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含作文(持续更新)

2020年上海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第33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决赛)范文 《对“独立思考”的再思考》

2020年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选登

2019—2020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语文试卷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含作文(持续更新)


第33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决赛)范文 《对“独立思考”的再思考》

2020年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选登

2019—2020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语文试卷

2019年上海市高三一模古文一和古文二汇编

2020年上海市中考作文优秀范文(3篇)

2019年上海中考《这事,真带劲》优秀作文5则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吴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徐汇区上海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嘉定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浦东新区2009-20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静安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上海市金山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题


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上海市杨浦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长宁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静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杨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省师大附中闵行分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市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闵行区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情景默写

1.按题目要求填空

(1)恰同学少年,_____,书生意气,_____

(2)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已。

(3)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

(4)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

(5)左思《咏史》诗中与“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小石潭记》中“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描写与《沁园春·长沙》中的“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精进的程序

朱光潜

①练习作文,一要不怕模仿,二要不怕修改。多修改,思致愈深入,下笔愈稳妥。自己能看出自己的毛病才算有进步。严格地说,自己要说的话是否从心所欲地说出,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有毛病,也只有自己知道最清楚,所以文章请旁人修改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丁敬礼向曹子建说:“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杜工部也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约文章要做得好,必须经过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辛苦,同时必有极谨严的艺术良心,肯严厉地批评自己,虽微疵小失,不肯轻易放过,须把它修到无疵可指,才能安心。不过这番话对于未脱“疵境”的作者恐未免是高调。据我的观察,写作训练欠缺者通常有两种毛病:第一是对于命意用字造句布局没有经验,规模法度不清楚,自己的毛病自己不能看出,明明是不通不妥,自己却以为通妥;其次是容易受虚荣心和兴奋热烈时的幻觉支配,对自己不能作客观的冷静批评,仿佛以为在写的时候既很兴高采烈,那作品就一定是杰作,足以自豪。只有良师益友,才可以医治这两种毛病。所以初学作文的人最好能虚心接受旁人的批评,多请比自己高明的人修改。如果修改的人肯仔细指出毛病,说出应修改的理由,那就可以产生更大的益处。作文如写字,养成纯正的手法不易,丢开恶劣的手法更难。孤陋寡闻的人往往辛苦半生,没有摸上正路,到发现自己所走的路不对时,已悔之太晚,想把“先入为主”的恶习丢开,比走回头路还更难更冤枉。良师益友可以及早指点迷途,引上最平正的路,免得浪费精力。

②自己须经过一番揣摩,同时又须有师友指导,一个作者才可以逐渐由“疵境”达到“稳境”。“稳境”是不易达到的境界,却也是平庸的境界。我认识许多前一辈子的人,幼年经过科举的训练,后来借文字“混差事”,对于诗文字画,件件都会,件件都很平稳,     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庸”,就是“俗”,    天天在弄那些玩意,     到老没有进步。他们的毛病在成立了一种定型,便老守着那种定型,不求变化。一稳就定,一定就一成不变,由熟以至于滥,至于滑。要想免去这些毛病,必须由稳境重新尝试另一风格。如果太熟,无妨学生硬;如果太平易,无妨学艰深;如果太偏于阴柔,无妨学阳刚。在这样变化已成风格时,我们很可能地回到另一种“疵境”,再由这种“疵境”进到“稳境”,如此辗转下去,境界才能逐渐扩大,技巧才能逐渐成熟,所谓“醇境”大半都须经过这种“精钢百炼”的功夫才能达到。比如写字,入手习帖的人易于达到“稳境”,可是不易达到很高的境界。稳之后改习唐碑可以更稳,再陆续揣摩六朝碑版和汉隶秦篆以至于金文甲骨文,如果天资人力都没有欠缺,就必定有“大成”的一日。

③这一切都是“匠”的范围以内的事,西文所谓“手艺”(craftsmanship)。要达到只有大艺术家所能达到的“化境”,那就还要在人品学问各方面另下一套更重要的功夫。

 (节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2.根据文意,下列做法不属于文中所强调的“精进的程序”的一项是(   )

A.高三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作文的立意、用词及布局模式,并让学生多模仿高考优秀作文及名家写作范例进行写作训练。

B.作文训练中,同学们针对自己的作文作客观冷静的评价,反复斟酌并加以修改。

C.国学大师季羡林言有物,行有格,以幽默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牛棚”中的不幸遭遇,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D.鲁东大学聘请张炜、曹文轩、陈忠实等文坛名家给中文系学生做写作指导,学生们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文中引用的丁敬礼和杜工部所说的话,不大适合作文未脱离“疵境”的作者。

B.一个作者只要经过自己的一番揣摩和师友的指导,就可以从“疵境”达到“稳境”。

C.练习写字时,练习不同的字帖碑帖以至稳定,再继续揣摩就必定有“大成”的一日。

D.“醇境”仍属于“匠”的范畴,人品学问是“化境”需要下的功夫,与初学者无关。

4.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②段划线处的一项是(   )

