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杨浦区高三一模作文分析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上海市各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现代文二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现代文一汇编

2019年高三一模文言文一汇编

2019年上海高三一模文言文二汇编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古诗鉴赏汇编

2018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作文汇编

2020届上海市普陀、杨浦区一模作文题及范文导写

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奉贤一模作文及范文

2017年普陀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崇明县高三语文一模  作文范文

2017徐汇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松江区高三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杨浦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奉贤区、虹口区、静安区高三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上海高三十四校语文第一次联考作文 范文

2017年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长宁、嘉定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金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7年上海黄浦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作文 范文

2017年上海宝山、长宁四区高三二模联考作文 范文

2017年杨浦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奉贤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崇明县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松江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普陀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嘉定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黄浦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静安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长宁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徐汇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浦东新区、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 优秀范文


2018年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

2018年普陀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

2018年长宁、嘉定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8年闵行区高三一模作文

2018年静安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8年黄浦区高三一模作文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8年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徐汇区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闵行、松江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一模作文(7篇)

2020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18杨浦区高三一模作文分析

【原题呈现】                            

  有人以为现代人很聪明,给自己带来越来越多的自由和快乐,如微信,可以天涯咫尺,也可以跨越几十年,将老友新友聚在“圈”中,“群”里全方位地“聊”和“晒”。也有人认为貌似聪明的现代人其实让自己陷入了一种越来越不自由和尴尬的境地,亦如微信,人们被它绑架,每天从早到晚刷屏,无休无止,而与现实的人生风景却咫尺天涯。

根据上述材料,请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审题立意】

观察材料进行解读,我们会发现材料中针对现代生活给出了两个材料观点:一是现代人很聪明,给自己带来越来越多的自由和快乐,然后列举了微信的例子;二是貌似聪明的现代人其实让自己陷入了一种越来越不自由和尴尬的境地,仍以微信为例子。针对此,不难看出,这和以前的思辨性材料命题是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你能够写出这两者之间的思辨关系的就是高分,如若不能,也要赞同其中一种而兼顾另一种观点,才叫审题正确。或者也可以跳出材料,自己进行补充命题也可。

因此常见的立意点如下:

1、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2、聪明反被聪明误

3、科技时代更需要现实风景

4、珍惜身边的现实人生,别再咫尺天涯。

 

【素材收集】

1、以罗素的话语分析微信圈文化

“明智地度过闲暇时光的能力,是文明的终极产物。目前很少有人能达到这种水平。”——1930年,罗素老爷子在自己面向大众的读物《征服幸福》(The Conquest ofHappiness,国内多译为《幸福之路》)中写下了这句话。

不知各位现代人读到此处,心中是都是什么滋味?笔者唏嘘之后,难免疑惑:都说明天会更好,那么 85年 后的今天,我们度过闲暇时光的普遍方式更明智了么?是更能让人们感到了由衷的幸福快乐了,还是相反?

我们给出的答案恐怕只能是悲观的。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今人发出抱怨 :“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被手机占据了!”、“微信完全毁了我的注意力,工作 / 学习中总忍不住掏出手机来刷一刷!”。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自称或被认为身患 “移动社交重度沉迷”、“手机过敏导致的慢性拖延症”、“键盘侠症候群”等等这些在今天才有,或者说在互联网时代才能有的 “疑难杂症”。

当然了,本文提到 “微信”,只不过是挑了一个代表。微信、微博、推特、脸书、陌陌等等,所有这些活跃在墙内外的信息平台,都因为内容丰富又触手可及,让现代人爱不释手。但在同时,他们是不是打着即时通讯、在线社交、自媒体等等旗号,正在毁掉生活中真正的快乐,甚至让人们失去工作与学习的能力呢?就这些方面来讲,我们是不是还没有充分认识他们的负面作用?

罗素在 1970年 就去世了,当然是没法亲自给出判断。但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他认为应该跟赌博归为一类的,对于人生总体的快乐和幸福无益的乐趣,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一旦停止了这种乐趣,人就会觉得烦躁和不满,觉得缺点儿什么,可自己也不知道缺什么。这种乐趣不会带来任何可以被称作是快乐的东西。……片刻欢愉之后,留下的只是疲惫、厌恶和空虚感。”

怎么样?有没有让你回想起刚放下手机十几分钟,立刻又感觉必须刷一下朋友圈,不然一定会错过什么,结果一打开微信就又被带跑,神游一小时才回过神来的时候,产生的那种感觉?

罗素在《征服幸福》中,指出了人想要在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时代获得幸福的几个必要条件和不利因素。几相对比之下,我们会发现今人抱怨的这些,他老人家早就告诫过:过度的、现代化的“被动的娱乐方式”(在当年只有广播、电影。)将会剁碎人们的注意力、碎片化人们的时间、异化人们的社交、甚至扭曲人们的三观、破坏人们真正理性思考的能力。为此他曾言辞激烈的警告:

“应该严厉批判现代的父母们,他们给孩子提供了太多被动的娱乐活动,比如看电影和吃美食。”

我们今天所遇到的大多问题,在罗素所观察的 85年 前的社会中,都已初露端倪。可悲的是,这些问题在 85年 之后不但没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解决,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因为技术的进步被放大了,比如微信显然比电影有更强的 “成瘾性”。但它们的本质仍然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不如来读一读将近一个世纪之前的智者有着怎样的分析。既然微信最为被国内的读者们所熟悉,其全面的生态和功能也几乎与我们感觉懊恼的方面重合,那我们就以它为例来看看吧。

注意:本文无意于把微信和所有其他前面提到的那些软件或网站,渲染成洪水猛兽。只是在肯定它们确实给现代人带来了便利又丰富多彩的通讯、娱乐、内容传递功能,甚至为我们大幅提升生产力创造了良好条件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它们也给现代人带来了不少困扰。如果我们能想办法搞清楚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并且解决它,显然是会让生活更美好。

“连接器” 的负面效应

微信官方经常以 “连接器” 作为自己的产品定位,这个比喻非常好的体现了微信生态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微信作为 “连接器”的起点和支点,是人与人的连接——即时通信(核心功能)、社交(朋友圈)、以及互动娱乐(网游,与那些能把你的积分上传排名的单机游戏)。作为生态延伸的,是人与内容的连接(你所关注的媒体和自媒体订阅号)、人与工作的连接(微信企业号,或者你领导拉的工作群),以及人与服务的连接等等。

之所以称之为 “连接”,就是让过去不能到达的现在能够到达,过去高成本到达的现在低成本到达,过去只能低频到达的现在要高频到达。简单来讲,就是你现在点开微信主界面就能和人聊上天,比用短信便宜;刷刷朋友圈就能完成社交,它比人人和微博上的社交场景更亲密更简洁;你打开订阅号就能看见各家媒体推送的新闻、新闻摘要,还有自媒体们给你推送的各种你喜闻乐见的图文或消息,他们都是你订阅的,你不必再去门户或论坛上自己筛选。

总之,你点一下手机上那个绿底白云的图标,就能进入一个应有尽有的世界。而且他还给了你充分的理由,不让自己有道德包袱:万一女神的朋友圈我没及时去阅读理解呢?万一大 V 的 “人生指导” 和 “高质量干货文” 我没第一时间看到呢?万一领导在工作群里布置了任务呢?……

