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世博有缘》(连载29)成功的秘诀

吴建民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吴建民

1939 - 2016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首批代表团工作人员。

在5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馆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音频



正文



世博提供学习交流机会

历时185天的爱知世博会快要结束了,但世博园区仍然熙熙攘攘,展馆前仍然是一条条长龙阵,环形通道上仍然行走着一群群急于参观的观众。人们不断从四面八方涌来,有的在头一天夜里两三点钟就赶来了,为的是不错过这么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

有一家日本报纸报道说,有一个小学生参观了十次,创造了爱知世博会的纪录!记者问他为什么去那么多次,他说:“有许多东西要看呢,一次来不及看。”记者又问他喜欢看什么,小学生对在俄罗斯发现的古代长毛象标本、机器人的表演、大屏幕电影等印象最深。他说,从电影中看到地球很美,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确实,世博会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方面的学习机会。

参观企业馆引发的思考

评审团的工作也结束了,我们可以有两天的时间随意参观。听说日本企业馆很有特色,由于他们不参加评比,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机会去参观。评审结束后,日方安排我和施燕华、洛塞泰斯去参观索尼、日立、丰田等企业馆。

索尼探梦科技馆

丰田企业馆



日立企业馆

东芝企业馆

企业馆都设在园区的边缘,观众从主园区过去,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尽管如此,每天一开馆,门前就有人排队,队伍越来越长,听说天天如此。主要原因是企业馆把高科技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电影和展品都很吸引人。

如果我们跟着观众们排队,可能一天最多只能看两个馆。幸好我们享受贵宾待遇,不需要排队,前一场电影散场不久,我们就进去了。我们三人坐在索尼电影厅里最好的位置上,旁边还坐了四位外国贵宾。

不久,电影厅的大门打开了,先进来的是一群小学生。他们鱼贯而入,很守秩序,按照工作人员的引领,依次坐在第一排。

然后是别的观众,都规规矩矩排着队入场,没有我在国内见到的那种争先恐后、吵吵闹闹抢占座位的现象。

联想到我们在园区的日本自助餐馆吃饭,餐馆前也排着长队,出一个进一个。人们也是耐心地等着轮到自己,不插队,不嚷嚷,在餐厅里不乱扔垃圾。

可见,遵守纪律已成为日本男女老少的一种习惯,不需要提醒。在全社会培养这样的习惯,恐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日本社会没有经过大的动荡,一些公共道德得以潜移默化地传承下来。

爱知世博会不仅展示了日本的科技进步,而且让世界看到日本民族是一个守纪律的民族。

中国则不一样,上个世纪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动荡,特别是十年浩劫,把中华民族一些优秀的道德规范全部“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一种好的风尚,要破坏很容易,再要树起来,就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

上海一位市领导感慨地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别的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观众的素质。”上海世博会将迎来7000多万观众,它将是世界观察中国人素质的窗口。

世博会是展现人类文明成果的,观众的表现如果不文明,对世博会是一种嘲笑。园区里如果到处是废纸、饭盒,也不能说这是成功的世博会。

爱知世博会是成功的,日本观众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参观人数达2200万

国展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日本方面成功地把民众的理想变成突出大自然智慧的世博会,这使爱知世博会十分成功。”我同意他的评价。

日本民众从开始由于担心破坏环境、反对举办爱知世博会,到积极参与,使世博会成为与世界交流的平台、提高民众环保意识的大讲堂。通过世博会,日本人对环保的意识更加强了。

组委会就地对观众做了调查,问:“参观了爱知世博会,你对环境保护有什么认识?”结果表明,58.6%的观众表示,参观世博会后,了解了环境的重要,要规范自己的行为;36.8%说要进一步学习、了解环保知识;4.6%回答“不了解”。

日方组织者最初担心参观的人数不会很多,估计在1500万左右,到最后几个星期,参观人数急剧上升。有一天,事务长中村利雄和事务次长井奥博之兴奋地告诉我:“今天突破了2000万大关!”又隔了几天,井奥博之踌躇满志地说:“唔,可能要到2100万。”高兴之余,他又担心园区承受不了这么多人。

