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孩子讨厌一件事情时该怎么办?

童行学院 童行书院 2022-06-23

童行读书看世界 亲子伴读课程

哲思领域 我如何看世界

第4个探索主题 艺术 第 4 课

这是童行学院的第48本绘本推荐,推荐龄组阅读,

但知识本身并不分龄,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展开。


本文共计3783

阅读需要5分钟

提供超过30分钟的高质量陪伴时光


孩子将了解↓


怎样观看一部歌剧?

讨厌一个东西怎么办?


跟随童行学院,一起阅读50本好书,思考100个好问题,带孩子一起童行读书看世界。在今天的伴读课程中,我们将一起阅读绘本《剧院鼠明星》。


绘本推荐


《剧院鼠明星》是一本“知识”和“哲思”并重的书。


剧院里住着白鼠派特里尼一家和一只名叫墨菲斯特的猫。墨菲斯特既讨厌音乐,又不喜欢老鼠。派特里尼一家子却很喜欢音乐。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猫鼠大战”。


故事的结尾,墨菲斯特被《魔笛》的乐曲声感动,放下了对音乐的偏见,爱上了歌剧;也消除了对老鼠的敌意,与派特里尼成为了好朋友。


这篇在歌剧院里发生的故事不仅能让孩子了解古典音乐,也能让孩子知道偏见是怎么来的,又该怎么消除,是一本意蕴丰富的绘本。


《剧院鼠明星》封面图


📍推荐理由


故事精彩:


这本书的作者唐·弗里曼是绘本大师,凯迪克奖得主。唐·弗里曼是位骨灰级戏剧爱好者,曾用20年时间看遍纽约几乎所有戏剧,对戏剧创作得心应手。


这本书的情节也异常精彩。既以过去的歌剧院为背景,增加戏剧感,情节又十分有趣、生活化,易于孩子理解。

 

多元启蒙:


唐·弗里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多方面元素融入了绘本,给予孩子多方面的启蒙。


作者巧妙地将关于歌剧、剧院的知识融入了故事中,让孩子不知不觉了解了许多艺术知识。不仅如此,虽然作者并没有说教,却让孩子懂得了“偏见”“愤怒”等等心理,给予孩子哲思启迪。所以说,这本书有“知识”和“哲思”这双重主题。


对此,我们在“科学锦囊”和“哲思锦囊”中将从艺术、哲思这两个角度拓展本书。


科学锦囊

科学好问题

怎样观看一部歌剧?


📍可以讲


1.《魔笛》讲了什么?


故事中,《魔笛》是派特里尼的孩子们最爱的歌剧,是让墨菲斯托听到便翩翩起舞的歌剧。《魔笛》为什么有这样的魔力呢?它讲了什么?


魔笛是莫扎特的经典歌剧,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古埃及王子塔米诺一次遇到怪兽袭击,夜女王的三位侍女救了他。夜女王让侍从给他看女儿帕米娜公主的肖像。塔米诺一见倾心。夜女王就让塔米诺去“光明之国”解救女儿。她还许诺,一旦救出女儿,塔米诺就能娶她。夜女王送给塔米诺一支魔笛,吹响魔笛就能脱离危险。


音乐天才莫扎特


塔米诺来到“光明之国”才发现他们的国王——萨拉斯特罗其实是智慧的主宰,夜女王才是邪恶的化身。夜女王的丈夫日帝死前把法力无边的太阳宝镜交给了他,又把女儿帕米娜交给他来教导,因此夜女王十分不满,企图摧毁光明神殿,夺回女儿。


王子塔米诺经受了种种考验,识破了夜女王的阴谋,终于和帕米娜结为夫妻。一句话来概括,《魔笛》讲了一个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故事。


《魔笛》中的反派——夜女王


所有身处困难之中,但是相信正义一定会到来的人,都能在《魔笛》中汲取力量。这就是《魔笛》成为一部伟大歌剧的一个原因。


2.什么是歌剧?


读完《剧院鼠明星》,想必孩子已经发现了,歌剧和平时看的动画片、电影等等故事不同。歌剧是唱出来的戏剧。


演出一部歌剧需要很多人:一支伴奏的交响乐团,一位会写故事的作家,设计和制作服装、道具的人,布置舞台的人,一群会唱歌、跳舞、演戏的演员。还有许许多多其它的工作人员,比如书中的提词员。


《魔笛》中塔米诺王子服装设计图


虽然歌剧从头唱到尾,每一段的功能可能不一样。比如说,开场的时候,一般会唱一首“序曲”,就像是书的开头有“序言”一样。序曲能让观众慢慢入戏。歌剧中间会有“咏叹调”。咏叹调往往情绪饱满,旋律优美,由角色独唱,目的是抒发情感。


“宣叙调”与“咏叹调”不同。宣叙调以歌唱的形式念台词。它几乎没有伴奏,目的是交代剧情,所以显得更平淡。此外,歌剧中还能听到重唱,几位角色抒发各自的情感。


下面是歌剧《图兰朵》中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



我们可以把歌唱演员分成四种常见类型——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不同的声部适合不同的角色。比方说,许多光芒万丈的男、女主角常常是男高音和女高音。女中音适合巫婆、小男孩、坏女人等等角色。男低音则适合爸爸、坏人等等。


忙乱的歌剧院后台


歌剧还可以分成几幕。幕间休息时,剧组的人可没法歇着。他们需要换衣服、换场景和道具,为下一幕做准备。


3. 看歌剧时要注意什么?