烦闷

于是,当你脱离开了微信,哪怕只有十分钟,你就会感到烦闷。正如罗素所说:

“烦闷的本质之一,是现实环境与让人想入非非的更愉快的环境之间存在着反差。”

是啊,比起段子手们的精心创作,女神照一小时 ps 一小时的自拍,我们身边的生活和工作是多么无聊!不仅仅是那些让人赏心悦目的东西,读到负面社会新闻与砖家点评时你的愤怒、你讨厌的人在朋友圈里转发你认为傻到爆炸的谣言和鸡汤时,你那种夹杂着优越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可能正是你心底所求:

“从本质上说,烦闷是一种希望发生点儿事的固执愿望,这种事不一定非得是好事,只要是能让烦闷的人知道这天和那天不同的事就行。总而言之,烦闷的对立面不是愉快,而是兴奋。”

于是每当你终于下定决心放下手机,回到现实生活中时,不到十分钟你就会感到更烦闷,于是你只好再拿起手机:

“兴奋就是毒品,会越来越上瘾。”

罗素忧心忡忡的指出:

“对于年轻人来说,太多的旅行,太多的各种印象是不好的,这会让他们长大以后不能忍受可以为他们带来成功的单调生活。”

罗素没想到的是,“兴奋” 在如今的成本是如此之低。足不出户,就从手上的一个小盒子里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相比之下,老爷子当年专门批判一番的出门旅行,简直麻烦的让人无法忍耐。

“有能力的人总是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走到哪儿乐到哪儿,不停的跳舞、喝酒,他们总是处于某种原因想在新的地方更尽兴。那些不得不去挣钱谋生的人必然会在工作时间感到烦闷。”

在今天,这种对比更加强烈的,引起人们心中的烦闷自然也就更严重。当年的人只是受到了聊天、广播、报纸、电影的刺激,而今天的人只要一打开朋友圈(这完全可以发生在工作的八小时之内),就会被高富帅白富美们的九张图秀一脸。但是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

“这是贵族式的理想生活,我对它绝无诋毁之意,但恐怕他会像其他理想一样,实现它要比理想主义者期盼它困难的多。”

高富帅们在马尔代夫兴奋,你也跟着他们在朋友圈里兴奋,听上去好像是你省了机票钱赚了便宜,其实未必:高富帅晒了日光浴游了泳,还参加了海天盛筵;而你只不过是通过视网膜看了个热闹。三个礼拜后高富帅尽兴而归,而你三分钟之后就会感觉莫名难耐,三个小时候你才终于想起要发奋图强,决定再刷一下朋友圈就开工干活。然后你刷到了你喜欢的高逼格段子手的推送,你决定先把他读了涨涨姿势……

当你在知乎上从这个大 V 的新作看到另一个大 V 的抖机灵,或者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段子手的新条漫到另一个演艺明星的新八卦时,发生的事情本质上也是一样的。

碎片化

就这样,不但你的业余时间被微信完全侵占了,你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本来整块的工作时间也切碎填到这个无底洞里。为此,你不得不承担双重的损失:第一是被微信吞噬的总时长大大增加;第二是你能够进行工作、学习、思考的时间被无情的剁成了碎片。罗素认为,后者会带来严重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上的损失:

“通过培养有秩序的头脑而增加的幸福感和提高的效率,是令人吃惊的。有秩序的头脑就是在合适的时间里充分的思考一件事,而不是在所有的时间里断断续续的思考这件事。”

什么?你说你有时候工作和学习很累、压力很大,不得不打开微信缓解一下?可是罗素认为,你打开微信看段子、骂砖家、跪舔男神女神、被成功学小故事感动,都只会适得其反:

“导致疲劳的一个极为常见的原因就是喜欢兴奋。”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兴奋和毒品有点像:“充满太多兴奋的生活是使人精疲力竭的生活,需要不断的借助很强的刺激来让自己兴奋,这让人觉得这种兴奋是快乐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个道理很简单:一方面,你越沉迷于那个手机中的世界,你就会越发觉得现实的生活、工作、学习,是如此无聊以至于根本无法忍受,你的注意力和耐力就会被不断的削减。另一方面,碎片化导致的效率和总可用时间上的损失,让你只好在DDL之前熬更多的夜。

总之就是很少有人承认如下事实,能够真正践行的就更少了:

“所有伟大的著作都有乏味的部分,所有伟大的生活都有无聊的时候。……一个有着严肃且富有建设性目标的男孩子或男青年,如果他觉得有必要,就会心甘情愿的忍受非常烦闷的生活。而如果他过着懒散、放荡的生活,就不容易从心底生出富有建设性的目标,因为他的思想总是被引到下一次的快乐,而不是遥远的成就。”

低效

你可能此时已经感受到了打开微信的高风险,但是仍然有些东西让你感觉无法割舍。比如:看那些张口就有历史、政治、炫酷科技梗的自媒体真的好棒啊,如果没了他们,我可怎么涨姿势啊?再有,万一要是老板在微信群里布置了工作,大牛在交流群里谈了经验,我没第一时间看到岂不是吃了大亏?

其实问这个两个问题的人,大多自己也明白,这不过是打开微信放纵一把的借口。但是微信中那些令人亢奋的信息,实在是有勾起了太大“毒瘾”,有着让人一次次无意识中欺骗自己、掩耳盗铃的魔力。遵照罗素老先生的教导,我们必须把问题讲清楚,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这两个理由是多么的不成立,带来的损失又有多大,这才有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

“如果想让理性的信念作用于无意识的领域,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想要通过碎片化的段子、科普文来真正的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是不可能的。这一点已经被大家所广泛认识到了。我们前边也引述了罗素的相关观点:既然被打成碎片的本职工作不可能做好,同样因为载体限制而不得不碎片化的段子式知识,肯定也不可能对你有真正建设性的影响。

当然了,我才不会揭穿其实你是因为需要装逼的素材,才如此希望第一时间获得那些段子的。不过你不要以为在一群没那么沉迷移动互联网的人面前,抖一个二手段子装出来的逼,让你得到的能比让你失去的多。我们会在之后展开聊这个问题。

害怕因为打开微信不够频繁,而错过工作信息,或者严肃交流的有价值信息这件事,实际上也是没有必要的。

原因之一当然就是微信在作为生产力工具时,设计的还是比较合理的。专门的企业号不说,群里面也可以@人来实现推送(新版本还可以直接@所有人,这是个好功能),你只要等手机“嗡” 一下再去看就行了。说实在的,又有几个像样的公司会用这种方式来大量传递重要信息呢?从一般的情况来看,频繁打开微信导致注意力和时间被炸飞满天的损失期望,与因为不频繁打开微信导致错过重要信息的损失期望相比……你自己实事求是的算一算吧。

关于严肃交流中有价值信息可能被错过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道理。你完全可以在有充分时间的时候仔细阅读大牛们交流时候的记录,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对于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的,你“看直播” 时紧张的状态很可能会影响你对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不要寄希望于你下一次有时间打开微信的时候,能再看一看这些记录。那时你要么就是刷过去了,要么就是你直接点进了朋友圈。