按照国展局规定,延期是不允许的,最后几天,只能延长开放时间一小时。最后,观众人数达到了2200万。观众的人数也是衡量世博会的标准之一。

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爱知世博会不仅深刻暴露了世界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通过生动活泼的手法,指出了科技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道路。

一位墨西哥政府代表对我说:“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电,21世纪将是水、氢气。”他的话有一定道理,当矿物燃料枯竭时,人们只能找别的出路。

美国馆展示了一辆用水做燃料的汽车雏形,其原理是分解水,取得氢气,用氢气做燃料。

2005年,索尼在爱知世博会上搭建了一个500平方米巨幕的激光影院。

索尼馆的大屏幕电影告诉我们:只要回收36分钟的太阳能,就能满足全世界一天的能源需要。这一发现是鼓舞人心的,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世界各国科学家同心协力,开发新的技术。

“热田神宫”

世博会促进了人们的思考,也促进了各国科学家之间的交流。闭幕式前一天晚上,是庆祝国际展览局日的晚宴,在名古屋一家很高级的饭店内举行。

热田神宫


饭店在“热田神宫”内,环境幽静,四周是花草林。9月份的季节,空气中有一股橘子的香味。

“热田神宫”是日本人朝拜祈祷上苍保佑的地方,日本人对此很相信。一年四季,来此朝拜的人络绎不绝。

负责爱知世博会具体筹备工作的日本国际博览会协会会长丰田章一郎、事务总长中村利雄和事务次长井奥博之都到“热田神宫”朝拜过。他们要求神灵保佑爱知世博会顺利、平安。

中村对我说,他们的祈祷很灵。在爱知地区每年夏天总会有三四次台风,对建筑物造成一些损失。今年却一次也没有,世博会进行很顺利。等世博会闭幕后,他们约定一起到“热田神宫”来还愿。爱知世博会可谓“风调雨顺”,没有狂风暴雨,也没有天灾人祸。

也许上苍答应了丰田章一郎等人,保佑了世博会,但是没有爱知世博会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即使没有台风,也会出现别的问题。

幕后英雄

我想起我们3月份去日本参加爱知世博会开幕式的情况。到达的那天晚上,井奥博之请我们吃饭,借调到世博会工作的产业省一位司长中尾泰久也在座。当时已将近10点,但日方人员都没心思吃饭,进进出出,接电话,或被人找去谈事。一个个脸有倦色。井奥坦率地告诉我们:“这一阵每天都要干到两三点钟。”

现在世博会即将结束,他们紧绷的脸舒展了,话也多了。

井奥博之的故事


原来井奥曾被丰田派到美国肯塔基开分公司,他在那边干了6年,很有成绩。但他一直在物色一个美国人来替代他,为什么要找美国人当头?井奥同我谈了很久。他认为不找美国人管,不成其为跨国公司,而且日本人在美国比在丰田总部工资高得多,所以从日本调人去美国,费时、费钱,效果也不好。最终,他物色了一位黑人替代他,很称职,现在是丰田北美部副总裁。我听了很佩服他的眼光和气度。

1997年日本爱知县申办世博会成功,成立了2005年国际博览会协会,负责世博会的筹备工作。协会会长是丰田汽车公司的老板丰田章一郎。丰田在筹组工作班子时,想到了他的老部下井奥。井奥回国后,丰田就找他谈,要把他调到协会任事务次长,负责除典礼外的博览会所有事务。这是一件责任重、头绪多的苦差事。

井奥思想斗争很激烈,如果他接受这项任务,搞完世博会,他也差不多要退休了。如果继续在公司里干,还有晋升到高层领导的希望。从自己前途考虑,他拒绝了丰田的建议。丰田公司的四位主要领导都找他谈,他还是不同意,甚至考虑如果僵持不下,他只好辞职,干脆离开丰田公司。