带孩子亲临现场,听一场歌剧或古典音乐会之前,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一些基本礼仪。由于篇幅限制,就讲讲最需要给孩子解释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随时鼓掌、说话、叫喊、奔跑?


什么时候该鼓掌呢?歌剧里一幕结束以后或者咏叹调结束以后,或者一整首交响乐结束以后才可以鼓掌。乐曲演奏的时候不仅不能鼓掌,也不能发出噪声,包括说话、咳嗽、奔跑等等。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演奏乐曲时,音乐家们想用声音给观众呈现一种氛围。这种氛围特别怕打扰,尤其是怕噪声打扰。就像是春天,人们来到郊外闻一闻花草的味道。这时候,如果有人在一旁烧烤,花香草香就被遮盖住了。


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看看下面这个讲音乐会礼仪的小动画 



知道怎么鼓掌等不等于能享受音乐呢?不一定。老老实实坐在椅子上,和安静地沉醉在音乐中完全不一样。家长可以问问孩子,如果一首歌曲十分悲伤,虽然演奏完了,但是空气中的哀伤还是没有散去,周围的人也都沉浸在忧伤当中。这时候,你该不该鼓掌呢?


这时候鼓掌可能“没错”,毕竟乐曲已经结束了。但是急着鼓掌却破坏了气氛,打扰到其它享受音乐的人。而且急着鼓掌说明你没有进入到音乐中。来听音乐会却没有听进去,是很遗憾的。


所以,什么时候该鼓掌并不是死规定。如果你真的听懂了音乐,自然就知道什么时候该鼓掌了。



小贴士:在有些地区,以及新歌剧首演、新乐季开幕等等特殊场合,需要穿正装出席。


哲思锦囊

哲思好问题

讨厌一个东西怎么办?


📍可以问


1. 故事里的猫和老鼠中,谁享受音乐,谁讨厌音乐呢?

2.你觉得墨菲斯托为什么讨厌音乐呢?

3.为什么魔笛的乐曲响起,墨菲斯托就跳起舞来?

4.你讨厌什么东西呢?

5. 你觉得你讨厌的这个东西有什么优点呢?有谁喜欢它呢?为什么喜欢它?


📍可以讲


1. 我们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东西?


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时候我们会讨厌一个东西或者一个人。


当我们看到小偷偷东西,或者一个人撒谎时,就会讨厌Ta。这是因为,我们觉得人不应该偷到、撒谎,这是不对的。我们讨厌一个人不道德的行为,这没什么问题。也就是说,这种“讨厌”是好的


有没有不好的“讨厌”呢?当然有。偏见就是一种不好的讨厌。偏见就是我们给一些人贴的标签。比方说吧,“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女生比男生爱哭”这些都是偏见,“什么都不懂”“爱哭”这些就是“标签”。


动画片里也有很多讲偏见的例子。比如电影《疯狂动物城》里的小狐狸尼克从小就想加入童子军,为大家服务,却被同伴戴上了口罩。因为大家觉得狐狸是一种狡猾、邪恶的动物,干不出好事情。


尼克——有着忧伤的嘴角和眼神的狐狸


偏见同样发生在兔子朱迪的身上。朱迪千辛万苦考上了警察,来到了警察局,可是一般人看来,吃草的动物太弱小,自己都保护不了,做不了警察。可是,朱迪的灵敏、机智和善良在后面的拯救计划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为什么狐狸就是狡猾的、兔子就是柔弱的呢?为什么狼就是坏蛋呢?为什么熊就很笨呢?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这些是不是偏见呢?


2.为什么会有偏见?