估计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比如券商大神爆了利多内幕,这些消息才有极强的时效性,才是非看直播不可。还是那句话,你应该想明白,比起被微信花花世界带沟里的风险,“看直播”到底值不值?就算你想和人家交流,再@呗。

“低效” 这个小标题,主要指的是不要寄希望于通过微信进行未经制度化的(比如你们公司专门拉了个重要通知群,你的领导明确说他会在里面发重要通知而且不会 @ 你们)工作或学习,这必然是低效的。不仅仅是因为载体特性导致的碎片化,也因为几厘米之外的朋友圈和订阅号按钮吸引力太强,不要闲的没事拉高自己好好干一件事的机会成本。

媒体内容市场的狂欢

在 “连接器的负面效应” 这一部分,我们比较概括的聊了聊微信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当然不止是微信存在这些问题了,但是我们确实有充分的理由让他多背一些锅:几乎任何本来就存在的矛盾和负面影响,都因为微信超便捷和超高频的连接而被大大扩大了。这一部分,我们从媒体内容市场具体的看一看:【内容订阅还是作茧自缚】、【鸡汤成功学与拖延症】。

媒体内容市场是一个笔者发明出来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不赘述了,本文只想分析一些不失一般性的样本:你所关注的订阅号给你推送的东西,以及你在朋友圈、聊天中看到的那些方框图文连接。这些内容是这个市场里的商品;你是需求者。

内容的供应者们是媒体(当然他们有时候叫自媒体、新媒体、资讯平台之类的),以传递信息为主干业务,顺便灌输价值观。有时他们自己就是内容的生产者(比如大象公会),但是也有的时候他们不过就是内容的搬运者(比如清华南都)。如果盈利,就是靠对流量,或者我们今天称之为“情怀” 的东西进行变现。由于这个生态之内,那些占据了绝大部分影响力的内容供应者是奔着盈利而来的,所以我们归之为【市场】。既然是市场,那么供应者提供内容的逻辑就会是:“怎样能够最大化的满足需求,甚至创造需求?”

内容订阅还是作茧自缚

我们第一个要吐槽的是 “订阅” 这个机制,这个机制当然不是微信首创的了,RSS、博客和微博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个功能。但是毕竟 RSS 熟悉的人较少,博客的订阅功能相对来讲不是很强,微博才算真正的开创了订阅阅读时代(当然,在墙外的这一段历史肯定和墙内不完全相同)。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霸主,顺势继承。

这个机制戳中的痛点是:你可可以省去在门户网站这样的场景中,筛选自己偏好信息的麻烦。但是,当你看到的所有信息都经过了自己的预先筛选,那么你得到的将只会是某些固定方面和方向的东西(尤其直接订阅某个人的自媒体的时候)。在广播、电视、报纸的时代,即使你可以换台,你好歹也有接触到不同观点,或者自己不熟悉领域内容的机会。之前我们还有机会获得一个有不同观点的舆论场,而订阅机制把大众划分成若干个基本只有一种观点占优势的舆论场。这种倾向其实早就有,罗素在当年就写到:

“现代社会有一个特点,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被分成了不同的群体,群体之间有着各自截然不同的道德观和信仰。这种情形始于文艺复兴,从那以后便越发明显了……正是由于这些分歧,有某种嗜好和信念的人会发现,自己实际上是所在群体的另类,而在另一个群体中他就是一个完全正常的人。”

当下的中国社会,这个问题可能格外突出。我们社会中的人对这种能够帮忙 “画圈子”、“站队抱团” 的机制有着非常强烈的内在需求。我们这里就拿【生活方式】这一个矛盾经常爆发的话题来举例。

一个生长在小县城甚至农村,半辈子工作在省级国企或者田地里的父母,很难理解他们到北上广等大城市求学后又留下来工作的孩子所拥有的思维方式。比如他们的孩子在择业的时候认为民企和外企没什么不好:

“如果他想从事某个职业。无论这个职业多么值得尊敬,只要他不是他所在的圈子里常见的职业,人们就会说他标新立异,说对他爸爸好的事对他也是好的。如果他露出了任何想批评他父母的宗教信仰或政治派别的意思,那他可能就会发现自己有大麻烦了。”

因为现实的世界里存在太多冲突了,直接的沟通又由于双方语境差太远无法进行,所以人们难免就会倾向于越来越认同跟自己相似的观点:

 “除非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基本上得到了与自己有社会关系——特别是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的认同,否则很少会有人感到快乐。”反之亦然,如果你“社会关系” 中的人,不是认同你的人,你又无法逃离,那你就只好通过《逃回北上广》、《上海 / 北京 / 广深高票答案集》、《别为我担心,我一个人在大城市很好》之类的合意之作来寻求认同了。

这时 “订阅” 的问题就来了。年轻人在通过微信强大的信息流,发展和强化新时代思想观念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它也可以被用来固化某些落后于时代,甚至错误的观念。当下的实际情况就是,年轻人只爱看跟他们经历和三观相似的自媒体和知乎大 V。而他们的父母,一般只在意同事或者同龄朋友,在朋友圈或者 QQ 空间里发的那些被称为被按照“中老年风格” 和相应三观制作出来的图文和段子。

对于年轻人,即使我们认可他们的三观更 “正”,但是一遍遍的强化和被强化的过程,往往既不能带来快乐,也不能帮助真正解决问题。年轻人们在网上放眼望去都是志同道合的姿势分子,但一到现实生活里,就全是对他生活方式不理解的父母、麻木愚昧的同事,还有他们“不独立” 或者 “直男癌” 的配偶。这种反差本身是存在的,但是又被一遍遍的强化夸张了。最终结果就是,一离开那个 “四海皆同志” 的虚拟世界,你就相当于 “与世隔绝”了,因为你看谁都不顺眼。这肯定是不好受的:

“青年男女通过某种方式听到了一些正在流行的观点,但却发现在他生活的那个环境里,这些观念都是被诅咒的观念……这种与世隔绝不仅是痛苦的根源,还会让人将大量的经历耗费在不必要的保持精神独立的工作上,以对抗四周的敌意”

西方的年轻人相对比较幸运,他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拍拍屁股走人就可以,逃避就逃避了,从此一辈子不再跟父母见面,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在中国的文化和计划生意的背景之下,你觉得自己可以憋得住连续几年不回家过年?因此你最大的需求是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你一遍遍巩固自己的“理直气壮” 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损害自己真正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与自己所在群体的习俗格格不入的人就会敏感易怒、闷闷不乐”(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个 “格格不入” 在程度上被夸张了)。在矛盾引发了真正问题的时候,你会感到失控和无力。事实就是你给自己强化了无数遍的东西,大多数时候只是让你沉溺于那种获得认同感时的兴奋之中。(还记的我们上一篇中说过,过度的兴奋会带来什么吗?)有时还会有更糟糕自我沉溺:

“痛苦的人会感到自己高人一等、洞察力过人,这些可以稍微补偿一下他们的损失。但是,这点儿补偿绝不足以弥补因失去了简单的快来所带来的损失。”你因为生活在缺乏认同的环境中而痛苦,也许这真的是因为你比周围的人活的更明白,但如果你居然能从这种痛苦的本身中获得快乐和优越感……这是不是有点自虐狂和自恋狂的倾向?

