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丨侯杰:我知道的2.5个“间谍”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侯杰,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曾供职北京日报社,现从事纪录片工作。
原题
我知道的2.5个“间谍”
七月一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正式施行。今后每个人都该提高防范意识,对外交往,多个心眼,千万小心不要成为间谍。比方不小心说了什么,比如不小心拍了什么,还比如,某些人给点小恩小惠,让你帮个什么小忙,你自以为稀松平常,却恰恰涉密,就有可能构成间谍罪。
说起间谍,我的经历中,还真见识过几个,准确说,是两个半。坐实的两个都判了二十年有期徒刑。那半个,不是间谍,但是其所为效果跟间谍也差不多,没有被治罪,但是前途没有了。
按时间顺序,先说半个,名字我忘了,具体情节也忘了,只记得是八十年代初,当时发射了一颗卫星,据说很先进,正是改革开放初始,全民需要提振士气,所以,媒体比较关注。一家晚报就此请一位参与项目的军队科技人员写一篇科普文章。
那位老兄,为了实证卫星的先进,就把参数写出来了。而且,所有人都没有保密意识,科研人员敢写,媒体敢登,结果报纸登出的当天,就接到指示收回,因为泄密了。
事后,报纸编辑没事,那位军队科研人员据说受到了处分。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知道,宣传得有边界,参数是不能泄露的。
另一个,是曾经名闻京城的记者关某。
那时记者都是从基层报道员里挑选,关某因为笔头有两把刷子,从北京的某大国企被选进了报社。他干的最轰动一件事就是从北京越洋电话采访了当时在新加坡的当红港台歌星邓丽君。当时两岸还没开放往来,所以打电话的新奇,接电话的也新奇,看新闻的吃瓜群众更新奇。
就凭着这一件事,关某就足以载入新闻采访史册。所以,此后走路都是昂着头,不知道地球能不能招下他,国内肯定是招不下了。于是,在日本同行协助下,他去了日本,交换条件是协助日本同行爆料、出稿。
中国人在非洲,性如何解决?
侯杰:“清污”往事,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侯杰:林昭在“铁一号”
66年前的“春晚”,暴风骤雨来临前
侯杰:忆苦思甜往事,
在红色经典里寻找糠菜窝窝
姚登山:被遗忘的“红色外交战士”
侯杰:一首歌与自由的故事
侯杰:站在桌子上的大使夫人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