A.可是……因为……所以B.尽管……只是……总是

C.尽管……即使……还是D.可是……虽是……却

5.第①节划线的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6.文章最后的“化境”,请举一例谈谈对“化境”的看法。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卖白菜

莫言

①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②“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③“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包饺子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④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⑤她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在一年的三个季节里,我和母亲把这一百零四棵白菜从娇嫩的芽苗,侍弄成饱满的大白菜,我们撒种、间苗、除草、捉虫、施肥、浇水、收获、晾晒……每一片叶子上都留下了我们的手印……但母亲却把它们一棵棵地卖掉了……我不由得大哭起来。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

⑥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一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看到我哭得真诚,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她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⑦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老太太蹲下身,开始翻动我们那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老太太开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⑨ “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也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

⑩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⑾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⑿“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⒀“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⒁老太太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数着。 

⒂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⒃“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⒄“娘,”我哭着说,“我……”

7.请紧扣“挤”字,赏析第⑤段画线句。

8.赏析文中“老太太”的动作描写的表达作用。

9.文中两次描写母亲的眼睛,试加以赏析。

10.根据作品内容进行想象,为本文续写结尾(限60字以内)。

 

 

三、其他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逐(___________)          (2)无毫发(___________)

(3)不其长(___________)        (4)甘受诟 (_____________) 

(5)巡六将于前(___________)    (6)诚实(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2)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

 

四、选择题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不抑耗其实而已B.上目都,都不行

C.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D.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尖草掭之 / 木之性日离矣

B.早织缕/ 胡卢

C.败堵丛草处 / 面折大臣

D.文人画士之祸烈至此哉 / 从取三升饮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书巢记

陆游

①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鹊巢于木,巢之远人者;燕巢于梁,巢之袭人者。凤之巢,人瑞之;枭之巢,人覆之。雀不能巢,或夺燕巢,巢之暴者也;鸠不能巢,伺鹊育雏而去,则居其巢,巢之拙者也。上古有有巢氏,是为未有宫室之巢。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前世大山穷谷中,有学道之士,栖木若巢,是为隐居之巢;近时饮家者流,或登木杪①,酣醉叫呼,则又为狂士之巢。今子幸有屋以居,牖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 ?”

②陆子曰:“子之辟辩矣,顾未入吾室。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③,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

 

(注)①杪(miǎo):树梢的细枝。②觌():相见。③堂奥:房屋正中偏前的厅堂之中,此指道的精微之处。

15.可填入第①段划线处的虚词是(   )。

A.B.C.D.

16.下列哪一项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   )

A.B.于木

C.其室曰书巢D.以自警

17.下列哪一项的倒装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   )

A.燕巢于梁B.因书以自警

C.掭以尖草D.悉埋于地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陆游喜爱读书和实践探索的一组是(   )

①乃引客就观之   ②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 ③前世大山穷谷中,有学道之士

④名其室曰书巢   ⑤牖户墙垣,犹之比屋也   ⑥天下之事,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A.①⑤⑥B.②④⑥

C.③④⑥D.①②⑤

19.简述本文写作意图。

 

 

六、命题作文

20.有人问郭橐驼种树的诀窍,他回答说:“我只是让树木顺其天性自然发展罢了。”“别的种树人栽种时培土不是过分就是不足;栽好后又深爱勤忧,旦视暮抚,甚至掐树皮验其死活,摇动树干察其土松紧。这不是让树木一天天背离天性吗?”

其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包含这个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请以《顺应天性》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蒹葭采采    欲辨已忘言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    鱼翔浅底    

【详解】

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遒、蒹葭、辨、胄、僚”等。学生记忆的时候务必结合对诗句的理解。

 

2.C

3.A

4.D

5.不矛盾。前者是针对“文章要做得好”而言,高手作文请旁人修改不合理;后者是针对“未脱‘痴境’的初学者而言,初学者要多请比自己高明的人修改。

6.如国家一级演员陈道明演技精湛,他饰演的角色,无一不是淋漓尽致,从帝王枭雄到平民布衣,从圆滑世故到超凡脱俗,从至阳至刚到至阴至柔,他总是将角色演的深入骨髓,更重要的是他低调、平和、诚恳、仁爱,琴棋书画样样皆能,是演员里读书最多的一位。

他达到了了朱光潜所说的“化境”;他的演技精湛,可以将各种角色演艺得淋漓尽致,说明他将自己的“稳境”升华为了“醇境”。最重要的是,他人品高尚,德艺双馨,在人品和学问上都下了一番大功夫。

 

7.比拟。形象地描写这颗白菜的弱小,表现“我”对它的怜爱与不舍。

8.用了“摇摇头”、“揭开”、“翻动”、“拽”、“戳”、“撇着嘴”、“撕扯”等一系列的动作,表现出其举止令人生厌、行为粗暴让人伤心;同时也是借此反衬出母亲的善良和宽容。