一个方便的订阅机制,很多时候是在帮助我们所说的那些遇到冲突和矛盾的人,进行逃避。一头扎进一个跟自己意见都一样的小圈子里,仿佛就再也不用面对还有人强烈反对你的观点这个事实了:

“就像传说中的中国人说的那样:‘不为喝酒,只为喝醉。’ 这是典型的过度且单方面的热情,他们寻求的不是事物中的乐趣,而是遗忘。”这句话可以引申一下:那些一猛子扎进“三观相合” 的信息内容中的年轻人,并不是因为多么的热爱真理,只是试图拒绝付出实际努力、冒实际的风险来解决问题。比嘴炮还简单的,当然就是看别人嘴炮,自己脑补。这当然让你解决冲突带来的难过的最廉价的方式,但是问题本身就被留在那里慢慢恶化了。

对于年轻人的父母,他们的朋友圈、订阅的订阅号以及他们的同龄人朋友,一般会以同样的机制来 “洗脑” 立场完全相反的命题。比如《应该立刻将<二十四孝>恢复进中小学课本》、《<弟子规>是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瑰宝》、《北上广的金窝银窝都不如回家乡安稳当个公务员》。(嗯,我承认以上标题都是我编的,但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爸妈都在朋友圈里谈论过,或表达过类似的观念。)

就这样,原本可以坐下来沟通解决的问题,可商量的余地大大的减小了。双方的立场都在 “闭门洗脑” 当中被强化成了绝无弹性的原则问题。值得专门强调的是,我们所提到的矛盾都是现实存在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不应该被归因于微信和其他的信息平台。但是当我们发现,这些平台上的媒体内容市场,在以无助于问题解决的方式来消费矛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呢?

有人会说,微信这些信息平台,对于矛盾激化的促进,也可以被解读成正在对新的社会文化革新进行催化。但你也如知乎上那群高呼“平均月薪两万,考不上 985 都是又懒又笨” 的人一样,真的认为自己所认同的三观已经深入广大群众的心里了?殊不知,有更多的人订阅号列表里的那些自媒体,只会推送你小学时候就在 QQ 空间里看烦了的谣言、鸡汤和三观歪到不知道哪里去的神论。如果我们立足全局来分析这个问题,它所催化的东西可能与你想要的正相反。

鸡汤成功学和拖延症

这一节我们准备到内容的本身这个方面来看一看。我们拉出来的靶子,是鸡汤和成功学。没错,这也不是微信时代的特产,但是微信和他的小伙伴们让整个产业扩大了若干倍,对人的负面影响也扩大了若干倍。

一切鸡汤都可以用一个套路来概括:首先是鼓励人们时刻达到自我感动的境界,希望借此释放出 “无穷的精神力量”,然后是指出一条语焉不详、似是而非的道路,比如“努力,坚持努力,不断努力”。成功学是鸡汤的一种发展。一般的鸡汤都只关注于方法论,成功学算是定义了一个 “目的”,告诉了你一个方向。一般可以这样概括:你没 “财务自由”?抱歉你是 loser;你不是霸道总裁?抱歉你是垃圾。再比如经典名言:“没有财务自由,你谈什么诗和远方?” 接近着的,一般是一锅传统鸡汤。

罗素老爷子用一句话就戳破了这些泡泡:

“在实际工作中,效率和我们投进去的感情是不成比例的,有时候感情简直就是效率的绊脚石,应有的态度是尽人事、听天命。”

在鸡汤中常见的 “屌丝始终胸怀大志,最终走向人生巅峰出任 CEO 赢取白富美”套路中,第一步就是让所有读者都相信自己在 “成功” 的潜力上,不比那些已经成功的人差。如此一来,现在 “没有成功” 就成了屌丝们把自己标榜为 “悲剧英雄” 的重要理由(“你看那些成功的当年也没上过大学\成绩不好\被老板欺负,跟我一样啊!”)。罗素明确的对这种标榜表示反对:

“即使是在追求真正的目标,陷得太深,以至于可能会失败这一念头总是让自己内心无法平静,这也是不明智的。……每个文明的男人和女人都有自己的一副想象画,如果发生了可能会破坏这幅肖像画的事,他们就会恼怒。最好的治疗方式是不要只拥有一幅画,而要拥有一个画廊,这样就可以遇到什么情况挑选什么画了。如果这些画中有些很可笑,那就太好了。整天把自己看成是悲剧中的英雄是不明智的。

对于重度的鸡汤重度患者,他们的心里就只有 “悲剧英雄” 或者 “被埋没的人才” 这一幅画。这幅画让他们在自己所关注的领域上,承受失败的能力大大降低。因为一旦失败了,他们就不是“英雄” 或者 “天才” 了。不排除有少数人从此认清了现实,开始了理智的调整,也不排除有些人真的一路死磕了下去,最终成或者没成都值得我们敬佩。

但大多人数就被彻底的坑在了这里:你会发现,即使他们仍然相信自己能够在某一方面是被埋没的天才,但是他们对这种“相信” 作出的反应只是如饥似渴的找更多鸡汤看,因为只有在鸡汤他们才能维护住他们心中的肖像。

他们虽然嘴上说自己仍然不断的投入于钟爱的领域,但是却口嫌体直的更频繁的玩游戏、刷朋友圈,这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面害怕无情的现实再次击破他们虚妄的肖像,所以干脆逃避。这些人一般会自我诊断为“拖延症患者”。罗素对此是这样评价的:

“这些人应对恐惧的方式可能都是错的。一有恐惧感,他们就会努力地去想别的事,用娱乐、工作或其他方式转移恐惧感。就是因为不去正视,现在恐惧感更强烈了。正视因为转移思想的这种努力,刻意的不让自己正视,幽灵才变得更可怕了。”

我们可以倒过来总结一下:想克服所谓的 “拖延症”,你就要从潜意识里消除对可能遇到失败的恐惧;那么你就必须承认,在干一件实事(无论是创业,还是学一门课程)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工作成果不被肯定,或者某次测验和考试失利);要让自己真正认可这个事实,就不能把自己设定成一个被埋没的、只要“认真起来” 就不会失败的天才或者只存在于故事里英雄。事实上,只要 “拖延症患者” 敢稍微正视一下他们目标实现的宏观概率,比如霸道总裁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他们就能知道对于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多试几次错,而不是小心翼翼的维持自己心中的那幅画像。

对于语焉不详的 “努力”,我们也应该做具体的反思。就像雷军说的那样,很多人鼓吹 “努力”,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方向不对,努力越多越屌丝。用罗素的话说就是:

“世上一半的有益工作都是与有害工作做斗争的工作。花很少的时间来学习如何分辨事实并不是在浪费时间,因为随后去做的工作的危害性,很可能比需要用持续不断的自我膨胀来激发出能量的人所做工作的危害性要小得多。”

我们再来看看罗素是怎么看待成功学的。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成功应该是多元化的。但是在我们当下的这个环境中,成功二字被简单的等同成了财务上的成功。这一点是任何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都一样的,把 85年 前罗素用来形容当时美国社会的话挪到今天,毫无违和感:

“美国没有固定的社会阶层,它们总是在变动(至少从改革开放到目前来看,是这样的。当然现在中国已经有了阶层固化的倾向。),这样就使得那儿的势力情绪比社会阶层稳定的地方的势力情绪要活跃的多。而且,在哪里,尽管金钱本身并足以让人显赫,但没有金钱却是难以显赫的。另外,能挣多少钱是衡量人智力水平的公认标准,挣钱多的人就是聪明人……当市场总在波动时,人就会觉得自己像是参加考试的年轻人。”

成功学总会告诉你,你为 “财务自由” 所付出的努力,实际上是【生存之战】。这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一定程度上就是事实。因为对于每一个中国年轻人,房子、孩子、父母的养老、医疗等等因素全算上,3、4 千元的平均工资还真就是塞牙缝都不够。但是我们仍然要追问,反复、高频的成功学洗脑(“你必须赶在 30 岁之前 “财务自由”,否则就是社会败类人间渣滓。”),是帮人们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了,还是相反?罗素认为,答案是后者:

“经历了这种生活之后,人一定会神经衰弱,还会用各种方式来逃避现实,连寻欢作乐也会像工作一样紧张和困难(因为已经不可能悠闲了),最终整个家族也会因不育症而消亡。……恬静且能让神经得以恢复的休闲方式被认为是无聊乏味的,这必然导致持续不断的加速运转,结果自然回事吸毒和崩溃。医治的办法是承认理想的平衡生活中要有健全而恬静的享受内容。”

这段话绝不是在鼓励大家四大皆空、剃度出家。即使从最功利的角度说,列宁的名言:“不会休息的人就是不会工作的人。”也必须重新引起我们的重视。微信频率的鸡汤和成功学不但不可能有建设性的帮助,作为消遣的消费品也是完全不合适的,他能只会让人更紧张、更焦虑、更一意孤行。顺便在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容易选择逃避。

如果一个劳累了一天的人,在傍晚时候打开了订阅号或朋友圈,看一篇鸡汤或者成功学来安慰一下自己,这是良性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每十分钟就无法遏制自己打开微信的强烈愿望(这在学生群体中一点也不少见),然后在打开了微信的至少半个小时里,仅仅因为看了一篇鸡汤就觉得自己“也不算完全没有干正事”。从此自己心中 “我就是悲剧英雄” 的信念更巩固了,在微信上浪费时间和情感的道德负罪感也消失了,这种情况就不但是恶性的,而且是恐怖的了。

再次强调,作者不认为微信的制作者和运营者需要为此背上什么道德责任。但是既然我们能够确定微信为大多数人带来了 “拖延症”、“鸡汤中毒”等负面影响,我们能不能反思一下,想想办法?如果这是必要的新时代之前的阵痛期,那我们能不能让他过的快一点?如果这是永远无法消除的负面效应,那我们能不能把他减弱一点?

2、刘玉仙——科技,爱你不容易

有人认为现代人很聪明,发明了很多技术,给自己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自由和快乐;也有人认为貌似聪明的技术让自己陷入越来越不自由和尴尬的境地,我们会被其绑架,脱离了现实。我认为聪明会给我们带来自由和快乐。因为聪明可以让我们发明更多的技术,我们可以更充分地享受各种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深入学习,而学习又让我们更加聪明。

因为聪明,我们了解了大自然越来越多的奥秘,利用这些奥秘我们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曾经那些不可逾越的天堑,那些不可企及的天涯海角,那些倏然而逝的岁月,都让我们觉得我们的人生越走越孤独……我们以为曾经的友谊就这样随风而逝,时移世易,过往的所有,只留下反酸的记忆,让我们的人生更加苦毒。然而当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某一天,你的微信圈里,一个陌生的头像摇摇晃晃地诉说着你万分熟悉的故事,儿时曾经的愚顽与启蒙,小学时曾经的顽皮与好奇,中学时曾经的梦想与执着,疲惫与松懈……就这样切切实实地呈现在自己面前,一切都没有走远,而这一切,又历历在目地阐述着自己的现状的根源,让还年轻的我们知道该如何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现代技术不仅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改变我们这个社会中的许多观念,比方教与学,之前我们教学必须要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中进行,因而,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中的老师教学质量,教室里的设备,同学学习的氛围就决定这学生学习的效果。但现在因为储存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把教和学分开。只要我们朋友圈里有老师,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答案。即使是在假期里,我们见不到老师,我们都可以通过微信问老师问题。而通常我们这些老师都会秒答我们的问题,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成效。而现代慕课技术,让我们遥距千里,也可聆听到麻省理工、哈佛、牛津、剑桥的名师所讲的课程,给我们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而接受优质教育,又会让我们更加聪明,更好地驾驭各种技术。

而驾驭技术,还表现在我们不沉迷于技术,不被技术所左右,不把自己迷失于各种虚浮的“聊”和“晒”当中。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利用技术,筛选真正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去解决当今社会上的问题,利用技术让我们人类更加聪明。

3、你的生活被科技“束缚”了吗 

现在的人们,通过网络了解社会新闻、通过网络购物、通过网络与人交流、甚至是通过网络工作。但是,发达的科技、功能越来越广泛的电脑,真的只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吗?生活中,你是否也受到了电脑视疲劳的困扰? 

“醒来的第一件事是拿起手机,睡前的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你的每天的生活是否也是一样的开始与结束?发达的科技,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现在的我们,与身边的朋友相对无言,却整天抱着电脑、手机在网络世界里与陌生人谈天说地。科技让我们在网络上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也让我们在现实的世界里越来越孤僻。除此之外,科技也给我们带来了电脑视疲劳等诸多健康方面的困扰。 

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却也把我们束缚在了电脑前。长时间的面对电脑、手机,不仅让我们对电脑、手机养成了依赖心理,还给我们带来了健康的隐患。据不完全统计,人们平均每天盯着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屏幕高达八小时以上。这样长时间的面对电脑,大大加重了眼睛的负担,造成了很多健康问题。其中,危害最广的就是电脑视疲劳。电脑视疲劳的主要症状有眼干眼涩、眼周胀痛、视物模糊、畏光、流泪等,严重者可导致头晕恶心、干眼症、青光眼、甚至是颈椎病等综合性症状。 

由于电脑屏幕的亮度较大,电脑屏幕提供的局部视觉光环境是不健康的光环境,极易造成视疲劳。再加上在用电脑时,一方面会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忘了眨眼,极易导致眼球表面干涩,造成眼干眼涩等症状。另外一方面,人在打字时,眼睛需要快速地在键盘与屏幕之间移动,造成眼部肌肉紧张,极易造成视疲劳。很多医生都表示,随着电脑的普及,干眼症、视力下降、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呈高发趋势。  眼干眼涩、眼眶疼痛这些视疲劳症状看似都是小问题,实则不然。由于视神经与大脑中枢神经直接相连,视疲劳会传递给大脑,引起脑疲劳。进而使大脑对全身的控制协调能力下降,令身体的整体机能下降,进而造成各种健康问题。所以经常使用电脑的人们要小心了,在享受电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别让电脑束缚了你的生活,更别让电脑视疲劳束缚了你的健康。

4、是什么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

“人心散了,饭也吃不好了,自从上了微博,我的拍菜水准蒸蒸日上,吃菜的兴趣则江河日下”,戏谑中透露一丝无奈。餐厅里、公车上,手机占据人们的碎片时间,催生“低头族”。是什么让你宁愿埋头紧盯手中小小的屏幕,却不愿抬头多看一眼身边的世界?