为什么会出现偏见呢?这跟我们的认知方式有关。


比方说,提到母亲,我们就容易想到“女性”、“家务”、“温柔”、“做饭”等等。这些相关的词语组成了一张网络,它们就是我们对“母亲”的认识。这个网络在心理学中叫“图式”。

 

“母亲”一词的图式。中间是“母亲”,周围是脑海中与“母亲”相关的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画一张类似的图式。



如果大多数人提到母亲都会想到这些词,那么人们就会认为,母亲温柔,做家务等等是理所应当的。这样的话就会形成偏见。


家长可以带孩子玩一个小游戏,感受一下偏见是怎么来的。首先选择一个词汇,比如“警察”、“农民工”、“泥巴”、“蔬菜”等等。接下来,让孩子讲一讲,听到这个词想到了哪些东西。爸爸妈妈可以帮孩子把词语网络画下来,并和孩子讨论,这些“标签”会不会导致偏见。


例如,说到警察,孩子可能会说“警察叔叔”。那么就可以问问孩子,阿姨能不能当警察呢?如果大家都觉得警察应该是男生,那么女生想当警察会不会遇到什么困难呢?等等


📍可以延伸


前面说到了讨厌和偏见的成因。进一步,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聊一聊,怎么样消除偏见。甚至尝试一下,消除自己心里的偏见。


消除偏见的一个方法是:接触你讨厌的人或物,发现他的优点;或者是与你讨厌的人一起做一件事,达到同一个目标。


比方说,如果孩子对一个小伙伴有偏见,家长可以让孩子和小伙伴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共同的任务会让孩子暂时放下偏见。完成任务后,可以让孩子说说小伙伴有什么独特的优点,这项优点是怎么帮助他们完成任务的。


在《剧院鼠明星》中,墨菲斯托一直讨厌音乐。可当它沉醉在《魔笛》的乐曲中时,我们发现它对音乐的偏见源自不了解。如果它能早点放下偏见,沉浸其中,也就能早一点消除偏见。


《剧院鼠明星》里,放下了偏见的墨菲斯托学会了欣赏音乐,收获了友谊


消除偏见的另一个好办法就是“寻找例外”。比方说,如果孩子觉得蔬菜不好吃,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有什么好吃的蔬菜?可不可以换一种做法,让蔬菜变得好吃。又比如,我们对一类人抱有偏见时,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那类人里的所有人都有这个问题?是不是有人被“冤枉”了?他们有没有我们没发现的优点?


📍可以做


“我不再讨厌……了!”


你讨厌什么东西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不是偏见吧!如果你讨厌某人或某事,比方说“我不喜欢同学A”,那就来找找证据和反例吧。


找到一条证据或反例,孩子可以让家长帮忙记录、存放起来。收集到一些反例以后,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这种讨厌是有道理的还是偏见。快来试试吧!


童行tips


1、无论孩子做出怎样的回答,不要强迫孩子非要接受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当孩子对某一问题失去兴趣,也不要强迫孩子再回到问题上来。这些问题本身也不是一次能“解决”的,而是在多次的阅读中慢慢“消化”的。当然,如果你有其它的视角,也可以尝试着与孩子探讨。


2、孩子可能不会跟着我们的设想提问和回答,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在同孩子问答的过程中,我们要表现出的是对他的提问和猜想的重视,对他勇于表达的赞许,对他探索的支持。


3、在跟孩子的问答过程中,我们也会被问到很多“我不知道”的问题,这也很正常,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在这种时候,勇于对孩子承认“我不知道”,再同他一起查阅资料、询问专家,也是开放的求知态度。




这是童行亲子伴读课程的第63篇智慧分享。

让我们一起把大大的世界送给小小的人儿~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伴读专辑

第一辑集锦丨我是谁:从自己出发,了解世界

第二辑集锦丨我在哪里:用16本绘本,种下探索宇宙的小小种子

看见主题 | 你看见彩虹的声音了吗?你看见爱了吗

看见 第1课 |《自己的颜色》做真实的自己

看见 第2课 |《神奇的色彩女王》学习情绪表达

看见 第3课 |《动物眼中的世界》

看见 第4课 |《味儿》学习更好的认识自己

听见主题 | 你听的,和你听见的,相距多远?

听见 第1课 |《森林大交响乐》珍爱大自然,也是珍爱自己

听见 第2课 |《大家来听音乐会》开启音乐启蒙

听见 第3课 |《好安静的声音》“倾听”他人,表达自己

听见 第4课 |《公园里的声音》尊重不同的选择

文学主题 | 当我写下这行字,我也写下永恒

文学 第1课 |《记事情》学习如何面对困难

文学 第2课 |《文字工厂》学习如何正确表达爱

文学 第3课 |《吃字的鲸鱼》汉字也能分享吗?

文学 第4课 |《天啊,这本书没有名字!》书是怎么来的?

艺术主题 | 即使不做艺术家,也应该学学艺术

艺术 第1课 |《大脚丫学芭蕾》别人说你不行,你就真的不行吗?

艺术 第2课 |《大熊和钢琴》倾听内心的声音

艺术 第3课 |《威利的画》如何欣赏一幅画?


🔎已更新的亲子伴读课程查找方式:

点击菜单栏「育儿干货」—「书单伴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