐的虞世南,引起诗兴的是铁蝉还是铜蝉,但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句来看,可能是铜蝉——因为只有铜蝉喜居最高处,鸣声一起,数百步外,清晰可闻——虞世南听了这种蝉声,心境和格调比其他诗人自然就清朗多了。

铁蝉的鸣,低沉无力,声短促、压抑,先高后低,没有金属振荡感,传不远,而铜蝉的鸣,高吭嘹亮,悠扬久长,先低后高,似铜铃摇曳,在旷野中形成优美的金属振荡声波,数百步内,每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活,脚下的步,会驻足聆听起来,听得心旷神怡……

很奇怪,铜蝉鸣声一起,周边铁蝉们会停止嘶叫,也许蝉界也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铁蝉们自愧是下里巴人,难得欣赏这石破天惊的天籁之音……

每当铜蝉鸣声一起,我们手持捕蝉杆,会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循声悄悄寻过去。人们发现,铜蝉的栖身处,往往是竹林中最高树树梢上,但树下一有人的响动,鸣声即刻停止,任凭我们攀爬上去寻觅,始终找不到它的踪影。顽童们失望地下树离去,嘹亮的鸣声却又从树顶再次响起……

长大后,我才悟出,铜蝉在蝉中万里挑一,甚至更少。它只出现在空气环境非常清纯的山村,生性高洁,神秘莫测,城市里是不可能出现的。但现在的山村由于大环境已经不适宜铜蝉生长,每年深夏,我在家乡已经听不到它的鸣声,满耳都是嘶哑的铁蝉声,''知了——知了——'',不厌其烦,更使人怀念起童年听过的铜蝉声。

除了蝉,我童年时还手握弹弓,躲在树荫下欣赏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生动情景,也玩过让螳螂吃人的头发,线牵金虫绕头飞等乡下小儿传统游戏,但也为与顽童们比勇敢,惹过马蜂窝,结果飞出来成群拖着两条长腿的细腰黄蜂(我地称之为拖腿黄蜂,有毒)向我围攻。我被蛰得脸青鼻肿,三五天消不了,大人们知道了,又气又心疼……

这些童年的乐趣,或者说冒险,城市小孩体验得到么?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长大后读到毛主席的诗词,我就会想起童年时家乡的鹰。我家屋后山连着山,最高的叫老鹰峰,山巅是鹰的家园。我幼时,老鹰山峰巅,有成群的鹰,群起群落,啁啾争斗,有时,还能看到鹰捕到蛇或山鼠,空中,蛇在鹰爪下挣扎,像一条树丫子,晃来晃去……

村子里农家的小鸡小鹅,都须用罩子罩起来喂养,因为遥远的鹰眼在盯着罩内的它们,哪一家如果大意了,想让罩内的小活物放放风,不出片刻,会有一道黑影自天掠下,瞬间抓住小鸡,冲天飞去。当主人家警觉过来大呼小叫时,抓着小鸡的鹰,已经箭般远离了头顶,在远方天空中变成越来越小的黑点,渐渐消失……每当这时,大人们诅咒着鹰,而我,却是对动作迅猛矫健的鹰的无穷回味和佩服。

更惊心动魄的,是鹰之间的决斗。我怀疑它们之间,是否有事先约定,反正偶然间会有这样搏击:当我们在山坡上玩耍时,晴朗的空中,忽有两只鹰,像遥遥相对的山上彼此相向射出的两支箭,在山涧间我们头顶上空相遇,猛烈对撞,同时一声惨烈的鸣叫,羽毛纷纷飘落,像是被打碎的勇士盔甲,带着英雄余韵散落在疆场。每每看到这难得的壮烈一幕,地上仰头观望的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喝彩——两个枭雄,在空中喙爪并用缠斗几个回合后,不分胜负,又会同时鸣叫一声,各自朝不同的树林飞离。飞行中歪歪斜斜,好几次似要坠落,看得出都伤得不轻——看来它们是结束决斗后,心照不宣地各自回去疗伤了……

每每这时,小伙伴们在山坡上会兴高采烈着——鹰们带着这种品性的长空搏击,城市小孩是不可能直观到的,我们有幸看到了——因为我们是生活在山村里的孩子,这是大自然赐给我的童年乐趣。

但不知从哪一年起,家乡鹰山上的鹰都销声匿迹了——大概因为大气污染了,它们已经失去了生存繁殖的起码条件吧。体魄强健的鹰,却原来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这么高——唉,我童年记忆中的鹰,你们何时再能出现在我的家乡?

2023年2月10日

罗维开专栏

40年前大专生,
挺起您的胸膛来
有钞票没粮票,你就饿肚子吧
14岁辍学的“右派”子弟,
背诵“老三篇”出了名

浙江农村“扫四旧”见闻录

全能型壮劳力是这样''炼''出来的

“双抢”期间,咬牙使出洪荒之力

乡村婚嫁, 迎亲排场是如何演变的?
罗维开:两个疯女人的世事沧桑

现在的年味真不如从前浓了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乡村少年张讴:遣返回乡七年,14岁分宅基地盖新房
郝逢清: 小学毕业, 我们打鱼摸虾自助会餐
杨惠民:农村少年的大串联记忆

吴晔:我的乡愁:童年愁温饱,
少年愁无书,青年愁不公
梁勤星:川中少年的家园记忆

周永威:放牛娃的冬天
谢长顺:东北乡下杀年猪
佟振国:心底深处的小山沟
田平疆:水井之缘
冯印谱:贫管会和工宣队

冯印谱:谁毁了我们的青少年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