科技绑架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技术是柄双刃剑,这是无需重申的常识。手机普及后,已经从纯粹的通讯工具演变为能体现人某种价值的器物,苹果手机的风靡,与其说人们所追求的是某类新款的手机,不如说是在追赶技术时代的某种符号、潮流。通俗而言,就是技术对人的绑架,使人养成了对工具的深度依赖。当然,手机依赖症也只是现代社会种种工具依赖症的缩影,现在很多人沉溺于电视节目,离开了键盘就不会写字,习惯了以车代步,人对技术的使用转变为技术对人的占据与控制,选择生活方式的自主性和能力则逐步丧失。

信息焦虑导致手机依赖

人有各种心理需求,包括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手机中的社交网络使获取“自我实现”变得空前容易,发表个人观点、转发并评论、晒个人生活,能以零成本迅速得到别人的反馈。同时,窥视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的生活,从而得到心理满足。此外,人们渴望拥有信息权,不停刷屏,时刻关注最新的动态,寻找与人交流的共同话题。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手机上网查看资讯更为便捷,亦满足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

“手机病”背后是自我存在感的现实焦虑

在高节奏、加速度的社会运转节奏下,生活变成了适应,它是格式化了的,是按部就班地执行某种既定流,上班、下班,上课、下课,单位、家庭,教室、寝室,这种失控的生活状态下,人的价值被削弱,存在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深切的迷茫使得人们转向对技术工具的依赖,将自己封闭起来,与外界的嘈杂、紧张隔离。在自我建构的狭小空间里,通过对工具的使用来找寻自我的价值,用玩手机、上网等低能耗方式获取宁静。现代人总是热衷于追逐流行,他们所追赶的,是依托于符号之上的存在感与自我价值。

面对越来越多的“低头族”,我们该怎么做?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于自己的手机世界里乐不思蜀,则必然会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和现实世界隔断了联系,等到需要处理现实中的问题时,人就会无所适从。这实际上是人的社会能力的一种退化,“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应该被克服的“社会病”。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不应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而错失和亲人朋友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应让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成为“遗失的美好”,毕竟,“人机关系”永远取代不了“人际关系”。

长时间使用手机危害多多

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眼疲劳;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会造成颈部、手臂肌肉疲劳;而长时间过度使用触屏手机,会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形成所谓的“触屏手”。另外,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会造成颈椎、腰椎的损伤,引起关节酸痛、麻木、肿胀等。

让手机回归“工具”的角色

现代人患上“手机依赖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本该具备的一些正常能力在逐渐消退,比如与人相处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上的消退,最终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重新给手机定位,强调它的“工具性”,而不是“拟人性”。我们不妨听从专家的建议,有意识地把手机放到一边,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够不用手机完成的事情,尽量不用手机,等我们慢慢戒除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它自然就会回归“人类工具”的角色。

提高自制力做手机的主人

“依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多见于比较孤僻、自卑、相对缺乏自信的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心理不适应状况出现增多趋势,特别易发于白领人群。要减弱或消除“手机依赖症”,加强自身的自制力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现在很多手机的主要功能被娱乐功能侵占,这也是很多人对此“上瘾”的原因之一,鉴于此,加强自制力,成为手机的主人非常有必要。

5、“我们没有无线信号,和你身边的人说说话吧”

    每天起床就要到朋友圈里“逛一逛”,捧着手机“自说自话”,跟朋友们分享旅行见闻,给父母报平安,跟陌生人打招呼……这是微信的世界,很多人都沉浸其中。

    不可否认,微信等即时通讯平台的出现和推广,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便捷:聊天用微信,看新闻用微信,布置工作也用微信。以前需要打电话、现场开会甚至坐飞机出差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即可,足不出户也可知天下。

    然而,在享受这种工具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很多人不自觉地患上了“微信依赖症”:闲来无事“摇一摇”,掌握动态常刷新;微信不上五秒钟,心烦意乱目光空。不知不觉中,有些人就形成了习惯,早晨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摸摸手机在哪里,上微信里看一看;晚上临睡之前最后一件事,还是到微信的朋友圈里转一圈,似乎离了微信就与世隔绝一般的孤独。更有甚者,和近在咫尺的家人朋友交流时,宁可上微信聊,也不愿动嘴皮。还有人整天抱怨没时间亲子,没时间尽孝,却花大把的时间捧着手机沉思、傻笑。

    “微信依赖症”或许还是一种高层次的偷懒。凡是能拍照表达内容的,就绝对不手写打字;凡是能用微信交流的,就绝不见面说。给朋友传发联系人电话时,最常用的就是手机截屏,以图片的形式把电话发给对方,绝对不多打一个字来“费功夫”。

    今年7月,微信曾出现过一次大范围故障,导致用户无法正常发送和接收消息。虽然五六个小时后,故障就被排除了,但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微信不能用,感觉跟这个世界都脱节了。”“微信没有了,小伙伴们你们在哪里?”“总有那么一些人,没有微信你便觉得失去了他”……在网上,这样的言论层出不穷。微信故障对不少依赖微信生活的人来说,好比起床后突然发现自己口不能言、耳不能听,不少人因此倍感焦虑,感觉和小伙伴们“失散”了,与组织“失联”了,在社会上“失语”了。

    其实,靠手机搭建的朋友圈、维系的亲情友情没那么可靠,真感情还是要在相处中、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建立。特别喜欢一家咖啡馆牌子上的话:“我们没有Wifi(无线网络),和你身边的人说说话吧!”

6、微信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新同学关系”

    我是去年开始使用微信的,老公先用上,后来帮我也注册了一个。从那时候起,我的生活就被彻底改变了。

    某天早晨,我突然发现微信上有个验证申请,发申请的居然是我的初中同学小曹。我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搜索到我的微信号,又是从哪里得知我的电话号码的,因为自从初中毕业分别之后,我们就再没有见过面。谁想到,她这样“从天而降”,我实在是大吃一惊。

    加入了这个初中同学的微信群之后,我才发现,仿佛一夜之间,失散了多年的同学们纷纷浮出水面。而过去那些难忘的时光,也一幕幕清晰地重现眼前。我感到兴奋极了!

    不久,我又收到邀请,分别加入了大学同学和高中同学的微信群。

    一开始,大家每天将自己的生活琐事发到群里,聊聊最近看的电影,聊聊各自的现状,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我的手机一整天都处于接收微信的状态,最多一天收到了1000多条消息,根本看不过来。

    紧接着,隔三岔五就有同学聚会,然后群里又是狂轰滥炸地发照片。

    最起劲的要数那些远在国外的同学们,他们常常穿越时空,在夜半时分,热心地问你要不要帮孩子买进口奶粉。

    但是,在最初的热闹过后,群里渐渐安静下来。大概2个月后,群里只剩下几位骨干继续发声音。

    有的同学私下跟我说,看微信太浪费时间,怕影响工作,所以悄悄退出了;也有的同学索性只围观,不发声;还有两位同学因为观点不同,在微信中争执起来,结果不欢而散。

    唯一继续热闹着的是大学同学的微信群。在群里,班长向大家发出了全班同学一起捐资助学的倡议,同学们积极响应。随着乡村助学项目的一步步推进,大家纷纷出谋划策,始终热情高涨。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这样一个话题:微信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新同学关系”?