时任国展局主席吴建民与爱知世博会事务次长井奥博之(左)合影

这时,井奥的夫人说话了。井奥夫人是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妇女,她喜欢中国文化,每到周末就要请许多中国留学生到她家聚会、包饺子。她给施燕华看了中国留学生在她家的照片。她还在学汉语,已经会说不少中国话了。

井奥夫人对她丈夫说:“你可以为丰田公司服务,为什么不能为世界服务?”这句话打动了井奥,他决定参加世博会的筹备工作。

中尾泰久的故事


井奥的一席话,勾起了在座的经产省司长中尾泰久的话。他告诉我们,来爱知世博会前,他在经产省负责预算,是一个大家都企求的美差。领导找他谈话,要他去搞世博会,对他来说是晴天霹雳。他也是经过很长时间思想斗争才同意到国际博览会协会来的。现在他认为,到世博会来是正确的。

迎方子的故事


迎方子和中尾泰久同在产业省工作。我们到爱知世博会的第一天就是迎方子负责接待的。迎方子长着圆圆的脸,说话很柔和。她对我们用英语自我介绍时,特地把名片翻过来,给我们看日语那一面,上面写着汉语“迎方子”,然后说“My name is迎方子”。由于我们不习惯日语发音,以后就一直叫她“迎方子”。

迎方子的婆家离名古屋不远,她丈夫在东京工作。迎方子调到爱知世博会工作后,只有在周末到她婆婆家和丈夫“鹊桥相会”。

每次我们到世博园区,迎方子总是面带笑容等在那里。当施燕华问她:“昨天回家了吗?”她摇摇头说:“昨天夜里两点才睡。”世博会的工作人员在园区有宿舍,在世博会开馆期间,一般都回不了家。

爱知地区夏天很热,在世博园区的环形通道上走,太阳晒得厉害。迎方子很细心,每当大晴天时,她的胳膊上就挂着好几把遮阳伞分给大家。

施燕华和她搞熟了,问她世博会后有什么打算。她悄悄对施燕华说:“我想要一个孩子。”在国际博览会协会工作的四年期间,他们夫妻俩分多聚少,而且世博会的筹备工作这么紧张,不允许有生孩子的时间。

爱知世博会的成功也与一大批事业性强,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工作人员的努力分不开。

种下了爱护地球的种子

我们从日本回到北京后不久,迎方子给施燕华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她说,闭幕式音乐会后不久,森林爷爷和他的孙子在大屏幕上渐渐隐去,回到了森林,整个园区的灯光暗了下来。

第二天,她去世博园区收拾东西,园区已经空空荡荡,代替人声嘈杂的是各种机器震耳的轰鸣声。

环形通道已经拆掉了。我们看着都掉眼泪了。下次你们来爱知县,这里什么也没有了。遗憾的是,我们工作人员都没能参观世博会。我们要求闭馆后展馆保留一天让我们好好参观一下,没有得到同意。我期待着2010年去上海参观世博会。

森林爷爷回到了森林,迎方子他们回到了各自的单位,爱知世博会落下了帷幕,但它在人们的心田里种下了爱护地球的种子,它将像油菜种子一样开出金黄色的鲜花。

2006年8月,施燕华收到了迎方子报喜的信,她生了一个男孩!


- 未完待续 -


文字 | 《我与世博有缘》吴建民、施燕华著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鹏鹏



/ 阅读前文 /


01

 三个“第一”

02

中国第一次世博会举办地——丁家桥

03

上海的最后一根大烟囱

04

申博的外围战

05

申博形势严峻

06

出谋划策

07

历史是花钱买不到的

08

彩排

09

企业声援团

10

我当主持人

11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2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13

一切为了前线

14

“考”领导

15

权衡利弊,敢于建言

16

粮草先行

17

未雨绸缪,当好”前线总指挥“

18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19

决战前夕

20

最后的冲刺

21

我们胜利了!

22

饮水思源

23

又是三个“第一”

24

当一个有作为的国展局主席

25

我和“大胡子”

26

油菜花与爱知世博会

27

大自然的睿智

28

另样的奥林匹克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我与世博有缘》(连载29)成功的秘诀

吴建民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