9.第一次:湿漉漉的,“但并没有哭”,写出母亲因为不能让孩子在过年时吃上白菜饺子而自责。面对生活的苦难,她无奈食言,心疼孩子,但坚强、不屈服,觉得儿子应该禁得起生活的磨砺。第二次,“红红的”表明母亲已经哭了很久,这充分展现了母亲在人前丧失诚信与尊严的痛苦,表现了母亲看重诚信、自尊自爱,正直善良,人穷志不穷。

10.“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11.    差错    妨碍    辱骂    带领        

 

12.(1)成名很高兴,用笼子把蟋蟀装起来带回家,全家庆祝,即使是连城宝玉也比不上。

(2)所以在官府谋食(做事或被官府供养),我得到的俸禄比别人多三倍(或是别人的三倍);在私人家里干活,我取全部报酬的一大半。

13.D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词。

A项,其实,古义,它的果实;今义,承接上文含转折的副词。

B项,不行,古义,不动;今义,不可以。

C项,智力,古义,智慧和力量;今义,指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D项,无能,古今都是没有才能,没有能力。

故选D

14.C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项,第一个是介词,用;第二个是连词,表修饰;

B项,第一个是代词,你、你们;第二个是表修饰;

C项,两个都是介词,在;

D项,第一个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是代词,代“酢”。

故选C

 

15.C

16.A

17.B

18.B

19.天下的事,听说的不如看到的了解得详细,见到的不如身居其中的了解得详尽。如果没有到道的精微之处去考察、研究,就在藩篱之外胡乱议论。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真是用来警示自己这个道理。

【分析】

15.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选用能力。

划线处句子是“何   ?”,这是一个疑问句。

“矣”字通常用于陈述语气,不能用在问句中,排除B项。“乎”表示感叹、猜测、疑问等语气,但通常不能与“何”搭配,排除A项;“欤”表感叹、反诘、疑问语气,通常也不与“何”搭配,排除D项。

故选C

16.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活用。

A项,意动用法,认为吉祥;

B项,名词作动词,筑巢;

C项,名词作动词,命名;

D项,名词作动词,写。

故选A

17.

本题考查学生判断文言句式的能力。

A项,燕于梁巢,状语后置句,“于”字作标志;

B项,自警,应为“警自”,宾语前置句;

C项,以尖草掭,状语后置句,“以”自作标志;

D项,悉于地埋,状语后置句,“于”字作标志。

故选B

18.

本题考查理解把握文言句子的内容的能力。

注意题干的要求:全部说明陆游喜爱读书和实践探索的一组。

①乃引客就观之,只是介绍陆游带领客人参观他的“巢”,不符合题干要求;

③前世大山穷谷中,有学道之士,是说别人的事,与陆游无关,不符合题干要求;

⑤牖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这是客人询问,陆游的家有门有窗,还可以连接其他屋子,为何叫做“巢”,不符合题干要求。

排除这三项。

故选B

19.

本题考查鉴赏文本的写作目的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此类散文,一般会在文章末尾交代写作目的,因此考生可以重点寻找文末有没有这样的句子。比如本文文末就有“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天下的事,听说的不如看到的了解得详细,见到的不如身居其中的了解得详尽。如果没有到道的精微之处去考察、研究,就在藩篱之外胡乱议论。可见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自警”,即用来警示自己这个道理。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陆子已经年老而且多病,仍不放弃读书,我把自己的居室取名叫书巢。有客人问我说:“喜鹊在树木之上筑巢,它的巢远离人群;燕子在屋梁之上筑巢,它的巢常常接触人群。凤凰的巢,人们认为它吉祥;枭的巢,人们都想毁坏它。麻雀不能筑巢,有的夺取燕子的巢窝,这是残暴地(夺取)巢;斑鸠不能筑巢,它等待喜鹊养育小雏离去之后,就居住在鹊巢之中,这是(斑鸠)不善于筑巢。上古有有巢氏,那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宫室那样的房子。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的上面筑巢,那就是避免灾害的巢。前世在大山深谷之中,有学道的人,他们住在树洞之中如同巢穴,那是隐居者的巢;近来那些狂饮酗酒者,有的登上树梢大醉号叫,这又是颠狂之人的巢。现在您有幸有屋子居住,屋室有门窗墙壁,还可以连接其他的屋室,可是你却称它为巢,这是为什么呢?”

陆子说:“您的话很有道理,只是您没进过我的屋子。我屋子里(的书),有的藏在木箱里,有的陈列在眼前,有的排列在床头,俯仰观看,环顾四周,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伤忧虑,愤激感叹,没有不和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妻子和儿女都不相见,连天气风雨雷雹的变化,也都不知道。偶尔想站起身,可乱书围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甚至到了不能走路的地步,于是自己笑着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巢吗?’”于是带领客人进屋观看。客人开始不能进来,进来了又不能出去,于是也大笑说:“确实是像巢一样啊。”客人离去之后,我叹息说:“天下的事,听说的不如看到的了解得详细,见到的不如身居其中的了解得详尽。我们这些人如果没有到道的精微之处去考察、研究,却在藩篱之外胡乱议论,那可以吗?”于是写下这篇文章来自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