    是的,微信是好工具,它重新拉近了我们同学之间的距离,使沟通变得几乎没有障碍。但是,一番亲近和热闹过后,我们怎样才能让这种同学关系得到新的发展,而不是再度变得冷却?

    我想,这绝不仅仅是微信生活中待解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努力求解的问题。

7、晒来晒去,模糊了虚拟与真实

    都说微信有三大俗——晒小孩,晒宠物,晒自拍。仔细想想,总结得还真挺到位。看看微信朋友圈,里面晒得最多的无外乎这三样。

    “晒”是微信的一大文化特色,它与英文“share(分享)”谐音。好东西当然要和朋友分享,但分享也要有度,更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宝贝今天梳了个新发型,真酷”,“女儿的画作,怎么样”,“儿子和米老鼠合影,兴奋呀”……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只要一打开微信朋友圈,就会被朋友们的“晒娃照”来一番视觉轰炸,有的家长恨不得把孩子的每个动态都分享一下,好像在给孩子的暑假做现场直播。

    晒完了,还要大家评头论足一番,若观众们没什么反应,婉约派就心生罅隙、暗中计较;豪放派则直接嗔怒埋怨一脸不高兴,“哎呀,你怎么不‘赞’下我发的内容呢?”

    晒完孩子,再晒自己。瞧吧,不是在奢华场所里留影,就是在高档餐厅中用餐,要么就是欧美游、海岛游,教堂剧院、椰林树影,感觉那日子都过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个个好似生活在云端。

    像这样爱晒的人真不是少数。前不久,我跟着旅游团到泰国去玩,团友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走到哪拍到哪。无论到哪个景点,大伙最关心的不是风景,而是先问导游,有免费的无线信号吗?一旦搜索到信号,整个团就安静了,大伙都纷纷低头忙着刷微信或是把刚拍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后来导游学精了,要带大伙去哪个景点参观或去哪家饭店吃饭,都会用“那个地方有免费的无线信号”这个噱头来吸引大家。

    看着大家无论走路、吃饭、乘车都不时地低头发微信,导游很是不解。他问,为什么你们对身边真实的美景除了拍照好像没什么别的兴趣,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在虚拟空间里晒美好呢?

    细想想,人们在微信上不断晒照,可能主要是基于这样两种心理:有的是出于炫耀心理,希望自己生活中的那些亮点都能让别人知道;有的是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关心。其实这些都无可厚非,可是“节奏”和心态是问题,若是事无巨细都炫耀一番,或是脱离现实,活在自己构建的虚拟美好中,就容易模糊真实和虚拟的界线。这样下去,不仅让观众们感觉别扭,郁闷于“为啥别人都过得比我好”,进而心生烦厌;也容易让“晒人生”、刻意美化自己生活的人在现实与虚拟之间难以切换,总觉得日子过得忽高忽低,搞不好最后就忽悠了自己。

8、玩微信,也得讲礼仪

    前几天,我和两位闺密一起吃饭聊天,竟然遇到了尴尬无比的局面。

    我正兴高采烈地聊着我的漂亮伞裙,服务生端来一盘造型别具一格的水晶虾,芸芸立刻掏出手机,对着水晶虾拍起照来。左一张,右一张,再来一张大特写。很快,她把照片发到了手机微信的朋友圈里。从那以后,我感觉她再没有认真听我说过话,因为她总是低着头,不停摆弄着手机。

    我的另一位闺密小菲从跨进餐厅的那一刻起,就显得心不在焉。她的手机一刻不离左右,眼神总是时不时往手机上瞄。我刚刚打开话匣子,小菲示意我停下,她拿起手机开始语音对话。我停在那里,等了她好一会儿。终于等她说完,我又接着说起了刚才要说的事。可没说到三句话,小菲又拿起手机语音对话起来。这下我彻底没了兴致,闺密间的聚会只得草草收场。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微信。

    我的一位朋友晓萱也和我遭遇了同样的尴尬。

    她有一次和一位重要的客户一起谈业务,那位客户也是不停地摆弄手机,好像他有更重要的事情似的。晓萱后来跟我说,对于这种不懂得“微信礼仪”、不尊重别人的人,他们之间是不会有下一次合作的,不管对她来说损失有多大。

    晓萱认为,人与人之间,唯有信任,才有合作。所以,当别人发出邀请与你见面,见面的时段就是最重要的时刻,因为这里有别人对你的信任和期待。如果,在这个重要的时段里,你还和别人手机连线,微信频频,那就是对坐在你对面的那个人的不尊重。

    商务会面是如此,平常的朋友小聚、亲戚之间的家庭聚会,何尝不是如此?

    此前,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礼仪”被越来越多人所重视。比如,在飞机上,在电影院和剧院里,大家都会主动关掉手机或者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再比如,当公共场合使用手机时,大家会尽可能压低声音,不大声喧哗。那么如今,我们为什么不提倡“微信礼仪”呢?

    所谓“微信礼仪”,就是当你与家人、友人相聚时,尽量不要去关注手机微信,并且关闭微信的提示音,从而使你与家人、朋友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

微信时代,让我们每一个人从遵守“微信礼仪”做起吧。

 

【类似作文题】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周国平)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莫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范文】

在喧嚣汇总寻求“静”土

周国平渴望过安静的日子,莫言却认为生活本应是喧闹的。而我以为,作为个体应沉静下来,社会则应在喧闹中发展。

每个人,只有静下心来才有可能作出一番成就。梅贻琦曾说:“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无独。”只有摒弃浮躁的心灵,才能深刻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专注于学术上的思考,从而有所作为。余秋雨在文革期间躲进僻静无人的藏书阁中,苦心经营文化典籍,最终著称了《文化苦旅》一书;季羡林请求摘掉“三顶桂冠”,潜心钻研国学,而成为一代大家。在安静的日子中,他们与文学进行着心贴心的交流,由此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而非停留在表面。无视外界的喧闹,无论是褒是贬,静下心来,成就自己。

然而社会往往是在一片喧闹声中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在人才荟萃的稷下学宫中总能传来激烈的辩论声,在这种热闹的氛围中,最终推动了文化的大繁荣;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机器的轰鸣声响彻云霄,人类科技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安静如桃花源般的世界虽宁静和谐,但“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有在思想的交锋与碰撞中,在技术的革新与相互促进中,社会才能向前发展。

但如何在喧闹的社会中寻求安静的自我呢?陶渊明告诉我们:“心远地自偏。”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社会本无不同,只是心态上的差异罢了。有人有了一些小小的发现,便迫不及待的到处炫耀;有人对问题刨根问底,只求探寻其本质的原因。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难免会造成人心浮躁的情况,但若我们能够摆正心态,能够窝在角落中静静地品味一杯香茗,阅读完一本好书,或许与自己灵魂对话的日子就不遥远了。

但反观当下,所谓的“专家”、“教授”层出不穷,网友也不禁调侃:让我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人心过于浮躁,最终让个人也无法沉静,而那些名噪一时的专家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学会在喧嚣中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静”土,从而推动社会在繁荣与喧嚣中发展吧。

 

喧嚣和安静

自古以来,喧嚣和安静都被放在一个对立的位置之上,文人墨客间关于二者的讨论不免引发现代人对喧嚣和安静的思考。我认为,这两者不应是矛盾的,而是可以共存的。

喧嚣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常态,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因为有了人们处事的行为方式不同,所以有了喧嚣;因为有了人们思想的迸发与碰撞,所以有了喧嚣。也因为有了喧嚣,人们有了发展自己更完善人格的机会。当今社会从不缺乏笔锋犀利的时评家,他们对同一件事情的观点可以截然不同,于是引发了大众的热议和思考,亦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的思想系统都获得了重建的砖头,以此构建自己更坚固的思想体系。在人处于安静的状态时,他可以自由地思考却难以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这只可以从喧嚣中得到。有了喧嚣的生活形态,才有了人与人间的密切交往,才促进了人们的自我更新。

然而,超出负荷的喧嚣只能带来人心的浮躁,喧嚣的生活里每个人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的安静一隅。在人们的喧嚣中,摘得奥运金牌的孙杨因心生浮躁而飞驰于道路,刚刚出道便倍受赞赏的柯震东迷失自我沉溺毒品做出了最不好的示范。如我们终日沉浸在喧嚣中乐不思蜀,便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深知这个道理,厌倦了官场的陶渊明如所有隐士一般归隐深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德国的一家名为“慢时光”的特色咖啡店也会为客人提供免费的茶点,只以客人逗留在店中的时间收费,旨在为客人提供安静的一隅,他因其远离繁忙都市的喧闹而备受青睐,吸引了当地以及国外的游客。喧嚣中的我们无不需要在安静中懂得人生的真谛。

喧嚣是品味过安静后对人生的依然热爱,安静是喧嚣过后对人生的释然,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表示在知道获奖的消息后,兴奋不已,这实在是一份对中国人来说特别的荣耀。接连不断的采访纷至沓来,“莫言”这一名字亦在中国乃至外国传播更广。然而,莫言也说,他最希望的是在获奖之后,仍能过上从前的生活。从前的生活安静,不受打扰。喧嚣亦好,安静也罢,二者兼有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喧嚣让人对生命充满热爱,安静让人感受生命的独特与自在,喧嚣而又安静的人生教会我们理性而又快乐地生活。

不舍喧嚣,亦可求静

在尘世喧嚣中,听听闲言碎语,与人打打闹闹,求的是一种生活的趣味,驱走寂寞。在喧嚣外静静独立,倾听自然之音,求的是一种心灵的宁静平和,驱赶烦躁。而生活,本不该只有其中之一,不舍喧嚣,我们亦可求静。

莫言说“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可不是吗?人生来为群体动物,终归属于人群,有人群之处便注定有喧嚣,然喧嚣使我们不再孤独,给生活添上几笔明丽。想想过年时的花市,花香阵阵,人影重重。天气还透着凉,人们穿着薄袄,挤在一块儿,几乎可以感到从挨着的陌生人身上传来的体温,但每个人都是笑着的,赏花的笑声,赏月的笑声,还有祝福的笑声,笑声朗朗,一片喧闹,却也这样温馨,仿佛这一大群人都是一大家子。过年过节的韵味实在只有在这一片喧嚣之中才足够透出热闹的气息,这是一片美妙的喧嚣,我们生活于其中,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便越发离不开。

喧嚣要带着求趣味,求温暖的心去细细体味,才能感到它的重要,然而也不可一直待着,需要我们懂得适时适当给心灵一片宁静,在喧嚣过后,带走烦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即便身处热闹之地,依然能感到心灵宁静,达到这样的境界,固然与自身修养有着密切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把心移出人群,稍稍安置于大自然之中。这让我想起一篇“听雨”的文章,诗人在闹市的房子之中准备写作,雨却落了下来,外面很吵,有人的喧闹声,但诗人的心却渐渐静下来,听着雨声,滴滴答答,恍若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打落在窗上、屋顶上,竟分外清脆悦耳,好听的紧。那雨声其实已悄悄落于诗人心头,让他仿佛置身于自然母亲的怀抱之中,心灵也便宁静了。当心神放松时,拥抱自然,让我们能够在喧嚣中透出一口气,这便是于闹中求静的良方了。

当心有自然,而身在人境,生活最适宜悠然的样子也便不过如此罢了。我们不舍喧嚣,是懂得品尝其中之趣,而求静,其实也简单,把心放大,置于蓝天白云,置于花花草草中,不就够了吗。

 

闭目独静,开牗同喧

周国平说:“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在尘嚣渐上的世界里,每个如他一般的思考者都渴盼一个安静的角落。安静,是一种思考的自由,理应存在。而安静并非沉默,守静的人更应有睁开双眼、走出静室、与人同喧的襟怀。

在交流途径如此广泛的当今,我们愈发难以守住宁静的空间,却愈发渴望守住。安静带来干净,带来别无他物、独我一人的空间。梭罗筑舍湖畔,舍弃雅典执政官身份带来的喧嚣,守住了一片安静的空间,一颗平静的心;阮籍吟咏溪畔,啸歌山林,同样是为了无人打扰、自得其乐的自由,为了乱世中一点清静。守静,也为守独,守住一片心灵的净土。

也唯有安静的、避开纷纶乱象的世界中,我们才有独立思考的余地。“致虚极,守静笃”,灵感无不来自沉静无言的世界中,但我们通常在喧嚣中迷失了自己,凌乱了本心,世上不缺释迦牟尼,不缺七天七夜,缺的是一棵菩提树,一片杳无人迹的静土、净土。

没有不受打扰的独立思考,何来灼见真知,何来冷静的社会氛围?静水如镜,锦鲤中游;乱潮拍岸,退去一空。日本的安静,酝酿出独到的思考,精雅的风俗。中国闹是闹了,看似百家争鸣,细看却珠玉寥寥,大多不过博采之言、附会之辞。安静,不仅让个人凝思昭达,更让社会拥有思考之风。

然而,守心不等于离群,安静非同于沉默。熊培云认为,要在喧闹中拥有独立思考,以独立思想融入群体,闭户自专,充其量不过何晏;开牗同喧,与人论道,才能成就王阳明。同样,将自己封闭于静乐的世界,于己无益,于人无益。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才能使自己日臻完满,使社会渐趋和谐。苏格拉底在闹市中讨论,孔子在杏坛上与人宣讲,四皓入朝,谢安出山,岂非融于喧闹的襟怀?若在ISIS横行、地沟油当道,外患不绝、内忧未止的今天,我们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做个“希夷先生”,于己何益,于世何益?

闭上眼,我们应守住内心的安静,拥抱灵魂的和乐,应在无扰无涉的世界中,宁静昭达。推开窗,我们更应走向社会,走向现实,在完善自我之时,同此凉热。如此,方能无愧于天地,最终内安于本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